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TCP/IP协议族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Behrouz A. Forouzan,Sophia Chung Fegan著;谢希仁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2753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701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TCP/IP协议族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简要的历史1
1.1.1 ARPANET1
目录1
第1章 引言1
1.1.5 CSNET2
1.1.4 MILNET2
1.1.2 因特网的诞生2
1.1.3 传输控制协议/网际互连协议(TCP/IP)2
1.1.10 国家ISP3
1.1.9 国际ISP3
1.1.6 NFSNET3
1.1.7 ANSNET3
1.1.8 今日的因特网3
1.1.12 本地ISP4
1.1.11 地区ISP4
1.2.1 协议5
1.2 协议和标准5
1.1.13 大事记5
1.1.14 因特网的增长5
1.3.1 标准创建委员会6
1.3 标准化组织6
1.2.2 标准6
1.3.2 论坛7
1.4.1 成熟等级8
1.4 因特网标准8
1.3.3 管理机构8
1.4.2 需求等级9
1.5.2 因特网体系结构研究委员会(1AB)10
1.5.1 因特网协会(ISOC)10
1.5 因特网的管理机构10
1.5.6 网络信息中心(NIC)11
1.5.5 因特网赋号管理局和因特网名字与号码指派公司11
1.5.3 因特网工程部(IETF)11
1.5.4 因特网研究部(IRTF)11
1.7 本章小结12
1.6 重要术语12
1.8.1 习题13
1.8 实践安排13
1.8.2 研究活动14
2.1.1 层次体系结构15
2.1 OSI模型15
第2章 OSI模型和TCP/IP协议族15
2.1.3 层间的接口16
2.1.2 对等进程16
2.1.5 封装17
2.1.4 各层的组织17
2.2.1 物理层18
2.2 OSI模型中的层次18
2.2.3 网络层19
2.2.2 数据链路层19
2.2.4 运输层21
2.2.5 会话层22
2.2.6 表示层23
2.2.8 各层的小结24
2.2.7 应用层24
2.3 TCP/IP协议族25
2.3.3 网际互连协议(IP)26
2.3.2 网络层26
2.3.1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26
2.3.5 应用层27
2.3.4 运输层27
2.4.1 物理地址28
2.4 编址28
2.4.2 逻辑地址29
2.4.3 端口地址30
2.5 IP的版本31
2.6 重要术语32
2.5.3 版本632
2.5.1 版本432
2.5.2 版本532
2.7 本章小结33
2.8.1 习题34
2.8 实践安排34
2.8.2 研究活动35
3.1 局域网(LAN)36
第3章 底层的技术36
3.1.2 传统以太网(10 Mbps)37
3.1.1 有线局域网:以太网37
3.1.3 快速以太网39
3.1.5 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41
3.1.4 吉比特以太网41
3.2.1 物理层45
3.2 点对点广域网45
3.2.2 数据链路层50
3.3.2 帧中继52
3.3.1 X.2552
3.3 交换广域网52
3.3.3 ATM54
3.4.1 转发器57
3.4 连接设备57
3.4.2 网桥59
3.4.4 路由器61
3.4.3 两层交换机61
3.5 重要术语62
3.4.5 三层交换机62
3.6 本章小结64
3.7.1 习题65
3.7 实践安排65
3.7.2 研究活动66
4.1.1 地址空间67
4.1 引言67
第4章 IP地址:分类编址67
4.1.2 记法68
4.2 分类编址69
4.2.1 辨认类别70
4.2.2 Net-id和Host-id72
4.2.3 地址类和地址块73
4.2.5 足够的信息76
4.2.4 网络地址76
4.2.6 掩码77
4.3.1 连接多个网络的设备79
4.3 其他问题79
4.2.7 CIDR记法79
4.2.8 地址耗尽79
4.3.3 特殊地址80
4.3.2 是位置而不是名字80
4.3.5 单播、多播和广播地址83
4.3.4 专用地址83
4.4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85
4.3.6 互联网举例85
4.4.1 划分子网86
4.4.2 构成超网89
4.6 本章小结91
4.5 重要术语91
4.7.1 习题92
4.7 实践安排92
4.7.2 研究活动95
5.1.1 限制96
5.1 变长度地址块96
第5章 IP地址:无分类编址96
5.1.2 寻找地址块99
5.2.1 找出子网掩码102
