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印刷媒体技术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印刷媒体技术手册
  • (德)赫尔穆特·基普汉(Helmut Kipphan)著;谢普南,王强主译 著
  • 出版社: 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ISBN:750626046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274页
  • 文件大小:326MB
  • 文件页数:1302页
  • 主题词:印刷-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印刷媒体技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概述4

1.1传播技术4

1.1.1印刷媒体4

1.1.1.1书籍5

1.1.1.2杂志5

1.1.1.3报纸6

1.1.1.4小册子6

1.1.1.5其它印刷媒体6

1.1.2电子媒体6

1.1.3多媒体7

1.1.4分布与市场容量8

1.1.5未来发展的趋势与预测10

1.1.5.1传统印刷的变迁10

1.1.5.2新媒体集成11

1.2印刷媒体的生产14

1.2.1版式、排版和装帧设计15

1.2.1.1文字15

1.2.1.2排版18

1.2.1.3装帧设计23

1.2.2印前24

1.2.3印刷29

1.2.4印后加工/装订33

1.2.5生产流程中的数字化设备35

1.2.6媒体准备37

1.3印刷技术40

1.3.1概论40

1.3.2有版印刷技术41

1.3.2.1凸版/柔性版印刷45

1.3.2.2 凹版印刷48

1.3.2.3平版印刷/胶印52

1.3.2.4丝网印刷55

1.3.3无版印刷技术(NIP技术)58

1.3.3.1静电摄影60

1.3.3.2喷墨印刷63

1.3.3.3基于NIP技术的印刷系统65

1.4印刷质量68

1.4.1色彩与色彩原理68

1.4.2彩色图像合成78

1.4.3半色调处理/加网89

1.4.4质量控制/测量技术99

1.4.4.1色彩测量100

1.4.4.2色彩套准108

1.4.4.3光泽度的测量110

1.4.5表面处理111

1.4.5.1表面印后加工的特性112

1.4.5.2表面印后加工技术113

1.5印刷媒体材料117

1.5.1纸张117

1.5.2印刷油墨130

1.5.2.1结构与要求130

1.5.2.2胶印油墨137

1.5.2.3 凹印油墨137

1.5.2.4柔印油墨139

1.5.2.5凸印油墨139

1.5.2.6丝网印刷油墨140

1.5.2.7 凹版移印油墨140

1.5.2.8采用NIP技术的油墨140

1.5.3上光油142

1.6印刷机与印刷系统145

1.6.1基本结构145

1.6.2多色印刷系统的设计150

1.6.2.1单张纸印刷机150

1.6.2.2卷筒纸印刷机153

1.6.2.3包装印刷机160

1.7干燥方式167

1.7.1物理干燥(吸收)167

1.7.1.1红外(IR)干燥170

1.7.1.2挥发干燥171

1.7.1.3实际生产中的问题173

1.7.2化学干燥/固化173

1.7.2.1氧化173

1.7.2.2 UV干燥/固化174

1.7.2.3电子束干燥/固化(EBC)176

1.7.3辅助干燥技术176

1.7.3.1喷粉装置177

1.7.3.2加硅装置177

1.7.4检测技术178

1.8印后加工生产181

1.9经营管理与商业运作模式186

1.9.1产品选择与商业运作模式186

1.9.1.1增值链(产品深加工与生产范围)187

1.9.1.2财务与流通模式188

1.9.1.3技术服务式的传媒业191

1.9.2工作流程的协调191

1.9.2.1注重生产和注重管理191

1.9.2.2跟踪反馈193

1.9.2.3质量保证196

1.9.3生产计划198

1.9.3.1物料流程198

1.9.3.2生产能力的预测200

1.9.3.3人力资源的调配201

2 恒定印版的印刷技术208

2.1胶印208

2.1.1基本原理208

2.1.1.1工艺208

2.1.1.2印版、油墨、润版液211

2.1.1.3输墨单元、润版单元、印刷单元215

2.1.1.4印刷质量225

2.1.2单张纸胶印228

2.1.2.1纸张的传递228

2.1.2.2给纸装置231

2.1.2.3印刷单元239

2.1.2.4翻纸/双面印刷246

2.1.2.5收纸装置249

2.1.2.6干燥装置253

2.1.2.7印刷增强与在线印后加工256

2.1.2.8印刷机的构造(特殊设计)260

2.1.3卷筒纸胶印264

2.1.3.1卷筒纸胶印机及其系统概述264

2.1.3.2卷筒纸的输纸(进纸及其处理)280

2.1.3.3印刷单元285

