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道驿传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古道驿传
  • 毕艳君,崔永红著 著
  • 出版社: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503096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38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150页
  • 主题词:古道-史料-青海省;驿站-史料-青海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道驿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秦以前古青海路的初创1

①上古至秦代古青海路觅迹1

考古发现1

文献记载3

历史传说5

②先秦中西陆路交通的主要路段及车辆的出现7

居延路与河西路7

古青海路8

车辆的出现8

秦汉时期古青海路的开拓10

①与古青海路有关的历史事件10

张骞出使西域10

李息、徐自为河湟平羌12

赵充国进据河湟13

护羌校尉与金城属国的设置14

金城郡及其辖县的设置15

新莽设置西海郡17

②河西道出现壅塞 古青海道得以利用19

古青海路的利用19

古青海路东段河湟道20

古青海路西段婼羌道21

③青海道与河西道间的主要通道22

乐都—武威道22

西平—张掖道23

鲜水—酒泉道24

柴达木—敦煌道24

④东汉向河南伸展的主要道路25

乐都—邯川道25

安夷—和罗谷道26

⑤运输方式渐趋多样27

车辆运输27

水上运输28

牛马驮运28

⑥桥梁与渡口的出现29

赵充国建桥29

皮筏子和黄河浮桥30

官亭渡和小寺沟渡31

⑦烽、燧、障、亭系统的初步建立32

驿传初设32

秦汉邮亭33

汉代驿传34

烽燧相连34

⑧汉代邮路35

西平以东的邮路35

南线黄河两岸的邮路36

西平以西的邮路36

魏晋南北朝时期青海路的兴盛38

①青海道成为中西交通孔道38

南凉、西秦经营的干道38

吐谷浑频频通使南朝、北朝和柔然39

青海道日渐繁荣40

丝绸之路河南道的开辟41

河南道东、西段路线42

僧侣频频往来青海道43

②商队运输不绝于道45

商队出现45

商队运输46

③吐谷浑人创建无梁桥47

河厉桥47

大母桥48

④邮驿业相对衰微48

隋唐宋时期青海路的复兴与发展50

①隋代青海东部路况的改善50

隋炀帝西巡河右50

隋军围歼吐谷浑51

隋置四郡53

②唐太宗征讨吐谷浑54

双方关系以和为主54

吐谷浑袭扰唐境55

李靖西征吐谷浑56

③唐蕃古道兴盛一时58

唐蕃联姻58

文成公主入藏59

唐蕃古道的开辟62

沙洲驿道与党项道64

丝路青海道历久不衰65

④唃厮啰政权崛起 青海道再次复兴66

青唐吐蕃政权的崛起66

青海道的复兴68

⑤茶马互市的兴起与交通运输的繁荣69

唐代的茶马市易69

宋代的茶马互市70

运输动力及工具72

⑥邮驿通信的兴盛73

唐依隋制73

唐蕃各置驿传74

宋时“唃家位”75

⑦浩门河、湟水河、黄河上的桥梁76

浩门桥与通济桥76

长宁桥与宗河桥77

黄河诸桥78

元明清时期青海驿道网的形成与发展80

①元朝“使驿往来,如行国中”80

都实考察河源80

站赤的设立81

通藏驿站初步形成82

②明清时期交通路线网的形成与发展83

祁连山区道路83

柴达木地区通甘、新、藏诸道84

青南地区入川、藏大道86

③经济交往对交通的促进88

明代茶马互市进一步繁荣88

清代商贸的开拓90

④不断完善的驿传设施93

明代邮驿93

清驿规模扩大95

驿务负担的演变97

台站时兴时废98

⑤主要桥梁及渡口99

清代增建桥梁99

明清时期桥梁的特点101

明清时期的渡口102

近代青海公路交通的起步104

①古代道路在近代的沿袭与发展104

古代道路的沿袭104

车、驮道路网的发展106

甘青通道与西宁至玉树道107

具有高原特色的陆路运输方式109

“脚户”足迹遍及城乡110

水路运输方式111

②早期公路的修建与汽车的出现112

早期公路的修建112

利用原有驮道改建公路114

兰湟大车道的整修拓宽114

凿通老鸦峡修建享堂桥115

重点整修以西宁为中心的大车道116

汽车的出现117

③近代的两次筑路“高潮”119

1935~1940年的第一次筑路“高潮”119

1941~1949年的第二次筑路“高潮”121

青藏公路西宁至玉树段的修筑123

青新公路的修建125

④红军“补充团”的筑路业绩与汽车运输业的初创127

红军“补充团”的筑路业绩127

汽车运输产业的初创128

⑤传统邮驿方式的延袭与废止131

裁驿归邮131

玉树地区的“沙薮”制度132

邮政机构的设置134

参考文献1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