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感染与免疫学实验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感染与免疫学实验教程
  • 李立伟主编;鲍建芳副主编;严杰主审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4261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病原微生物-实验-医学院校-教材;免疫学-实验-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感染与免疫学实验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病原生物学基础实验1

实验一 显微镜的原理与使用方法1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原理和使用方法1

二、暗视野显微镜原理和使用方法2

实验二 细菌材料标本的制备4

一、细菌活菌不染色标本的制备4

二、细菌材料玻片标本的制备4

实验三 微生物常用染色方法6

一、单染色法6

二、革兰染色法6

三、抗酸染色法7

四、阿培脱染色法8

五、荚膜染色法9

六、芽孢染色法10

七、鞭毛染色法11

八、Fontana镀银染色法11

九、墨汁染色法12

实验四 细菌的人工培养13

一、常用基础培养基的制备13

二、细菌人工培养的接种方法14

三、细菌常用生化反应19

实验五 细菌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消毒和灭菌22

一、细菌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22

二、细菌的消毒和灭菌22

实验六 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及细菌的变异25

一、抗生素的抗菌试验(纸片法)25

二、细菌鞭毛的变异26

三、细菌接合试验27

四、噬菌体的噬菌作用(平板法)27

实验七 细菌免疫学试验28

一、细菌免疫学鉴定试验28

二、细菌免疫学诊断试验29

实验八 细菌的分子生物学诊断32

一、聚合酶链式反应32

二、核酸杂交技术33

实验九 细菌毒素检测36

一、内毒素测定(鲎试验)36

二、外毒素毒性作用及抗毒素中和作用36

实验十 病原性球菌39

一、常见病原性球菌的菌体形态、排列及染色性39

二、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的培养特性40

三、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40

四、脓汁标本病原性球菌的分离鉴定41

实验十一 肠道杆菌和棒状杆菌43

一、肠道杆菌的形态及染色性43

二、粪便中肠道杆菌的分离与鉴定43

三、棒状杆菌45

实验十二 芽孢菌和分枝杆菌46

一、需氧芽孢杆菌46

二、厌氧芽孢梭菌46

三、分枝杆菌49

实验十三 真菌和其他微生物50

一、螺旋体50

二、立克次体50

三、支原体51

四、衣原体51

五、真菌52

实验十四 病毒形态和分离培养54

一、病毒形态的观察方法54

二、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54

实验十五 病毒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59

一、病毒血凝试验59

二、病毒血凝抑制试验59

实验十六 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61

一、聚合酶链式反应61

二、免疫印迹法62

实验十七 病毒的形态特点64

一、狂犬病毒包涵体(内基小体)64

二、麻疹病毒包涵体64

三、脊髓灰质炎病毒对细胞的致病作用65

实验十八 寄生虫常用标本的制备66

一、血液标本的制备66

二、粪便标本的制备67

三、排泄物和分泌物标本的制备72

四、穿刺标本的制备74

五、其他器官组织标本制备75

六、虫体标本的制备76

实验十九 寄生虫常用染色方法77

一、姬氏染色法77

二、瑞氏染色法78

三、铁-苏木素染色法78

四、碘液染色法79

五、金胺-酚染色法80

六、改良抗酸染色法81

七、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81

八、卡红染色法82

九、墨汁染色法83

实验二十 医学原虫84

一、叶足虫84

二、鞭毛虫86

三、孢子虫87

实验二十一 医学吸虫90

一、华支睾吸虫90

二、卫氏并殖吸虫90

三、布氏姜片吸虫91

四、日本血吸虫92

实验二十二 医学绦虫93

一、链状带绦虫和肥胖带绦虫93

二、细粒棘球绦虫94

三、曼氏迭宫绦虫94

实验二十三 医学线虫96

一、似蚓蛔线虫96

二、蠕形住肠线虫97

三、毛首鞭形线虫98

四、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98

五、马来布鲁线虫和班氏吴策线虫100

六、旋毛形线虫101

实验二十四 医学节肢动物102

一、昆虫纲102

二、蛛形纲104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实验106

实验一 凝集反应106

一、直接凝集反应106

二、间接凝集反应107

实验二 沉淀反应110

一、琼脂扩散试验110

二、免疫电泳试验113

三、环状沉淀试验118

实验三 补体参与的免疫反应120

一、溶血反应120

二、补体结合试验121

三、血清总补体含量的测定(CH50测定)124

四、溶血空斑试验126

五、补体介导的细胞毒试验127

实验四 免疫标记技术129

一、酶免疫技术129