5.2 划分子网102
5.1.3 分配到的地址块102
5.2.2 找出子网地址103
5.2.3 可变长度的子网104
5.3 地址分配106
5.5 本章小结107
5.4 重要术语107
5.6.1 习题108
5.6 实践安排108
5.6.2 研究活动109
6.1.1 连接类型110
6.1 交付110
第6章 IP分组的交付、转发和路由选择110
6.1.2 直接交付与间接交付111
6.2.1 转发技术112
6.2 转发112
6.2.2 分类编址的转发114
6.2.3 无分类编址的转发118
静态和动态路由选择124
6.3 路由选择124
6.2.4 组合124
构件127
6.4 路由器的结构127
6.5 重要术语129
6.6 本章小结130
6.7.1 习题131
6.7 实践安排131
6.7.2 研究活动132
第7章 ARP和RARP133
7.1 ARP134
7.1.1 分组格式135
7.1.3 操作136
7.1.2 封装136
7.1.4 ATM上的ARP138
7.2.1 高速缓存表139
7.2 ARP软件包139
7.1.5 代理ARP139
7.2.3 输出模块141
7.2.2 队列141
7.2.5 高速缓存控制模块142
7.2.4 输入模块142
7.2.6 举例143
7.3 RARP145
7.3.2 封装146
7.3.1 分组格式146
7.5 本章小结147
7.4 重要术语147
7.3.3 RARP服务器147
7.3.4 RARP的另一种解决方法147
7.6.1 习题148
7.6 实践安排148
7.6.2 研究活动149
第8章 网际协议(IP)150
8.1 数据报151
8.2.1 最大传送单元(MTU)156
8.2 分片156
8.2.2 与分片有关的字段157
8.3 选项159
8.3.2 选项类型160
8.3.1 格式160
8.4.2 在接收端计算检验和167
8.4.1 在发送端计算检验和167
8.4 检验和167
8.4.3 IP分组中的检验和168
8.5 IP软件包169
8.5.3 队列170
8.5.2 处理模块170
8.5.1 首部添加模块170
8.5.7 分片模块171
8.5.6 MTU表171
8.5.4 路由表171
8.5.5 转发模块171
8.5.9 重装模块172
8.5.8 重装表172
8.6 重要术语173
8.7 本章小结174
8.8.1 习题175
8.8 实践安排175
8.8.2 研究活动176
第9章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177
9.2 报文格式178
9.1 报文类型178
9.3 差错报告179
9.3.1 终点不可达180
9.3.2 源点抑制181
9.3.3 超时182
9.3.4 参数问题183
9.3.5 改变路由184
9.4.1 回送请求和回答185
9.4 查询185
9.4.2 时间戳请求和回答186
9.4.4 路由器询问和通告188
9.4.3 地址掩码请求和回答188
9.5.1 检验和的计算189
9.5 检验和189
9.6.1 Ping190
9.6 排错工具190
9.5.2 检验和的测试190
9.6.2 Traceroute192
9.7.1 输入模块195
9.7 ICMP软件包195
9.7.2 输出模块196
9.9 本章小结197
9.8 重要术语197
9.10.1 习题198
9.10 实践安排198
9.10.2 研究活动199
10.2 IGMP报文200
10.1 组管理200
第10章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200
10.3 IGMP的操作201
10.2.1 报文格式201
10.3.1 加入一个组202
10.3.3 监视成员关系203
10.3.2 退出一个组203
10.4 封装205
10.4.1 IP层206
10.4.2 数据链路层207
10.4.3 netstat实用程序208
10.5.1 组表209
10.5 IGMP软件包209
10.5.4 组退出模块210
10.5.3 组加入模块210
10.5.2 计时器210
10.5.5 输入模块211
10.7 本章小结212
10.6 重要术语212
10.5.6 输出模块212
10.8.1 习题213
10.8 实践安排213
10.8.2 研究活动215
第11章 用户数据报(UDP)216
11.1.1 端口号217
11.1 进程到进程的通信217
11.1.2 套接字地址220
11.2 用户数据报221
11.3.1 在发送端的检验和计算222
11.3 检验和222
11.3.3 举例223
11.3.2 在接收端的检验和计算223
11.4.3 封装和拆装224
11.4.2 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224
11.3.4 检验和的可选使用224
11.4 UDP的操作224
11.4.1 无连接服务224
11.4.4 排队225
11.4.5 复用和分用226
11.5 UDP的使用227
11.6.3 控制块模块228
11.6.2 输入队列228
11.6 UDP软件包228
11.6.1 控制块表228
