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创新运营成功模式全集 模式三 中国现代银行公司治理、上市战略与不良资产处理成功模式 第1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詹向阳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 ISBN:978780529652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98页
- 文件大小:153MB
- 文件页数:632页
- 主题词:银行-经济管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创新运营成功模式全集 模式三 中国现代银行公司治理、上市战略与不良资产处理成功模式 第1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模式三 中国现代银行公司治理、上市战略与不良资产处理成功模式3
第一册目录3
第一部分 商业银行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成功运作模式3
第一编 加入WTO与我国商业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3
第一章 现代商业银行概述3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中商业银行的模式3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3
二、商业银行的起源及形成4
三、商业银行的发展5
(一)商业银行的发展传统5
(二)二战后商业银行的发展6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发展的新趋势6
四、现代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9
第二节 现代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9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与特征9
(一)商业银行的一般特征9
(二)商业银行的独具特征10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11
(一)信用中介11
(二)支付中介12
(三)信用创造13
(四)金融服务14
(五)调节经济14
三、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4
(一)商业银行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14
(二)商业银行已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的基础15
第三节 现代商业银行的组建16
一、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16
(一)商业银行组织形式应遵循原则16
(二)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17
(三)现代商业银行的组建程序24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历程26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组建与发展26
一、旧中国的民族资本商业银行26
二、历史的中断26
三、重新组建27
四、中国商业银行的大发展27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28
一、国有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思想的形成28
二、我国银行企业化改革的必要性29
三、我国银行企业化改革的实践探索31
四、我国银行业企业化改革的成效31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33
一、规范的商业银行的特征33
二、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途径34
(一)分离商业性业务与政策性业务——设立政策性银行34
(二)商业银行法的颁布与执行35
(三)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中央银行进行间接调控36
(四)重组不良资产36
(五)产权改革:商业化改革的关键37
第四节 新兴股份制银行的建立和发展40
第五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和国际化41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化41
(一)体制改革就是市场化41
(二)银行的市场化要求银企关系的市场化42
(三)银行市场化的目标内容42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43
(一)银行国际化的概念43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必要性44
(三)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国际化的条件分析46
(四)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举措47
第三章 我国现代商业银行构建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49
第一节 股份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49
一、股份制的优点何在49
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50
(一)可行性50
(二)必要性50
三、股份制改造的目标51
第二节 股份制银行上市与构建我国现代商业银行51
一、股份制银行上市的模式选择51
(一)分拆上市51
(二)国际金融市场上市51
(三)争取战略投资者入股51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及上市步骤52
【专家论坛】53
商业银行市场化研究53
关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思考56
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认识上的误区63
参股银行 理性为上65
金融改革需要股市发挥重要作用68
【银行家说】69
转型经济中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69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机遇与策略73
四大银行股改的五大问题75
【本土探索】79
海外机构建设与中国银行的国际化79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及路径选择84
重庆市商业谋划“变脸”90
【国际典范】91
金融体系重组中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国际经验91
第二编 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战略管理与战略规划97
第一章 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战略管理概述97
第一节 战略及战略管理的基本原理97
