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本科临床 核医学 配增值 第9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本科临床 核医学 配增值 第9版
  • 王荣福,安锐主编;李亚明,李林,田梅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6671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核医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本科临床 核医学 配增值 第9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核医学定义、内容1

二、核医学特点2

三、核医学发展与现状3

第一篇 基础篇10

第一章 核医学物理基础10

第一节 同位素、核素、同质异能素10

一、原子与原子结构10

二、同位素、核素、同质异能素10

三、稳定核素、放射性核素10

第二节 核衰变10

一、核衰变方式11

二、核衰变规律12

第三节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3

一、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3

二、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3

第二章 核医学仪器15

第一节 放射性探测仪器的基本原理15

一、放射性探测的基本原理15

二、放射性探测仪器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16

第二节 γ相机18

一、γ相机的基本结构18

二、γ相机的显像原理与动态显像19

第三节 SPECT与SPECT/CT20

一、SPECT基本结构20

二、SPECT工作原理与显像特点21

三、SPECT数据采集和断层图像重建21

四、SPECT/CT与图像融合技术21

第四节 PET与PET/CT、 PET/MR22

一、PET的显像原理和基本结构22

二、PET/CT22

三、PET/MR23

第五节 脏器功能测定仪器23

一、甲状腺功能测定仪24

二、肾功能测定仪24

三、多功能测定仪24

第六节 放射性计数测量仪器24

一、γ闪烁计数器24

二、放射免疫测量仪器25

三、手持式γ射线探测器25

四、活度计25

五、液体闪烁计数器25

六、表面污染和工作场所剂量监测仪25

七、个人剂量监测仪26

第七节 放射性药物合成、分装仪26

一、正电子药物合成模块系统26

二、正电子药物分装仪26

三、131I自动分装仪26

第三章 放射性药物28

第一节 放射性药物性能及类别28

一、放射性药物基本特性28

二、诊断用放射性药物29

三、治疗用放射性药物31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的来源32

一、核反应堆生产32

二、医用回旋加速器生产32

三、放射性核素发生器生产33

第三节 放射性药物制备及质量控制34

一、放射性药物标记常用方法34

二、放射性药物质量控制35

第四节 放射性药物使用36

一、正确使用37

二、不良反应37

三、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37

第五节 新型放射性药物临床转化38

第四章 核素示踪与核医学显像技术40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40

一、基本原理与类型40

二、方法学特点41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41

一、方法学原理41

二、显像类型与特点42

三、图像分析要点44

四、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特点45

第五章 核医学分子影像47

第一节 分子影像与核医学分子影像的概念47

一、分子影像学与核医学分子影像的概念47

二、核医学分子影像的特点47

三、核医学分子影像的主要内容48

第二节 核医学分子影像的应用实例50

一、核医学分子影像在精准医学中的支撑作用50

二、核医学分子影像与新药创制51

三、核医学分子影像的常用临床应用51

四、核医学分子影像在新型治疗方法中的应用52

第三节 核医学分子影像与影像组学52

一、影像组学的概念52

二、核医学分子影像在影像组学的应用53

第六章 体外分析技术55

第一节 放射性标记分析技术55

一、放射免疫分析55

二、免疫放射分析59

三、放射受体分析与受体的放射配体结合分析60

第二节 非放射性标记免疫分析技术61

一、酶标记免疫分析61

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61

三、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62

四、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62

五、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62

六、上转换发光免疫分析技术63

第三节 其他体外分析方法63

一、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63

二、分子诊断技术63

三、流式细胞技术63

第四节 体外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63

一、人员要求63

二、设施和环境管理64

三、设备试剂耗材管理64

四、分析前质量控制64

五、分析中质量控制64

六、分析后质量控制65

七、实验室信息管理65

八、实验室风险管理65

第五节 常用体外分析实验室管理方法简介65

一、核医学体外分析实验室管理规范66

二、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66

三、六西格玛质量管理66

四、6S管理67

第六节 体外分析的临床应用67

第七章 计算机技术在核医学中的应用71

第一节 核医学设备中的计算机系统71

一、采集工作站和图像处理工作站71

