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通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莹主编 著
- 出版社: 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 ISBN:780675541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39页
- 文件大小:209MB
- 文件页数:654页
- 主题词:中国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通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华夏文明的发展1
一、上古先秦历史概述1
二、上古先秦历史纪事5
关于“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的传说5
古书中有关“黄帝”、“炎帝”、“蚩尤”的记载8
尧、舜、禹的“禅让”和“夏禹传子”10
大禹治水的传说与夏朝的建立12
夏朝的灭亡15
“殷墟”的甲骨文和“周原”的甲骨文16
文王访贤20
武王伐纣22
周初分封诸侯24
昭王南征27
“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29
井田制30
青铜时代的产生与金文的出现33
“春秋五霸”的产生37
曹刿论战40
向戌弭兵42
卧薪尝胆44
孔子及其思想学说47
孙武与《孙子兵法》51
“战国”与“战国七雄”的来历53
西门豹治邺56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58
张仪、苏秦的“合纵连横”60
“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的由来63
“纸上谈兵”的来历66
触龙说赵太后68
荆轲刺秦王70
孟子及其政治主张73
许行的生平及主张77
庄子的生平及《庄子》一书的主要内容78
名家的来由及其代表人物80
荀子的主要学说82
韩非及其主要学说87
孙膑所著的《孙膑兵法》的主要内容91
先秦的“五行”与邹衍讲的“五德终始”的含义93
“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含义94
“都江堰”和“郑国渠”相继兴建98
先秦时代天文历法和数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102
先秦时代冶炼与采矿的主要成就105
先秦时代物理学方面的主要成就107
先秦时代医药卫生方面成就109
第二章 统一大业的兴衰112
一、秦汉魏晋南北朝历史概述112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历史纪事116
秦的统一对社会的推进作用116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所采用的主要制度和措施118
《秦律》的主要内容121
秦朝兴建的灵渠在水利工程上的作用124
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及意义126
刘邦封王的前因后果130
“文景之治”132
汉武帝其人135
匈奴族的发展进程139
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贵族侵扰142
苏武牧羊145
司马迁与《史记》146
汉赋和乐府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150
汉代冶铁生产的发展情况152
“和亲”的历史作用154
王莽改制157
赤眉、绿林起义的发生和发展160
刘秀建立东汉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163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经济的发展情况165
外戚、宦官之争168
“党锢之祸”所反映的问题171
东汉时羌族人民所进行的反抗斗争173
蔡伦造纸175
张衡在天文历算方面所作的贡献177
张仲景和华佗在医学上所作的贡献180
黄巾起义的起因及特点182
“官渡之战”的经过187
“三顾茅庐”的来历190
孙权建立吴国后江南经济的飞跃发展193
三国时期实行屯田的情况196
司马氏建立晋朝198
“九品中正制”所反映的问题201
石崇与王恺斗富的故事203
“八王之乱”205
西晋末年各族人民起义的情况207
“王与马共天下”209
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情况211
唐寓之起义214
“侯景之乱”的起因215
北魏统一北方的经过218
魏孝文帝所实行的改革220
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的始末222
北周武帝统一北方225
道教的创立和封建统治阶级对它的提倡227
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和佛教在南北朝的盛行230
祖冲之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233
第三章 大帝的重建与分裂237
一、隋唐五代宋元历史概述237
二、隋唐五代宋元历史纪事245
隋文帝所实行的有关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45
隋朝修建大运河在当时所起的作用248
隋末农民起义军摧毁了隋朝的反动统治249
李渊父子统一唐王朝251
陈硕贞起义的经过和意义254
武则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255
唐代的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259
唐代手工业突出的成就261
唐朝商业发展的情况264
唐朝实行均田制的情况265
唐朝所实行的租庸调制268
唐朝所实行的两税法270
唐朝实行府兵制的情况272
“开元之治”274
“安史之乱”276
唐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原因和经过278
藩镇割据285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287
赵州桥在建筑工程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289
唐代的“药王”孙思邈291
李白的诗歌为我国历代人民所喜爱的原因293
杜甫的诗是“诗史”的缘由295
白居易诗的特点297
佛教在唐代产生的影响300
道教在唐代产生的影响303
“五代”“十国”的含义305
“陈桥兵变”与北宋王朝的建立307
北宋王朝从军事上加强中央集权309
北宋王朝从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311
北宋的户籍制度和役法313
北宋王朝施行沉重的赋税剥削316
王小波和李顺领导的四川农民起义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319
北宋时期在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321
北宋时期手工业生产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324
毕升创造的活字印刷对世界文化的影响327
北宋时期我国发明的火箭等火器技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328
北宋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的盛况及指南针在航海上的普遍使用330
王安石变法331
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的经过335
女真族建立金政权338
南宋时期北方人民的抗金斗争341
南宋王朝的抗金将领韩世忠、岳飞、吴玠领导人民抗金斗争344
韩世忠的镇江黄天荡之战344
岳飞的郾城大捷345
吴玠川陕保卫战的胜利347
南宋时期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347
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的历史价值351
宋代的理学与反理学的代表人物之间的斗争352
蒙古族的振兴355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357
元朝实现全国的统一360
文天祥坚持抗元斗争362
元朝的行省制度364
元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66
元代少数民族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上所作出的贡献369
红巾军起义的始末及历史意义371
第四章 专制集权的强化与腐朽375
一、明清历史概述375
二、明清历史纪事382
朱元璋建立明朝382
