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务员心理保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公务员心理保健
  • 黄训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5208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39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58页
  • 主题词:公务员-心理保健-中国-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务员心理保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章 公务员心理健康概述1

一、公务员心理保健的意义2

(一)个体生活幸福、事业有成的必要条件3

(二)国家行政管理良性运作的迫切要求4

(三)当前公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亟待加强心理保健6

二、公务员的现代健康观念7

(一)个体的健康应该是身心健康的有机统一9

(二)个体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辩证统一的,两者可互为因果9

(三)个体的心理健康是个动态的连续变化过程11

(四)心理保健不仅要重视防治疾病,更要全面提升素质12

三、心理健康及其界定12

(一)心理健康的等级12

(二)区分心理异常与正常的心理学原则14

(三)心理异常与正常的评判依据15

四、中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讨论17

(一)西方学者的心理健康观17

(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21

(三)我国当代学者的心理健康观26

五、公务员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运用31

(一)公务员心理健康标准31

(二)公务员心理健康标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37

第二章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机理40

一、心理活动及其倾向性与特性40

(一)心理活动40

(二)心理活动的倾向性41

(三)心理活动的特性44

(一)心理认知48

二、心理认知、心理体验和心理发展动力48

(二)心理体验64

(三)心理发展动力75

第三章 人格与公务员施政79

一、人格概述80

(一)人格的含义80

(二)人格的结构85

(三)人格的特征87

二、人格的类型理论91

(一)类型论91

(二)人格特质论96

(三)动力人格论99

三、人格——职业类型适配理论112

(一)特质理论113

(二)发展理论121

四、公务员人格128

(一)MBTI人格测试与公务员人格状况128

(二)公务员人格对行政行为的影响136

(三)关于个性施政的讨论142

第四章 公务员的自我意识161

一、自我与自我意识理论概述162

(一)西方心理学家关于自我的理论述要163

(二)中国心理学家关于自我的见解169

二、公务员自我意识的缺陷及其形成174

(一)自欺欺人的虚荣心理175

(二)嫉贤妒能的自卑心理177

(三)刚愎自用的自负心理179

(四)失去自我的从众心理180

(一)正确地认识自我,保持对自我的客观评价181

三、公务员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181

(二)积极地悦纳自我,保持恰如其分的自信183

(三)科学地塑造自我,保持追求目标的坚定性184

(四)及时地调整自我,保持与时俱进的人生历程187

第五章 公务员的政治心理191

一、政治心理的发生及制约因素192

(一)政治心理产生的社会环境193

(二)政治心理产生的主观基础195

二、政治心理的特征197

(一)从存在形式看,政治心理具有自发性、差异197

性、潜隐性、现实性以及整体倾向的相对稳定性与具体内容的易变性197

(二)从反映内容看,政治心理具有阶级性、民族性和历史性200

三、政治心理对行政行为的影响201

(一)方针政策的制定依据201

(二)社会变革的制约力量203

(三)政治实践的重要导向204

(四)行政组织的凝聚力量205

(五)公职人员的无形约束206

四、政治权力的特性与公务员病态政治心理表现206

(一)政治权力的特性206

(二)公务员病态政治心理表现209

五、腐败的政治心理分析214

(一)不良的政治心理环境导致的不自觉的腐败215

(二)病态政治心理产生的必然性腐败220

(三)失衡政治心理导致的突变性腐败221

六、公务员健康政治心理的培养224

(一)理想信念的激励——柔性教育225

(二)制度法规的引导——刚性教育228

(三)社会环境的支持——显性教育232

(四)健康文化的导向——隐性教育234

(五)领导干部的示范——活性教育238

(六)他山之石可攻玉——理性教育238

第六章 公务员人际交往心理240

一、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240

(一)人际关系241

(二)人际交往248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251

(一)人际吸引251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259

三、人际交往的理论261

(一)社会交换理论261

(二)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263

(三)自我表露理论265

(四)交往分析理论(PAC)267

(五)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和“心理位差”理论268

四、公务员人际关系及其特点269

(一)公务员人际关系269

(二)公务员人际交往的特点和类型273

