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学校音乐教学的理论重构和实践生产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于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7725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学校音乐教学的理论重构和实践生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脉络1
第一节 中国古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回溯1
一 夏商周时期:音乐教育的系统化和贵族化1
二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音乐教育思想的一枝独秀3
三 从汉代到明清时期:音乐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4
第二节 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萌芽5
一 建立新式学堂的教育浪潮6
二 近代学校音乐教育悄然登场6
三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音乐教育的政策演变10
第三节 学堂乐歌的音乐教育普及作用13
一 学堂乐歌的发展历程13
二 学堂乐歌的艺术形式14
三 对学堂乐歌的评价和影响15
第二章 20世纪前五十年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实践脉络17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缓慢成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17
一 中小学音乐课程纲要的修订与完善18
二 中小学音乐课程政策变迁19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蹒跚起步的师范类音乐教育20
一 师范类教育政策变迁21
二 师范类音乐教育课程标准22
三 雨后春笋般创建的众多师范院校和艺术院校23
第三节 艰难前行的革命根据地学校音乐教育25
一 办学条件简陋,重视意识形态教育25
二 革命根据地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安排27
三 革命根据地师范类音乐教育政策变迁28
四 革命根据地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艰难拓展29
第四节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音乐教育推动作用31
一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兴起32
二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发展33
三 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制定相关政策,以推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34
第三章 新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实践脉络36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曲折发展的学校音乐教育36
一 妥善制订中小学教学计划37
二 建立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标准37
三 开展全国范围音乐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40
四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曲折发展42
五 师范类音乐教育43
第二节 改革开放时期蓬勃发展的学校音乐教育46
一 音乐教育专家学者和学术媒体强烈呼吁改变音乐教育的落后状况46
二 修订完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49
三 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发展的曲折经历53
第三节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的实施历程58
一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的基本内容59
二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的落实情况63
三 第一次全国范围内学校艺术教育检查工作65
第四节 影响深远的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68
一 政府高度重视的第一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69
二 积极配合协调艺术教育工作的第二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70
三 修订完善总体规划的第三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70
四 落实总体规划经验交流的第四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71
五 研讨交流师范音乐教育改革经验的第五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72
六 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73
七 以音乐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第七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74
第四章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理论的重构脉络76
第一节 西方学校音乐教育理论的嬗变历程76
一 早期古希腊文化时期的音乐思想77
二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思想78
三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代音乐世俗化的重要转型82
四 启蒙思想家卢梭对于音乐理论的推动作用83
五 康德、黑格尔对音乐思想的正反认知84
六 音乐的自律与他律88
七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会议主题95
第二节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理论的嬗变历程97
一 先秦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97
二 儒家和道家的音乐教育理论典范:《乐记》和《声无哀乐论》100
三 中国近代美育思想的代表人物102
四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思潮105
第三节 现代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理论参照110
一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110
二 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理论111
三 戈尔曼的情绪智力理论112
四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13
第五章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法的重构脉络116
第一节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和柯达伊教学法117
一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117
二 柯达伊教学法119
第二节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122
一 卡尔·奥尔夫基本情况123
二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特点123
三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方法125
四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在中国的传播情况127
第三节 其他比较著名的音乐教学法129
一 卡巴列夫斯基教学法129
二 铃木教学法131
三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132
第六章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理论交锋:审美论和实践论之争135
第一节 音乐体验的四大尺度135
一 审美教育的价值理念和哲学立场136
二 基于体验的音乐教育哲学138
三 音乐体验的感觉尺度140
四 音乐体验的创造尺度142
五 音乐体验的意义尺度143
六 音乐体验的情景尺度144
第二节 音乐智力理论和音乐综合课程模式145
一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146
二 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的音乐智力理论149
三 音乐综合课程模式151
四 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第二版本与第三版本的重要区别153
第三节 相反的批评指向:音乐实践理论161
一 音乐的概念和维度161
二 音乐素养和音乐聆听163
三 音乐价值的价值164
四 音乐的课程制作166
五 音乐的教学与学习169
第四节 相关学术观点的述评170
第七章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理论重构和实践生成的经典范本:2011版新课标174
第一节 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174
一 基础教育音乐课程的重要变化174
二 音乐课程的价值理念和课程性质176
三 音乐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178
四 音乐课程大纲的设计思路180
第二节 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内容182
一 音乐课程整体教学目标182
二 音乐课程的基本内容185
三 合理运用流行歌曲对于提升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188
第三节 音乐课程的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193
一 音乐课程的教学建议193
二 音乐课程的教学评价原则199
参考文献202
后记210
热门推荐
- 1658575.html
- 119197.html
- 3301429.html
- 2572125.html
- 1188692.html
- 632836.html
- 1107532.html
- 3280373.html
- 347236.html
- 22026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85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04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06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8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90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82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0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01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9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