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旱地农业高效节水与灌溉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旱地农业高效节水与灌溉技术
  • 马耀光,张保军主编;翟惠平,丁瑞霞,李援农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3321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旱地-农业灌溉-节约用水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旱地农业高效节水与灌溉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旱地农田水分、养分的相互作用1

1.1 水分与养分的相互作用及机理1

1.1.1 以水调肥的效应及机理1

1.1.2 以肥调水的效应及机理3

1.2 旱地农田水肥的相互作用7

1.2.1 在低肥力土壤上水肥相互作用7

1.2.2 在中肥力土壤上水肥相互作用8

1.2.3 在高肥力土壤上水肥相互作用8

1.3 水肥相互作用模型及其应用9

参考文献15

第2章 旱地土壤保墒技术17

2.1 农业蓄水保墒机制17

2.1.1 农田土壤水分状态17

2.1.2 农业蓄水保墒机制18

2.2 旱地土壤的蓄水技术19

2.2.1 翻耕法20

2.2.2 深松耕21

2.2.3 水平等高耕作22

2.2.4 修建梯田22

2.2.5 等高垄沟耕种法23

2.2.6 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24

2.2.7 川台地垄沟种植法24

2.2.8 少耕免耕技术25

2.2.9 轮作及种植结构调整技术27

2.3 旱地土壤的保水技术28

2.3.1 耙耱保墒28

2.3.2 镇压保墒及提墒29

2.3.3 中耕保墒30

2.3.4 覆盖保墒31

2.3.5 保水剂保墒37

2.3.6 抗蒸腾剂保墒39

2.3.7 土面保墒增温剂保墒(土壤结构改良剂保墒)40

2.3.8 钙-赤合剂保墒42

参考文献43

第3章 保护性节水覆盖栽培技术45

3.1 覆盖栽培技术45

3.2 秸秆覆盖栽培技术45

3.2.1 秸秆覆盖及其方法45

3.2.2 秸秆覆盖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47

3.2.3 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度的调控作用48

3.2.4 秸秆覆盖对土壤湿度剖面的影响48

3.2.5 秸秆覆盖对土壤的培肥作用49

3.2.6 秸秆覆盖的节水增产作用50

3.3 塑料薄膜覆盖技术52

3.3.1 地膜覆盖栽培的原理52

3.3.2 地膜覆盖栽培的生物学效应56

3.3.3 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效果57

3.3.4 地膜覆盖栽培的方法57

3.4 砂石覆盖栽培技术65

3.4.1 砂石覆盖的作用65

3.4.2 砂田的种类和建设66

3.5 土表化学覆盖剂68

参考文献68

第4章 旱地农业集雨利用工程技术70

4.1 集雨保水工程在旱地农业中的地位70

4.1.1 雨水农业利用的主要途径70

4.1.2 集水保水技术在旱地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71

4.2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规划72

4.2.1 基本资料的收集73

4.2.2 需水计划73

4.2.3 集流面规划76

4.2.4 蓄水工程规划77

4.2.5 供水用水规划设计77

4.2.6 工程建设投入产出分析77

4.2.7 工程实施的规划77

4.3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设计与施工77

4.3.1 集流工程77

4.3.2 截流输水工程84

4.3.3 蓄水工程85

4.3.4 水窑辅助工程100

4.4 集水工程管理100

4.4.1 水质管理100

4.4.2 工程管护103

参考文献103

第5章 旱地农业补充节水灌溉技术105

5.1 旱地农业节水的主要特点和增产机理105

5.1.1 旱作物对农田水分的基本要求105

5.1.2 旱作物生长对地面灌溉节水技术的基本要求108

5.2 地面节水灌溉技术108

5.2.1 地面灌水方法简介108

5.2.2 评估地面灌溉节水技术的主要指标109

5.2.3 畦灌技术及其改进112

5.2.4 沟灌技术121

5.2.5 涌流灌溉126

5.2.6 节水型沟灌技术128

5.2.7 果园地面灌溉128

5.2.8 地膜覆盖灌水技术132

5.3 管道输水灌溉技术136

5.3.1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类型与组成137

5.3.2 系统规划与布置138

5.3.3 管网规划布置140

5.3.4 田间灌水系统布置143

5.4 喷灌技术145

5.4.1 喷灌的特点145

5.4.2 喷灌系统的组成和分类145

5.4.3 规划设计基本资料146

5.4.4 喷灌工程规划设计147

5.5 微灌技术153

5.5.1 微灌技术及特点153

5.5.2 微灌系统设计154

5.5.3 设计实例158

5.6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169

5.6.1 概述169

5.6.2 渠道防渗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本规定171

5.6.3 砌石防渗179

5.6.4 混凝土防渗180

5.6.5 沥青混凝土防渗186

5.6.6 膜料防渗190

参考文献202

第6章 旱地农田提高土壤水分生产率的途径204

6.1 旱地农田土壤水分动态204

6.1.1 裸地土壤水分动态204

6.1.2 非裸地土壤水分动态208

6.2 旱地农田土壤水分平衡216

6.2.1 主要农作物耗水规律216

6.2.2 影响土壤水分利用率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217

6.3 提高土壤水分生产率的途径219

6.3.1 选用抗旱节水优良品种,改善种植结构219

6.3.2 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储水能力219

6.3.3 覆盖保墒技术220

6.3.4 化学调控技术221

6.3.5 水肥耦合技术与水肥一体化技术222

6.3.6 节水灌溉技术222

6.4 旱地耕作改制与农林牧综合发展223

6.4.1 旱地农业区农业结构分析224

6.4.2 旱作农业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和技术途径228

6.5 耐旱节水高产良种的选用及品种搭配233

6.5.1 选用与当地自然和生产条件相适应的品种233

6.5.2 注意提纯复壮当地品种233

6.5.3 制定适应的种植制度233

6.5.4 注意开发和利用水资源233

6.5.5 合理配置作物品种233

6.5.6 提高作物播种质量234

6.5.7 及时管理、适时收获234

参考文献234

第7章 作物品种资源节水途径与技术236

7.1 作物抗旱的基本机理与类型236

7.2 耐旱作物品种资源与节水栽培途径237

7.2.1 小麦237

7.2.2 谷子与糜子241

7.2.3 甘薯与马铃薯243

7.2.4 高粱247

7.2.5 荞麦249

7.2.6 大豆与杂豆253

参考文献260

第8章 地下水源的开发与利用261

8.1 地下水分类、分布与富集规律261

8.1.1 地下水的分类261

8.1.2 地下水的基本类型与富集规律261

8.1.3 地下水分布及富集规律268

8.2 地下水资源的调查与评价270

8.2.1 地下水资源的调查手段与方法270

8.2.2 地下水资源的概略评价273

8.3 地下水源的开发规划277

8.3.1 规划原则277

8.3.2 规划分区278

8.4 小型地下水源利用工程279

8.4.1 泉水的利用工程279

8.4.2 井的设计、施工280

8.4.3 地下水截流工程287

8.4.4 小型地下水库289

8.5 地下水资源保护290

8.5.1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291

8.5.2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292

8.5.3 地下水污染预防293

8.5.4 地下水人工补给294

参考文献2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