一、企业战略97
二、企业战略管理98
(一)何为企业战略管理98
(二)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涵义是99
(三)企业战略管理要素99
(四)战略管理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99
第二节 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战略及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战略管理101
一、商业银行的战略的内容与类型101
(一)战略内容101
(二)战略类型102
二、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特点及其内容103
(一)网络性——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网络性103
(二)未来性——以银行现状为基础,重点关注未来的特性104
(三)长期性——即战略运作时间幅度上的长期性104
(四)时机性——即银行战略的制定、实施、调整,应该以环境变化为契机105
(五)过程性——即银行战略都有一个必然的形成过程105
(六)连续性——即战略变革模式的连续性或惯性106
(七)均衡性——战略要素关系上的均衡性106
(八)抗争性——基于战略“力场”的抗争性106
(九)综合性——即全面性,是战略涉及银行全局、整体及其复杂性的特征107
(十)转变性——即战略发展过程中的转变性107
第三节 西方商业银行公司战略管理107
一、战略管理的极端重要性:战略——行动——结果107
二、从“形”到“势”108
三、SWOT分析法108
(一)S:优势(Strengths)108
(二)W:劣势(Weaknesses)108
(三)O:机会(Opportunities)108
(四)T:威胁(Threats)108
四、银行的战略选择109
(一)优势—机会战略(SO战略)109
(二)弱点—机会战略(WO战略)110
(三)弱点—威胁战略(WT战略)110
(四)优势—威胁战略(ST战略)110
五、确定合适战略目标的基本原则:“从贤不从众”110
六、务实的操作方案110
七、战略的动态调整111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公司战略管理的必要性111
一、我国商业银行战略管理势在必行111
(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挑战,为商业银行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111
(二)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业的战略调整规划深远,中国大商业银行迅速作出反应,求得长远发展112
(三)市场环境形势严峻,谋化良策,正逢其时115
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调整战略的必要性115
三、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战略思考116
第二章 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战略管理的阶段119
第一节 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战略管理阶段的基本划分119
一、商业银行战略管理阶段的基本划分119
第二节 现代商业银行战略管理阶段的内容121
一、战略分析(准备)阶段121
(一)银行自身分析121
(二)外部环境分析124
(三)SWOT分析125
二、战略制定阶段126
三、战略选择阶段128
(一)以积极配合为导向的战略选择思路128
(二)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选择思路128
(三)以竞争对手为导向的战略选择思路128
(四)以自身优势和发展目标为导向的战略选择128
(五)以因素组合为设计导向的战略选择129
(六)以三维思维为主要方式的战略选择132
四、战略实施阶段133
(一)各级领导班子和管理机构的工作135
(二)把握战略管理成功的关键要素136
五、战略评价阶段136
(一)战略评价阶段的五项基本活动136
(二)战略评价标准136
(三)战略评价的困难137
第三章 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战略管理的成功保证138
第一节 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战略管理中的五个常用战略方案138
一、稳健型发展战略139
二、扩张型发展战略139
三、配合型发展战略141
(一)银行实行配合战略,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141
(二)银行实施配合战略有多种形式142
(三)实施配合战略,要明确选择企业的标准142
四、特色型发展战略142
(一)有效的特色战略的原则有142
(二)特色战略的特色来源143
五、竞争战略143
(一)竞争战略的核心143
(二)竞争战略指导下的竞争机制的内涵层次144
(三)竞争战略的模式选择144
(四)常用竞争战略方案(主要是市场竞争的战略)145
第二节 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战略管理中的五个关键战略149
一、人才战略149
二、质量战略150
三、文化战略151
(一)就一般情况而言,适应市场环境程度高的银行文化应有如下形成过程152
(二)银行文化战略的主要内容152
(三)银行实施文化战略,要重点作好以下工作152
四、顾客满意战略152
(一)CS战略的要点153
(二)CS战略的主要措施:在深入分析本行、顾客、竞争者的三角关系的基础上,要做好以下工作153
(三)加强顾客信息管理154
五、科技战略154
(一)现代商业银行的科技战略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54
(二)银行的科技战略依据其实际情况的不同,可有多种类型155
(三)加强知识管理是科技战略的有效保证156
第三节 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战略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156
第四节 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战略管理成功的组织与人才保证157
一、调整组织结构157
二、建立高效的战略管理系统158
三、组建战略家领导班子159
(一)银行内部战略家人才充足时,调整现有领导班子组成新班子,担任新战略实施的领导职能159
(二)银行内部缺乏战略家人才时,要从银行外部选聘、任用部分人才组建新的领导班子159
四、战略人才的选配159
(一)首席行长的选拔160
(二)战略管理班子的配备162
(三)首席行长(经理)及其战略管理班子应具备的主要能力163
五、奖励164
【专家论坛】165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165
新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170
平衡计分卡与银行战略管理模式的创新174
银行重组成功要诀179
【银行家说】181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漫谈181
改革与创新:非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分析185
【本土探索】191
交通银行发展网络银行的战略思考191
