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藏山阁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藏山阁集
  • 汤华泉校点 著
  • 出版社: 合肥:黄山书社
  • ISBN:780707057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3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585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作品集-中国-清代;古典散文-作品集-中国-清代;钱澄之(1612~1693)-书信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藏山阁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 过江集 起戊寅 止辛巳1

咏怀1

同方密之江行纪事2

江上怀友2

官兵行3

漕卒行3

金陵涸3

成宝慈侍御被逮北上4

读石斋先生疏有作4

避寇移家舞鸾乡4

元日寓中试笔5

秋浦酬孔仲石鱼酒见饷5

雨中上牛首5

牛首访铁汉上人6

骑驴西街为枢司前驺呵止车上人责供口占6

纪哀6

又二首8

庐居杂感8

又十首9

哀吟八章11

绝句十首12

感时13

大水叹13

伯仲叹13

宿何三次德舟中既别有怀14

移家白门纪事14

表忠祠吊方练诸公16

同孙武公走马灵谷寺17

乐府本调17

上陵17

有所思18

战城南18

乌生18

艳歌何尝行19

东门行20

西门行20

善哉行21

对酒歌21

悲歌22

当墙欲高行22

隔谷歌22

陇头流水歌辞23

地驱乐歌23

补遗24

咏怀24

有感示方密之24

咏贫士25

临高台25

卷二 过江集 起壬午 止癸未38

杂感38

莱阳宋铨部死难歌39

和百史闻警韵即送其北上40

悯荒和韵40

共陈同人坐戴公辅水亭听雨41

江上有感41

大梁行41

贼去后过里门42

九江行42

又青园夜坐示方奕于43

清溪竹枝词44

戏赠长干诸校书口号44

襄阳估45

游兴45

荣节诗为冯次牧母孺人作46

将之吴与方壶闲步寓目46

云间夏瑗公先生招饮即事47

到武塘访家仲驭庐居47

访家尔斐村墅48

魏子一招饮席上有赠48

武康道中即事48

古殿歌赠武康令朱白石49

自武康入杭道逢雷雨寄怀方奕于及门人子山49

昌化道中50

经临安入馀杭即景50

湖上书怀呈陈卧子司理50

同朱云子望子沈君牧孙克咸夜泛孤山51

武林送陆大丽京之江右51

憩韬光庵同绳先克咸题竹上51

拜先祠52

九日吊岳坟52

同克咸灵隐天竺即事53

饮飞来峰下同克咸醉后限韵题壁上53

自武林回宿家尔玉疏圃54

彦林家伶散为健儿因予强奏数阕54

潄广赠衣55

南园杂咏同仲驭作55

息园应塞庵相公命56

江行暮雨有怀白门诸友57

冬雷行58

留都大阅58

补遗59

吴子远三十59

古雪斋行为方奕于赋60

哀济南为纫兰阁作60

拜先武肃祠61

西泠得三左振公书因怀农父鉴在61

同西陵诸子集云间陆子玄宅61

长干曲62

襄阳估62

同仲驭鉴在直之饮弄珠楼赠歌者62

访当垆不值遍阅诸妓而返62

卷三 生还集 起甲申 止乙酉81

咏史81

春兴82

落花叹83

长干行84

荡子行寄方直之84

传疑诗85

假亲王85

假后86

假太子86

二忠诗87

哀越诗87

悲愤诗88

震泽88

漫兴89

赠徐松涛御史89

重过沈圣符村居90

夜渡90

晓涉90

莫村雨饭武康秀才庄90

山行91

过昌化感旧91

睦州道上示新安穆秀才修玄92

衢州遇韦剑威92

赠黄仲聚参戎92

酬朱润生93

三吴兵起纪事答友人问93

送别穆修玄入大安关94

同韦剑威徐钦玉度仙霞关94

闽江即事95

初达行在95

放歌赠吴鉴在96

故人行97

酬方蕴修97

同鉴在蕴修饮徐闇公司李署97

又示闇公98

古诗98

少年行99

狭邪行99

侯家行乐词100

福州迎春歌100

寄孙克咸101

授官后呈黄石斋曾二云两师101

入虔次芋园驿同方蕴修守岁刘中丞远生昆仲寓中102

卷四 生还集 丙戌上107

丙戌元旦同远生芋园驿作107

亡妇方氏得恤107

饮陈道掌留别108

奉别朱文园先生入虔108

张将军搜乘歌108

