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宁河县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宁河县地方史志编修委员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7805631433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809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8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宁河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11
第一卷 地理位置67
第二卷 建置73
第一章 历史概述73
第二章 境域变迁75
第三卷 区划更易79
第四卷 县城89
第一章 历史概述89
第一节 县治变迁89
第二节 县治古城历史简述89
第二章 1989年县治现况91
第一章 乡镇95
第五卷 乡镇 村庄95
第二章 村庄105
第六卷 自然环境117
第一章 地质117
第一节 地质演变概述117
第二节 地层119
第三节 构造120
第二章 地貌120
第一节 基本特征120
第二节 主要类型121
第三章 水文122
第一节 河流122
第二节 洼淀126
第三节 蓄量、流量区划128
第一节 类型及分布130
第四章 土壤130
第二节 质地、结构、容量和养分132
第五章 自然资源138
第一节 土地资源138
第二节 水资源138
第三节 动物140
第四节 植物141
第五节 矿产、地热资源141
第六章 气候、物候142
第一节 气候142
第二节 物候147
第七章 灾异150
第一节 旱灾150
第二节 水灾152
第三节 虫灾156
第四节 雹灾158
第五节 风灾159
第六节 地震161
第七卷 人口167
第一章 数量和分布167
第一节 总量和变动167
第二节 密度与分布170
第二章 构成172
第一节 性别构成172
第二节 年龄构成173
第三节 文化构成174
第四节 职业构成176
第五节 民族构成177
第六节 姓氏178
第一节 概况180
第二节 政策措施180
第三章 计划生育180
第三节 干部和技术队伍建设183
第四章 居民生活184
第一节 明、清及民国时期184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189
第八卷 农业201
第一章 农业经济体制、所有制变革201
第一节 历史概述201
第二节 土地占有与地租201
第三节 土地改革203
第四节 农业互助合作204
第五节 人民公社化206
第六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206
第一节 农业区域结构208
第二章 农业经济结构208
第二节 农业产业结构210
第三章 农业管理214
第一节 管理机构214
第二节 经营管理214
第四章 农业劳动力及耕地216
第一节 农业人口及劳力216
第二节 耕地217
第五章 种植业218
第一节 作物品种218
第二节 农技农艺219
第三节 植物保护220
第四节 农田治理221
第五节 农具农机223
第六节 生产实绩226
第一节 历史概述231
第六章 林业231
第二节 面积、种类及分布232
第三节 造林与管理233
第四节 苗圃与林场234
第五节 果园及果树栽培235
第七章 畜牧业236
第一节 历史概述236
第二节 品种、繁殖和饲养237
第三节 疫病防治240
第八章 渔业241
第一节 历史概述241
第二节 可养鱼水面分布及区划243
第三节 鱼类及饵料生物244
第四节 水产养殖245
第五节 水产捕捞246
第一节 历代河道治理概述251
第九卷 水利电力251
第一章 河道治理251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的河道治理252
第二章 农田灌溉255
第一节 历史概述255
第二节 灌溉方式256
第三节 机电排灌257
第四节 机井建设261
第五节 闸涵262
第三章 电力264
第一节 电力发展概况264
第二节 电力设施265
第三节 线路和电价267
第四章 管理机构267
第一节 水利机构267
第二节 电力管理机构沿革268
第十卷 工业271
第一章 历史概述271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以前时期271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以后时期272
第三节 工业管理273
第二章 工业经济结构274
第一节 工业产业结构274
第二节 主要产品产量276
第三节 人员和技术结构277
第四节 产值构成278
第三章 县经委属工业279
第一节 机械制造工业279
第二节 纺织工业282
第三节 酿造工业283
第四节 化学工业284
第五节 建材工业286
第六节 其他工业287
第四章 乡镇工业290
第一节 发展与分布290
第二节 经济效益294
第三节 部分乡镇工业厂家295
第五章 部门工业301
第一节 商办工业301
第二节 粮食加工业302
第三节 其他部门工业304
第十一卷 商业307
第一章 历史概述307
第一节 私营商业309
第二章 商业经营体制309
第二节 合作商店310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311
第四节 国营商业314
第三章 商品购销315
第一节 农副产品、废品收购315
第二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315
第三节 生活资料供应317
第四节 物资购销318
第五节 石油购销320
第四章 对外贸易321
第一节 收购加工321
第二节 出口与进口322
第二节 其他服务331
第一节 饮食服务331
第五章 综合服务331
第六章 集市贸易332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集市332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集市贸易332
第十二卷 粮油管理339