11.6.5 输出模块229
11.6.4 输入模块229
11.6.6 举例230
11.8 本章小结231
11.7 重要术语231
11.9.1 习题232
11.9 实践安排232
11.9.2 研究活动233
12.1 TCP的服务234
第12章 传输控制协议(TCP)234
12.1.2 流交付服务235
12.1.1 进程到进程的通信235
12.1.4 面向连接的服务237
12.1.3 全双工通信237
12.2.1 编号系统238
12.2 TCP的特点238
12.1.5 可靠的服务238
12.2.2 流量控制239
12.3.1 格式240
12.3 报文段240
12.2.3 差错控制240
12.2.4 拥塞控制240
12.4 TCP连接242
12.3.2 封装242
12.4.1 连接建立243
12.4.2 数据传送245
12.4.3 连接终止246
12.4.4 连接复位248
12.5 状态转换图249
情况250
12.6.1 滑动窗口协议255
12.6 流量控制255
12.6.2 糊涂窗口综合症259
12.7.2 确认260
12.7.1 检验和260
12.7 差错控制260
12.7.3 确认类型261
12.7.5 失序的报文段262
12.7.4 重传262
12.7.6 一些情况263
12.8 拥塞控制266
12.8.1 网络性能267
12.8.2 拥塞控制机制268
12.8.3 TCP中的拥塞控制269
12.9.1 重传计时器273
12.9 TCP的计时器273
12.9.3 保活计时器276
12.9.2 持久计时器276
12.10 选项277
12.9.4 TIME-WAIT计时器277
12.11 TCP软件包283
12.11.1 传输控制块(TCB)284
12.11.3 主模块285
12.11.2 计时器285
12.12 重要术语288
12.11.5 输出处理模块288
12.11.4 输入处理模块288
12.13 本章小结289
12.14.1 习题290
12.14 实践安排290
12.14.2 研究活动293
第13章 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294
13.1.2 多重流295
13.1.1 进程到进程的通信295
13.1 SCTP的服务295
13.1.4 全双工通信296
13.1.3 连接多个网络296
13.2.2 流标识符(SI)297
13.2.1 传输序号(TSN)297
13.1.5 面向连接的服务297
13.1.6 可靠的服务297
13.2 SCTP的特点297
13.2.4 分组298
13.2.3 流序号(SSN)298
13.3 分组格式300
13.2.8 拥塞控制300
13.2.5 确认号300
13.2.6 流量控制300
13.2.7 差错控制300
13.3.2 块301
13.3.1 通用首部301
13.4 SCTP关联308
13.4.1 关联建立309
13.4.2 数据传送311
13.4.3 关联终止313
13.5 状态转换图314
13.4.4 关联异常终止314
13.5.1 几种情况315
13.5.2 其他情况318
13.6.2 发送端319
13.6.1 接收端319
13.6 流量控制319
13.6.3 一种情况320
13.7.1 接收端321
13.7 差错控制321
13.7.2 发送端322
13.7.3 发送数据块323
13.8.2 显式拥塞通知324
13.8.1 拥塞控制和多归属324
13.7.4 生成SACK块324
13.8 拥塞控制324
13.10 本章小结325
13.9 重要术语325
13.11.1 习题326
13.11 实践安排326
13.11.2 研究活动328
14.1 内部和外部路由选择329
第14章 单播路由选择协议(RIP、OSPF和BGP)329
14.2 距离向量路由选择330
14.2.2 共享331
14.2.1 初始化331
14.2.3 更新332
14.2.5 二结点循环的不稳定性333
14.2.4 什么时候共享333
14.3 RIP335
14.2.6 三结点的不稳定性335
14.3.1 RIP的报文格式336
14.3.2 请求和响应337
14.3.3 RIP的计时器338
14.3.4 RIP版本2339
14.3.5 封装340
14.4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341
构造路由表342
14.5.1 区域345
14.5 OSPF345
14.5.3 链路的类型346
14.5.2 度量346
14.5.5 OSPF分组348
14.5.4 图形表示法348
14.5.6 链路状态更新分组349
14.5.7 其他分组356
14.5.8 封装358
14.6.2 共享359
14.6.1 初始化359
14.6 路径向量路由选择359
14.6.3 更新360
14.7.1 自治系统的类型361
14.7 BGP361
14.7.3 BGP会话362
14.7.2 路径属性362
14.7.6 分组格式363
14.7.5 分组的类型363
14.7.4 外部BGP和内部BGP363
14.8 重要术语367
