图书介绍

抗日根据地经济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抗日根据地经济史
  • 陈廷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230689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2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56页
  • 主题词:革命根据地-经济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抗日根据地经济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抗日根据地建立和发展初期的经济(1937年7月~1939年9月)第一章 抗日根据地创建初期的经济政策3

第一节 在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政策的同时,实行减租减息政策4

第二节 实行没收汉奸财产筹措经费的政策6

第三节 国防经济政策,建立不脱离生产的自卫军8

第四节 建立银行,发行货币9

第五节 开源节流,克服财政经济困难11

第六节 实行鼓励私人投资、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16

第二章 抗战初期根据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9

一 实行休养民力的政策19

二 实行减租减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2

三 陕甘宁边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7

四 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农业生产的恢复32

第二节 根据地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42

一 陕甘宁边区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42

二 晋察冀边区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43

第三节 根据地商业的恢复和发展49

一 陕甘宁边区商业的恢复和发展49

二 晋察冀边区商业的恢复和发展52

第三章 抗日根据地的财政与金融57

第一节 抗日根据地的财政57

一 抗日根据地筹集粮款的方式57

二 实行合理负担政策61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的金融业77

一 陕甘宁边区的金融业77

二 华北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金融业80

第二篇 抗日根据地经济政策逐步完善时期的经济(1939年10月~1943年9月)第四章 根据地经济建设理论的系统形成和经济政策的完善95

第一节 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95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形成和根据地经济政策的完善101

一 在根据地经济建设中强调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101

二 根据地经济政策的完善110

第五章 减租减息运动的兴起和减租减息政策的完善116

第一节 减租减息运动的兴起116

一 中共中央《关于深入群众工作的决定》116

二 晋察冀边区减租减息运动的普遍开展117

三 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根据地的减租减息120

四 违反党的土地政策的“左倾”错误的发生122

五 中共中央和各根据地政府对“左倾”错误的纠正126

六 皖南事变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133

第二节 减租减息政策和策略的完善137

一 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137

二 抗日根据地在减租减息运动实践中对减租减息政策的发展和完善144

三 减租减息斗争策略153

第六章 根据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59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59

一 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159

二 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的实施162

三 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成就175

第二节 根据地的工业建设178

一 发展工业的方针政策178

二 陕甘宁边区工业生产的发展180

三 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业生产的发展184

第三节 根据地商业的发展192

一 抗日根据地的商业政策192

二 陕甘宁边区商业的发展199

三 晋察冀边区商业的发展214

第七章 抗日根据地的财政232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财政232

一 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概况232

二 陕甘宁边区的税收237

第二节 晋察冀边区的财政243

一 1941年实行统一累进税243

二 1942年的修订246

三 1943年的修订248

四 农民负担249

第三节 晋冀鲁豫边区的财政251

一 突击囤积公粮251

二 田赋的整理与征收253

三 合理负担办法的修订与改进254

第四节 晋绥边区的财政256

一 四大动员256

二 《抗日救国公粮条例(草案)》的颁布及其改进258

三 整理田赋262

四 统一救国公粮制度的建立263

第五节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财政264

一 财粮统筹与粮赋制度的建立264

二 田赋整理与征收266

三 征收救国公粮的三种公平负担办法267

四 救国公粮办法的改进与统270

第六节 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财政275

一 苏中区的财政275

二 盐阜区的财政278

三 淮海区的财政280

四 苏南区的财政283

五 鄂豫区的财政284

六 淮北区的财政287

七 淮南区的财政287

八 皖江区的财政289

第八章 抗日根据地的金融业291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金融业291

一 金融业的发展291

二 边币的发行300

第二节 晋察冀边区的金融业311

一 边区的货币政策与货币发行311

二 对敌货币斗争315

第三节 晋冀鲁豫边区的金融业319

一 成立冀南银行319

二 冀南银行的货币发行321

第四节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金融业324

一 北海银行独立系统的建立324

二 开展金融货币斗争,建立独立自主的本币市场325

三 加强金融管理,促进经济发展330

第三篇 抗日根据地战略反攻时期的经济(1943年10月~1945年8月)第九章 减租减息运动的全面深入337

第一节 对恩赐减租的纠正和减租减息中的群众路线337

一 《中共中央十一指示》提出纠正恩赐减租337

二 减租减息中的群众路线340

第二节 老区“查减”和反霸斗争342

一 地主逃避和反对减租减息342

二 老区“查减”与退租运动346

三 反恶霸算旧账的斗争350

第三节 游击区和新区的减租减息357

一 游击区的减租减息357

二 新区的减租减息360

第四节 减租减息的历史作用360

一 削弱了封建剥削,实现了土地制度的初步改革361

二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根据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69

三 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支援了抗日战争371

第十章 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发展375

第一节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375

一 实行减租减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见第九章)375

二 提倡“组织起来”,发展农村劳动互助合作375

三 开展奖励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运动388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农业生产的成就390

一 陕甘宁边区农业生产的成就390

二 敌后抗日根据地农业生产的成就392

第十一章 根据地工业生产的发展396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工业生产的发展396

一 发展公营工业的政策措施397

二 大力发展合作手工业与个体手工业402

三 鼓励私营工业的发展405

四 工业发展的成就406

第二节 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业的发展409

一 晋察冀边区的工业生产409

二 晋冀鲁豫边区的工业生产413

三 晋绥边区的工业生产415

四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工业生产415

第十二章 抗日根据地的商业418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商业418

一 调整商业管理的方针政策418

二 公私商业的发展424

三 对外贸易的发展433

第二节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商业439

一 晋察冀边区的商业439

二 晋冀鲁豫边区的商业446

第十三章 抗日根据地的财政454

第一节 抗日根据地的财政政策454

一 财政政策的基本方针454

二 根据地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455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税收458

一 救国公粮征粮办法的修订458

二 颁布和试行统一累进税暂行办法461

三 1944年营业税制的修订464

四 1944~1945年各阶层负担情况465

第三节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税收466

一 晋察冀边区的财政税收466

二 晋绥边区的财政税收468

三 晋冀鲁豫边区的财政税收475

四 山东根据地的财政税收480

五 华中根据地的财政税收485

第十四章 抗日根据地的金融业496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金融业496

一 发行流通券496

二 发展信用合作社499

三 银行放款业务501

四 巩固边币502

第二节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金融业504

一 晋察冀边区的金融业504

二 晋冀鲁豫边区的金融业507

三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金融业510

第十五章 中共七大总结根据地经济建设经验,进一步丰富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514

结束语5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