2.1.3.4折页机及其可变印刷生产291

2.1.3.5报纸印刷297

2.1.4遥控、测量和控制技术/系统303

2.1.4.1印刷机的遥控系统304

2.1.4.2色彩测量和控制系统306

2.1.4.3套准测量和控制313

2.1.4.4印刷图文的检测315

2.1.4.5印刷质量在线测量与控制系统320

2.1.4.6遥控、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现状322

2.1.5印刷媒体生产的自动化326

2.1.5.1清洗程序326

2.1.5.2换版329

2.1.5.3纸张幅面调节和传纸调节330

2.1.5.4印刷单元给墨的预设332

2.1.5.5油墨与润版液的供给335

2.1.5.6印刷作业准备336

2.1.6典型胶印机及其生产系统340

2.1.6.1单张纸胶印机340

2.1.6.2卷筒纸胶印机/系统346

2.1.7未来发展的潜力356

2.1.7.1印刷质量358

2.1.7.2胶印工艺363

2.1.7.3干燥366

2.1.7.4自动化366

2.2 凹版印刷369

2.2.1凹版印刷工艺369

2.2.1.1凹印滚筒的制作369

2.2.1.2 凹印滚筒的成像372

2.2.1.3 凹印滚筒的保管与更换376

2.2.1.4压印滚筒377

2.2.1.5供墨装置和刮墨刀378

2.2.1.6干燥381

2.2.1.7圆周套准和横向套准381

2.2.1.8料仓转向杆上部结构383

2.2.1.9凹印折页机385

2.2.1.10卷筒纸架388

2.2.2典型凹版印刷系统388

2.2.3包装工业中的凹版印刷393

2.2.4未来发展的潜力398

2.3凸版印刷403

2.3.1基本原理403

2.3.2凸版印刷(工艺与应用)404

2.3.3柔性版印刷405

2.3.3.1印刷工艺406

2.3.3.2印刷单元410

2.3.3.3典型柔性版印刷机413

2.3.4未来发展的潜力413

2.4丝网印刷418

2.4.1基本原理/工艺418

2.4.1.1制版419

2.4.1.2印刷工艺423

2.4.2应用426

2.4.2.1平面丝网印刷426

2.4.2.2曲面丝网印刷426

2.4.3典型丝网印刷机427

2.4.3.1平台丝网印刷机427

2.4.3.2曲面丝网印刷机428

2.4.3.3轮转丝网印刷机429

2.4.4未来发展的潜力431

2.5特种印刷技术及其产品应用434

2.5.1证券印刷434

2.5.1.1票据印刷434

2.5.1.2邮票印刷441

2.5.1.3文件印刷445

2.5.2商业表格印刷446

2.5.3标签印刷450

2.5.4 凹版移印452

2.5.4.1印刷过程453

2.5.4.2电铸版制作457

2.5.4.3移印头、油墨、承印物固定装置457

2.5.4.4多色凹版移印及其应用459

3印前464

3.1传统印前464

3.1.1文字处理及排版465

3.1.1.1文字排版过程465

3.1.1.2文字手稿466

3.1.1.3文字输入466

3.1.1.4文字处理及排版468

3.1.2用于胶片/印版制作的文字输出470

3.1.2.1输出设备的结构设计470

3.1.2.2对胶片的要求473

3.1.3光机式图像处理或复制473

3.1.3.1模拟复制技术的应用与重要性475

3.1.3.2光机式复制技术的原理与任务475

3.1.3.3材料482

3.1.3.4复制技术中应用的机械和设备482

3.1.3.5单色印刷的原版胶片生产486

3.1.3.6多色印刷的原版胶片生产492

3.1.4电子复制技术(电子分色机)495

3.1.5拼版498

3.1.5.1页面拼版498

3.1.5.2拼大版500

3.1.6打样与试印502

3.1.7印版制作及其质量控制507

3.1.7.1概述507

3.1.7.2胶印508

3.1.7.3凸版印刷、柔性版印刷510

3.1.7.4凹版印刷511

3.1.7.5丝网印刷512

3.1.8色彩管理513

3.1.8.1阶调和色彩校正方法514

3.1.8.2胶印—凹印转换515

3.2数字印前517

3.2.1数字印刷产品的结构517

3.2.1.1技术能力和工作流程517

3.2.1.2印刷页面的数字化描述519

3.2.1.3数字加网523

3.2.2质量要求527

3.2.2.1输入分辨率和输出分辨率528

3.2.2.2可传递的阶调范围531

3.2.2.3网点形状532

3.2.2.4印刷中的阶调值影响533

3.2.2.5色彩管理的特性文件534

3.2.2.6图像相关的效果和校正535

3.2.3数码摄影535

3.2.3.1数码摄影的起源535

3.2.3.2用数码相机进行图像扫描536

3.2.3.3分辨率的要求539

3.2.3.4数码相机的特性540

3.2.3.5数码摄影与色彩管理541

3.2.4原稿的数字化(扫描仪)541

3.2.4.1扫描仪的设计与类型542

3.2.4.2滚筒扫描仪544

