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城市集聚经济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田相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527076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9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10页
- 主题词:城市经济-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城市集聚经济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3
三、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难点9
四、数据来源与实证分析方法11
第一章 城市集聚经济概述14
第一节 集聚经济的界定14
一、集聚经济的内涵14
二、集聚经济的维度16
三、集聚经济的作用机制18
第二节 集聚经济的理论基础19
一、外部性理论20
二、区位选择和极化理论23
三、空间经济理论24
第三节 集聚经济的识别与估计策略26
一、集聚经济的识别问题26
二、计量经济学估计策略26
三、集聚指标概述29
第二章 集聚指标及其度量31
第一节 集聚指标——以城乡所有制部门为度量载体31
一、原始地理集中指数32
二、区位商34
三、基尼系数和区位基尼系数36
第二节 集聚指标——以城市行业为度量载体41
一、EG指数41
二、多样化指数与专业化指数(城市化经济与地方化经济)44
三、就业密度和市场潜能46
第三节 集聚指标——以城市地理空间为度量载体47
一、全局Moran’s Ⅰ指数47
二、局域Moran’s Ⅰ指数49
第三章 基于微观个体数据的城市集聚经济识别——城市经济学视角52
第一节 工资溢价与城市集聚经济52
第二节 城市经济学模型和实证分析框架58
第三节 计量方法——内生性及其处理方法60
一、内生性的界定60
二、工具变量法62
三、Ⅳ估计框架下的模型检验63
四、估计策略65
第四节 数据来源、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分析66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66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68
第五节 计量分析71
一、OLS回归分析——微观个体效应的控制71
二、工具变量法——以市辖区为地理单元77
三、稳健性检验81
第四章 基于微观个体数据的城市集聚经济识别——新经济地理学视角84
第一节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和实证分析框架84
第二节 UE和NEG两种模型的比较与非结构方法86
第三节 数据来源、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分析88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88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91
第四节 计量分析93
一、OLS回归分析——微观个体效应的控制93
二、工具变量法——以市辖区为地理单元102
第五节 小结109
第五章 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城市集聚经济识别110
第一节 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110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112
第三节 计量方法115
第四节 计量分析117
一、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117
二、动态面板模型119
三、小结122
第六章 基于多层次分析方法的城市集聚经济估计123
第一节 城市异质性与集聚经济123
第二节 模型设定与估计策略125
一、模型设定125
二、内生性问题与估计策略126
第三节 方法和数据128
一、阶层线性模型128
二、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130
三、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134
第四节 实证分析135
第五节 小结138
第七章 城市空间外部性的测度140
第一节 外部性、空间外部性与空间计量方法140
第二节 模型设定和系数解释142
一、模型设定142
二、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界定145
第三节 实证分析147
一、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147
二、空间权重矩阵148
三、模型选择和实证结果分析149
第八章 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156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156
一、主要结论156
二、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157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158
一、城市规模159
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162
三、顶层设计与跨区域城市发展165
附录167
一、城市地理单元的划分167
二、Chips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库中的城市样本167
三、Chips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库中的虚拟变量界定168
四、城市等级和城市区位169
五、稳健性检验——被解释变量172
参考文献174
后记190
热门推荐
- 2698781.html
- 1702553.html
- 95928.html
- 819652.html
- 1854889.html
- 1407206.html
- 2452620.html
- 2943413.html
- 2045389.html
- 4378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09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28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43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72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09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4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63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82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9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7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