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辛亥革命百年祭 中国现代化的拓荒运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辛亥革命百年祭 中国现代化的拓荒运动
  • 朱宗震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6162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辛亥革命-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辛亥革命百年祭 中国现代化的拓荒运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辛亥革命研究的回顾和展望&金冲及1

序言&朱宗震1

第一章 革命的领袖、组织和行动1

第一节 革命的领袖和起源——披荆斩棘的孤胆英雄孙中山1

一、烈火的孕育1

二、寂静中的惊雷4

三、顽强的播火者8

四、共和之魂12

五、只手擎天17

六、迎接国民革命风暴21

第二节 革命的组织——中国同盟会25

一、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前的革命活动25

二、中国同盟会的成立27

三、中国同盟会与辛亥革命29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动员模式和用兵方略33

一、辛亥革命的动员模式33

二、辛亥革命的起兵方式44

第二章 民国初年共和制转型的探索(上)——议会制度的确定51

第一节 辛亥革命时的上海和南京建都51

一、孙中山对建都的设想51

二、上海地区革命势力的集结52

三、革命中心的转移与建都南京55

四、北京和南京之争57

第二节 孙中山在开国问题上与章太炎的分歧60

一、“革命军起,革命党消”之争60

二、关于民初政制之争64

第三节 宋教仁与民初政治66

一、法治范围内的同盟会改组66

二、对袁世凯违法活动的忍让72

三、民国初年法治的幻灭76

第四节 戴天仇和章行严的宪政分歧79

一、共和理论的阐述和客观政治形势的观察79

二、戴天仇激烈过当,章行严稳健有余81

三、章行严坐而论道,戴天仇主张革命86

第三章 民国初年共和制转型的探索(中)——和平建设93

第一节 孙中山民元开国的财政政策93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的外债政策93

二、南京临时政府时的财政措施97

三、建设民国的财政政策102

四、关于建国的财政政策的评价106

第二节 孙中山访问北京的心态117

一、胜利者的心态118

二、开拓者的心态122

三、先进者的心态126

第三节 程德全管辖江苏133

一、江苏政局的统一133

二、拥护中央与调和党争140

第四节 安抚会党政策的失败145

一、应桂馨创立共进会145

二、共进会滋事问题的提出146

三、程德全的安抚政策149

四、江浙两省的政策分歧151

五、袁世凯政府收买应桂馨154

第四章 民国初年共和制转型的探索(下)——再度革命156

第一节 宋教仁案和善后大借款案156

一、宋教仁案的司法审判156

二、善后大借款的成立和革命党人的对策164

第二节 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的曲折过程170

一、激烈派和稳健派的争论171

二、“宋案”发生后的策略选择173

三、二次革命发动的挫折177

四、孙中山坚持动员革命184

五、最后的动员188

第三节 孙中山对民元国民党的抛弃和批评193

一、民元国民党和同盟会的区别194

二、孙中山对民元国民党的抛弃和批评199

第四节 释陈其美1915年春致黄兴函204

一、孙黄分歧204

二、关于孙中山的策略206

三、反省失败教训210

四、力树孙中山权威215

五、陈其美之死216

第五章 辛亥革命时的理论困境223

第一节 革命党人的教条主义思维模式223

一、孙中山的思维223

二、黄兴的思维229

三、宋教仁、章行严的思维232

第二节 孙中山的“行易知难”论和冒险精神237

一、“行易知难”和冒险精神的联动238

二、革命理想和社会基础240

三、实业建设和国内外环境243

第三节 孙中山的伦理观和国家社会主义政策248

一、天下为公与无良心的资本家248

二、国有和民有的两难选择251

三、先知先觉和官僚资本253

第四节 民国初年的权威主义256

一、权威主义还是民主主义256

二、孙中山、梁启超、袁世凯的权威主义266

三、开明专制穷无所归2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