14.7.7 封装367
14.9 本章小结368
14.10.1 习题369
14.10 实践安排369
14.10.2 研究活动370
15.1.2 多播372
15.1.1 单播372
第15章 多播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372
15.1 单播、多播和广播372
15.1.4 多播和多个单播的比较373
15.1.3 广播373
15.2 多播应用374
15.3 多播路由选择375
15.2.5 远程学习375
15.2.1 访问分布式数据库375
15.2.2 信息传播375
15.2.3 传播新闻375
15.2.4 电视会议375
15.3.1 最佳路由选择:最短路径树376
15.4.1 多播链路状态路由选择378
15.4 多播链路状态路由选择:MOSPF378
15.3.2 路由选择协议378
15.5.1 多播距离向量路由选择379
15.5 多播距离向量路由选择379
15.4.2 MOSPF379
15.6.1 树的形成383
15.6 CBT383
15.5.2 DVMRP383
15.6.2 发送多播分组384
15.7.1 PIM-DM385
15.7 PIM385
15.6.3 选择汇集路由器385
15.6.4 小结385
15.8 MBONE386
15.7.2 PIM-SM386
15.10 本章小结387
15.9 重要术语387
15.11.1 习题388
15.11 实践安排388
15.11.2 研究活动389
16.1.1 操作390
16.1 BOOTP390
第16章 BOOTP和DHCP390
16.1.2 分组格式393
16.2.2 动态地址分配395
16.2.1 静态地址分配395
16.2 DHCP395
16.2.4 分组格式396
16.2.3 人工和自动配置396
16.2.5 转换状态397
16.2.6 交换报文398
16.4 本章小结399
16.3 重要术语399
16.5.1 习题400
16.5 实践安排400
16.5.2 研究活动401
17.1.1 平面名字空间402
17.1 名字空间402
第17章 域名系统(DNS)402
17.2.1 标号403
17.2 域名空间403
17.1.2 层次名字空间403
17.2.2 域名404
17.3.1 名字服务器的层次结构405
17.3 域名空间的分布405
17.2.3 域405
17.3.4 主服务器和次服务器406
17.3.3 根服务器406
17.3.2 区406
17.4.1 类属域407
17.4 因特网中的DNS407
17.4.3 反向域408
17.4.2 国家域408
17.5 解析409
17.4.4 注册机构409
17.5.4 递归解析410
17.5.3 地址到名字的映射410
17.5.1 解析程序410
17.5.2 名字到地址的映射410
17.5.6 高速缓存411
17.5.5 迭代解析411
首部412
17.6 DNS报文412
17.7.1 问题记录414
17.7 记录的类型414
17.7.2 资源记录415
17.8 压缩416
17.11 重要术语420
17.10 封装420
17.9 DDNS420
17.12 本章小结421
17.13.1 习题422
17.13 实践安排422
17.13.2 研究活动423
18.1.2 登录424
18.1.1 分时的环境424
第18章 远程登录:TELNET424
18.1 概念424
18.3.1 数据字符426
18.3 NVT字符集426
18.2 网络虚拟终端(NVT)426
18.4 嵌入427
18.3.2 远程控制字符427
18.5 选项428
18.6.1 允许选项429
18.6 选项协商429
18.6.2 禁止选项430
18.7 子选项协商431
18.6.3 对称431
18.8 对服务器进行控制432
18.9 带外信令433
18.11.1 默认方式434
18.11 操作方式434
18.10 转义字符434
18.11.3 行方式435
18.11.2 字符方式435
18.12 用户接口436
18.15 本章小结437
18.14 重要术语437
18.13 安全问题437
18.16.1 习题438
18.16 实践安排438
18.16.2 研究活动439
19.1 文件传送协(FTP)440
第19章 文件传送协议:FTP和TFTP440
19.1.1 连接441
19.1.2 通信442
19.1.3 命令处理444
19.1.4 文件传送448
19.1.5 匿名FTP451
19.2.1 报文452
19.2 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452
19.2.2 连接454
19.2.3 数据传送455
19.2.5 TFTP举例457
19.2.4 UDP端口457
19.2.7 安全性458
19.2.6 TFTP选项458
19.4 本章小结459
19.3 重要术语459
19.2.8 应用459
19.5.1 习题461
19.5 实践安排461
19.5.2 研究活动462
20.1.1 第一种情况463
20.1 体系结构463
第20章 电子邮件:SMTP、POP和IMAP463
