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医学文化史 上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8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医学文化史 上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英文摘要1
自序1
凡例1
第一编 中国医学起源的文化背景3
第一章 原始中国人及其卫生文化生态3
一、中国原始人类的生态和文化3
1.人类起源与中国3
2.中国的旧石器文化及自然生态5
3.中国的新石器文化及自然生态10
二、中国早期人类的体质和疾病15
4.原始中国人的体质及演化15
5.考古病理学方面的发现18
三、原始中国人的卫生文化及能力21
6.“南巢北穴”的居处卫生文化21
7.钻燧钻木取火与熟食卫生24
8.饮食卫生文化及其他25
9.衣着卫生文化28
10.原始舞蹈、音乐和体育运动30
11.“食人之风”与丧葬卫生31
第二章 原始思维、原始崇拜与医学文化33
一、原始思维与医学文化33
12.“集体无意识”和神秘感受34
13.关于“灵魂”的观念39
14.实物器用的体验和积累性思维43
二、原始崇拜及与医学的关联45
15.自然崇拜45
16.图腾崇拜52
17.生殖崇拜56
18.祖先崇拜61
19.鬼神崇拜63
第三章 原始生老病死观和对长生不死的追求69
一、最早的生死观69
20.人类生命含义的最初理解69
21.生从何来72
22.死亡意味着什么84
23.关于人体和解剖的初步知识90
二、最早的疾病观和病因认识95
24.什么是疾病95
25.鬼神致病论及其他100
三、对长生不死的追求106
26.鬼神与长寿106
27.不死之乡不死药109
第四章 巫觋世界的治疗之术113
一、巫觋世界113
28.“绝地天通”与巫觋113
29.巫术的行为特征与心理基础116
30.巫术与宗教及科学120
二、巫医与巫药122
31.上古巫医122
32.祝禁、钻卜与医学126
33.占星、占梦与占筮术129
34.大傩驱疫和祓禊之祭134
35.按摩乎?灸熨乎?草药乎?138
36.《山海经》中的巫药144
第五章 医学启源147
一、医学起源的概念和相关诸因素147
37.医学起源概念的辨识147
38.动物本能和人类之爱148
39.原始思维和巫术作用151
40.生活和生产劳动经验与医学起源的关系153
二、早期医药卫生之嚆矢157
41.按摩导引、热熨灸焫与经络的发现157
42.从砭疗到针刺159
43.药物知识的成长163
44.预防思想的萌芽167
45.名医扁鹊——从巫医中嬗变171
本编结语177
第二编 本土哲学思想、宗教及政治对医学的浸融181
第六章 天道自然与医法自然181
一、“道-气”理论与医学181
46.从箕子到老、庄、稷下181
47.医理以“气”为本187
二、阴阳五行与医学190
48.阴阳五行学说的形成191
49.中和、三才、象数及天人相应197
50.从马王堆医书到《黄帝内经》201
第七章 方士文化与经学、谶纬背景中的医学206
一、方士文化与医学秘密团体206
51.《黄帝内经》成书年代考辨206
52.医学派别和仓公师徒209
53.《内经》与医学秘密团体213
二、方士医学的另一面216
54.方士养生术217
55.方士求神仙长生不死之药与神仙黄白术221
56.《神农本草经》的成书背景225
57.巫蛊之祸、淳于衍杀后与方士医生关系227
三、经学、谶纬和反谶纬哲学对医学的影响229
58.今古文经学和谶纬神学229
59.反谶纬哲学与元气学说232
四、张仲景与华佗医学成就的背景235
60.医圣张仲景的儒学传统235
61.神医华佗的方士本色237
第八章 道教医学文化242
一、道教与医学有一脉之相承242
62.道教建立过程中方士医学的作用242
63.外丹术因由与医药卫生246
64.内丹术发展影响及于医学251
二、道士的法术与医术259
65.道士手中的医术260
66.道士禁咒作法261
67.符箓之术266
68.道士的幻术和“特异功能”270
三、道林医生及其伟大贡献272
69.葛洪旁骛医学273
70.道坛领袖兼博物学家陶弘景277
71.道、医双卓的杰出医学家孙思邈280
72.其他道林医生的贡献284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的玄学与医学288
一、玄学清谈与服石之风288
73.玄学清谈与侈靡人生面面观288
74.服食风气的兴盛293
二、魏晋医学的繁荣301
75.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301
76.《物理论》、《神灭论》与生死观303
77.门阀山林医家兴旺于时306
第十章 儒学文化与医学311
一、礼教钳制下的医学311
78.从舔痔吮痈到割股疗亲311
79.身体发肤,不敢毁伤?314
80.君药臣尝、孝当知医与女子蒙帕诊脉319
二、道学、朴学与医学325
81.从太极图到先天之本“肾命”学说325
82.张介宾的道学医理329
83.格物致知中的医学反思331
84.宪章文武的遵经医学传统335
三、儒医传统的崛起339
85.不为良相,则为良医339
86.庸医种种344
87.医为仁术349
第十一章 皇帝、政府与医学352
一、皇帝与医学352
88.汉唐皇帝与医学352
89.宋代皇帝与医学355
90.康熙皇帝与医学357
二、政府医事卫生机构及制度359
91.政府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生的地位359
92.养疾问病和医事卫生政令361
93.太医署和官方医学教育364
三、官修本草、医书与针灸铜人的制作366
94.政府颁行的国家药典366
95.官家校勘医书369
96.铸造针灸铜人372
四、医事法律制定和法医学的进步374
97.医律制定概况374
98.法医学与法医检验376
本编结语381
第三编 生态环境、科技及一般文化习俗中的医学385
第十二章 生态状况改变对医学的影响385
一、战争和动乱影响下的医学385
99.历史上战乱时期的医学状况385
100.军队卫生组织386
101.军阵外科389
二、太平盛世的医学398
102.承平时代与医学的孱守398
103.病源、千金、外台论400
104.纲目、医案、入门和歌诀类书的编撰403
三、历史上的人口状况、自然生态与疾病关系407
