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玉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3876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析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理论部分3
1.绪论3
学习指南3
学习要求3
1.1 分析化学概述3
1.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3
1.1.2 分析方法的分类4
1.1.3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5
1.2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6
1.2.1 误差的分类及产生的原因6
1.2.2 准确度与误差7
1.2.3 精密度与偏差7
1.2.4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9
1.3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和报告10
1.3.1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10
1.3.2 可疑数值的取舍13
1.3.3 置信度和置信区间14
1.3.5 误差的传递15
1.3.4 分析结果的报告15
[知识窗]环境污染对人体的远期危害作用16
本章小结17
思考与实践18
学习要求20
2.1.1 基本概念20
2.1 滴定分析简介20
学习指南20
2.滴定分析概论20
2.1.2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21
2.1.3 滴定分析方法的分类21
2.1.4 滴定分析的方式21
2.2 标准溶液22
2.2.1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22
2.2.2 标准溶液的配制23
2.3.1 活度与活度系数24
2.3 活度24
2.3.2 离子强度25
2.3.3 活度系数和离子强度的关系26
2.4 滴定分析计算27
2.4.1 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27
2.4.2 计算示例28
[知识窗]分析人员的环境意识30
本章小结30
思考与实践31
3.酸碱滴定法33
学习指南33
学习要求33
3.1 水溶液中的酸碱电离平衡33
3.1.1 酸碱水溶液的电离平衡33
3.1.2 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34
3.1.3 酸的浓度和酸度34
3.2.1 强酸(碱)溶液35
3.2 酸碱平衡中溶液pH的计算35
3.2.2 一元弱酸(碱)溶液36
3.2.3 多元弱酸(碱)溶液37
3.2.4 水解盐溶液38
3.2.5 两性物质的溶液40
[知识窗]pH的应用40
3.3 缓冲溶液40
3.3.2 缓冲溶液pH的计算41
3.3.1 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41
3.3.3 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42
[知识窗]人体血液中的缓冲溶液43
3.4 酸碱指示剂44
3.4.1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44
3.4.2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44
3.4.3 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44
3.4.4 常见指示剂45
3.5 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46
3.5.1 滴定曲线46
[知识窗]自制指示剂——植物指示剂46
3.5.2 指示剂的选择48
3.5.3 多元酸滴定条件和指示剂的选择49
3.5.4 水解盐的滴定条件和指示剂的选择50
3.6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50
3.6.1 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50
3.6.2 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51
3.6.3 注意事项52
[知识窗]酸碱与水体污染52
3.7 酸碱滴定的应用53
3.7.1 直接滴定法53
3.7.2 返滴定法55
3.7.3 置换滴定法应用示例56
3.7.4 间接滴定法57
[知识窗] 甲醛与疾病57
3.8 计算示例57
本章小结59
思考与实践61
4.配位滴定法65
学习指南65
学习要求65
4.1 配位滴定法概述65
4.1.1 配合物知识简介65
4.1.2 用于配位滴定的配位反应应具备的条件65
4.2.1 EDTA的结构及性质66
4.2 EDTA及其配合物66
4.1.3 氨羧配位剂66
4.2.2 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位特点67
4.3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条件稳定常数68
4.3.1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68
4.3.2 酸效应及酸效应系数68
4.3.3 条件稳定常数70
4.3.4 配位滴定的最高允许酸度和酸效应曲线71
4.4.2 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73
4.4.1 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73
4.4 金属指示剂73
4.4.3 指示剂的封闭、僵化现象及消除74
4.5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75
4.5.1 控制溶液的酸度75
4.5.2 利用掩蔽方法75
4.7.1 直接滴定法77
4.7 配位滴定方式及应用77
4.6.2 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77
4.6.1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77
4.6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77
4.5.3 利用化学分离77
[知识窗]水的硬度与人体健康79
4.7.2 返滴定法79
4.7.3 置换滴定法79
[知识窗]铝制餐具对健康的潜在危害80
4.7.4 间接滴定法80
4.8 计算示例81
本章小结83
思考与实践84
5.氧化还原滴定法87
学习指南87
学习要求87
5.1 概述87
5.1.1 氧化还原反应及特点87
5.1.2 电极电位87
5.2.1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89
5.2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和速率89
5.1.3 条件电极电位89
5.2.2 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90
5.2.3 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90
5.2.4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91
5.3 滴定曲线和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92