(三)公务员人际交往的不良心理275

五、公务员人际交往的要求278

(一)坚持五个交往原则278

(二)增强五方面的交往修养280

(三)学会五种交往技能283

(四)培养良好的交往风度286

六、公务员人际交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87

(一)纠正错误的交往态度287

(二)克服五种社会知觉偏差287

(三)处理好上下级的关系291

(四)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292

第七章 公务员的挫折心理295

一、挫折概述295

(一)挫折的含义295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296

(三)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因素298

二、挫折对心理的影响299

(一)挫折对人心理发展的双重影响299

(二)心理防御机制与个体感到挫折时的行为表现反应302

三、公务员挫折的基本类型及原因分析307

(一)公务员挫折的类型307

(二)公务员挫折的原因分析309

(三)公务员挫折的预防和战胜313

第八章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心理障碍的发生机理318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319

(一)生物遗传因素319

(二)成长环境321

(三)人格特征328

(四)社会生活方式329

(五)生活事件332

(六)社会失范333

二、心理障碍的发生机理337

(一)关于心理应激337

(二)关于心理问题的成因355

三、关于心理障碍的几种心理学理论观点362

(一)心理动力学理论363

(二)行为心理学理论364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366

第九章 公务员心理问题举要369

一、心境障碍372

(一)临床表现373

(二)主要类型375

(三)原因分析380

二、神经症382

(一)恐惧症384

(二)焦虑症387

(三)强迫症394

(四)躯体形式障碍398

(五)神经衰弱402

三、癔症、应激相关障碍407

(一)癔症407

(二)应激相关障碍416

四、人格障碍418

(一)人格障碍(原发性的人格障碍)特征与诊断标准419

(二)人格障碍患者与相关类型人群的鉴别422

(三)人格障碍的类型及其特点424

五、其他心理障碍431

(一)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431

(二)性心理障碍(性变态)432

六、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433

(一)进食障碍433

(二)非器质性睡眠障碍435

(三)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436

七、心身疾病436

(一)心身疾病的范围438

(二)致病因素的简析441

一、心理评估及其目的意义447

第十章 公务员心理评估447

(一)心理评估目的448

(二)心理评估任务448

(三)心理评估作用449

(四)心理评估过程450

(五)心理评估者条件451

(六)心理评估要求452

(七)心理问题评估程序456

二、心理评估方法之一——观察法简介457

(一)主要类型457

(二)观察内容459

三、心理评估方法之二——晤谈法简介460

(一)有效沟通460

(三)观察者的主要条件460

(二)信息采集462

(三)任务备忘463

(四)晤谈技巧464

四、心理评估方法之三——心理卫生评定简介468

(一)症状自评量表(SCL-90)469

(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472

(三)抑郁自评量表(SDS)476

(四)焦虑自评量表(SAS)477

五、心理评估方法之四——心理测验简介478

(一)心理测验概述479

(二)艾森克人格测验(EPQ)484

(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因素调查表(MMPI)486

(四)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测验(16PF)496

(五)MBTI人格测试系统500

(六)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506

(七)罗夏墨迹测验509

(八)主题统觉测验514

(九)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R)515

(十)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522

(十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AT)523

第十一章 公务员心理保健的主要途径和方法529

一、健全自我心理防卫机制531

(一)合理变通531

(二)合理宣泄537

二、强化社会心理支持系统540

三、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作用543

四、把心理休闲提上重要生活日程547

五、养成文明生活习惯559

(一)生活习惯与身心健康559

(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561

第十二章 公务员心理调适与训练个案列举570

一、如何缓解焦虑570

(一)自我放松法570

(二)认知转换法574

二、如何走出抑郁576

三、如何克服失眠579

四、如何顺利与人交流沟通584

五、如何学会对别人说“不”588

六、如何磨平急躁性格591

七、如何克服火暴脾气594

八、如何走出狭隘的自我595

附录常用心理卫生评定和心理测验量表598

主要参考书目634

后记6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