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伤学·基础与临床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创伤学·基础与临床 上
  • 王正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23601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542页
  • 文件大小:160MB
  • 文件页数:1565页
  • 主题词:创伤外科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伤学·基础与临床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创伤外科基础2

第1章 绪论2

第一节 创伤和创伤学2

第二节 创伤医学发展简史3

第2章 创伤分类10

第一节 平时创伤分类10

第二节 战时创伤分类13

第3章 创伤数据库16

第一节 创伤数据库的作用和意义16

第二节 国内外主要创伤数据库17

第三节 创伤数据库主要结构与内容18

第四节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创伤数据库32

第4章 创伤评分36

第一节 创伤评分的意义及其发展36

第二节 医院前创伤评分法36

第三节 医院内评分法39

第四节 ICU评分43

第五节 创伤病人存活概率评估法52

第5章 创伤的早期处理59

第一节 现代创伤急救体系59

第二节 创伤急救原则65

第三节 院前检伤分类68

第四节 批量伤员处理70

第五节 创伤后呼吸心跳骤停及复苏74

第6章 创伤应激78

第一节 创伤应激的概念78

第二节 创伤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79

第三节 创伤的细胞应激84

第四节 创伤应激不良和应激损伤94

第五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96

第六节 创伤应激不良及损伤的防治原则98

第7章 创伤性休克100

第一节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100

第二节 创伤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监测106

第三节 创伤性休克的治疗110

第8章 创伤后输血118

第一节 血型118

第二节 主要血液成分制品121

第三节 输血适应证和输血方法137

第四节 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传播疾病147

第9章 创伤后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及治疗158

第一节 体液平衡的调节158

第二节 创伤后水、电解质失衡162

第三节 创伤后酸碱失衡171

第10章 创伤后代谢和营养177

第一节 创伤后代谢变化177

第二节 创伤病人营养状态的评定与支持182

第11章 创伤感染201

第一节 创伤感染的微生物学201

第二节 创伤感染的免疫学问题204

第三节 创伤后肠源性感染207

第四节 创伤后脓毒症209

第五节 创伤感染的防治213

第12章 创伤后免疫功能紊乱218

第一节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220

第二节 创伤后减低的免疫防御功能222

第三节 创伤病人的免疫调理治疗232

第13章 创伤麻醉238

第一节 创伤对麻醉实施与管理的影响238

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241

第三节 麻醉计划的制定247

第四节 创伤病人的麻醉实施与管理254

第14章 创伤外科诊疗技术268

第一节 普通X线检查及造影检查268

第二节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273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检查278