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72

三、数字化显像设备72

第二节 核医学图像处理73

一、图像重建技术73

二、图像显示73

三、图像处理技术74

第三节 与核医学相关的医院数据系统75

一、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75

二、PACS系统75

三、RIS系统与HIS系统75

第四节 辅助诊断技术与人工智能诊疗76

第八章 辐射防护78

第一节 作用于人体的电离辐射78

一、天然辐射78

二、医疗辐射79

三、其他辐射79

第二节 辐射剂量79

一、辐射剂量单位79

二、辐射防护辅助剂量80

第三节 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80

一、辐射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制80

二、辐射生物学效应分类81

三、影响辐射对机体作用的因素82

第四节 辐射防护83

一、放射防护的目的、基本原则和措施83

二、电离辐射防护的剂量限值83

三、外照射防护85

四、内照射防护85

第五节 核医学辐射防护85

一、核医学工作场所布局及放射防护要求85

二、核医学诊断、治疗放射防护要求86

三、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测89

四、放射性废物处理原则89

五、放射卫生防护法规与政策90

第二篇 临 床篇92

第九章 肿瘤显像92

第一节PET/CT肿瘤显像92

一、葡萄糖代谢显像92

二、其他代谢显像95

三、受体显像97

四、放射免疫显像98

第二节 18 F-FDG PET/CT在肿瘤的临床应用98

一、诊断和鉴别诊断98

二、分期与再分期101

三、疗效监测与预后评价103

四、放射治疗生物靶区勾画中的应用105

第三节 SPECT/CT肿瘤显像107

一、99mTc标记药物肿瘤显像107

二、其他核素标记肿瘤显像109

第四节 前哨淋巴结显像110

一、显像原理与方法110

二、临床应用111

第十章 心血管系统112

第一节 心肌灌注显像112

一、原理与显像剂112

二、显像方法113

三、图像分析114

四、临床应用115

五、心肌灌注显像与相关诊断技术的比较116

第二节 心肌代谢显像与存活心肌评估117

一、心肌代谢显像的种类117

二、存活心肌的评估118

三、临床应用118

第三节 心血池显像118

一、原理与方法119

二、图像分析119

三、临床应用121

四、心血池显像与相关影像技术的比较122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123

第一节 常用显像方法和原理123

一、脑血流灌注显像123

二、脑代谢显像125

三、脑受体显像126

四、脑脊液间隙显像128

五、脑血管和血脑屏障功能显像128

第二节 临床应用129

一、脑血管疾病129

二、癫痫130

三、阿尔茨海默病131

四、帕金森病131

五、脑积水、脑脊液漏、脑脊液分流术后疗效观察132

六、脑功能研究133

七、其他133

第三节 与相关影像学的比较135

第十二章 骨骼系统137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及图像分析137

一、原理137

二、显像剂138

三、显像方法138

四、图像分析139

第二节 临床应用143

一、转移性骨肿瘤143

二、原发性骨肿瘤146

三、骨代谢性疾病147

四、骨感染性疾病149

五、骨缺血性疾病150

六、骨创伤151

七、骨关节疾病152

第三节 骨密度的测定154

一、原理与方法154

二、影响因素和诊断标准155

三、临床应用155

第四节 骨显像与相关影像学检查比较156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158

第一节 甲状腺158

一、甲状腺功能测定158

二、甲状腺显像162

第二节 甲状旁腺显像166

一、原理与方法166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166

三、图像分析166

四、临床应用167

第三节 肾上腺显像167

一、原理与方法167

二、图像分析167

三、临床应用168

第十四章 泌尿系统169

第一节 肾动态显像169

一、原理与方法169

二、介入试验170

三、图像分析171

第二节 肾功能测定173

一、肾图173

二、肾小球滤过率测定176

三、肾有效血浆流量测定177

第三节 肾动态显像及肾功能测定临床应用177

一、判断肾实质功能177

二、评价分肾实质功能177

三、移植肾的监测178

四、上尿路梗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78

五、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179

六、其他疾病应用179

第四节 肾静态显像179

一、原理与方法179

二、正常影像180

三、临床应用180

第五节 与其他相关检查技术的比较181

第十五章 消化系统182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像182

一、原理与方法182

二、适应证183

三、影像分析183

四、临床应用184

第二节 消化道出血显像185

一、原理与方法185

二、影像分析185

三、临床应用186

第三节 异位胃黏膜显像186

一、梅克尔憩室显像186

二、Barrett食管显像187

第四节 消化道动力学研究187

一、食管通过显像187

二、胃食管反流显像188

三、胃排空显像189

四、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190

五、小肠通过显像191

六、99mTc-GSA肝功能评价191

第五节 唾液腺显像192

一、原理与方法192

二、影像分析192

三、临床评价193

第六节 肝血流灌注和肝血池显像193

一、原理与方法193

二、适应证193

三、影像分析193

四、临床评价195

第七节 消化系统功能检测196

