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化学实验教程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基础化学实验教程 第2版
  • 古凤才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3918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02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518页
  • 主题词:化学实验-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础化学实验教程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术1

第一章 绪论1

1.1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目的1

1.2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要求1

1.3 实验报告格式举例3

第二章 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6

2.1 化学实验基本知识6

2.1.1 化学实验规则6

2.1.2 化学实验安全规则6

2.1.3 化学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7

2.1.4 消防7

2.1.5 三废处理8

2.2 常用玻璃仪器9

2.2.1 常用玻璃仪器简表9

2.2.2 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15

2.2.3 干燥器的使用19

2.3 化学试剂的规格、存放及取用19

2.3.1 化学试剂的规格19

2.3.2 试剂的存放20

2.3.3 试剂的取用21

2.3.4 试剂的配制22

2.4 气体的制备、净化及气体钢瓶的使用23

2.4.1 气体的发生23

2.4.2 气体的收集25

2.4.3 气体的净化与干燥25

2.4.4 气体钢瓶、减压阀及使用26

2.5 试纸与滤纸28

2.5.1 用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8

2.5.2 用试纸检验气体28

2.5.3 滤纸29

2.6 常用溶剂30

2.6.1 纯水30

2.6.2 常用有机溶剂及纯化33

2.7 常见有机化学实验装置39

2.7.1 蒸馏装置39

2.7.2 分馏装置40

2.7.3 回流装置40

2.7.4 机械搅拌回流装置40

2.7.5 玻璃仪器的安装及拆卸41

第三章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43

3.1 玻璃工操作43

3.2 玻璃量器及其使用45

3.2.1 滴定管46

3.2.2 吸管50

3.2.3 容量瓶51

3.2.4 量筒和量杯53

3.2.5 微量进样器53

3.2.6 量器的校准53

3.3 称量仪器的使用55

3.3.1 托盘天平55

3.3.2 化学天平56

3.3.3 电光分析天平57

3.3.4 电子分析天平60

3.3.5 试样的称取方法62

3.4 加热与冷却63

3.4.1 加热装置63

3.4.2 加热操作67

3.4.3 冷却方法71

3.5 干燥72

3.6 熔点的测定和温度计的校正73

3.6.1 熔点的测定方法73

3.6.2 温度计校正74

第四章 化学实验中的分离与提取76

4.1 固液分离76

4.1.1 固液分离的方法76

4.1.2 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79

4.2 重结晶83

4.2.1 溶剂的选择83

4.2.2 重结晶操作84

4.3 升华85

4.4 蒸馏87

4.4.1 简单蒸馏原理87

4.4.2 简单蒸馏操作88

4.5 分馏90

4.5.1 理想溶液的分馏原理90

4.5.2 共沸混合物分馏简介92

4.5.3 分馏柱与填料93

4.5.4 分馏操作94

4.6 减压蒸馏95

4.6.1 减压蒸馏原理95

4.6.2 减压蒸馏装置及操作95

4.7 水蒸气蒸馏98

4.7.1 水蒸气蒸馏原理98

4.7.2 水蒸气蒸馏装置与操作99

4.8 萃取分离100

4.8.1 基本原理100

4.8.2 实验方法101

4.8.3 萃取分离的操作102

4.9 薄层色谱分离法103

4.9.1 概述103

4.9.2 薄层色谱分离法103

第五章 化学实验中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106

5.1 无机化合物制备方法和原理简述106

5.1.1 无机合成简述106

5.1.2 选择合成路线的基本原则107

5.1.3 无机化合物的常规制备方法108

5.1.4 无机制备中的分离与纯制110

5.1.5 无机制备中的结构鉴定和分析112

5.2 混合离子的分离与鉴定112

5.2.1 鉴定反应的灵敏度和选择性113

5.2.2 鉴定反应进行的条件115

5.2.3 分离方法117

5.2.4 离子分离与鉴定的原则和方法118

5.3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120

5.3.1 准确度与精密度120

5.3.2 误差的分类与减免121

5.3.3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123

5.3.4 误差的传递126

5.3.5 实验结果的表达127

5.4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129

5.4.1 试样的抽取和制备129

5.4.2 试样的分解130

5.4.3 分析测定方法的选择130

第六章 基本物理量的测定技术132

6.1 密度的测量132

6.1.1 密度定义及术语132

6.1.2 用密度瓶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133

