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极地科技发展战略报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家极地科技发展战略报告
  • 孙立广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204323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423页
  • 主题词:极地-科学考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家极地科技发展战略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极地科学的兴起与发展1

1.1 南极科学考察发展历程1

1.1.1 南极地缘政治与战略价值1

1.1.2 南极探索历程1

1.1.3 南极地理知识传入中国的历史进程2

1.2 北极科学考察发展历程19

1.2.1 北极地缘政治与战略价值19

1.2.2 北极探险中的科考历程与国家利益之争20

1.2.3 从“科学时代”走向新一轮“权益时代”21

1.3 极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23

1.3.1 南极研究主要国家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的调研与分析23

1.3.2 北极研究主要国家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的调研与分析26

1.3.3 中国极地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的调研与分析27

第2章 国际极地科学合作组织及合作计划31

2.1 南极研究委员会(SCAR)的五大国际合作科学计划、科学会议31

2.1.1 SCAR简介、SCAR研究计划的演化及其合作组织31

2.1.2 SCAR会议各国参与度对比及南极科学新闻与发现44

2.2 北极相关研究工作组及大型研究计划107

2.2.1 北极理事会工作小组107

2.2.2 北极科学高峰会议124

2.2.3 和北极相关的研究组织和计划126

参考文献136

第3章 主要极地大国极地科技体制139

3.1 美国极地科技体制139

3.1.1 美国科技体制概述139

3.1.2 美国极地科技管理体制139

3.1.3 美国极地科技体制特点142

3.2 英国极地科技体制144

3.2.1 英国科技体制概述144

3.2.2 英国极地科技体制145

3.2.3 英国极地科考与管理机构145

3.2.4 英国极地科考与管理体制特点148

3.3 德国极地科技体制148

3.3.1 德国科技体制概述149

3.3.2 德国科技管理与研究机构150

3.3.3 德国极地科研与管理机构151

3.3.4 德国极地科考支撑管理154

3.3.5 德国极地科考与管理体制特点156

3.4 俄罗斯极地科技体制156

3.4.1 俄罗斯科技体制概述156

3.4.2 俄罗斯极地科技体制与政策157

3.4.3 俄罗斯极地科技与管理及支撑158

3.4.4 俄罗斯极地科技体制特点159

3.5 澳大利亚极地科技体制160

3.5.1 澳大利亚科技体制概述161

3.5.2 澳大利亚极地科考与管理161

3.5.3 澳大利亚极地科技体制特点163

3.6 日本极地科技体制164

3.6.1 日本科技体制概述164

3.6.2 日本极地科技与管理体制165

3.6.3 日本极地科考与管理体制特点166

3.7 加拿大极地科技体制171

3.8 中国极地科技体制173

3.8.1 中国极地研究现状173

3.8.2 与极地研究大国的对比176

参考文献177

第4章 主要极地国家极地科考的支撑能力分析181

4.1 主要极地大国的科学考察站及运行机构181

4.1.1 美国南极科考及运行机构181

4.1.2 澳大利亚极地科考与技术支撑184

4.1.3 德国极地科考支撑装备和研究项目187

4.1.4 挪威极地科考支撑装备和研究项目192

4.1.5 俄罗斯极地科考支撑装备和研究项目206

4.1.6 丹麦极地科考支撑装备和研究项目207

4.2 南极科考站的布局及其战略意义与优势分析216

4.2.1 《南极条约》关于建站的规定和建议216

4.2.2 各国南极考察站216

4.3 北极科考站的布局及其战略意义与优势分析232

4.3.1 北极陆地研究和监测国际网233

4.3.2 各国北极考察站和研究中心235

4.4 极地高新技术装备调研分析247

4.4.1 极地机器人文献资源分析247

4.4.2 极地潜水艇文献资源分析249

4.4.3 极地无人机文献资源分析250

4.4.4 极地遥感研究文献资源分析251

4.4.5 极地探测卫星研究文献资源分析252

4.4.6 极地破冰船文献资源分析252

4.4.7 极地海冰测量或监测技术文献资源分析254

4.4.8 极地深冰钻探文献资源调研与分析255

第5章 极地的科学探索与技术进步257

5.1 极地冰芯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及分析技术257

5.1.1 顶级期刊冰芯研究文献分析257

5.1.2 极地研究相关期刊冰芯研究文献分析259

5.1.3 各国冰芯研究项目270

5.1.4 极地冰芯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及分析技术的进步271

5.2 极地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与研究方法284

5.2.1 顶级期刊极地生态环境变化研究文献分析284

5.2.2 美国南极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项目289

5.2.3 末次冰盛期以来极地气候环境变化研究进展291

5.3 南极大气环境监测研究293

5.3.1 顶级期刊南极大气环境监测研究文献分析293

5.3.2 极地大气环境监测研究综述296

5.4 南极地质与矿产研究301

5.4.1 顶级期刊南极地质与矿产研究文献分析301

5.4.2 美国对南极的地质与矿产研究项目303

5.5 南、北极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306

5.5.1 顶级期刊南、北极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研究文献分析306

5.5.2 美国南大洋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研究项目309

5.5.3 极地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研究简要综述310

5.6 南大洋、北冰洋海—冰、海—气相互作用313

5.6.1 南大洋、北冰洋海—冰—气相互作用文献综述313

5.6.2 美国关于南大洋海—冰、海—气相互作用等研究项目314

5.7 南极空间探索316

5.7.1 顶级期刊南极空间探索研究文献分析316

5.7.2 美国南极空间探索的项目318

第6章 极地科技论文分布状态分析320

6.1 南极科技论文分布与各国南极研究优势分析320

6.1.1 南极科技论文分布状态320

6.1.2 各国南极研究优势334

6.1.3 各国南极研究对中国的启示348

6.2 北极科技论文分布与各国北极研究优势分析350

6.2.1 北极科技论文分布状态350

6.2.2 11国北极科学研究对我国北极科研发展的启示362

6.2.3 结语364

参考文献365

第7章 主要极地国家的科技政策和极地战略366

7.1 南极研究主要国家的科技政策与南极战略366

7.1.1 南极研究主要国家的科技政策和南极战略整理366

7.1.2 各国南极战略和科技政策对比分析385

7.2 北极研究主要国家的科技政策与北极战略386

7.2.1 北极研究主要国家的科技政策和北极战略整理387

7.2.2 各国北极战略和科技政策对比分析392

7.3 主要国家极地科技政策与科学计划的发展总结401

参考文献403

第8章 我国极地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考405

8.1 我国极地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405

8.2 我国南、北极科研与调查的现状分析406

8.3 我国极地科考支撑能力的提升空间407

8.4 对我国极地科技发展的思考408

参考文献4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