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世纪的文化史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郑先兴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72143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467页
- 主题词:文化史-史学史-研究-中国-20世纪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世纪的文化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文明史研究时期(1900~1915)16
第一节 呼唤文明:文明史研究产生的原因16
第二节“进步”与“科学”:文明史研究的理论22
一、“进步”与“科学”:巴克尔的史学的新理念22
二、“进步”与“科学”,:福泽谕吉文明史观29
第三节“民族史”、“国民史”与“分科之学”:文明史研究的实践36
一、从《新史学》到《读史总论》:中国文明史研究的理论构建36
二、从《论文明之义》到《中国风俗史》:中国文明史研究的实践成果42
三、结语52
第二章 文化史研究的诞生时期(1915~1927)54
第一节 千呼万唤始出来:“五四”催生文化史研究55
一、孕育:中西文化问题讨论中的文化史研究实践55
二、初生:国故学讨论者所设计的文化史研究63
三、长成:文化史研究走入课堂68
四、附录:顾康伯的《中国文化史》76
第二节“新史学”思潮与梁启超的文化史研究81
一、“人类的问题”与“价值”:文化史研究的新观念82
二、“人类社会”与“科学”:梁启超文化史研究的实践89
三、结语104
第三节 新人文主义与学衡派(柳治徵、陈登原)的文化史研究105
一、“想象”与“同情”:白璧德的文化史观106
二、“独异”“批评”与“独造”:学衡派的文化史研究实践111
三、结语128
第四节 新生机主义与文化史研究130
一、“创化”与“进化”:新生机主义的文化史研究理论130
二、“知识”“本能”与“文化”:新生机主义的研究实践135
三、结语148
第三章 文化史研究的繁荣时期(1927~1937)150
第一节 文化活动促荣文化史研究151
一、社会史与文化建设的讨论:文化史研究的社会氛围151
二、“文化协会”与“社联”:文化史研究的组织保证154
三、外事与译介:文化史研究的理论源泉157
四、文化学:文化史研究的理论构建158
第二节 社会科学:文化史研究的新天地164
一、社会科学:文化史研究的新理念165
二、“通史”与“专史”:社会科学观念的文化史研究实践173
三、结语192
第三节 文化人类学与文化史研究193
一、科学化: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理念193
二、“播化论”:域外视野中的中国文化史197
三、结语205
第四节“爱和平”与“先民创造的成绩”——三民主义与陈安仁的文化史研究206
一、“爱和平”“不知自由”与“求生存”:三民主义的文化史观206
二、“先民创造成绩”的体现:陈安仁的文化史研究实践213
三、结语222
第五节 地望观念与文化史研究(上)222
一、从“南方文化运动”到“江浙文化论”:地望的文化史观223
二、谁主宰中国:地望观念的文化史研究实践228
三、结语237
第四章 文化史研究的经世时期(1937~1949)238
第一节 民族主义的文化史研究——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239
第二节 文化形态学说与文化史研究243
一、“战争是创造者”与“刺激—反应”:文化形态学说的研究理论243
二、循环史观与战国策学派:文化形态学说的研究实践251
三、结语278
第三节 唯物史观与文化史研究278
一、“环境创造人,人也改变环境”: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279
二、唯物史观的文化史研究实践287
三、结语304
第五章 文化史研究的再度繁荣时期(1980~2000)305
第一节 学科的呼唤与教材的编纂——学科理论构建与文化史研究309
一、文化史研究的学科理论构建309
二、学科文化史研究的实践314
三、结语318
第二节 地望观念与文化史研究(下)318
一、“文化圈”“行政区”与“一体多元”:地望的文化史研究观念319
二、从“地域”到“地缘”:地望观念的研究实践324
三、结语333
第三节“疏通知远”与“类族辨物”——通史观念与文化史研究333
一、“疏通知远”:通史的研究观念334
二、“类”与“通”:通史观念的研究实践336
三、结语343
第四节 轴心期与经典——文化元典与文化史研究343
一、从轴心期到经典:元典文化史研究的理论344
二、经典阐释:元典文化史研究的实践348
三、结语351
结束语 文化史研究与现代化——1900至2000年文化史研究批评354
附录一:文明史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1900~1915)363
附录二:改革开放以来中西史学比较的理论研究405
附录三:考中国最早以“文化史”命名的著作434
参考文献440
后记447
再版后记449
热门推荐
- 1316225.html
- 363936.html
- 158217.html
- 2452620.html
- 1711485.html
- 1328896.html
- 2788479.html
- 2148702.html
- 2263396.html
- 35146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80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67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5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59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39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5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70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60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88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2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