二、荧光免疫技术135

三、金免疫技术139

四、放射免疫技术142

实验五 免疫印迹144

一、蛋白质的电泳分离144

二、将蛋白质从凝胶中转印至膜上148

三、免疫检测150

实验六 免疫细胞的分离与纯化153

一、外周血液中白细胞的分离153

二、外周血液中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密度梯度离心法154

三、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的分离156

四、淋巴细胞的分离纯化157

五、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分离与培养165

实验七 细胞免疫功能测定166

一、E玫瑰花环试验166

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167

三、NK细胞活性的检测169

四、LAK细胞的制备及其细胞毒活性检测173

五、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制备173

六、CTL细胞毒活性检测176

七、抗体介导的淋巴细胞毒试验177

八、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178

九、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180

实验八 流式细胞测定技术181

实验九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检测183

一、细胞因子的生物活性检测法183

二、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免疫学检测法193

三、细胞因子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法202

实验十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211

实验十一 HLA分型技术213

一、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213

二、DNA分型技术214

实验十二 超敏反应217

一、豚鼠过敏试验217

二、血清中总IgE水平测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218

三、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219

四、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220

五、循环免疫复合物(IC)的检测221

六、迟发型超敏反应(皮肤试验)223

实验十三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纯化225

一、伤寒杆菌(颗粒性抗原)抗血清的制备225

二、溶血素(颗粒性抗原)的制备227

三、抗人IgG(可溶性抗原)免疫血清的制备227

实验十四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229

一、小鼠骨髓瘤细胞的准备229

二、免疫B淋巴细胞的准备231

三、细胞融合232

四、融合细胞的接种与选择性培养233

五、杂交瘤细胞的检测234

六、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236

七、杂交瘤细胞的扩增与冻存236

八、单克隆抗体性质的鉴定237

九、单克隆抗体的生产239

十、单克隆抗体的提纯240

实验十五 抗体的纯化242

一、中性盐沉淀法粗提抗体242

二、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抗体243

实验十六 非特异性免疫实验246

一、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246

二、正常体液杀菌作用的测定248

第三篇 综合性实验250

实验一 人体正常菌群的检测250

一、人体手指皮肤正常菌群的检测250

二、人体咽喉部正常菌群的检测250

实验二 饮用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252

实验三 黄鳝体内棘颚口线虫感染的调查254

实验四 人体蠕形螨感染的调查255

实验五 TORCH感染的检测256

实验六 病原性球菌感染的病例分析258

实验七 肠道杆菌感染的病例分析260

实验八 病毒和其他微生物感染的病例分析262

实验九 线虫和吸虫感染的病例分析263

实验十 医学绦虫和原虫感染的病例分析265

第四篇 创新性实验267

实验一 医学微生物学科研课题设计与论文撰写267

一、医学微生物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特征267

二、医学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程序267

实验二 腹泻样品微生物(病原体)的检测274

一、导言274

二、背景设计276

三、实验目的276

四、实验要求276

五、进度安排276

六、实验报告276

实验三 细菌耐药性的检测277

一、导言277

二、背景设计279

三、实验目的280

四、实验要求280

五、进度安排280

六、实验报告280

附录281

附录Ⅰ 常用试剂的配制281

附录Ⅱ 动物实验技术285

附录Ⅲ 常用免疫学检查正常值288

附录Ⅳ 工作中应常注意的要点289

附录Ⅴ 危险品的防护290

参考文献2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