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苗语法教学札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汉苗语法教学札记
  • 罗安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8694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语法-对比研究-汉语、苗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苗语法教学札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汉语语法单位的划分问题1

一、“字”与“词”的区别1

二、“词”与“词组”的区别2

三、“词”的确定法3

四、词组与句子的区别7

五、词素的判定方法9

第二篇 汉语词的分类问题15

一、汉语也要划分词类15

二、划分汉语词类的办法16

三、汉语语法形态的特殊性20

四、本书所采用的汉语词类体系21

五、马建忠所分的汉语词类22

六、刘复所分的汉语词类23

七、黎锦熙所分的汉语词类23

八、吕叔湘所分的汉语词类24

九、王力所分的汉语词类25

十、高名凯所分的汉语词类26

十一、《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所分的汉语词类29

十二、丁声树等所分的汉语词类30

十三、赵元任所分的汉语词类32

十四、朱德熙所分的汉语词类33

十五、划分汉语词类的难处34

第三篇 汉语主语和宾语的句法功能问题37

一、句子主语、宾语的确定38

二、宾语可否提前40

三、主语的含义42

四、识别主语的办法43

第四篇 汉语“合成谓语”的实质问题45

一、合成谓语的含义45

二、合成谓语的分类46

三、对“能愿合成谓语”的不同看法47

四、对“趋向合成谓语”的不同看法49

五、对“判断合成谓语”的不同看法50

六、“合成谓语”的名与实51

第五篇 汉语“复杂谓语”的构成问题53

一、谓语复杂性的表现53

二、对复杂谓语的不同看法57

三、复杂谓语的含义60

四、“前动后形”也是复杂谓语62

第六篇 汉语宾语和补语的区别问题64

一、宾语和补语的含义64

二、对宾语的不同看法66

三、对补语的不同看法68

四、宾语的类型68

五、述语与补语的结合关系78

六、补语的类型79

第七篇 汉语定语和状语的区别问题87

一、定语与状语有区别87

二、定语与状语名称的形成88

三、修饰语与中心语的联系90

四、定语与助词“的”94

五、状语与助词“地”96

第八篇 汉语系词的性质问题99

一、“是”在句子中的作用99

二、对“是”处理的不同办法100

三、“是”是判断动词101

四、“是”是特殊的动词102

第九篇 汉语数词与数字的关系问题105

一、数词的小类105

二、“数字”与“数词”的对应106

三、对数词的不同看法106

四、数词的语法特点107

五、数词结构108

第十篇 汉语量词的发展与归类问题110

一、是名词还是量词110

二、对量词的不同看法110

三、汉语量词的兴起与发展113

四、量词的语法特点114

第十一篇 汉语代词的替代作用问题117

一、代词的名称117

二、代词能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词类117

三、代词是虚词还是实词119

四、代词的归类120

五、代词内部的小类122

第十二篇 汉语介词和连词的界限问题123

一、介词与动词的区别123

二、介词、副词与动词124

三、介词与连词的区别126

四、划分连词和介词界限的困难126

第十三篇 汉语助词的归类问题130

一、各家对助词的分类130

二、助词与副词的区别131

三、助词与副词的句法功能132

四、助词“的”的归类132

五、助词“得”的归类134

六、助词“所”的归类134

第十四篇 汉语的特殊句式问题137

一、何谓独词句?137

二、独词句与简略句的区别139

三、句子的“简略”141

四、紧缩句143

五、“把”字句和“处置式”145

六、“被”字句149

七、“存现句”150

第十五篇 汉语句法分析的方法问题155

一、句法分析的出发点155

二、中心词分析法160

三、层次分析法164

四、线性句型分析法169

五、句型转换法171

第十六篇 汉语“主谓谓语句”的构成问题175

一、“主谓谓语句”是否存在175

二、句法功能决定“主谓谓语句”成立的资格177

三、少数民族语言中的“类主谓谓语句”178

四、主谓谓语句中主语与谓语的接缝183

五、语言接触中汉语的强劲活力184

第十七篇 汉语“比喻性套式”的分析问题187

一、究竟谁是“儿子”187

二、比喻性“远距离搭配套式”188

三、比喻性套式中的比喻者和被比喻者189

第十八篇 汉语“兼语式谓语”与“主谓式宾语”的区别问题191

一、在形式上极为相似的两种结构191

二、区分两种结构应依据的标准192

三、从“语音停顿”来看193

四、从“嵌入成分”来看193

五、从“形式转换”来看194

六、结构性质的区分要兼顾形式与语义195

第十九篇 汉语句法分析的“扩展法”问题196

一、“插入”是“扩展”言语片段的基本方法196

二、不能扩展的“黏合”形式197

三、有限扩展的“离合”形式198

四、可以扩展的“任意”形式198

五、扩展法在言语实践中的调节作用200

第二十篇 汉语句法分析的“层次”问题202

一、层次分析法就是“二分法”202

二、言语层次的构成203

三、“述语”在层次分析中的重要作用207

四、几类特殊结构的层次分析210

第二十一篇 苗语“谓主结构”的性质问题215

一、主语和谓语的两种句法位置215

二、“谓主结构”的内在关系216

三、由形容词转变成的及物动词做述语再带体词宾语218

第二十二篇 苗语句法成分的可移动性问题219

一、“主谓结构”与“谓主结构”219

二、“谓宾结构”与“宾谓结构”221

三、“前定语”与“后定语”222

四、“前状语”与“后状语”225

五、“后状语”与“后补语”226

第二十三篇 苗语词的形态问题228

一、苗语名词和量词“数”的形态228

二、形容词的简单重叠229

三、动词的“屈折重叠”230

四、动词的“动向”231

五、“动状词”和“形状词”的重叠231

第二十四篇 苗语冠词与前缀的关系问题235

一、松桃苗话中qγ35和ta35的语法作用236

二、松桃苗话中mα31的语法作用243

三、几点推论245

第二十五篇 苗语句法分析的方法问题249

一、苗语句法分析的立足点249

二、句子的“基本语段”250

三、句子的“关涉语段”252

四、句子语段的“层面”256

五、小结257

第二十六篇 苗汉“形后名”序列的性质问题259

一、“形后名”序列的含义259

二、“形后名”序列内部结构的判断261

三、“动化形容词”解析262

四、“形后名宾”与“形后名补”评说264

五、“谓主谓语”与“主谓谓语”的比较265

六、“谓主结构”复议267

第二十七篇 苗语与汉语量词的关系问题270

一、一条探查语言关系的可行途径270

二、量词范围的确定271

三、苗汉两种语言量词基本信息的整理271

四、古今学者对汉语量词起源和发展的看法272

五、苗语量词的兴起与发展274

第二十八篇 双语文学生的汉语语法教学问题290

一、汉语语法教学的地位问题290

二、汉语语法的特点问题292

三、汉语语法教学的任务问题294

主要参考书2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