第一章 历史概述339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时期339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时期339
第二章 粮油购销340
第一节 粮油征购340
第二节 粮油销售343
第三节 议购议销348
第三章 仓储350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粮食仓储350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粮食仓储350
第四节 粮食机械353
第三节 仓储设施353
第四章 粮食调运和保管354
第一节 调运354
第二节 保管355
第十三卷 经济管理361
第一章 计划经济361
第一节 机构361
第二节 管理体制及计划执行361
第二章 工商管理364
第一节 机构364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364
第三节 合同管理369
第四节 经济监督检查370
第五节 商标管理371
第六节 市场管理373
第三章 物价管理374
第一节 机构374
第二节 物价管理375
第三节 物价的演变376
第四章 计量管理379
第一节 计量演变379
第二节 计量管理380
第五章 审计监督381
第六章 统计管理382
第一节 统计调查382
第二节 统计服务383
第三节 统计监督384
第十四卷 财政金融387
第一章 财政387
第一节 财政体制387
第二节 财政收支389
第三节 乡(镇)财政396
第二章 税务397
第一节 清及民国时期的赋税397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税收399
第三节 税务机构402
第四节 1989年现行税种及税率403
第三章 金融404
第一节 历史概述404
第二节 货币流通及管理405
第三节 信贷408
第四节 信用合作社415
第五节 存款416
第六节 债券418
第七节 保险419
第一节 县府所在地建设423
第十五卷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423
第一章 城乡建设423
第二节 县属镇建设428
第三节 乡村建设431
第四节 建筑队伍434
第二章 环境保护436
第一节 环境质量436
第二节 环境污染440
第三节 环境管理442
第十六卷 交通447
第一章 水路运输447
第一节 古代漕运及航道447
第二节 民国时期航运449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后航运451
第一节 道路452
第二章 公路运输452
第四节 航道452
第二节 公路养护455
第三节 公路客货运输455
第三章 装卸搬运459
第四章 铁路运输460
第一节 唐芦铁路460
第二节 芦台火车站460
第三节 铁路客货运461
第五章 桥梁、渡口462
第一节 桥梁462
第一节 机构467
第二节 运输管理467
第六章 交通管理467
第二节 渡口467
第十七卷 邮电471
第一章 历史概述471
第一节 驿铺和民局471
第二节 邮政办事处、邮局和电信局471
第三节 邮政局和邮电局472
第二章 邮路473
第三章 电路474
第四章 电信设备475
第五章 邮电业务477
第一节 业务量477
第二节 邮电交通工具478
第三节 主要支局、所概况478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宁河县地方组织483
第一节 组织状况483
第十八卷 党派483
第二节 县委历任领导人484
第三节 组织建设490
第四节 宣传教育495
第五节 统战497
第六节 纪律检查498
第七节 历届党的代表大会499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宁河县地方组织501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宁河县临时指导委员会501
第二节 国民党宁河县执行委员会502
第十九卷 社会团体505
第一章 职工团体505
第一节 机构505
第二节 历届工会代表大会505
第三节 主要活动506
第二章 妇女团体507
第一节 机构507
第二节 历届妇女代表大会507
第三节 主要活动507
第三章 青年团体509
第一节 机构509
第二节 历届共青团代表大会509
第三节 主要活动510
第四章 工商团体510
第五章 科学技术团体511
第一节 历史概述511
第二节 主要活动512
第二十卷 政权政协515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515
第一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515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及领导人518
第二节 代表选举518
第四节 联系代表制度520
第五节 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520
第六节 调查和视察521
第二章 政府521
第一节 清代县衙署521
第二节 民国县政权及代议机构525
第三节 抗日民主政府527
第四节 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528
第五节 县以下政权设置532
第三章 人民政协533
第一节 机构533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533
第三节 主要活动535
第二章 拥军优属539
第一节 支援前线539
第二十一卷 民政539
第一章 机构539
第二节 优抚540
第三章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541
第四章 社会福利和救济542
第一节 社会福利542
第二节 救济543
第五章 婚姻登记544
第二十二卷 政法547
第一章 公安547
第一节 国民党及日伪警察机构547
第二节 人民公安机构551
第三节 治安管理552
第四节 镇压改造反动势力556
第五节 消防558
第二章 审判558
第一节 机构558
第二节 刑事审判559
第三节 民事审判560
第四节 经济审判561
第五节 人民陪审561
第三章 检察561
第一节 机构561
第二节 刑事检察562