105.地理环境与五方疾病论407
106.五运六气说410
107.中国古代的人口状况和疾病关系417
108.几种与社会生态原因有关的疾病420
第十三章 疾疫流行与灾难激发机制423
一、古代流行病及流行因素423
109.历史上的疫病概况423
110.周秦汉初的主要传染病427
111.两汉魏晋及南北朝的主要传染病430
112.隋唐及其后出现的传染病437
113.鼠疫、霍乱流行考辨441
二、流行病学理论的嬗变447
114.时气、厉气、杂气病因说演变447
115.古方新病不相能与火热病机说、攻邪论451
116.“内伤学说”与“阴证论”454
117.叶天士等建立的温病学说455
第十四章 中国历史上的天花治疗和人痘预防接种术459
一、天花在中国的流行和中医治疗460
118.天花流行中国考460
119.天花的中医治疗466
二、人痘术的发明和康熙皇帝的推广476
120.人痘接种术发明渊源考辨476
121.康熙皇帝推广人痘术贡献述评495
三、人痘术的理论、技术和成就502
122.人痘接种的理论和技术502
123.人痘接种术的成功率527
第十五章 科学技术与医学·古代职业病及防治534
一、古代的科技发展与医学进步534
124.时间医学、生物节律和子午流注学说534
125.中医学中的朴素系统论和实验思想539
126.药物的鉴定、炮制和提炼543
127.其他科技进步对医学的影响547
二、古代职业病及其防治550
128.职业性中毒与伤害550
129.职业性疾病555
第十六章 生殖文化与医学558
一、胎孕与分娩558
130.结胎与求子558
131.胎教与优生568
132.分娩与接生574
133.流产与药物堕胎584
二、育儿文化与医学588
134.小儿寿夭与婴儿调护588
135.胎毒论与小儿指纹诊592
第十七章 性文化与医学596
一、古代房中术596
136.性学与房中书、画596
137.性器官与性技术知识的增长599
138.房中术的初始理论和蓄精行气法604
139.房中采战与内丹608
二、性变态与性疾病614
140.“相思病”及性变态种种615
141.性器官和性功能性疾病620
142.中国古代性病考辨628
第十八章 医学与饮食文化及其他632
一、饮食文化与医学632
143.美食与营养卫生632
144.药食同源成药膳641
二、文艺、体育与医药举隅647
145.音乐、诗词与医药647
146.武术功夫与医学651
第十九章 神坛医药一瞥653
一、三皇祭祀、祝由科与乩方论653
147.三皇祭祀和名医神化653
148.祝由科考659
149.圣水、降神与乩方663
二、蛊术、相术和太素脉667
150.蛊术种种667
151.太素脉与相术672
第二十章 中医观念中的人文世界678
一、中医界的文化心理678
152.“上医医国”——医学家的人格追求678
153.“医者意也”——医家思维的方式与逻辑684
154.“用药如用兵”——临床医家的行为心理690
二、求医心理与求医行为695
155.“有病不治,常得中医”695
156.病人对医生的审择和求医心理699
本编结语706
第四编 中医文而化之的过程和结晶709
第二十一章 中医文化的主流发展709
一、列朝列代中医的脉动和主要特点709
157.中医基本理论在先秦初显端倪709
158.医经经方成型而湮于民间712
159.汉末临床辨证论治体系奠基716
160.战乱中医学争艳斗奇719
161.隋唐盛世医学集大成721
162.中医学在两宋步入建制轨道724
163.金元医学争鸣和明清医学超稳定结构形成726
二、中医史上举足轻重的名著和名医730
164.三世医学及四大经典730
165.当今存世而应当阅读的中医著作733
166.史上名医选录739
三、中医学的八大贡献和谜团765
167.五行阴阳,气血立论765
168.四诊八纲,辨证要诀768
169.药性谨宜,减毒增效774
170.复方之妙,化及神功778
171.针灸经络,未可质测780
172.外病内治,不假手术782
173.人痘免疫,养生保健783
174.西医束手,中医可效785
第二十二章 中医生命之根和未来前途788
一、中医理论的本质:优质的生态医学理论788
175.中医是不是科学788
176.评西方医学的模式转变和循证医学794
177.中医的生态医学理论799
二、中医的生命力之源807
178.中医的文化土壤807
179.铁杆中医,临床有效,少毒性副作用809
180.理论的超前性和前瞻性;“创造”是生命的动力812
三、困惑和前途814
181.困惑:激荡和漩涡814
182.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论的研究817
183.生命之树常青821
本编结语824
大事年表825
主题词索引830
参考文献846
跋856
热门推荐
- 3111641.html
- 2690548.html
- 1974876.html
- 3243718.html
- 3846755.html
- 3258142.html
- 554044.html
- 3309226.html
- 283265.html
- 37812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5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16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23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61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36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14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16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16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71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5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