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夷考古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东夷考古
  • 栾丰实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716334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夷考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古史传说时期的部落集团1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节 黄河、长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的区系5

第三节 海岱文化区的自然环境9

第二章 远古时期的海岱地区13

第一节 人类产生之前的时期13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初期14

图一 沂源猿人化石产地位置图15

图二 沂源猿人第一地点剖面图17

图三 沂水南洼洞出土石制品19

第三节 旧石器时代晚期21

图四 海岱地区主要晚期旧石器地点和晚期智人分布图21

图五 千人洞剖面图23

图六 上崖洞的旧石器25

图七 马陵山地区的旧石器28

第三章 凤凰岭文化29

第一节 凤凰岭文化的发现与分布29

第二节 重点遗址和区域31

图八 马陵山地区凤凰岭文化地点分布图34

图九 马陵山地区凤凰岭文化的细石器35

图一○ 沂水县凤凰岭文化的细石器36

图一一 汶上、宁阳、兖州凤凰岭文化地点分布图37

图一二 汶泗流域凤凰岭文化的细石器38

第三节 凤凰岭文化的特征39

第一节 后李文化的发现与分布44

第四章 新发现的后李文化44

第二节 重要遗址46

第三节 文化特征与年代51

图一三 后李Y6平、剖面图52

图一四 后李M111平面、剖视图54

图一五 西河遗址出土陶、石器56

图一六 后李遗址出土陶器57

第四节 社会经济与社会性质59

第五节 后李文化与北辛文化的关系62

第五章 北辛文化时期的海岱地区65

第一节 北辛文化65

图一七 后李文化和北辛文化时期已发掘遗址分布图67

图一八 东贾柏F2平、剖面图70

图一九 北辛文化的石器73

图二○ 北辛文化陶器分期图75

第二节 白石村类型82

图二一 白石村类型的石器和骨器86

图二二 白石村类型陶器分期图88

第三节 关于“青莲岗文化”93

图二三 大伊山M46平、剖面图99

图二四 大伊山遗址出土陶器100

第六章 大汶口文化103

第一节 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进程103

第二节 典型遗址106

图二五 大汶口文化已发掘遗址分布图107

图二六 大汶口M10平面图109

图二七 三里河F201平、剖面图118

图二八 呈子F1平面图121

图二九 呈子M7分层平面图122

图三○ 陵阳河墓群分布图124

图三一 北庄F11平、剖面图129

图三二 刘林M25平面图131

图三三 花厅M20平面图135

第三节 分期、特征与年代139

图三四 大汶口文化釜形鼎的演化144

图三五 大汶口文化鬶的演化146

图三六 大汶口文化觚形杯的演化148

图三七 大汶口文化的彩陶151

图三八 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陶器152

图三九 大汶口文化中期阶段陶器154

图四○ 大汶口文化晚期阶段陶器156

第四节 地方类型159

第五节 社会经济172

图四一 花厅遗址的猪坑175

图四二 大汶口文化的猪形陶器176

图四三 大汶口遗址陶窑平、剖面图181

图四四 大汶口文化的骨、牙制品183

第六节 社会性质与族属185

图四五 大汶口文化的图象文字191

第七节 与周邻地区同时期诸文化的关系195

第一节 龙山文化的发现与研究203

第七章 海岱龙山文化203

第二节 典型遗址207

图四六 海岱龙山文化已发掘遗址分布图208

图四七 西朱封M1平面图213

图四八 鲁家口F106平、剖面图220

图四九 东海峪F301平面图225

图五○ 尹家城F110平、剖面图228

图五一 尹家城M15平面图230

图五二 西吴寺J10平、剖面图232

第三节 分期、特征与年代237

图五三 龙山文化罐形鼎的演化240

图五四 龙山文化鬶的演化242

图五五 龙山文化平底盆的演化244

图五六 龙山文化高柄杯的演化245

图五七 龙山文化一期陶器247

图五八 龙山文化二期陶器248

图五九 龙山文化三期陶器249

图六○ 龙山文化四期陶器251

图六一 龙山文化五期陶器252

图六二 龙山文化六期陶器253

第四节 地方类型257

第五节 社会经济265

第六节 社会性质275

第七节 与邻近地区同时期诸文化的关系284

第八章 岳石文化288

第一节 岳石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进程288

第二节 典型遗址291

图六三 岳石文化已发掘遗址分布图292

图六四 照格庄H42平、剖面图295

第三节 文化特征、分期与年代301

图六五 岳石文化的典型石器303

图六六 岳石文化?、子母口罐和尊的演化306

图六七 岳石文化盒、蘑菇纽器盖的演化308

第四节 地方类型311

第五节 社会经济318

图六八 岳石文化的铜器321

第六节 社会性质与族属323

第七节 与周邻地区同时期诸文化的关系327

第八节 岳石文化的来源335

第九章 商周时期的夷人遗存339

第一节 商代文化中的夷人遗存339

图六九 大辛庄第二类遗存遗物342

图七○ 鲁北地区商代陶器345

图七一 鲁北地区商代陶器346

图七二 铜山丘湾商代社祭遗迹349

图七三 丘湾商代社祭遗迹局部350

图七四 珍珠门文化陶器353

第二节 东夷文化的尾声354

图七五 鲁北地区周代A型素面鬲358

图七六 鲁北地区周代B、C型素面鬲359

图七七 南黄庄石椁、石棺墓361

图七八 南黄庄墓葬出土陶器362

图七九 吕家埠、大北庄墓葬出土陶器363

图八○ 柳格庄墓葬出土陶器365

图八一 归城遗址平面示意366

图八二 归城遗址出土陶器367

后记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