5.3.1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92
5.3.2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93
5.4.2 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95
5.4 高锰酸钾法95
5.4.1 概述95
5.4.3 应用实例96
5.5 重铬酸钾法98
5.5.1 概述98
5.5.2 标准溶液98
5.5.3 应用实例99
[知识窗]铬对人体的危害101
5.6 碘量法102
5.6.1 概述102
5.6.2 标准溶液103
5.6.3 应用实例104
5.7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106
5.7.1 溴酸钾法106
5.7.2 铈量法108
[知识窗]无汞测铁108
5.8.1 高锰酸钾法计算109
5.8 计算示例109
5.8.2 重铬酸钾法计算110
5.8.3 碘量法计算111
[知识窗]富营养化污染112
本章小结113
思考与实践114
6.沉淀滴定法118
学习指南118
学习要求118
6.1 概述118
6.2 莫尔法118
6.2.1 原理118
6.2.2 滴定条件119
6.3.3 应用范围及实例120
6.3.1 原理120
6.3.2 滴定条件120
6.2.3 应用范围及实例120
6.3 佛尔哈德法120
6.4 法扬司法121
6.4.1 原理121
6.4.2 滴定条件122
6.4.3 应用范围及实例122
6.5 电位滴定法123
6.6 计算示例123
[知识窗]一种全新的、有效的环境评估法——LAC法124
本章小结125
思考与实践125
7.1 概述128
7.1.1 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128
7.1.2 重量分析法的主要操作过程128
学习指南128
7.重量分析法128
学习要求128
7.1.3 试样称取量的估算129
7.2 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129
7.2.1 沉淀式和称量式129
7.2.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130
7.2.3 影响沉淀纯净的因素131
[知识窗]纳米鼻——环保领域大显神威131
7.3.2 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132
7.3 沉淀的条件132
7.3.1 沉淀的形成过程132
7.3.3 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133
7.4 重量分析计算及应用示例133
7.4.1 换算因数133
7.4.2 应用示例——水质中硫酸盐的测定134
[知识窗]废水的化学沉淀处理法135
本章小结136
思考与实践136
学习要求139
8.1 试样的采取与制备139
8.物质的定量分析过程139
学习指南139
8.1.1 组成比较均匀的试样的采取和制备140
8.1.2 组成很不均匀的试样的采取和制备141
8.2 试样的分解142
8.2.1 溶解法142
8.2.2 熔融法144
8.2.3 烧结法145
8.2.4 试样分解方法的选择146
8.3 干扰组分的分离147
8.3.1 沉淀分离法147
8.3.2 萃取分离法150
8.3.3 层析分离法152
8.3.4 离子交换分离法153
[知识窗]日常生活中的分离154
8.4.1 概述155
8.4.2 示例155
8.4 分析结果准确度的保证和评价155
[知识窗]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156
本章小结156
思考与实践157
实验要求162
1.1 天平的灵敏度和感量162
1.分析天平和称量方法162
实验指南162
第一部分 化学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162
实验操作部分162
1.2 天平的构造163
1.3 称量试样的方法166
2.滴定分析仪器及操作技术167
2.1 滴定管167
2.2 容量瓶170
2.3 移液管和吸量管171
2.4 容量仪器的校正173
3.2 过滤和洗涤174
3.重量分析操作174
3.1 沉淀174
3.3 烘干和灼烧177
第一部分小结179
思考与实践180
第二部分 定量分析实验182
(一)基本实验182
实验一 分析天平称量练习182
实验二 滴定分析仪器操作练习183
实验三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84
实验四 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85
实验五 混合碱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测定186
实验六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87
实验七 水中总硬度的测定189
实验八 铅铋混合物中Pb2+、Bi3+含量的连续滴定190
实验九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91
实验十 水样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KMnO4法)192
实验十一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94
实验十二 水中溶解氧(DO)的测定195
实验十三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制备和水中可溶性氯化物的测定197
实验十四 废水中悬浮物的测定198
实验十五 水中SO?的测定199
实验十六 污水中油的测定200
(二)选做实验201
实验一 分析天平灵敏度的测定201
实验二 水中CO?含量的测定202
实验三 尿素中氮含量的测定203
实验四 双氧水含量的测定204
实验五 铝盐中铝含量的测定205
实验六 氯化钡中结晶水的测定206
实验七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矿化度)的测定207
实验八 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重铬酸钾法)208
本书主要符号一览表210
附表211
主要参考书目222
热门推荐
- 493691.html
- 222447.html
- 121563.html
- 1025703.html
- 3456595.html
- 89606.html
- 2005059.html
- 1833668.html
- 1626349.html
- 10142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22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19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76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39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3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81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76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41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85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0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