第四节 超声波检查281

第五节 穿刺术283

第六节 内镜检查287

第七节 复苏急救技术291

第八节 血管切开、插管及有创监测技术297

第九节 更换敷料305

第15章 危重创伤病人的危重治疗309

第16章 创伤后显微外科修复与截肢术330

第一节 止血、清创及缝合技术330

第二节 断肢再植术338

第三节 断指再植术342

第四节 复合组织移植术345

第五节 四肢大血管损伤的救治357

第六节 截肢术362

第17章 分子创伤学370

第一节 分子创伤学及其内容370

第二节 创伤反应的分子生物学基础382

第三节 创伤后细胞因子等在创伤预警和诊断中的意义399

第四节 创伤的基因治疗及基因工程产品应用402

第五节 创伤医学预防的分子生物学基础416

第二篇 创伤流行病学422

第18章 创伤流行病学概述422

第一节 创伤流行病学的发展422

第二节 创伤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424

第三节 创伤的流行病学特征432

第四节 创伤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435

第19章 交通伤流行病学438

第一节 交通伤流行病学的定义438

第二节 交通伤流行病学发展简史438

第三节 交通伤流行病学特征研究440

第四节 交通伤发生的危险因素462

第20章 职业性创伤流行病学476

第一节 职业性创伤发生概况476

第二节 流行特征477

第三节 危险因素478

第四节 研究方法480

第五节 预防策略与控制措施484

第21章 烧伤流行病学486

第一节 烧伤的发生率486

第二节 烧伤人群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486

第三节 烧伤患者的伤情分析491

第22章 战伤流行病学496

第三篇 创伤后内脏并发症第23章 创伤后失血性休克与脓毒性休克500

第一节 失血性休克500

第二节 脓毒性休克505

第24章 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10

第25章 创伤后急性肾功能障碍526

第26章 创伤后胃肠道功能障碍540

第27章 创伤后肝功能障碍548

第一节 创伤后肝功能障碍发生的原因548

第二节 创伤后肝功能障碍发生的机制549

第三节 创伤后肝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与诊断553

第四节 创伤后肝功能障碍的诊断553

第五节 创伤后肝功能障碍的治疗554

第28章 创伤后凝血病557

第29章 创伤后腹腔内高压与腹腔间隙综合征566

第30章 创伤后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574

第四篇 创伤修复598

第31章 概述598

第32章 创伤修复的概念与基本病理过程600

第一节 有关创伤修复和组织再生的基本概念600

第二节 创伤愈合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602

第三节 创伤愈合的基本类型603

第33章 创伤修复的病理学605

第一节 烧伤创面修复愈合病理605

第二节 电烧伤及其创面修复606

第三节 激光损伤的修复愈合病理608

第四节 核爆炸光辐射皮肤烧伤的病理变化及其修复愈合病理610

第五节 化学性皮肤烧伤创面修复愈合病理612

第六节 放射性皮肤损伤和放射复合创伤伤口修复愈合病理616

第七节 冻伤创面修复愈合病理618

第34章 创伤修复的生理学620

第一节 血循环改变与创面修复620

第二节 氧张力改变与创面修复625

第三节 生物电改变与创面修复627

第35章 创伤修复的生化及代谢632

第一节 胶原的合成和代谢632

第二节 其他细胞间质成分在创伤修复中的作用634

第三节 物质代谢与创伤修复635

第36章 创伤修复的分子生物学647

第一节 生长因子与创伤修复647

第二节 几种生长因子生物学及其对创伤修复的作用649

第37章 影响修复愈合的主要因素660

第38章 创伤修复“失控”的发生机制与防治663

第一节 瘢痕的分类与病因学663

第二节 瘢痕的预防和治疗668

第三节 溃疡的形成与治疗677

第四节 褥疮680

第五节 糖尿病性足部溃疡685

第六节 静脉性溃疡688