闽江冰雹歌109

石牛驿109

同远生中丞入虔道上杂作110

沙边老人行111

楼船行赠杨清江相公111

邻舟闻同乡人声112

虔署112

嵯峨寺茶话113

江涨113

江雨赠延安刘客生卧病113

客生梓石映昆遗稿成属予为序因题其后114

赠杨幼于给谏114

从军口号114

虔州即事115

从军行116

鹡鸰行赠刘客生116

舟夜示客生117

雩都峡夜与客生相失117

会昌遇姚二存御史与谈虔事118

夜行118

长汀道中示吴二明府118

雨中吴长汀招饮城南楼119

清流道中寄李介止学宪119

白莲驿七夕119

自将乐放舟寄吴长汀120

哭漳浦师120

酬开少120

韦剑威程与可还吴托其过省旅榇121

秋兴122

读开少御史谏草漫书123

萃士歌123

陈将军124

越东破124

延平寄客生鉴在125

初见朝恭纪125

行朝遇袁太常特邱126

延平书怀126

行延平诸县即事126

卷五 生还集 丙戌下131

顺昌中秋邀兴安宗侯黄孝廉小饮131

夜131

游玉华洞132

八月十七日哭仲驭132

伤心诗133

自永安返至贡川闻延平信示诸吏佐134

贡川闻王郡伯死为位哭之134

入山135

庄秀才山居135

广文歌136

有书佐见询山中走笔示之136

黯淡滩137

永安桥137

岭后137

胡枋137

偶成138

予既别永安山中间道走汀州路阻不前诸友有招予还者兼和鄙韵见寄赋此志谢139

无题139

鄞江怨词140

鄞江感怀140

宫词六首140

闻客生昆仲入粤予子法祖随焉鉴在蕴羞坤丞应相携同去予独留滞闽乡诗以写怀141

昔有行142

赠胡枋陈洞初142

得孙克咸死难信143

自胡枋移还茂溪道中即事143

宿废寺144

重过茂溪144

铜雀台144

关山月144

陇头水145

巫山高145

紫骝马145

折杨柳146

长门怨146

健伃怨146

有所闻作146

小除夜梦亡妻147

酬罗南生秀才移樽见过147

除夕147

卷六 生还集 丁亥上150

丁亥元日150

丁亥元日立春150

新春过罗道人静室留饮151

人日151

野眺151

古坟152

夜坐152

灯夕152

元宵雨152

友人别去延津是夕大雷雨不寐有怀153

独坐153

雨霰154

霁154

哭曹能始先生154

闻人述浦城近事慨然伤之155

酬所知见询155

人来说岭南事怅然述怀155

龙龟寺155

独步156

早兰156

猛虎词156

痴虎行157

虔州行157

击鼓示渔童158

乌鬼行158

见新燕有感159

自茂溪过横坑山家159

横坑村居即事159

杂诗161

后咏史161

哀江南163

南京六君咏169

雨饮村中黄秀才宅170

鸡鸣170

纳凉171

山中杂咏171

大雨山中屋坏复还茂溪172

五月四日是此村端午172

墙塌叹172

义猪行173

望长沙173

卷七 生还集 丁亥下178

行路难178

长相思180

明妃梦还汉宫歌180

舆疾吟181

夜182

白云庵中秋182

入水口砦病中杂作182

秋乾得雨看僧雏种菜183

病中示里人赵生培184

酬剡水禅师出山问疾184

荒刹184

忆家兄暨诸弟侄185

忆江村185

忆石屋方君实君则兄弟187

忆龙眠188

忆武水189

忆白门189

水口砦即事189

江上人来索家信不得190

九日策杖溪边废阁190

偶感191

泛舟富屯访友人不值191

桐山歌赠鉴和开士192

咏物192

僧舍193

闽江竹枝词十首193

病起言志194

过漠埠195

驶溪道上书所见寄邓子与孝廉195

沙县书怀195

永安舟次196

溪夜196

滩上196

夜过贡川197

独漉篇赠龚仲震197

永安即事197

莲子峒198

不合行198

返贡川邀陈景和何文卿张长卿赵昆石小饮199

悲顺昌199

哀哉行199

百折行200

城隅卧病200

兴国寺200

卷八 生还集 戊子上204

戊子元旦204

新春过陆太学村居204

夜过新寮田家205

山刹人日205

元宵205

兴龙庵205

雨徙邓村206

牧童词206

漫兴206

山居酬危秀才见讯207

高桥新庵207

力疾入大田纪事208

大田道中杂作209

闰三月返自大田阻雨萧寺书壁上209

阻雨乏粮209

野寺有怀广陵友人210

北门行210

返横坑210

间道奔江右发横坑即事212

过将乐县212

万安寨213

旅夜听莆田山人弹琴213

和平街213