明初即建立起皇帝高度集权的恐怖统治384
明代官制的特点386
明初采取得力措施来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389
《大明律》的主要内容391
明代的科举制度及八股文的盛行393
明代的军屯和商屯395
明代工匠制度与元代工匠制度的不同之处396
明太祖分封诸王与建文帝削藩397
“靖难之变”399
郑和下西洋401
唐赛儿起义的重要意义404
鞑靼、瓦剌、兀良哈在明初与明王朝405
于谦领导明正统年间的北京保卫战407
叶宗留、邓茂七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特点和意义409
刘六、刘七所领导的农民起义412
海瑞的作为和历史作用414
戚继光、俞大猷领导的抗倭战争417
张居正的重要事迹419
明代城市人民反抗运动的蓬勃兴起422
苏州织工的暴动425
“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426
抗倭援朝战争429
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431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大起义433
李贽的进步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436
潘季驯治理黄河有功439
我国古代卓越的药物学家李时珍441
徐霞客及其在地理学上的贡献444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446
吴三桂勾结清军进关449
八旗制度的建立及其作用451
清初的圈地和“投充”452
江南人民进行反剃发斗争455
南明政权的建立456
郑成功收复台湾461
清初农民起义军的抗清斗争463
“三藩之乱”466
康熙帝在历史上起过的作用468
康熙帝利用儒家学说巩固封建统治472
清朝政府对西北的经略和管理474
清初在我国东北反击沙俄侵略的斗争479
清朝对西藏的治理481
清朝的内阁和军机处484
乾隆朝是清朝盛衰的转折点486
朱一贵、林爽文领导台湾人民进行反抗斗争489
川楚农民大起义490
湘黔苗民大起义492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进行传教活动494
马戛尔尼出使中国496
清代的漕运499
清朝的文字狱500
梅文鼎和王锡阐在算学、历法上所得的成就504
“扬州八怪”和他们在绘画上的成就505
第五章 民主运动方兴未艾507
一、中国近代史概述507
二、中国近代史纪事511
英国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511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514
三元里人民严惩英国侵略军517
《南京条约》是帝国主义套在中国人民头上的第一具枷锁518
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520
金田起义后,太平军乘胜北上522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524
北伐是太平天国历史上悲壮慷慨的一页525
杨秀清对太平天国革命的杰出贡献527
“杨韦事件”529
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领袖陈玉成530
帝国主义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533
太平天国革命文化所具有的特色534
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535
李秀成在太平天国革命史上所取得的业绩538
第二次鸦片战争542
沙皇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瑗珲条约》和《北京条约》544
1861年的“北京政变”546
上海小刀会起义548
“大成国”反清起义550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贵州、云南少数民族的反清起义552
西北回民起义554
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工厂的情形556
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银行557
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大规模的反帝斗争559
沙皇俄国胁迫清朝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560
沙皇俄国侵吞我国西部边疆562
英国侵略者以“马嘉理案”为借口,强迫清政府签订《烟台条约》564
中法战争的爆发566
沙皇俄国侵占我国帕米尔地区567
日本侵略者发动甲午战争570
邓世昌在甲午战争中为了保卫祖国而壮烈牺牲571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573
帝国主义各国掠夺中国铁路修筑权纪实574
康有为与其作品《大同书》578
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对维新运动所产生的影响580
“强学会”和“保国会”581
“百日维新”582
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英勇就义584
19世纪后期的反洋教斗争586
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情况和影响587
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军589
“东南互保”591
“八国联军”在北京所干的坏事592
日俄战争的爆发593
美帝国主义“退款兴学”的阴谋595
“扫清灭洋”口号的提出596
1904年西藏人民英勇地抗击英国侵略者597
1905年的反美爱国运动599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601
孙中山在同盟会成立以前所领导的革命活动603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与性质605
“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607
清末的“新政”和“预备立宪”608
同盟会领导武装起义的始末610
女革命家秋瑾的英勇就义612
1910年长沙群众的抢米风潮和山东莱阳群众的抗捐斗争始末613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壮烈牺牲615
“文学社”和“共进会”的性质与主旨617
“武昌起义”618
“中华民国”的成立620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622
窃国大盗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624
“二次革命”的始末626
袁世凯的皇帝梦的破灭627
“独贵龙”运动630
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的始末632
京剧的产生和发展633
中国的现代话剧产生635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636
热门推荐
- 319887.html
- 2034812.html
- 1607701.html
- 2837456.html
- 3277805.html
- 3392675.html
- 1048160.html
- 3829071.html
- 1515208.html
- 36295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43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56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04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43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12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82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97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69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07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5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