第39章 现代高新技术与创伤修复691

第五篇 组织工程700

第40章 组织工程概述700

第一节 组织工程学的产生与发展700

第二节 组织工程学研究的内容701

第三节 组织工程学的意义和展望704

第41章 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706

第一节 种子细胞的来源和优选706

第二节 种子细胞分裂增殖及生长调控708

第三节 组织工程中的干细胞714

第四节 种子细胞的基因改造718

第五节 种子细胞的扩增及功能检测722

第42章 组织工程的细胞外基质728

第一节 正常人体组织的细胞外基质728

第二节 人工合成细胞外基质730

第三节 天然的细胞外基质734

第43章 组织工程化组织的构建737

第一节 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及其调控737

第二节 种子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复合培养740

第三节 动物体内植入试验743

第44章 组织工程化组织的移植免疫748

第一节 同种异体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免疫749

第二节 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的免疫隔离751

第三节 非自体细胞移植免疫学研究方法754

第45章 几种组织的组织工程研究757

第一节 软骨组织工程757

第二节 骨组织工程760

第三节 肌腱组织工程765

第四节 皮肤组织工程770

第五节 肌组织工程研究772

第六节 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研究774

第七节 牙及牙周组织工程776

第八节 其他组织器官组织工程研究概况779

第六篇 交通伤782

第46章 交通伤的发生情况782

第一节 交通伤的发生趋势782

第二节 道路交通伤与车祸类型的关系788

第三节 交通伤伤亡的比例792

第47章 交通伤的伤情特点795

第一节 一般特点795

第二节 不同道路使用者的伤情特点796

第48章 交通伤的发生机制和死因分析813

第一节 交通伤的发生机制814

第二节 交通伤的死因分析836

第49章 交通伤的治疗与防护845

第一节 交通伤的治疗原则845

第二节 交通伤的防护858

第七篇 烧伤870

第50章 概述870

第一节 烧伤对皮肤的损害871

第二节 烧伤严重程度的估计874

第三节 危重烧伤的治疗进展876

第51章 烧伤早期病理生理变化880

第一节 血流动力学及心泵功能变化880

第二节 血液流变学887

第三节 胃肠道血供障碍891

第四节 烧伤后内分泌功能的变化896

第五节 氧自由基损伤904

第六节 烧伤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其在早期脏器损害发病中的作用909

第52章 烧伤休克917

第一节 与烧伤休克有关的临床特点917

第二节 烧伤休克对器官损害的机制921

第三节 烧伤休克的诊断928

第四节 烧伤休克期的治疗930

第五节 休克期输全血的评价934

第六节 休克期切痂植皮940

第七节 休克期延迟复苏948

第53章 烧伤病人的早期处理953

第一节 入院后的处理程序953

第二节 成批烧伤病人的救治954

第三节 创面早期处理955

第54章 烧伤感染965

第一节 烧伤感染的病原菌965

第二节 烧伤感染的途径967

第三节 烧伤后全身性感染971

第四节 烧伤真菌感染976

第五节 烧伤毒素979

第六节 烧伤内毒素血症982

第七节 细菌外毒素在烧伤毒血症中的地位994

第55章 烧伤与免疫调节1001

第一节 烧(创)伤后有益的免疫调节及其与有害免疫失调的对比1001

第二节 烧(创)伤后有害免疫失调的表现及其后果1005

第三节 有害免疫失调发生机制的深入探讨1014

第四节 有害免疫失调防治措施的研究近况及存在问题1024

第56章 烧伤特有的并发症1030

第一节 急性胃扩张症1030

第二节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1030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1031