20.1.3 第三种情况464
20.1.2 第二种情况464
20.1.4 第四种情况465
20.2 用户代理466
20.2.1 用户代理提供的服务467
20.2.3 发送邮件468
20.2.2 用户代理类型468
20.2.5 地址469
20.2.4 接收邮件469
20.2.7 MIME470
20.2.6 发件清单470
20.3 报文传送代理:SMTP475
20.3.1 命令和响应476
20.3.2 邮件传送阶段479
20.4.1 POP3482
20.4 报文读取代理:POP和IMAP482
20.4.2 IMAP4483
20.7 本章小结484
20.6 重要术语484
20.5 基于万维网的邮件484
20.8.1 习题485
20.8 实践安排485
20.8 研究活动486
管理器和代理487
21.1 概念487
第21章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487
21.2.2 SMI的作用488
21.2.1 SNMP的作用488
21.2 管理构件488
21.2.4 类比489
21.2.3 MIB的作用489
21.3 SMI490
21.2.5 概要490
21.3.1 名字491
21.3.2 类型492
21.3.3 编码方法493
21.4 MIB495
21.4.1 访问MIB变量496
21.5 SNMP498
21.4.2 字典式排序498
21.5.1 PDU499
21.5.2 格式500
21.6 报文501
21.7 UDP端口503
21.10 本章小结504
21.9 重要术语504
21.8 安全504
21.11.1 习题505
21.11 实践安排505
21.11.2 研究活动506
22.1.1 客户(浏览器)507
22.1 体系结构507
第22章 万维网:HTTP507
22.1.3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508
22.1.2 服务器508
22.1.4 Cookies509
22.2.1 静态文档510
22.2 万维网文档510
22.2.2 动态文档512
22.2.3 活动文档514
22.3.1 HTTP事务515
22.3 HTTP515
22.3.3 代理服务器521
22.3.2 持久和非持久连接521
22.5 本章小结522
22.4 重要术语522
22.6.1 习题523
22.6 实践安排523
22.6.2 研究活动524
层次525
23.1 ATM广域网525
第23章 在ATM上运行IP525
23.2 用信元携带数据报528
23.3.1 地址529
23.3 信元的转发529
为何使用AAL5529
23.4.1 分组格式530
23.4 ATMARP530
23.3.2 地址绑定530
23.4.2 ATMARP的操作532
23.5 逻辑IP子网534
23.7 本章小结535
23.6 重要术语535
23.8.1 习题536
23.8 实践安排536
23.8.2 研究活动537
24.1.2 移动主机538
24.1.1 固定主机538
第24章 移动IP538
24.1 编址538
24.2 代理539
24.3 三个阶段540
24.2.2 外地代理540
24.2.1 归属代理540
24.3.1 代理发现541
24.3.2 登记542
24.3.3 数据传送544
24.4.1 两次穿越545
24.4 移动IP的低效率545
24.5 重要术语546
24.4.3 解决方法546
24.4.2 三角形路由选择546
24.7.1 习题547
24.7 实践安排547
24.6 本章小结547
24.7.2 研究活动548
第25章 多媒体549
25.2 音频和视频压缩550
25.1.2 数字化视频550
25.1 数字化音频和视频550
25.1.1 数字化音频550
25.2.2 视频压缩551
25.2.1 音频压缩551
25.3 流式存储音频/视频554
25.3.3 第三种方法:使用媒体服务器555
25.3.2 第二种方法:使用具有元文件的万维网服务器555
25.3.1 第一种方法:使用万维网服务器555
25.3.4 第四种方法:使用媒体服务器和RTSP556
特性557
25.5 实时交互式音频/视频557
25.4 流式直播音频/视频557
25.6.1 RTP分组格式561
25.6 RTP561
25.7.2 接收方报告563
25.7.1 发送方报告563
25.6.2 UDP端口563
25.7 RTCP563
25.8.1 SIP564
25.8 IP语音564
25.7.3 源点描述报文564
25.7.4 再见报文564
25.7.5 特定应用报文564
25.7.6 UDP端口564
25.8.2 H.323567
25.9 重要术语568
25.10 本章小结569
25.11.2 研究活动570
25.11.1 习题570
25.11 实践安排570
26.1.3 编址571
26.1.2 外联网571
第26章 专用网、虚拟专用网和网络地址转换571
26.1 专用网571
26.1.1 内联网571
26.2.1 实现保密572
26.2 虚拟专用网572
26.2.2 VPN技术574
26.3.1 地址转换575