哀邵武214

翠云峰初度214

书怀215

出黄土隘215

熊村被掠215

寿昌寺礼阒然禅师216

雨后216

香饭吟酬韫公见赠之作216

颂寿昌花和邓侍御壁上韵217

看阒然师塔前除竹217

赠智梦禅人217

看僧移花218

池莲218

即景218

暑中同韫公过宝方寺219

访别峰室僧不遇219

江城感事219

曾吏部220

建昌守221

新城令221

留发生221

闻岭南信志喜222

新城中秋即事222

客新城邀建阳王帅先饮郊外桂树下223

读黄海岸先生明夷集223

补遗224

旴江感事224

卷九 生还集 戊子下227

续哀227

广哀229

闻嘉善孙君弘以吴职方累死感赋一首231

别新城诸友231

自新城至广昌途中口号232

广昌访刘广生孝廉232

重九前夜大风雨广生用前韵见招再和一首232

闻驾跸端州喜赋233

夜过宁都233

晤曾庭闻知熊子文给谏死难汀州233

得刘客生信234

虔州死节歌234

发宁都入粤道上纪事235

紫参渡235

崇化村遇虔人云以丙戌十月过韶州见小儿于二刘舟中236

初度岭与张太羹谈虔州事236

过岭有感寄辇下诸故人236

喜闻吴鉴在御史持斧粤西237

曲江道上237

过韶州知方蕴羞以丙戌秋病殁哭成237

曲江遇曹素臣237

谢许介宇以舟见赠238

舟行杂诗238

喜达行在二十韵239

到端州得儿法祖志慰239

寄呈留守瞿相公240

全阳松和留守相公韵240

酬汪辰初241

哭费司理死难雷州241

虔州续歌242

髯绝篇听司空耿伯良叙述诗以纪之242

俞生行244

得方密之信见寄245

酬金给谏卫公245

密之与鉴在相依桂水贻书招予书怀二十八韵奉答245

送吴青闻给谏解官西上246

酬龚在田孝廉246

赠丁掌垣247

赠李源白金吾247

除夕247

卷十 行朝集 己丑上251

元旦雨免朝251

麻河捷251

献玉篇252

端州杂诗253

又十一首255

送毛恭则出监鄂国军258

悲湘潭258

悲信丰259

悲南昌260

端溪石砚歌260

集宝月台261

刘同庵客生温玄博诸公同游七星岩作261

寄开少262

送刘通侯返黔寄乃叔晋仲刺史都匀262

刘同庵司寇自羊城回262

送姚翁默仙入平西山中寄曼公263

刘客生詹尹直经筵讲官263

同汪辰初吴东三集七星岩即事263

送别宪幕林树本之桂林264

寓怀264

食荔枝266

同曹素臣入羊城纪事267

过三水驿即事有感267

病267

补遗268

避骢行268

卷十一 行朝集 己丑下271

广州杂诗271

吊忠诗272

书所闻273

南海有女择配求完发者得宣城汤生归焉嘉其志为赋是诗274

饮鹾臬何紫屏署中紫屏方得请终制以近藁索序274

风幡堂同王园长侍郎茗集呈天然大师274

光孝寺即事示湛若275

菩提树下七夕得秋字同曹素臣作275

中秋集吴中诸友于菩提树下戏仿虎丘盛会再用秋字275

饮侯商丘舟中即席赋赠276

别羊城276

南海竹枝词277

九日登五层楼望越王台同曹素臣万子荆潘霜鹤分韵278

移寓陈思谷阁上较刻拙集278

晓望端州278

酬张将子给事278

看汪辰初李武舟对弈279

赠姚以式待诏279

赠禹航姚孟峡279

王生行280

放诏歌280

闻上御文华殿亲政小诗恭纪281

夜过道隐寓中281

岭南留后入朝纪事281

闻谤282

临轩曲282

赋得舞干化洽应制限东字285

榜后谒谢中堂元辅顺德公285

谒谢山阴师值五十初度窃睹御赐斐叠敬呈286

同门李我贻二十初度286

纪梦286

同曹素臣中翰守岁分韵287

卷十二 行朝集 庚寅290

庚寅元旦早朝290

舟中闻新命有作290

酬曼公前辈枉贺用韵291

梧州杂诗291

圣德诗295

刘同庵生日次诸公韵295

初度日承袁特邱金道隐枉诗见赠用韵奉答296

葬丹阳贺元熙296

哭同年杨庶常三首296

冰井行同李我贻作297

章北院行297

郧将军入对歌297

沮封篇298

空船行298

哭会稽董孝尽299

挽彭职方妻死难299

哭晏云章299

哭董紫帽300

为金道隐给谏请改戍得允300

七夕同彭然石职方集山阴相国舟次300

得假同朱御史不敏西上301

中秋夜至桂林喜晤曼公鉴在301

桂林寿刘客生次诸公韵301

留守生日用诸公韵302

龙隐洞九日302

游龙隐回夜饮杨武陵宅醉作302

小东皋即事303

和彭然石西上舟中见怀之作303

别山草堂303

桂林山水歌304

伏波祠前歌304

漓江泛舟行为杨武陵赋305