3.2.4.3平面扫描仪546

3.2.4.4数字化与重新数字化546

3.2.5拼大版和折手549

3.2.5.1页面拼版和拼大版549

3.2.5.2整页输出550

3.2.5.3软件折手551

3.2.5.4折手工作流程554

3.2.6栅格图像处理器(RIP)557

3.2.7数据存储媒体562

3.2.8网络565

3.2.8.1网络概念及其组成565

3.2.8.2与网络协同工作567

3.2.9数据格式567

3.2.10色彩管理573

3.2.10.1采用色彩管理的图像复制工艺573

3.2.10.2色彩特性文件的制作574

3.2.10.3色彩特性文件的结构576

3.2.10.4色彩特性文件的联接578

3.2.10.5色域匹配578

3.2.10.6色彩管理和样张制作579

3.2.10.7互联网图像的色彩管理580

3.2.10.8色彩管理与标准化581

3.2.11数字预打样581

3.2.11.1数字预打样工艺581

3.2.11.2软打样582

3.2.11.3硬打样583

3.2.11.4色彩管理方案585

3.2.11.5预飞检查589

3.2.12胶片与印版的制作589

3.2.12.1计算机直接制片系统590

3.2.12.2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592

3.2.12.3印前工作流程中的计算机直接制片和计算机直接制版593

4计算机直接制印技术601

4.1技术综述601

4.1.1计算机直接制片602

4.1.2计算机直接制版603

4.1.3计算机直接印刷(直接成像和计算机直接印品)603

4.1.4计算机直接制印技术与网络化的印刷媒体生产607

4.2计算机直接制片613

4.2.1原理与设备613

4.2.2胶片614

4.3计算机直接制版/滚筒/丝网617

4.3.1引言617

4.3.2胶印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的技术618

4.3.2.1设计原理618

4.3.2.2成像方法与印版打孔621

4.3.2.3胶印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624

4.3.3柔印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629

4.3.4凹印计算机直接制滚筒系统630

4.3.5丝印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631

4.3.6计算机直接制版的工作流程632

4.3.7计算机直接制版对质量的提升633

4.3.8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635

4.3.9数字成像的印版636

4.3.10计算机直接制版的发展趋势644

4.4计算机直接印刷/直接成像647

4.4.1每个印刷活件印版可变的计算机直接印刷/直接成像648

4.4.1.1计算机直接印刷/直接成像系统648

4.4.1.2系统的扩展与比较658

4.4.2可重复成像印版的计算机直接印刷/直接成像系统662

4.4.2.1应用材料/烧蚀的可重复成像印版663

4.4.2.2无需材料的可重复成像印版671

4.5计算机直接印品678

4.5.1基于静电摄影的印刷系统679

4.5.2基于离子成像、磁记录成像和喷墨的印刷系统686

4.5.3计算机直接印品系统的设计原理688

4.5.4数字印刷693

5无压印刷技术(NIP技术)699

5.1原理与基本构成699

5.1.1计算机直接印刷/印品技术699

5.1.2 NIP技术(综述)700

5.1.3 NIP技术的印刷过程及其功能组件701

5.1.4 NIP技术中数字控制式成像702

5.1.5计算机直接印品系统的概念/结构703

5.1.6 NIP油墨707

5.1.7计算机直接印品系统的组件709

5.2静电摄影711

5.2.1静电摄影的原理711

5.2.2成像系统713

5.2.3着墨装置(显影装置)和色粉716

5.2.4定影与清洁718

5.2.5印刷装置概述722

5.3离子成像723

5.3.1印刷装置723

5.3.2成像系统和离子成像原理724

5.3.3基于离子成像的印刷装置和印刷系统725

5.4磁记录成像728

5.4.1磁记录成像原理728

5.4.2磁记录成像系统730

5.4.3典型的印刷系统及其应用731

5.5喷墨印刷732

5.5.1喷墨印刷技术及其流程综述732

5.5.2连续喷墨印刷735

5.5.3按需喷墨印刷的墨滴技术738

5.5.4喷墨点阵结构744

5.5.5基于喷墨技术的多色印刷系统(节选)747

5.6热敏成像752

5.6.1热敏成像技术概述752

5.6.2热敏转印系统755

5.6.3热升华印刷系统759

5.7电子成像763

5.8照相成像767

5.9“X”成像770

5.9.1色粉喷射印刷技术771

