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周易》的哲学精神:吕绍纲易学文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吕绍纲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453253923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5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周易》的哲学精神:吕绍纲易学文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一 俞懿娴1
第一编 我与《周易》3
我与《周易》研究3
一、我学《易》有老师3
二、与师合著《周易全解》4
三、《周易》辩证法6
四、《周易阐微》与《周易辞典》7
序二 廖名春8
五、分清义理、象数两派界限12
六、关于朱熹易学15
七、我的易学见解16
我的易学观18
第二编 《周易》之义理25
《周易》的哲学精神25
《周易》的人生论42
一、《周易》哲学的中心是人生论43
二、人生的现实追求:主体与客体的统一46
三、理想人格57
四、精神修养75
《周易》乾坤二卦浅说102
一、《乾》卦卦爻取象102
二、“乾:元亨利贞”与“坤:元亨利牝马之贞”105
三、“万物资始,乃统天”与“万物资生,乃顺承天”107
四、《乾》卦爻辞与《坤》卦爻辞109
五、“用九”与“用六”113
《周易》——辩证法的源头116
一、《周易》的辩证法建立在朴素唯物论的基础之上116
二、《周易》展示的是一个永恒变化、生成、消逝着的世界119
三、《周易》视对立统一规律为宇宙的根本规律122
四、结论:辩证法的源头在中国《周易》,不在希腊127
《周易》辩证法的突出特点及其对中国传统的影响130
一、《周易》是讲辩证法的书130
二、《周易》辩证法的突出特点:强调和谐133
三、《周易》和谐思想对中国传统的影响136
《周易》热与传统思想文化142
儒学及《易经》研究之今后发展151
一、孔子与《易》的关系173
孔子的易学及其流传173
第三编历代易学研究173
二、《易经》的流传180
《老子》思想与《周易》古经208
《易传》与《老子》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思想体系——兼与陈鼓应先生商榷217
论《系辞传》属儒不属道236
一、《系辞传》的道是儒家的道,不是道家的道237
二、《系辞传》的太极或太恒不是道,太极与道是属于两个层次的范畴241
三、《系辞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乃道地儒家本色245
四、《系辞传》讲仁义、讲礼、讲知、讲文明进步、讲知柔知刚,是儒家特色,与道家绝不相谋249
五、帛书《周易》经传出世,证明《系辞传》思想确属孔子252
论《易传》对《乐记》的影响258
一、思维方式的继承258
二、中和思想的运用263
三、易简之理的发展267
孟子与《易》270
程、朱解《易》比较279
胡煦易学平议291
一、导言291
二、胡煦易学的一大贡献:彻底推翻汉人的卦变说293
三、未出汉易象数派窠臼,但有很大的超越297
四、胡煦易学的最精彩处:建立天地万物和卦爻的生成论体系303
五、结语307
略说卦变309
一、究竟什么是卦变309
二、卦变说是一个错误的生成论体系313
三、卦变说的要害在于对《彖传》“内外往来上下终始”八字之误解318
四、结论325
第四编 韩国二李易学研究329
退溪易学初论329
一、导言329
二、既继承朱子,又与朱子有所不同330
三、贵理不贵数333
四、对《启蒙》的认识是全面的、正确的336
五、融会易理,用于践履339
六、太极是理,阴阳是气,理先气后343
七、结语345
再论退溪易学350
栗谷易学思想浅论358
一、把易学纳入实学轨道359
二、坚定的义理派易学立场363
三、“知理气之妙用者可与论《易》”365
四、结语369
第五编 《周易》与史学375
易学与史学375
一、《周易》经传的历史学蕴含375
二、司马迁的易学与史学377
三、史学对易学的作用381
四、章学诚的易学与史学385
论胡朴安的《周易古史观》390
一、把《周易》本身作为记事之史解读的第一部著作390
二、乾坤是绪论,既未济是余论395
三、辞之训诂一本文字学397
四、站在古史的立场看《易传》401
五、我看《周易古史观》403
附录411
《周易辞典》前言411
一、关于八卦产生的时代412
二、关于《周易》传文的作者415
三、关于《周易》一书的性质418
四、关于清代易学的评价420
五、当代易学研究中的问题427
《〈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序431
《〈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序437
《易辞新诠》序442
《易学新探》序447
热门推荐
- 1921633.html
- 2982148.html
- 1362117.html
- 1552916.html
- 1270248.html
- 2270681.html
- 412871.html
- 2757453.html
- 934969.html
- 1920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69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7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77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09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0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71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41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2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4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