虞山歌为留守相公赋305

桂林杂诗306

画山歌同林树本作307

猺獞行308

昭江即事309

曼公娶妾得同乡女戏赠309

昭江寿曼公四十309

林六长仪部生子三朝310

同曼公树本入仙回洞访严伯玉310

到梧州界闻乱道梗310

补遗311

同彭然石食荔枝作311

卷十三 失路吟 起庚寅 止辛卯避兵寓曾汝荐孝廉村中即事314

苍梧行315

送人之朗宁316

送瞿寿明奔难桂林316

徙蒙村见梅寄曾孝廉316

三家村同林树本周寒山守岁316

辛卯元旦317

又一首317

遇难得释间道入梧州寻曼公感事得愁字317

昭江三首318

得留守及张司马死难信318

浔州帅320

过端州感怀320

过羊城纪事321

羊城看曹匡石口号321

羊城口号三首321

清远峡321

虔州有怀322

到寿昌寺毁因入杉关即事322

上天堂山访隐主人不顾作诗而去322

天堂山看朝岚二首323

峚峰赠问西禅师323

留别宝莲静室323

哭峡江曾二云老师323

松庵听雨酬关主324

寿昌卓庵师指入匡庐寻隐辄步来韵325

曼公书至得山阴师死事信325

将归操326

行路难326

卷十四 附 行脚诗327

行脚诗上下平韵三十首327

藏山阁文存344

卷一 书疏344

拟上行在书344

初至端州行在第一疏350

端州拟上第二疏353

词员不宜冒滥疏360

请宽金给事疏362

卷二 书368

寄黄石斋阁部老师书368

上熊鱼山先生书370

与开少御史书372

在赣州与徐闇公书375

上留守相公书377

上山阴相公老师书379

又寄留守书382

卷三 书序386

上皖抚郑大中丞书386

寓武水为家塞庵阁学复贝勒书391

与汪辰初书394

汪辰初文集序396

生还集自序399

卷四 议论404

上政府滇封三议404

南渡论406

闽论410

卷五 论传纪414

粤论414

吴廷尉鉴在传417

闽粤死事偶纪421

卷六 杂文426

南渡三疑案426

皖髯事实432

田间尺牍442

卷一442

寄汪辰初442

与叶映榴443

与张寿民443

又444

与某444

与家绍隆445

与李醒斋445

与张敦复446

与家绍隆447

与孙恺似448

与嵇尔遐448

与江在湄449

与傅蓬仙450

与王某451

与王忍亭451

与王子喜453

与韩元少453

与任克家453

与左霜鹤454

又455

与扶升侄455

与方田伯456

与李屺瞻456

又457

与某457

与张梦敦458

与王子喜458

与韩慕庐459

与蔡九霞460

与汪异三460

与姜奉世461

卷二466

与王安节466

与潘括苍466

与查夏重467

与徐方虎467

与程非二469

寄龚千谷469

与张寿民470

与陶诞仙471

与查某472

与张敦复472

与韩慕庐474

与林广文475

与某476

与查某476

与袁士旦477

与余佺庐477

与黄冈县正堂479

与潘木厓479

与石汉昭480

与扶升侄480

与某480

与钱即九481

与宋实颖481

与席元公482

与叶见初483

与家枚一483

卷三487

与叶见初487

与文行远487

与姚绥仲488

与潘木厓488

与石汉昭489

与扶升侄489

与潘木厓490

与陈官仪490

与姚绥仲490

与方受斯491

与魏州来492

复倪叔昭493

复方受斯493

与倪越公494

与休宁令廖明府495

与庸亭弟496

与曹子青497

与韩慕庐497

与王子喜499

与杨某500

复何远侯500

与吴元朗501

与张敦复502

与黄平子503

与张敦复503

与家介臣504

寄严某505

卷四509

与喻武公509

与介臣弟510

与杨嘉玉510

复方有怀511

与姚尧元511

与魏青城512

与吴茂生513

与左时匡514

与章斐庵514

与刘衡渭515

与史某515

与余佺庐516

与姚耕壶517

与张敦复518

与刘豫东518

与房兴公519

与严方贻520

与王子喜521

与孙某522

与任克家523

与胶州牧张若骐代523

与丁某代524

与朱鹤门525

与江磊斋525

与沈圣符526

与魏州来527

附录531

萧穆跋531

璱楼居士跋532

叶德辉跋533

续修四库全书藏山阁集提要534

嘉业堂藏本跋5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