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史学 摘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地史学 摘印
  • 杨鸿达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55
  • 标注页数:151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1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史学 摘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地文学基础1

第一章 地史学的内容与方法1

一、地史学的主要内容1

二、地史学发展简史2

三、地史学在地质科学中的位置3

四、地史学的学习方法4

第二章 地层的分层与命名6

一、地层学上的两大定律6

二、地史时代的划分6

三、地史时代划分历史的回顾10

第三章 地史年代计算的方法13

一、用沉积物的厚度计算法13

二、用海水含盐量计算法14

三、用放射性元素的放射能计算法15

第二篇 地史学专论18

第一部分 前寒武纪18

第四章 太古代18

一、太古代概说18

二、泰山岩群18

三、五台岩群20

四、五台岩群与泰山岩群的时代问题23

五、太古代的造山运动,火山活动及成矿情形23

六、世界其他各地的前寒武纪地层25

第五章 元古代--震旦纪29

一、概说29

二、震旦纪岩群在中国分布的情况29

三、震旦纪的海陆分布的情况34

四、震旦纪的气候35

第二部分 古生代37

第六章 古生代概论37

一、古生代的划分37

二、古生代的生物情况38

第七章 寒武纪41

一、概说41

二、中国寒武纪的古地理42

三、中国寒武纪地层的分布与剖面研究43

四、寒武纪的地殼运动49

五、寒武纪的生物49

第八章 奥陶纪52

一、名称与岩相52

二、奥陶纪的海陆分布与沉积情况52

三、奥陶纪地层在中国的分布与剖面研究53

四、奥陶纪的生物58

第九章 志留纪60

一、概说60

二、志留纪的海陆分布情况60

三、志留纪地层在中国的分布61

四、志留纪的生物64

第十章 加里柬宁运动65

一、加里柬宁运动的意义65

二、加里柬宁运动在中国范围内的影响65

第十一章 泥盆纪67

一、概说67

二、泥盆纪的海侵67

三、中国泥盆纪的地层与剖面69

四、泥盆纪的生物群72

五、泥盆纪在生物学上的意义及其对地球发展上增加的兴趣73

第十二章 丰宁纪75

一、概说75

二、柳江运动与丰宁纪的海侵75

三、中国丰宁纪的地层76

四、丰宁纪的生物79

第十三章 石炭纪81

一、概说81

二、淮南上升与石炭纪的沉积环境81

三、黄龙海侵与本溪统的建造81

四、昆明上升与马平海侵82

五、石炭纪地层的分布82

六、石炭纪的生物85

第十四章 二叠纪87

一、概说87

二、二叠纪海侵前的地理情况87

三、阳新海侵88

四、东吴运动,并讨论晚期古生代的地设运动89

五、二叠纪玄武岩的分布与火山活动的情况90

六、乐平世的建造90

七、中国北部的二叠纪沉积情况91

八、二叠纪地层的分布与剖面研究92

九、二叠纪的气候95

十、苏皖运动与古生代的结束96

十一、二叠纪的生物96

第三部分 中生代98

第十五章 中生代概说98

第十六章 三叠纪99

一、地层概说99

二、中国三叠纪的沉积情况100

三、三叠纪的地殼运动101

四、中国三叠纪地层的分布与剖面研究102

五、三叠纪的气候106

六、三叠纪的生物107

第十七章 侏罗纪109

一、名称来源109

二、中国侏罗纪的沉积环境110

三、中国侏罗纪的地层分布与剖面分析111

四、宁镇运动(燕山运动A幕)114

五、侏罗纪的生物115

第十八章 白垩纪117

一、概说117

二、中国白垩纪的沉积情况117

三、中国白垩纪地层摘要描述118

四、四川运动(燕山运动B幕)121

五、中国中生代末期火成岩的分布与成积的关系124

六、白垩纪的生物125

七、中生代的结束126

第四部分 新生代128

第十九章 新生代概说128

一、新生代地质的意义128

二、新生代地质的特点128

三、从猿到人129

四、新生代的划分129

第二十章 第三纪131

一、中国第三纪的沉积情况131

二、中国的老第三纪地层131

三、第三纪的玄武岩及与玄武岩有关的沉积134

四、喜马拉雅运动136

五、新第三纪的沉积137

第二十一章 第四纪140

一、研究的范围与特点140

二、河流湖泊沉积140

三、冰川堆积141

四、洞穴堆积146

五、黄土147

六、中国地文发育史要1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