26.3 网络地址转换(NAT)575
26.3.2 转换表576
26.3.3 NAT和ISP577
26.5 本章小结578
26.4 重要术语578
26.6.2 研究活动579
26.6.1 习题579
26.6 实践安排579
27.1 IPv6580
第27章 下一代:IPv6和ICMPv6580
27.1.1 IPv6的地址581
27.1.2 地址空间指派582
27.1.3 分组格式586
27.2 ICMPv6595
27.1.4 IPv4和IPv6的比较595
27.2.1 差错报告596
27.2.2 查询598
27.3.2 隧道技术602
27.3.1 双协议栈602
27.3 从IPv4过渡到IPv6602
27.3.3 首部转换603
27.4 重要术语604
27.5 本章小结605
27.6.1 习题606
27.6 实践安排606
27.6.2 研究活动607
28.1 密码学608
第28章 网络安全608
28.1.1 对称密钥密码学609
28.1.2 公钥密码学612
28.1.3 比较613
28.2.1 使用对称密钥密码学的保密614
28.2 保密614
28.3 电子签名615
28.2.2 使用不对称密钥密码学的保密615
28.3.1 对摘要签名616
28.3.1 对整个文档签字616
28.4.1 用对称密钥密码学进行实体鉴别618
28.4 实体鉴别618
28.5.1 对称密钥分配620
28.5 密钥管理620
28.4.2 用公钥密码学进行实体鉴别620
28.5.2 公钥认证626
28.5.3 Kerkeros627
28.6.1 IP层的安全:IPSec630
28.6 因特网的安全630
28.6.2 运输层安全634
28.6.3 应用层的安全:PGP636
28.7.1 分组过滤防火墙637
28.7 防火墙637
28.7.2 代理防火墙638
28.8 重要术语639
28.9 本章小结640
28.10.1 习题641
28.10 实践安排641
28.10.2 研究活动642
附录A ASCII码644
B.2 基2:二进制648
权重648
附录B 数制648
B.1 基10:十进制648
B.3 基16:十六进制649
B.2.3 十进制到二进制649
B.2.1 权重649
B.2.2 二进制到十进制649
B.4 基256:IP地址650
B.3.3 十进制到十六进制650
B.3.1 权重650
B.3.2 十六进制到十进制650
B.4.3 十进制到IP地址651
B.4.2 IP地址到十进制651
B.4.1 权重651
B.6.2 从十六进制到二进制652
B.6.1 从二进制到十六进制652
B.5 比较652
B.6 其他的转换652
B.6.4 从二进制到基256653
B.6.3 从基256到二进制653
C.1.2 十六进制的计算654
C.1.1 二进制的计算654
附录C 检验和654
C.1 传统的654
C.1.3 十进制的计算655
C.2.1 八位Fletcher657
C.2 FLETCHER657
C.2.2 十六位Fletcher658
C.3 ADLER659
D.1.1 单个位差错661
D.1 差错的类型661
附录D 差错检测661
D.2.1 冗余662
D.2 检测662
D.1.2 突发差错662
D.2.2 奇偶检验663
D.2.3 循环冗余检验(CRC)665
D.2.4 检验和668
附录E 802项目669
E.2.2 PDU670
E.2.1 LLC670
E.1 802.1项目670
E.2 802.2项目670
E.2.3 MAC671
附录F 联系地址672
附录G RFC674
附录H UDP和TCP端口676
词汇表678
热门推荐
- 2103733.html
- 2201294.html
- 2844852.html
- 2169726.html
- 3560397.html
- 1595612.html
- 1157264.html
- 943321.html
- 2271657.html
- 3434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54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11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9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07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31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40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6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89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49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