建设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和策略196
【国际典范】199
论日本银行重组与经营战略的变革199
第三编 现代公司与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基础理论204
第一章 现代企业制度的演进204
第一节 现代公司制企业的起源和发展204
一、企业制度概述204
二、现代公司制度的概念与含义205
(一)现代公司的概念205
(二)现代公司制度的概念205
三、现代公司制度的产生与发展206
(一)原始公司206
(二)近代公司207
(三)现代公司207
四、企业的基本形态与现状208
(一)业主制208
(二)合伙制208
(三)公司制208
第二节 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一般理论210
一、现代企业理论概述210
二、企业的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211
(一)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211
(二)间接定价理论212
(三)资产专用性理论212
三、代理理论212
(一)代理成本和所有权结构212
(二)企业家理论213
(三)管理者理论213
第三节 现代公司制企业的特征213
一、股权结构的分散化213
二、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214
三、企业股权结构的多元化214
四、产权的法人性214
五、财产权的可分解性215
六、融资方式的多样化215
七、产权可以自由转让215
八、产权的有限责任性215
第二章 现代公司与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217
第一节 公司法人制度、法人产权与公司治理结构217
一、公司法人制度217
(一)财产特征218
(二)组织特征219
(三)人身特征219
二、法人产权是公司治理结构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219
(一)法人产权遵循“一物不能两主”的原则220
(二)法人产权同财产所有权一样也是一种自物权而非他物权,具有法律上的独立性220
(三)法人产权还是一种排他性的产权220
(四)法人产权是一种完全的产权220
第二节 市场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220
一、市场经济对企业产权制度的一般要求221
(一)财产权利必须是纯粹经济性质的权利221
(二)资产权利在不同主体之间必须存在明确的界区221
二、市场(制度)的特殊性与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安排221
三、市场经济对产权制度的一般要求不能满足的领域222
(一)纯公共品生产领域222
(二)信息严重不对称领域223
(三)其他相关领域223
第三章 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含义224
第一节 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和特征224
一、公司治理的成因224
(一)代理的出现224
(二)合约的不完善224
(三)机会主义的存在225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225
(一)英国《公司法》定义225
(二)美国定义225
(三)经济专家的定义225
(四)综合227
三、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227
(一)权责分明,各司其职227
(二)委托代理,纵向授权227
(三)激励与制衡机制并存228
第二节 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与功能228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228
二、公司治理的功能228
(一)权力配置功能228
(二)制衡功能229
(三)激励功能229
(四)约束功能230
(五)协调功能230
第三节 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构成231
一、股东及股东大会231
(一)股东231
(二)股东大会及其权限232
(三)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它拥有如下权力233
二、董事及董事会234
(一)董事的基本涵义234
(二)董事会235
三、监事及监事会237
(一)监事及其职权237
(二)监事会及其权限238
(三)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权限的划分239
第四章 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241
第一节 两权分离的治理结构理论241
一、两权分离理论241
(一)亚当·斯密:两权分离型股份公司是低效率的241
(二)凡勃伦:两权分离使控制权转移到经济工程师手中,他们能致力于的产权提高制度学派创使人索尔斯坦242
(三)贝利和米恩斯:到20世纪二十年代末,股权分散使“两权分离”成为普遍现象242
(四)钱德勒243
第二节 委托代理的治理结构理论244
一、委托代理理论244
二、委托代理的基本思想244
第三节 利害相关者的治理结构理论245
一、利害相关者理论:关于委托人概念的拓展245
二、利害相关者理论及政策主张246
三、其它相关的观点及主张246
第五章 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与基本体系248
第一节 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主体248
一、概述248
二、公司治理的权益主体248
(一)债权人及其权利249
(二)雇员的权利249
第二节 公司治理的一般模型250
一、利害相关者利益的实现与公司治理边界的确定250
二、公司治理的一般模型251
(一)公司治理形式: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251
(二)公司治理一般模式252
第三节 股份制公司治理基本模型253
【专家论坛】255
股票期权激励与公司治理255
产权、竞争与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257
企业治理结构的模式及其转化262
论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机制267
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及其改革问题研究269
论公司治理结构的产权基础的复归275
【银行家说】280
公司治理与发展的挑战280
吉晓辉:关键要完善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282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速建设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285
【本土探索】290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若干思考290
如何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296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制度基础与途径选择297
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不应强调中国特色302
