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是什么 20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法律是什么 20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
  • 刘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6450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法理学-研究-西方国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律是什么 20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8

第一章 实际存在的法律命令18

一、法律是一种命令18

001.命令、义务和制裁20

002.历史中的法律23

003.法律的连续性26

004.对立法者的法律约束·法律制裁28

005.法律的自愿内容30

006.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33

007.主权者和强暴者36

二、区分实然法律和应然法律39

008.法律的存在与功过41

009.实证观念42

010.自然法观念43

011.实证法律观念的实践理由45

三、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法律52

012.法律科学52

013.经验分析53

014.如何确定“法律制度”55

015.法律结构、特征和概念的一般分析的实践意义56

四、小结58

第二章 行动中的法律63

一、疑难案件63

016.疑难案件的特征及原因64

017.疑难案件中的法律推论68

018.法院判决的最终性70

二、法律与法律的渊源72

019.法律适用者的解释即为法律73

020.法律的渊源(sourses)74

021.法律适用者解释的效力75

022.法律规则和法律的具体判决76

三、法律是一种预测77

023.“律师”的预测77

024.坏人的视角79

025.预测的约束作用80

026.好人·法官·预测81

四、行动中的法律83

027.虚构的法律规则84

028.作为具体判决的法律85

029.行动中的法律及其不确定性87

030.疑难案件与法律适用者的复杂推论88

031.法律适用者的态度89

032.法律适用者的推论与法律规则91

033.具体判决·强制·法律规则92

034.法律具体判决的最终性93

035.法律的阅读与理解96

五、实用主义精神98

036.法律与社会的需要99

037.实用主义和法律的正当性101

六、作为一种没有“规则”内容的社会现象的法律103

038.实然与应然·法律社会学103

039.内容不确定的法律知识104

七、小结106

第三章 官员统一实践中的法律112

一、规则的内在方面112

040.习惯行为模式·规则行为模式·被迫行为模式112

041.规则的内在方面和规则的存在114

042.内在方面·法律权利·积极义务·法律规则115

043.对待规则态度的种类117

044.内在方面与义务119

045.义务与规则120

二、次要规则122

046.法律规则则的种类123

047.三种次要授权规则123

048.承认规则的作用及其存在方式125

049.次要规则的法理学意义126

050.承认规则与法律性质(或效力)的来源128

051.区别法律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的要素130

052.法律适用者的实践与承认规则133

053.制定法及判例中蕴含的原则、政策及政治道德准则的形成机制及运用·承认规则136

054.法律的存在与官员139

三、规则的确定性与模糊性142

055.意思中心与开放结构143

056.规则的确定性与模糊性143

057.“意思中心”·规则的存在·法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44

058.“意思中心”与法律适用者的争议146

四、法律与道德的分野147

059.最低限度内容的自然法148

060.广义的法律观念和狭义的法律观念150

061.法律与道德在事实上和概念上的联系151

062.道德选择的困境与两种法律观念153

063.法律理论的研究155

五、法学是一种客观的法律知识157

064.日常语言的正常用法158

065.“出处”“形式”“结构”与“目的”160

六、小结163

第四章 解释性质的法律169

一、“理论争论”169

066.法官的不同意见169

067.“理论争论”172

068.“理论争论”的法理学问题173

069.“理论争论”存在的实践前提175

070.“理论争论”·识别功能的标准·日常语言的正常用法176

071.“隐含法律”的特点及理论渊源178

072.“隐含法律”概念的功效179

073.隐含法律·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180

074.隐含法律·法治·正当性182

075.隐含法律·法律的矛盾·唯一正确的法律答案182

076.隐含法律存在的理论根据184

077.隐含法律存在的现实根据185

078.“理论争论”表现的是“实然”还是“应然”187

079.理论争论与疑难案件190

二、法律的解释性质193

080.解释的微观形态——“建构性的解释”194

081.解释的宏观形态——解释的“树形结构”195

082.解释的历史形态——解释的链条198

083.法律的解释性质198

084.“解释”概念的作用199

085.解释·法官的义务·法律性质(或法律效力)的来源201

086.前解释阶段·法律的一般性质和结构203

087.解释的确证·恶法205

088.解释的概念·法律的概念207

089.法律·解释者209

三、内在参与者的观点210

090.实践中的一般理论和理论中的一般理论的同一性211

091.一般法律概念理论的“描述性”(descriptive)与“规范性”(normative)212

092.内在参与者的观点213

093.内在参与者观点的意义及理由215

094.内在参与者的观点·外在观察者的观点218

四、唯一正确的法律答案221

095.外在观察者和内在参与者眼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222

096.能否获得唯一正确的法律答案227

五、小结230

第五章 意识形态中的法律235

一、法律形式的内在矛盾235

097.两种形式的内在矛盾236

098.分析法律形式内在矛盾的目的240

099.观察法律的姿态242

二、法律原则的内在矛盾244

100.原则的冲突244

101.法律原则的矛盾·法律原则的统一法律原则的互补247

三、法律外在观察者的“解构阅读”251

102.法律本文本身无意义252

103.外在“解构阅读”的目的·开放结构254

104.解构语言学·交流的意义·解释共同体255

四、法律内在参与者的“解构阅读”259

105.“法理迷津”259

106.内在解构阅读·法官的责任姿态262

五、法律与意识形态265

107.法律政治学266

108.意识形态的概念267

109.意识形态·法律的多元化268

110.意识形态·统治者意志269

111.意识形态与边缘话语271

112.法律的多元化·法治273

113.意识形态·法律知识·法律理论的视角·法律与政治275

六、小结278

第六章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法律282

一、法律实践主体的“消亡”282

114.法律实践者所说的“我们”283

115.“主体”(如“我”“我们”)观念的实际构成284

116.主体“消亡”论的理论来源286

117.主体提出的“理论”的实质288

118.知识进步·知识异同·主体存在289

119.道德判断·主体存在292

二、法律知识的“地方性”293

120.法律知识的“地方性”(local)293

121.后现代社会·权力/知识·话语·逻辑中心的解构295

122.法律的地方性·法律的不确定性298

123.“地方性”法律知识·法律的权威·自我解构300

124.后现代认同·姿态选择301

125.法律政治学·统治阶层的“霸权”302

三、小结304

第七章 需求对话中的法律307

一、对话中的法律客观性309

126.主体性的信念310

127.对话的客观性311

128.对话客观性的获得313

129.相互对话的法律实践者和自我确证的法律实践者314

130.科学中的标准与政治中的标准315

131.对话客观性的可能性316

二、效果中的法律317

132.普遍原则指导·效果探索尝试317

133.法律实践效果的思考·工具主义319

134.实际效果·道德是非321

三、需求语境中的法律323

135.语境中的衡量323

136.一般约束的思考和具体需求的语境思考325

137.知识的语境与价值的语境327

138.需求语境论的实用主义和基础中心论的实用主义328

139.需求语境论和原则统一论330

140.需求语境的“理性”·绝对怀疑论与相对怀疑论·法治332

141.需求语境中的法律知识·“邪恶要求”和“恶法”·法律简明适用过程336

四、小结337

结语341

参引文献354

案例索引364

一般索引365

人名索引3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