一、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196

二、14 C-氨基比林呼气试验评价肝功能196

第十六章 呼吸系统197

第一节 肺灌注与通气功能显像197

一、肺灌注显像原理与方法197

二、肺通气显像原理与方法198

第二节 临床应用200

一、肺栓塞的诊断与疗效评价200

二、肺减容手术前后功能评价与预测203

三、COPD评价203

第三节 双下肢深静脉显像204

一、显像原理204

二、显像方法205

三、图像分析205

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205

第四节 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206

一、超声心动图206

二、胸部X射线平片206

三、CT肺血管造影206

四、磁共振肺血管造影207

五、肺动脉造影检查207

第十七章 造血与淋巴系统208

第一节 骨髓显像208

一、原理与显像剂208

二、显像方法208

三、影像分析209

四、临床应用210

第二节 脾显像211

一、原理与显像剂211

二、显像方法212

三、影像分析212

四、临床应用212

第三节 淋巴显像213

一、原理与显像剂213

二、显像方法214

三、影像分析214

四、临床应用215

第十八章 炎症显像217

第一节 18 F-FDG炎症显像217

一、原理与方法217

二、临床应用217

第二节 其他炎症显像219

一、67 Ga显像219

二、放射性核素标记白细胞显像219

三、其他显像方法220

第十九章 放射性核素治疗概论221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治疗原理221

一、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原理221

二、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特点222

第二节 常用的治疗用放射性核素222

一、选择或评价治疗用放射性核素的主要指标222

二、治疗常用的放射性核素223

三、治疗剂量估算与辐射评估223

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治疗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223

一、放射性核素治疗存在的问题223

二、可能的解决方法224

第二十章 131Ⅰ治疗甲状腺疾病225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25

一、病因和临床表现225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226

三、常见并发症227

四、甲亢治疗方法的选择227

第二节 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27

一、131Ⅰ治疗甲亢的目标、适应证和禁忌证227

二、治疗前准备228

三、治疗剂量的确定与修正229

四、给药方法及注意事项229

五、常见的治疗反应及处理230

六、疗效评价231

第三节 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231

一、甲状腺癌的流行病学与组织学分类231

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初始手术治疗与术后危险度分层233

三、分化型甲状腺癌131Ⅰ治疗适应证与禁忌证235

四、131Ⅰ治疗前准备235

五、131Ⅰ治疗方法236

六、随访及疗效评价237

七、增强转移灶摄取131I功能的方法239

八、治疗病房管理与辐射防护措施病案分析239

第二十一章 放射性核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242

第一节 常用放射性药物242

一、原理242

二、放射性药物243

第二节 临床应用244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244

二、治疗前准备及注意事项244

三、治疗方法245

四、疗效的评价标准和随访观察指标245

五、疗效观察及影响疗效的因素245

六、不良反应246

七、重复治疗指征246

八、综合治疗246

九、治疗方法的选择247

第二十二章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248

第一节 治疗原理与粒子特性248

一、基本原理248

二、粒子种类及物理特性248

三、治疗技术249

四、治疗计划与剂量验证249

第二节 临床应用250

一、治疗前列腺癌250

二、治疗非小细胞肺癌251

三、治疗胰腺癌253

四、治疗头颈部肿瘤254

第二十三章 其他放射性核素治疗257

第一节放射性药物生物靶向治疗257

一、放射免疫导向治疗257

二、受体介导核素治疗259

三、基因靶向治疗260

第二节 其他治疗261

一、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261

二、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的131 Ⅰ-MIBG治疗262

三、肝癌动脉导管介入治疗265

四、血管内放射性支架介入治疗267

五、硼中子俘获治疗及重离子治疗268

六、放射性核素示踪干细胞应用269

第二十四章 核医学在儿科疾病的应用271

第一节 儿科核医学检查特点271

一、准备工作271

二、放射性药物剂量271

第二节 常见儿科疾病的核医学诊断应用272

一、骨骼系统272

二、泌尿系统273

三、消化系统274

四、内分泌系统274

五、神经系统275

六、循环系统276

七、呼吸系统276

八、造血与淋巴系统277

九、肿瘤与炎症277

第三节 常见儿科疾病的核医学治疗应用277

一、甲状腺疾病放射性核素治疗278

二、神经母细胞瘤131 Ⅰ-MIBG治疗279

推荐阅读280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2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