光大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303
【国际典范】304
花旗汇丰法人治理结构的五大特征304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兴衰306
美国公司治理结构比较309
第四编 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部制度建设316
第一章 现代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机制316
第一节 公司内部治理的激励机制316
一、公司内部治理的激励机制概述317
(一)道德风险与设计激励机制的必要性317
(二)激励的定义与过程模型318
(三)激励相容性原理与激励机制的构造318
(四)设计最优公司内部激励机制的原理与条件319
二、以管理学和经济学为基础的企业激励机制319
(一)以管理学为基础的企业激励机制319
(二)以经济学为基础的企业激励机制321
三、公司内部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322
(一)报酬激励机制322
(二)报酬后置322
(三)剩余支配权与经营控制权激励机制322
(四)奖金323
(五)声誉或荣誉激励机制323
(六)职位提升323
(七)聘用和解雇激励机制323
(八)高层主管的激励问题323
(九)长期激励性报酬324
四、实现公司内部激励机制的途径325
(一)完善公司内部收入分配制度325
(二)建立经营者风险抵押制度325
(三)完善经理人员任免制度325
(四)完善和加快经理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建设325
第二节 公司内部治理的监督机制326
一、监督机制的含义326
二、内部监督机制的支持原理326
(一)股东会326
(二)监事会326
(三)董事会326
三、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内容327
(一)股东与股东会的监督机制327
(二)董事会的监督327
(三)监事会的监督327
四、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实施的主要途径328
(一)发挥董事会的职能328
(二)发挥监事会的监督职能328
(三)充分发挥公司职工和工会的监督功能。328
第三节 公司内部治理的决策机制328
一、公司决策机制的主要内容328
(一)股东会的决策329
(二)董事会的决策329
二、设计公司决策机制的一般原理329
(一)决策活动分工329
(二)层级制决策329
三、决策机制实施的主要途径330
(一)优化决策方案,是决策科学化的关键330
(二)及时、全面准确地收集和处理信息是形成公司内部治理科学决策的必要前提330
(三)决策的民主化是形成科学决策的保障330
第二章 现代商业银行治理中的股东会制度331
第一节 股东权利与股东会权利331
一、股东权利331
(一)股东的概念331
(二)股东权利的内容与分类331
二、股东的法律地位334
(一)股东享有股东权334
(二)股东平等原则334
三、股东名册334
(一)备置股东各册的原因334
(二)股东名册的保管334
四、股东资格的获得与丧失335
(一)发起人股东资格的界定335
(二)发起人的义务与法律责任336
(三)股东资格的丧失337
五、股东权利的内容337
(一)出席股东大会的权利338
(二)行使股东表决权338
(三)选举权339
(四)召集或建议召集股东临时大会339
(五)检查权339
(六)转让股份339
(七)股利分配权339
(八)净资产权340
(九)享有对公司的监督权340
六、股东会的权限340
(一)公司意思表决权340
(二)听取报告权341
(三)查核权342
第二节 股东会的基本形式及运行机制342
一、股东会的概念及性质342
(一)股东会的概念342
(二)股东会的性质342
二、股东会的类型343
(一)法定大会343
(二)年度大会343
(三)临时大会344
(四)特别股东大会344
三、股东会的召集344
(一)股东会的召集意义344
(二)召集时期345
(三)召集权人345
(四)召集股东大会的方法与程序345
四、股东会的开会346
(一)开会的地点346
(二)会议主席346
(三)出席者346
五、股东大会的表决346
(一)股东的表决权346
六、股东会的决议347
(一)股东会的决议分为普通决议和特别决议347
(二)决议的瑕疵348
七、股东会会议记录348
第三节 上市公司股东投票制度349
一、设计投票规则的意义349
二、股东投票的基本区别350
(一)一股一票制度350
(二)例外原则350
三、投票表决制度351
(一)委托投票制度351
(二)累积投票制度352
(三)现代通讯投票制度352
四、选票计算规则352
(一)多数通过规则352
(二)最多票数规则352
(三)两轮投票352
(四)单一可转让投票353
(五)单一不可转让投票353
(六)单一可转让比例投票353
(七)可选择投票353
(八)补充投票353
(九)赞同选票353
(十)博尔达计票规则353
(十一)孔多塞规则354
五、投票权的行使354
(一)投票权的亲自行使354
(二)书面投票制度354
(三)投票权代理354
(四)投票权信托354
(五)投票权约束契约354
第三章 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董事会制度357
第一节 董事会制度的起源及模式357
一、董事会概念357
(一)法律特征357
二、董事会制度的起源358
第二节 董事会制度的性质和职责358
一、董事会形式358
(一)立案董事会359
(二)咨询董事会359
(三)社团董事会359
(四)公共董事会359
二、董事会的责任359
(一)行使监督职能359
(二)确保法律规定被遵守360
(三)保护利害相关者的利益360
(四)关心责任360
(五)服务于股东的利益360
(六)忠诚责任360
三、董事会的模式360
(一)单层制董事会360
(二)双层制董事会361
(三)日本模式361
第三节 董事的权利、义务及其任免361
一、董事的权利、义务361
(一)董事的资格362
(二)董事的职权362
(三)董事的义务362
三、董事的任免363
(一)董事的选任方法363
(二)董事任职程序364
(三)董事的解任364
四、增补董事任职程序364
第四节 董事会的权利365
一、董事会职权365
(一)负责召集股东大会,并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365
(二)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365
(三)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366
(四)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366
(五)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366
(六)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366
(七)拟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方案366
(八)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366
(九)聘任或解聘公司经理367
(十)制订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367
二、董事会的义务367
(一)备置章程及各项簿册于公司的义务367
(二)向股东会报告的义务367
(三)声请宣告公司破产的义务367
(四)通知公告公司解散的义务367
(五)召集股东会的义务367
三、董事的法律责任368
