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司派生诉讼论 理论基础与制度构造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3606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公司-经济纠纷-民事诉讼-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司派生诉讼论 理论基础与制度构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公司派生诉讼的理论困境与制度尴尬1
一、选题缘起:公司派生诉讼的理论困境与制度尴尬1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9
三、重要概念的界定11
(一)公司派生诉讼11
(二)公司14
第二章 公司派生诉讼的理论基础:公司人格理论的演变及其对公司派生诉讼的影响17
一、公司人格理论演变及其影响18
(一)传统公司人格理论18
(二)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发现:公司人格理论的演变37
(三)公司人格理论演变的影响:公司复杂治理结构的必要性51
二、公司派生诉讼的理论基础56
(一)公司派生诉讼的起源:与公司独立人格理论的妥协与抗争56
(二)重审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关系:为派生诉讼寻找理论支持65
(三)派生诉讼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68
三、派生诉讼的反对制度: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原因及表现72
(一)资本多数决原则:控制权向大股东集中73
(二)商事判断原则:控制权向管理者集中84
四、本章小结92
第三章 公司派生诉讼的制度价值:为派生诉讼划定边界94
一、派生诉讼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定位94
(一)公司代理成本的产生95
(二)控制代理成本的内部机制100
(三)控制代理成本的外部机制105
(四)派生诉讼在控制代理成本中的作用109
二、派生诉讼的功能定位113
(一)派生诉讼功能概述113
(二)派生诉讼的赔偿功能115
(三)派生诉讼的阻遏功能124
(四)赔偿与阻遏功能的比较研究与功能定位134
三、派生诉讼与直接诉讼141
(一)派生诉讼的特点141
(二)派生诉讼与公司直接诉讼146
(三)派生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149
四、派生诉讼的比较法研究171
(一)英国法171
(二)美国法178
(三)加拿大法183
(四)德国法185
(五)日本法189
五、本章小结197
第四章 公司派生诉讼制度构造之一:适当的限制200
一、派生诉讼制度困境之一:无价值的诉讼过剩200
二、对原告的限制:资格要求与诉讼担保203
(一)派生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203
(二)诉讼担保的限制226
三、对诉讼可请求范围的限制:被告人选与被诉事项230
(一)派生诉讼的被告范围230
(二)被诉事项范围236
四、前置程序的设置:配置决定诉讼价值和继续进行的权力239
(一)诉前请求的必要性239
(二)请求的程序安排242
(三)决定诉讼进行的机关249
(四)审查标准的建立262
五、本章小结275
第五章 公司派生诉讼制度构造之二:充分的激励277
一、派生诉讼制度困境之二:有价值的诉讼不足277
二、提供充分的诉讼激励279
(一)公司对原告的费用补偿279
(二)根据案件胜败回报股东282
(三)特定情形下的直接受偿权284
(四)按照非财产案件收费285
(五)有条件付费规则286
(六)或然性报酬规则288
三、设置便利的举证程序302
(一)与举证相关的两个阶段和三个问题302
(二)证据获取的途径305
四、提供替代性的救济途径——以派生仲裁为例308
(一)背景308
(二)派生仲裁的适用311
五、本章小结313
第六章 我国公司派生诉讼制度之再造:一个基本模型的构建315
一、我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315
(一)我国的立法规定315
(二)我国的司法审判情况317
二、代结论——一个解决我国派生诉讼问题的基本模型的构建326
(一)模型的概述:意义、前提和挑战326
(二)模型的基本内容331
三、总结与展望340
参考文献343
后记360
热门推荐
- 423071.html
- 3332374.html
- 2046699.html
- 2419760.html
- 184967.html
- 3288444.html
- 921301.html
- 779709.html
- 340077.html
- 3415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01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27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74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82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53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77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9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71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80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2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