5.9.2电凝结成像773

5.9.3直接成像印刷技术775

5.9.4新型NIP技术的评估777

6混合印刷系统783

6.1概述783

6.2混合印刷系统的类型785

6.3典型系统的构成及其应用787

6.3.1基于传统印刷技术的混合印刷系统787

6.3.2基于NIP印刷技术的混合印刷系统787

6.3.3传统与NIP印刷技术混合的印刷系统787

6.3.4基于计算机直接印刷与NIP直接成像技术的混合印刷系统790

6.3.5传统印刷技术与计算机直接印刷技术结合的混合印刷系统791

6.4在线与离线混合印刷生产793

7印后加工流程797

7.1印后加工流程的分类797

7.2印后加工的步骤与流程804

7.2.1裁切与模切804

7.2.1.1印后加工流程的特点804

7.2.1.2裁切机805

7.2.1.3卷筒纸裁切811

7.2.1.4模切813

7.2.2折页818

7.2.2.1折页过程的特征818

7.2.2.2折页机上的折页818

7.2.2.3书籍的折页828

7.2.3精装流程833

7.2.3.1精装流程的特点833

7.2.3.2印后加工中的精装流程835

7.2.4书芯的配帖837

7.2.4.1配帖流程的特点837

7.2.4.2配页839

7.2.4.3套帖书芯的配页843

7.2.5书芯的装订846

7.2.5.1书芯装订的特点846

7.2.5.2书芯的线订848

7.2.5.3无线胶订852

7.2.5.4塑料线烫订859

7.2.5.5铁丝平订862

7.2.6成品裁切864

7.2.6.1成品裁切的特点864

7.2.6.2书芯和小册子的成品裁切864

7.2.7书芯与小册子的切边866

7.2.7.1切边处理的特点866

7.2.7.2书芯切口的处理867

7.2.8书壳的制作870

7.2.8.1制壳流程的特点870

7.2.8.2书籍封面的制作873

7.2.9书籍的印后加工875

7.2.9.1工艺特点875

7.2.9.2书籍印后加工的作业程序876

7.2.10包装878

7.2.10.1包装流程的特点878

7.2.10.2书籍与小册子的包装879

7.3印后加工的流程结构883

7.3.1印后加工的基本原理883

7.3.1.1印后加工的生产流程883

7.3.1.2印后加工的内联模式885

7.3.1.3.折页的暂时存放888

7.3.2典型的印后加工生产线(示例)891

7.3.2.1标签裁切生产线891

7.3.2.2邮购印刷品及其折页产品生产线893

7.3.2.3 报纸的印后发行897

7.3.2.4杂志的印后发行902

7.3.2.5多帖小、册子装订生产线906

7.3.2.6硬质书壳生产线909

7.3.2.7短版活件的印后加工912

7.3.2.8纸袋生产系统914

7.3.2.9折叠纸盒917

8印刷媒体生产的材料与数据流程925

8.1材料的供应925

8.1.1印刷材料的供应925

8.1.1.1印版的供应926

8.1.1.2卷筒纸的供应928

8.1.1.3油墨、润版液与供气930

8.1.1.4 废物处理931

8.1.1.5单张纸胶印机的纸堆供应931

8.1.2印刷企业的物流管理934

8.1.2.1印刷企业的物料采购936

8.1.2.2印刷企业的库存管理936

8.1.2.3印刷企业的生产供给937

8.1.3出版企业的物流管理940

8.2网络与数据流程942

8.2.1网络及其接口的概念943

8.2.2数字化工作流程945

8.2.2.1印前数字工作流程945

8.2.2.2数字化工作流程和数字印刷(计算机直接印刷)947

8.2.2.3数字化工作流程:优势、挑战与可能性948

8.2.3印刷生产的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技术——CIP3949

8.2.4生产管理/监控系统953

8.2.4.1目的及应用953

8.2.4.2生产监控系统954

9印刷媒体生产规划959

9.1生产总则959

9.1.1印刷公司的战略定位959

9.1.2集中式与分散式生产961

9.1.2.1单一场所的集中式生产961

9.1.2.2多个场所的分散式生产962

9.1.2.3集成生产,系统的互联963

9.1.3按需印刷966

9.1.4个性化印刷968

9.2生产系统972

10印刷媒体中印刷方式与生产技术的比较983

10.1概述983

10.2印刷媒体生产方式与技术综述985

10.3生产方式与生产策略989

10.4印刷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选择标准993

10.5现行印刷系统的标准与印刷媒体生产的趋势995

10.5.1质量与生产能力995

10.5.2生产能力996

10.5.3单印张的生产成本996

10.5.4印刷媒体生产的趋势998

11电子媒体和多媒体1003

11.1媒体的概念1003

11.2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及其应用1005