第四章 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监事会制度370
第一节 英美法等的监事制度370
一、监事会概述370
(一)监事会的意义370
(二)监事会的性质与特点371
(三)监事会的职权371
(四)监事会的义务372
(五)监事会的监督职能372
二、英美法的监事制度372
(一)美国公司的监事制度372
(二)英国的监事制度373
第二节 大陆法系的监事制度374
一、日本公司的监事会:独立监察人制度374
(一)公司设立监察人,专司监督之职375
(二)强化监察人的独立性375
二、德国公司的监事会375
第三节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监事制度的比较377
一、监事会有效运行的关键:保持独立性377
(一)美国:内部审计委员会377
(二)日本:独任监察人377
(三)德国:监督董事会377
二、模式比较378
第四节 我国监事会制度取向379
一、我国的监事会制度379
(一)设立方式接近于日本379
(二)人员构成类似于德国379
二、我国监事制度的功能失效与窘境379
(一)功能失效380
(二)窘境380
三、我国监事制度的取向380
第五章 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独立董事制度382
第一节 独立董事的产生缘由382
一、直接诱因382
二、间接诱因383
(一)股东诉讼事件大量增加383
(二)公司法律规制框架体系的变化383
第二节 独立董事的功能及其制度评价383
一、独立董事的独立性383
二、独立董事任职程序384
三、独立董事的职责385
第三节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建设385
一、我国公司法及相关规定385
(一)非执行董事的来源385
(二)非执行董事的强制资格385
(三)非执行董事的利益独立性386
(四)非执行董事的任期386
(五)非执行董事的责任386
二、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建设386
【专家论坛】387
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387
论独立董事制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作用的有限性392
股份制商业银行治理目标与实现途径的探索396
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思考400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403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分析405
【银行家说】407
为何要重视银行治理机制407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实践与展望410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中小银行内部管理415
【本土探索】417
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及其改革问题研究417
独立董事如何独立行事424
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425
民生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启示431
股份制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困境433
【国际典范】435
论中美独立董事制度的制度环境差异435
第五编 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外部模式440
第一章 现代商业银行外部治理机制440
第一节 证券市场与控制权配置440
一、证券市场在控制配置中的作用441
(一)公司控制权市场发生作用的条件441
(二)作用443
二、股票价格与公司业绩443
(一)估计内部改进的潜在价值444
(二)估计外部改进的潜在价值444
三、兼并与收购445
(一)含义445
(二)企业并购战略445
(三)并购成功的保证与失败原因分析446
四、公司剥离447
(一)公司剥离的方式447
(二)公司剥离分析448
五、公司的防御与应变448
(一)公司接管防御448
(二)公司应变449
第二节 股东二重性与公司外部治理453
一、股东二重性的含义453
二、依据股东二重性对股东的分类453
三、股东的二重性对公司治理的影响454
第二章 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455
第一节 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机制455
一、企业集团的复杂性455
(一)企业集团的特征455
(二)复杂性456
二、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的目标457
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机制457
第二节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机制458
一、母公司对子公司控制机制的比较458
(一)子公司的治理关系458
(二)对子公司控制机制的归纳458
二、母公司对子公司控制机制的现实表现459
(一)组织资源型治理模式459
(二)职能型治理模式459
(三)事业部治理模式460
(四)内部贸易型治理模式460
(五)财务控制型治理模式460
(六)议会式治理模式460
(七)人事控制型治理模式460
第三节 关联公司间的协作机制460
一、关联公司类型的归纳与分析461
(一)单向参股型关联公司461
(二)相互持股型关联公司461
(三)战略联盟型关联公司462
二、相互持股型关联公司间的协作机制462
三、战略联盟型关联公司间的协作机制462
第四节 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护463
一、对子公司债权人的保护463
(一)对有限责任的反思463
(二)母公司权力滥用的表现及识别标准463
(三)对子公司债权人的保护途径463
二、对子公司及少数股东的保护464
(一)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464
(二)股东派生诉讼464
【专家论坛】465
论机构投资者介入上市公司治理465
世界银行专家谈制度设计与治理结构470
完善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474
银行公司治理之路477
信任来自何方——基金公司治理中的六个突出问题481
【银行家说】483
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机制是国有银行改革的核心483
理性定位强化服务规范管理487
【本土探索】490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亟待完善490
国有股减持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494
【国际典范】500
国际银行并购与中国银行业发展500
公司治理:美国经济模式之谜506
德意志银行公司治理及其启示508
第六编 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三种典型模式511
第一章 英美股权主导型公司治理511
第一节 英美模式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511
一、英美模式的形成背景511
