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新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创新论
  • 唐五湘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
  • ISBN:7500213174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创造学 知识经济 管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创新及其分类1

一、创新概念的产生与内涵1

二、创新与相关概念的比较3

三、创新的分类9

第二节 创新的特性15

一、创新具有高风险性15

二、创新具有高回报率17

三、创新具有创造性18

五、创新具有时效性19

四、创新具有综合性19

六、创新是知识流动的过程20

第三节 创新的意义21

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21

二、创新是企业快速、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22

三、创新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24

四、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7

五、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础28

第四节 创新成功的实例30

一、微软:不断创新,成为知识经济的缩影30

二、宝钢:以高起点的创新赢得竞争优势32

三、长虹集团:采用适合自己的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35

四、海尔集团:通过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使“海尔”成39

五、TCL集团:在变革与创新中成长起来的竞争型国企的41

第二章 技术创新44

第一节 技术创新及其分类44

一、技术创新的涵义44

二、技术创新与相关或相似概念的比较46

三、技术创新的要素51

四、技术创新的分类52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研究进展52

一、曼斯菲尔德对技术推广模式的研究53

二、特列比尔柯克对部门间的技术扩散问题的研究55

三、曼斯菲尔德、维尔金斯等人对国际间技术转移的研究56

四、卡曼和施瓦茨对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的研究58

五、我国学者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59

第三节 技术创新的模式60

一、技术推动模式60

二、市场需求拉动模式61

三、双重作用模式62

第四节 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63

一、技术创新能力的涵义与影响因素63

二、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65

三、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70

第五节 技术创新的风险与防范76

一、技术创新的风险类型76

二、技术创新风险的防范对策79

第六节 绿色技术创新80

一、绿色技术的内涵81

二、绿色技术创新的类型82

三、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建议82

第三章 产品创新86

第一节 产品创新及其重要性86

一、产品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点目标86

二、产品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支撑87

第二节 新产品及其分类91

一、新产品的涵义91

二、新产品的分类93

第三节 产品创新的内容与程序97

一、产品创新的内容97

二、产品创新的程序97

第四节 产品创新的原则、策略、方式和方法100

一、产品创新应遵循的原则101

二、 常用的产品创新策略102

三、产品创新的方式104

四、常用的产品创新方法104

第五节 产品创新成功的因素106

一、产品创新失败的数据资料107

二、影响产品创新成功的主要因素108

一、国务院有关部委出台的支持产品创新的政策措施113

第六节 我国政府支持产品创新的政策措施113

二、部分地方政府出台的若干支持产品创新的政策措施116

第四章 过程创新118

第一节 过程创新重要性及原则118

一、过程创新的涵义118

二、过程创新的重要性119

三、过程创新的基本原则123

第二节 过程创新的基本内容126

一、工艺的改革126

二、生产设备的更新改造127

三、技术劳动者的培训131

第三节 新型生产方式133

一、现代化大生产的开始——大量生产方式134

二、JIT(准时)生产方式135

三、精益生产方式140

四、敏捷制造142

第四节 清洁工艺——清洁生产方式145

一、清洁工艺(精洁生产)的基本概念145

二.推行清洁生产的意义147

三、实现清洁生产的技术方法148

四、中国推行清洁生产的主要目标150

第五章 市场创新152

第一节 市场创新及其意义152

一、市场创新的涵义152

二、市场创新的意义154

第二节 市场调查与市场创新途径的选择157

一、市场机会的调查分析158

二、市场创新途径的选择163

第三节 我国企业的市场创新168

一、我国企业面临的新的市场环境状况168

二、我国企业市场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169

三、推进我国企业市场创新的对策171

第六章 组织管理创新175

第一节 组织创新及其依据175

一、组织创新的涵义175

二、组织创新的理论依据176

第二节 组织创新的主要内容177

一、以人为中心的组织创新178

二、以结构为中心的组织创新180

三、从组织过程为中心的组织创新182

第三节 组织创新的思路183

一、组织创新中需注意的问题183

二、我国企业重建和管理组织变革的思路186

三、对组织进行测量189

第四节 管理创新及其作用191

一、管理的实质及其职能191

二、管理创新的涵义193

三、管理创新对现代企业发展的作用196

第五节 管理创新的原则、条件和模式198

一、管理创新的原则198

二、管理创新的条件203

三、管理创新的模式206

第六节 企业管理创新的几个趋势207

一、注重和加强知识管理207

二、文方保护知识产权208

三、“没有管理的管理”209

第七节 我国管理创新要注意的问题210

一、选择正确的管理创新途径210

三、管理创新中要处理好的关系211

二、管理创新要立足国情211

第七章 制度创新213

第一节 制度及其创新213

一、制度的特点213

二、制度的分类214

三、制度创新及其特征217

第二节 制度创新理论220

一、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理论221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制度创新理论223

第三节 我国国有企业制度的形成与创新225

一、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特征及效率分析225

二、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创新227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237

第四节 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的运作237

二、现代企业制度得以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238

三、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机制240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配套改革243

第八章 金融创新246

第一节 金融创新及其背景246

一、金融创新的背景分析246

二、金融创新的原因分析249

三、金融创新的内涵252

第二节 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255

一、金融业务创新255

二、金融市场创新261

三、金融组织制度创新264

第三节 金融创新的效应分析268

一、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268

二、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的影响271

三、金融创新对整个金融业发展的影响273

第四节 我国金融创新的分析277

一、改革前我国不存在金融创新277

二、改革后我国的金融创新分析278

第九章 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285

第一节 创新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因素285

一、创新人才的素质构成285

二、创新人才是创新获壬功的第一要素288

第二节 创新要求教育重新定位292

一、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因素293

二、教育既是事业又是产业295

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可靠保证297

第三节 面向知识经济的教育创新298

一、知识经济与素质教育298

二、知识经济与智能教育301

三、知识经济与管理教育305

第四节 教育创新的问题探析308

一、确立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加大对教育的投308

二、确定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发挥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309

三、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311

第十章 国家创新体系315

第一节 国家创新体系及其系统结构315

一、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由来315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涵义316

三、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结构320

第二节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三大工程”322

一、《知识创新工程》322

二、《技术创新工程》327

三、《211工程》328

第三节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问题及对策331

一、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331

二、解决我国国家创新体系问题的对策3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