第三节 经济检察562
第四节 法纪检察562
第二节 法制宣传563
第一节 机构563
第四章 司法行政563
第六节 控诉申诉检察563
第五节 监所检察563
第三节 民事调解564
第四节 律师564
第五节 公证565
第二十三卷 军事569
第一章 军事建制569
第一节 建制569
第二节 驻军573
第二章 兵役574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兵役制574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兵役制575
第三章 民兵576
第一节 民兵组织建设576
第四章 重要战事577
第一节 历史兵事577
第二节 民兵军事训练577
第二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兵事579
第五章 人民防空580
第一节 机构580
第二节 组织指挥580
第三节 简易人民防空工事581
第四节 主要人民防空工程581
第五节 “三防”教育581
第二十四卷 文化广播电视585
第一章 社会文化585
第一节 清代和民国时期585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时期586
第二章 文学艺术590
第一节 文学创作590
第二节 美术书法590
第三节 戏剧591
第四节 舞蹈、民间花会592
第五节 音乐594
第三章 文物古迹595
第一节 古遗址595
第二节 古墓葬597
第三节 古建筑597
第四节 古生物遗存598
第五节 出土文物599
第六节 墓志、碑记600
第七节 馆藏文物602
第八节 纪念文物602
第四章 广播、电视606
第一节 广播606
第二节 电视608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的科技事业613
第一节 清及民国时期科技事业613
第二十五卷 科技613
第一章 历史概述613
第二章 科技队伍和经费614
第一节 科技队伍614
第二节 科技经费615
第三章 科研成果及应用615
第一节 科研成果615
第二节 成果的推广617
第二十六卷 教育621
第一章 历史概述621
第二章 科举制教育622
第一节 儒学622
第二节 书院622
第四节 书乡文社623
第三节 私塾623
第三章 普通教育624
第一节 幼儿教育624
第二节 小学教育625
第三节 中学教育628
第四章 专业教育632
第一节 职业技术教育632
第二节 师范教育632
第五章 成人教育634
第一节 职工教育634
第二节 农民教育635
第三节 广播函授电视大学教育637
第四节 卫生教育638
第六章 教师队伍638
第一节 卫生机构设置643
第二十七卷 卫生 体育643
第一章 医疗643
第二节 医疗机构简介644
第三节 医疗技术队伍646
第四节 医疗技术647
第五节 医疗设备648
第六节 中医648
第二章 卫生防疫649
第一节 疫病流行649
第二节 传染病的防治650
第三章 药品653
第一节 中药材资源653
第二节 中药材生产与收购654
第三节 中药加工与制剂654
第四节 药品供应和销售655
第五节 中药铺(店)和药材公司656
第六节 药政管理658
第四章 卫生经费659
第一节 卫生经费659
第二节 经费来源及分配659
第三节 经费与业务收支管理660
第五章 公费医疗与劳保医疗661
第六章 体育663
第一节 机构和设施663
第二节 群众体育663
第二十八卷 社会669
第一章 风情习俗669
第一节 岁时习俗669
第二节 婚嫁习俗671
第三节 丧葬习俗672
第四节 生活习俗673
第五节 陋习流弊674
第二章 方言、谣谚675
第一节 方言675
第二节 方言词汇683
第三节 民谚684
第四节 歌谣686
第三章 宗教691
第一节 佛教691
第二节 天主教691
第三节 基督教691
第四节 伊斯兰教692
第二十九卷 人物695
第一章 人物传695
第一节 革命英烈695
第二节 著名学者698
第三节 军政人物707
第四节 其他闻人716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表718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牺牲于县境内的革命烈士718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前牺牲于县境以外的革命烈士725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后牺牲的本籍烈士742
附:当代名人录747
第三十卷 杂志763
第一章 民间传说763
第二章 历代诗、词、赋辑存769
第三章 历代铭文撰述选辑785
第四章 旧志序、跋及文献选录791
卷末801
编后说明808
热门推荐
- 864170.html
- 1766803.html
- 644183.html
- 989963.html
- 166348.html
- 718153.html
- 1781859.html
- 613143.html
- 3203723.html
- 5388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19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0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7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79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3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28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79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8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0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1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