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修斯植物病毒学 原书第4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马修斯植物病毒学 原书第4版
  • (英)R.赫尔编著;范在丰等译校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7159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074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1122页
  • 主题词:植物病毒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修斯植物病毒学 原书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第Ⅰ节 历史背景1

第Ⅱ节 病毒的定义9

第Ⅲ节 关于本版本12

第2章 植物病毒的命名与分类13

第Ⅰ节 命名13

第Ⅱ节 病毒分类的标准23

第Ⅲ节 植物病毒的科与属30

第Ⅳ节 反转录因子50

第Ⅴ节 低等植物的病毒51

第Ⅵ节 讨论54

第3章 症状和寄主范围56

第Ⅰ节 植物病毒引起的经济损失56

第Ⅱ节 宏观症状58

第Ⅲ节 组织学变化66

第Ⅳ节 细胞学变化70

第Ⅴ节 病毒的寄主范围79

第Ⅵ节 讨论和总结85

第4章 植物病毒的提纯及组成87

第Ⅰ节 导言87

第Ⅱ节 分离87

第Ⅲ节 组分99

第5章 病毒粒体的结构及装配122

第Ⅰ节 导言122

第Ⅱ节 方法122

第Ⅲ节 杆状病毒的结构132

第Ⅳ节 杆状病毒的装配142

第Ⅴ节 等轴病毒的结构149

第Ⅵ节 小二十面体病毒153

第Ⅶ节 更复杂的等轴病毒175

第Ⅷ节 有包膜的病毒178

第Ⅸ节 二十面体病毒的装配180

第Ⅹ节 讨论与结论184

第Ⅰ节 导言186

第Ⅱ节 植物病毒基因组的一般特性186

第6章 基因组组构(结构)186

第Ⅲ节 植物病毒的基因组组构190

第Ⅳ节 双链DNA病毒190

第Ⅴ节 单链DNA病毒196

第Ⅵ节 双链RNA病毒201

第Ⅶ节 负义单链RNA基因组204

第Ⅷ节 正义单链RNA基因组207

第Ⅸ节 总结与讨论243

第Ⅰ节 导言246

第7章 病毒基因组的表达246

第Ⅱ节 病毒侵入及脱壳247

第Ⅲ节 病毒基因组的表达254

第Ⅳ节 mRNA的合成268

第Ⅴ节 植物病毒的基因组策略279

第Ⅵ节 讨论325

第8章 病毒的复制328

第Ⅰ节 导言328

第Ⅱ节 植物病毒所利用的寄主功能328

第Ⅲ节 研究病毒复制的方法329

第Ⅳ节 正义单链RNA病毒的复制341

第Ⅴ节 负义单链RNA病毒的复制374

第Ⅵ节 双链RNA病毒的复制378

第Ⅶ节 副反转录病毒的复制381

第Ⅷ节 单链DNA病毒的复制387

第Ⅸ节 突变和重组395

第Ⅹ节 混合的病毒装配413

第Ⅺ节 讨论416

第Ⅱ节 病毒的移动和最终分布418

第9章 病害的诱发Ⅰ:病毒在植物体内的移动及其对植物新陈代谢的影响418

第Ⅰ节 导言418

第Ⅲ节 对植物代谢的影响456

第Ⅳ节 症状诱发涉及的过程469

第Ⅴ节 讨论477

第10章 病害的诱发Ⅱ:病毒与植物的相互作用479

第Ⅰ节 概述479

第Ⅱ节 寄主对接种反应的有关定义及术语479

第Ⅲ节 病害诱发的步骤481

第Ⅳ节 寄主的内在反应509

第Ⅴ节 其他因子的影响523

第Ⅵ节 讨论530

第11章 传播(传染)方式Ⅰ:无脊椎动物、线虫和真菌介体533

第Ⅰ节 导言533

第Ⅱ节 通过无脊椎动物的传播533

第Ⅲ节 蚜虫(蚜科Aphididae)536

第Ⅳ节 叶蝉和飞虱(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557

第Ⅴ节 粉虱(Aleyroididae,粉虱科)565

第Ⅵ节 蓟马(缨翅目)567

第Ⅶ节 其他吮吸式和刺吸式昆虫介体571

第Ⅷ节 具咀嚼式口器的昆虫介体572

第Ⅸ节 螨类(蛛形纲)574

第Ⅹ节 传粉昆虫576

第Ⅺ节 线虫576

第Ⅻ节 真菌580

第ⅩⅢ节 讨论与结论584

第Ⅰ节 机械传播587

第12章 传播(传染)方式Ⅱ:病毒的机械、种子和花粉传播与流行学587

第Ⅱ节 影响侵染和发病过程的因素589

第Ⅲ节 活体高等植物材料直接传播病毒601

第Ⅳ节 生态学和流行学610

第13章 植物病毒功能的新发现638

第Ⅰ节 导言638

第Ⅱ节 早期事件639

第Ⅲ节 中期事件640

第Ⅳ节 晚期事件645

第Ⅴ节 与植物的系统性互作646

第Ⅵ节 讨论647

第14章 类病毒、卫星病毒和卫星RNA648

第Ⅰ节 类病毒648

第Ⅱ节 卫星病毒和卫星RNA665

第15章 植物病毒的分析、检测和诊断方法685

第Ⅰ节 导言685

第Ⅱ节 依据病毒生物学特性的方法686

第Ⅲ节 依据病毒粒体物理特性的方法694

第Ⅳ节 基于病毒蛋白质特性的方法699

第Ⅴ节 基于核酸特异性的方法721

第Ⅵ节 讨论和结论734

第16章 植物病毒的控制和利用736

第Ⅰ节 导言736

第Ⅱ节 清除或避开侵染源737

第Ⅲ节 控制或避开介体751

第Ⅳ节 防止植物受到系统性病害侵染760

第Ⅴ节 对植物病毒的一般抗性764

第Ⅵ节 用转基因技术对抗植物病毒775

第Ⅶ节 源自病原物的抗性776

第Ⅷ节 讨论与结论794

第Ⅸ节 病毒在基因技术方面应用的可能性795

第17章 植物病毒的变异、进化和起源808

第Ⅰ节 病毒的株系808

第Ⅱ节 鉴定株系的标准810

第Ⅲ节 株系的分离829

第Ⅳ节 变异的分子基础832

第Ⅴ节 变异的限制835

第Ⅵ节 植株中的病毒株系836

第Ⅶ节 鉴定病毒和病毒株系的标准之间的相关性838

第Ⅷ节 讨论与总结842

第Ⅸ节 关于起源和进化的推测844

第Ⅹ节 进化的类型844

第Ⅺ节 病毒基因的来源861

第Ⅻ节 病毒、类病毒和卫星的起源864

第ⅩⅢ节 进化的选择压力870

第ⅩⅣ节 病毒及其寄主与介体的协同进化874

第ⅩⅤ节 讨论及小结878

参考文献884

附录1A1009

附录1B1040

附录2A1052

附录2B1056

附录2C1058

附录3 有关植物病毒的信息来源1061

中文索引1063

英文索引10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