二、英美模式的发展历程512
(一)英国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512
(二)美国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514
第二节 英美模式的基本特征516
一、英美国家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特点:股东主权型516
(一)具有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516
(二)具有反对金融势力聚集的传统516
二、股票具有高流动性的特点518
三、公司以股票期权制度为激励经理人员的主要手段519
四、公司不设监事会,由董事会履行监督职责519
第三节 英美模式的有效性分析520
一、内部治理的有效性分析520
二、外部治理的有效性分析521
(一)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造成了经营者的短期行为521
(二)公司股权的高度流动性使英美公司资本结构的稳定性差521
(三)公司收购在很多时候不利于经理人员积极性的发挥522
第二章 德日债权主导型公司的治理523
第一节 德日模式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523
一、德日模式的形成背景523
(一)法律与制度因素523
(二)政治、文化和历史因素524
(三)德日公司股东本身的偏好及行为能力524
(四)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发育水平524
二、德日模式的发展历程525
(一)日本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525
(二)德国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526
第二节 德日模式的基本特征528
一、日本公司治理的特点528
(一)法人持股率高,经营者在公司中居主导地位528
(二)公司内部决策权与执行权统一,监督和约束主要来自公司外部529
(三)公司主要通过事业型激励机制实现对经理人员的有效激励530
(四)商业银行是公司的主要股东530
二、德国公司治理的特点531
(一)商业银行是公司的主要股东531
(二)股东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应权责分明、并相互制约532
(三)职工参与决定533
(四)“双层董事会”结构533
第三节 德日模式的有效性分析533
一、德日模式能够更好地实现“最优的所有权安排”534
(一)德日模式能更好地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534
(二)德日模式能够获得更好的交易效率535
(三)德日模式的负面作用535
第三章 东亚与东南亚家族主导型公司治理537
第一节 家族治理模式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历程537
一、家族治理模式的含义537
二、家族治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537
(一)企业纬度538
(二)家族纬度538
(三)所有权与经营权控制纬度538
(四)家族企业的创业期539
(五)家族企业的成长期540
(六)家族企业的成熟期540
三、家族治理模式的形成原因541
(一)共同原因——儒教文化541
(二)特殊原因——东南亚家族治理模式541
(三)特殊原因——韩国家族治理模式542
第二节 家族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542
一、韩国与东南亚家族治理模式的共性543
(一)企业所有权或股权主要由家族成员控制543
(二)企业主要经营管理权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543
(三)企业决策家长化544
(四)经营者激励约束双重化544
(五)企业员工管理家庭化544
(六)来自银行外部监督化544
(七)政府对企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制约545
二、韩国与东南亚家族治理模式的区别545
第三节 家族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547
一、家族治理模式的有效性547
(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作用547
(二)对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有效性548
(三)对各国经济发展的有效作用548
二、家族治理的负面作用549
三、家族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550
(一)东南亚家族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550
(二)韩国家族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551
【专家论坛】552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体制的国际趋同趋势552
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及启示558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模式选择561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的改进565
监管有效性与公司治理571
【银行家说】573
美国公司治理的革命性变革573
股份制商业银行治理原则探讨576
【本土探索】580
海外华人企业家族式经营管理的特点与启示580
【国际典范】584
美国惠普公司的治理结构584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治理结构587
西门子公司的治理结构592
英国汇丰银行的公司治理及借鉴596
热门推荐
- 3834249.html
- 732000.html
- 3765161.html
- 3653398.html
- 3057429.html
- 565197.html
- 1818785.html
- 3591397.html
- 618209.html
- 17760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93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56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4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4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84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48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4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5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41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2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