第四节 神经系统并发症1040

第五节 骨、关节并发症1042

第57章 烧伤的病理形态学1045

第一节 烧伤创面的病理改变1045

第二节 烧伤创面感染的病理改变1048

第三节 烧伤创面皮肤移植的病理变化1049

第四节 烧伤皮肤瘢痕和瘢痕癌的病理改变1050

第五节 烧伤内脏器官病理改变1053

第58章 烧伤复合伤1062

第一节 吸入性损伤1063

第二节 烧冲复合伤1071

第三节 烧伤合并颅脑损伤1073

第四节 烧伤合并胸腹部和内脏损伤1076

第五节 烧伤复合骨关节伤1078

第59章 特殊原因烧伤1082

第一节 电烧伤1082

第二节 化学烧伤1091

第三节 皮肤放射性损伤1103

第60章 特殊部位烧伤1113

第一节 头面部烧伤1113

第二节 手部深度烧伤1121

第三节 骨和关节烧伤1128

第四节 会阴部烧伤1131

第61章 小儿烧伤和老年人烧伤1134

第一节 小儿烧伤1134

第二节 老年人烧伤1140

第62章 烧伤代谢与营养1144

第一节 烧伤后代谢1144

第二节 烧伤营养1159

第三节 体内微量元素及其烧伤后的变化1178

第63章 烧伤植皮、皮肤储存与创面覆盖物1187

第一节 烧伤取皮与植皮1187

第二节 皮肤储存1194

第三节 创面覆盖物1203

第八篇 战伤1212

第64章 概述1212

第一节 现代战争的特点1212

第二节 现代战伤1214

第65章 火器伤1218

第一节 火器伤的致伤机制1218

第二节 火器伤伤情的影响因素1220

第三节 火器伤的局部改变和全身反应1224

第四节 火器伤的救治原则1229

第五节 各部位火器伤的救治1233

第66章 新武器伤1250

第一节 高速枪弹伤1250

第二节 高速小弹片(珠)伤1252

第三节 小型爆炸武器伤1253

第四节 油气弹伤(燃料空气炸弹伤)1254

第五节 激光武器伤1260

第六节 微波武器伤1264

第七节 次声武器伤和动能武器伤1266

第八节 燃烧性武器伤1267

第九节 贫铀武器伤害及其医学防护1271

第67章 冲击伤1274

第一节 冲击波物理学1274

第二节 冲击波致伤机制1277

第三节 冲击伤的分类与临床特点1279

第四节 冲击伤的个人防护和安全标准1280

第五节 几种常见冲击伤的特点和救治1284

第68章 核武器损伤1294

第一节 核爆炸烧伤1296

第二节 急性放射损伤1298

第三节 放射性沾染1303

第四节 核武器损伤的防护1306

第69章 化学武器伤1310

第一节 化学武器1310

第二节 化学武器损伤的医学防护1314

第三节 神经性毒剂中毒1315

第四节 糜烂性毒剂中毒1321

第五节 全身中毒性毒剂中毒1325

第六节 窒息性毒剂中毒1327

第七节 刺激剂中毒1330

第八节 失能性毒剂中毒1331

第70章 复合伤1334

第一节 核爆炸复合伤1334

第二节 毒剂复合伤1348

第九篇 特殊创伤1352

第71章 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1352

第一节 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的病因1352

第二节 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1354

第三节 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的病理改变1358

第四节 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1359

第五节 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的预防、治疗及预后1363

第72章 皮肤撕脱伤1370

第一节 头皮撕脱伤1374

第二节 手部皮肤软组织损伤1375

第三节 下肢皮肤套状撕脱伤1378

第四节 阴茎、阴囊皮肤撕脱伤1379

第73章 冷伤1381

第一节 冻结性冷伤——冻伤1382

第二节 非冻结性冷伤1387

第三节 体温过低(冻僵)1388

第四节 冷伤的预防1391

第74章 咬伤和螫伤1393

第一节 毒蛇咬伤1393

第二节 节足动物咬伤和螫伤1397

第三节 其他动物咬螫伤1399

第75章 运动创伤1403

第一节 运动创伤的发生规律1403

第二节 运动创伤的防治原则1404

第三节 运动员关节软骨损伤1405

第四节 运动员腱和韧带止点末端病1410

第五节 运动员肌腱断裂1412

第六节 运动员周围神经损伤1414

第七节 运动员的疲劳性骨折与骨膜炎1414

第八节 运动员骨骺的慢性损伤1416

第九节 运动员外伤性关节不稳症1417

第76章 矿井下创伤1421

第一节 井下作业和致伤因素1421

第二节 井下创伤的特点和流行病学1422

第三节 井下意外事故伤员的特点1424

第四节 井下伤员院前急救的特点和要求1426

第五节 井下创伤的防护1428

第77章 军事训练伤1430

第一节 军事训练伤的总体防治原则1433

第二节 共同科目军事训练的常见损伤与防治1439

第78章 多发伤1449

第十篇 创伤整形1460

第79章 创伤修复中的整形思考1460

第一节 整形的定义和内容1460

第二节 整形手术操作的基本技术和方法1462

第80章 组织移植、人工代用品和组织扩张1468

第一节 皮肤游离移植1468

第二节 皮肤的带蒂移植——皮瓣移植1477

第三节 显微吻合技术1487

第四节 其他组织移植和人工代用品1500

第五节 组织扩张技术1517

第81章 创伤中常见的整形问题1526

第一节 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处理1526

第二节 创伤后外形异常的整形15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