6.2 真空的获得与测量136

6.2.1 真空获得与测量的基础知识136

6.2.2 真空的获得137

6.2.3 真空的测量140

6.2.4 真空检漏与修补141

6.3 压力的测定144

6.3.1 概述144

6.3.2 液柱式压力计——U型管压力计145

6.4 温度的测量150

6.4.1 玻璃液体温度计150

6.4.2 热电偶温度计156

6.4.3 热敏电阻温度计162

6.4.4 电测式测温、测压仪器165

第二部分 实验170

第七章 基本操作与基本原理验证性实验170

实验一 玻璃工操作170

实验二 单、多相离子平衡171

实验三 氧化还原反应176

实验四 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关系178

实验五 平衡原理综合实验183

第八章 重要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实验184

实验六 p区重要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184

实验七 p区重要金属化合物的性质189

实验八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194

实验九 d区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一)199

实验十 d区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二)204

实验十一 ds区重要化合物的性质209

实验十二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213

实验十三 元素性质综合实验216

第九章 制备实验217

9.1 无机制备217

9.1.1 基本实验217

实验十四 去离子水的制备217

实验十五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常量和微型实验)220

实验十六 四碘化锡的制备及最简式的确定223

实验十七 无水三氯化铬的制备225

9.1.2 系列实验228

实验十八 五水合硫酸铜的制备228

实验十九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30

实验二十 硫酸铜中铜含量的测定232

实验二十一 硫酸铜中结晶水及其脱水温度的测定233

9.1.3 综合性实验237

实验二十二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组成测定及表征237

9.1.4 设计性实验245

实验二十三 磷系列化合物的制备245

实验二十四 硫代硫酸钠的制备247

9.2 有机制备248

9.2.1 基本实验248

实验二十五 环己烯的制备248

实验二十六 苯甲醇的制备250

实验二十七 正丁醚的制备251

实验二十八 正丁醛的制备252

实验二十九 苯乙酮的制备254

实验三十 苯甲酸的制备256

实验三十一 乙酸丁酯的制备(固体超强酸催化剂)258

实验三十二 对甲苯磺酸钠的制备259

实验三十三 肉桂酸的制备261

实验三十四 苯甲醇与苯甲酸的制备262

9.2.2 系列实验(1)264

实验三十五 溴乙烷的制备264

实验三十六 苯乙醚的制备266

9.2.3 系列实验(2)267

实验三十七 溴苯的制备267

实验三十八 三苯甲醇的制备268

9.2.4 系列实验(3)270

实验三十九 硝基苯的制备270

实验四十 苯胺的制备273

实验四十一 乙酰苯胺的制备275

9.2.5 系列实验(4)277

实验四十二 乙酸乙酯的制备277

实验四十三 1-溴丁烷的制备279

实验四十四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281

实验四十五 正丁基乙酰乙酸乙酯和2-庚酮的制备283

9.2.6 设计性实验284

实验四十六 苯甲酸乙酯的制备284

第十章 定量分析、分离与仪器分析实验285

10.1 基本实验285

实验四十七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比较285

实验四十八 酸碱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288

实验四十九 混合碱的测定290

实验五十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92

实验五十一 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295

实验五十二 石灰石中钙、镁含量的测定296

实验五十三 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98

实验五十四 石灰石中钙含量的测定300

实验五十五 离子交换法测钠302

实验五十六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304

实验五十七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氟含量307

实验五十八 溶液中镉的极谱分析310

实验五十九 恒电流电解法测定铜含量312

实验六十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的含量314

实验六十一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含铜废液中铜的含量315

实验六十二 光谱定性分析317

实验六十三 气相色谱法分析空气中的氧、氮含量320

实验六十四 醇系物的气相色谱分析322

10.2 综合性实验323

实验六十五 洗衣粉中活性组分与碱度的测定323

实验六十六 铝合金的综合分析325

10.3 设计性实验328

实验六十七 漂粉精中有效氯和固体总钙量的测定328

第十一章 基本物理量与物化参数的测定实验330

11.1 基本物理量测定330

实验六十八 气体常数的测定330

实验六十九 恒温槽的调节及黏度测定332

实验七十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339

实验七十一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343

11.2 热力学性质测定346

实验七十二 乙酸解离常数的测定346

实验七十三 平衡常数的测定349

实验七十四 反应焓的测定353

实验七十五 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360

实验七十六 二组分液相完全互溶系统的沸点-组成图364

11.3 电化学性质的测定367

实验七十七 原电池热力学367

11.4 动力学性质的测定372

实验七十八 反应速率与活化能的测定372

实验七十九 蔗糖水解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376

实验八十 过氧化氢催化分解380

实验八十一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385

11.5 表面与胶体性质的测定389

实验八十二 用最大泡压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389

实验八十三 溶胶的制备、ζ电势与电解质聚沉值的测定392

11.6 结构参数的测定396

实验八十四 偶极矩的测定396

第三部分 附录402

第十二章 化学实验室中的常用仪器402

12.1 pXD-2型通用离子计402

12.1.1 测量原理402

12.1.2 使用方法403

12.2 电导仪和电导率仪403

12.2.1 测量原理404

12.2.2 使用方法404

12.3 酸度计407

12.3.1 测量原理408

12.3.2 使用方法410

12.4 JP-303型极谱分析仪412

12.4.1 测量原理412

12.4.2 使用方法412

12.5 直流电位差计415

12.5.1 工作原理415

12.5.2 UJ-25型电位差计的线路分析及使用方法416

12.6 Cp-3800型气相色谱仪419

12.6.1 测量原理419

12.6.2 使用方法420

12.6.3 注意事项421

12.7 722S型分光光度计421

12.7.1 测量原理421

12.7.2 使用方法422

12.7.3 注意事项423

12.8 阿贝折射仪423

12.8.1 测量原理423

12.8.2 使用方法426

12.8.3 折射仪的维护426

12.9 旋光仪427

12.9.1 偏振光与旋光度427

12.9.2 旋光仪的结构及测量原理428

12.10 Q-24型中型石英摄谱仪430

12.10.1 测量原理430

12.10.2 使用方法431

12.10.3 注意事项433

12.1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434

(一)WFX-1F2B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434

12.11.1 测量原理434

12.11.2 使用方法(以火焰原子吸收法为例)436

12.11.3 注意事项438

(二)SOLAAR 969 AA spectrometer438

12.11.4 使用方法(以火焰原子吸收法为例)438

12.11.5 注意事项440

12.12 HP845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440

12.12.1 测量原理440

12.12.2 使用方法441

12.13 BIO-RAD FTS3000型红外分光光度计446

12.13.1 测量原理446

12.13.2 使用方法446

12.14 热分析仪450

12.14.1 测量原理451

12.14.2 WCT-1微机差热天平使用方法454

12.14.3 ZRY-2P型综合热分析仪使用方法454

12.15 磁天平455

12.15.1 测量原理456

12.15.2 使用方法458

12.16 BDX自动X射线衍射仪459

12.16.1 测量原理459

12.16.2 使用方法463

第十三章 常用数据表466

13.1 常见阳离子的主要鉴定反应466

13.2 常见阴离子的主要鉴定反应470

13.3 常见阳离子与常用试剂的反应472

13.4 常见阴离子与常用试剂的反应474

13.5 常见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476

13.6 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Pa)479

13.7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481

13.8 常用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483

13.9 实验室常用酸、碱溶液的浓度485

13.10 酸碱指示剂486

13.11 氧化还原指示剂487

13.12 金属离子指示剂487

13.13 实验室中一些试剂的配制方法489

13.14 常用缓冲溶液的pH范围490

13.15 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491

13.16 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493

13.17 金属离子-氨羧络合剂络合物的稳定常数(lgKMY)495

13.18 EDTA的lgαY(H)值496

13.19 水的表面张力497

13.20 水的折射率497

13.21 0~100℃水的黏度497

13.22 不同温度下液体的密度(g·cm-3)498

13.23 不同温度下KCl的溶解焓499

13.24 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499

13.25 25℃时在水溶液中一些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500

参考文献5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