11.2.1文本1005

11.2.2图形1006

11.2.3图像1006

11.2.4音频1009

11.2.5视频1009

11.2.6动画1009

11.2.7虚拟现实(VR)1010

11.2.8增强现实1011

11.2.9多媒体1012

11.2.10文档1012

11.3数据载体1014

11.3.1硬盘存储器1014

11.3.2可擦写、可移动存储器1014

11.3.3 CD-ROM和DVD-ROM1014

11.3.4磁带1015

11.4网络1016

11.4.1互联网1016

11.4.2内联网、外联网1017

11.4.3宽带网1017

11.5数据压缩1019

11.5.1压缩数据存档1019

11.5.2图像数据文件的压缩处理1019

11.5.3音频的压缩处理1020

11.5.4视频的压缩处理1021

11.6电子媒体和多媒体的输出设备1022

11.6.1屏幕输出1022

11.6.2投影设备1023

11.6.3立体输出1024

11.6.4直接到眼睛的投影1024

11.7多媒体应用1025

12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1029

12.1典的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1029

12.2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产品1032

12.3“电子”书、“电子”油墨与“电子”纸1034

12.3.1“电子”书(E-Books)1034

12.3.2“电子”油墨(E-Ink)、“电子”纸(E-Paper)1036

12.4市场预测及其发展趋势1041

13特别专题1051

13.1历史、教育和研究1051

13.1.1技术发展史(印刷和印前领域)1051

13.1.1.1胶印和胶印机1051

13.1.1.2 凹版印刷和凹印机1054

13.1.1.3凸版印刷和凸印机1057

13.1.1.4印刷机制造商之间的历史渊源1064

13.1.1.5印前1066

13.1.2教育和资格认证(职业培训及其课程)1072

13.1.2.1作为雇主的印刷工业1072

13.1.2.2教育要求和可选途径1074

13.1.2.3职业培训1074

13.1.2.4大学课程1077

13.1.2.5国际学习计划的奖学金1081

13.1.2.6海德堡印刷媒体学院1082

13.1.3科学和研究(精选示例)1082

13.1.3.1主题、方法与合作1084

13.1.3.2输墨装置1084

13.1.3.3印刷单元1088

13.1.3.4印张传递1092

13.1.3.5工业联合研究1095

13.2环境、安全和标准化1101

13.2.1印刷工业中的环境保护1101

13.2.1.1引言1101

13.2.1.2胶印中的环境保护1103

13.2.1.3凹版印刷中的环境保护1104

13.2.1.4 凸版和柔性版印刷中的环境保护1105

13.2.1.5丝网印刷中的环境保护1105

13.2.1.6面向环境的业务管理1105

13.2.1.7法律基础1106

13.2.1.8对环境相关措施的支持和建议1108

13.2.2安全资源1110

13.2.2.1健康与安全1110

13.2.2.2国际和欧洲的法令(法律)和标准1110

13.2.2.3具有安全意识的设计1112

13.2.2.4对分离保护装置的要求1115

13.2.2.5危险分析,危险评估1117

13.2.2.6 CE和GS的认证标志1117

13.2.2.7符合规定的使用1119

13.2.3工业标准、行业规范及国家/国际标准1119

13.3印刷媒体市场及其发展趋势1130

13.3.1报纸市场1130

13.3.2杂志市场1132

13.3.3书籍市场1134

13.3.4目录市场1135

13.3.5广告印刷市场1135

13.3.6包装市场1136

13.3.7 SOHO市场1136

14附录1143

14.1专用术语解释1143

14.1.1术语表1143

14.1.2部分缩写及其含义1156

14.1.3原始参考信息的缩写1160

14.2物理/技术量纲及其换算1162

14.2.1国际单位制(SI)量纲和单位(节选)1162

14.2.2国际单位制系统与英制系统之间的转换(米/英)1166

14.3目录1167

14.3.1手册中章节阅读的参考列表1167

14.3.2印刷媒体有关主题的文献选择(通用目录及其相关主题)1168

14.4标准(节选)1172

14.4.1印前1172

14.4.2印刷油墨1173

14.4.3承印材料1175

14.4.4材料(印版、橡皮布)1176

14.4.5印刷技术和印刷机1177

14.4.6印后加工1177

14.4.7质量、质量特性及其测量技术1177

14.4.8机械安全1180

14.4.9环境管理1180

14.5 印刷业研究协会以及教育机构1182

14.5.1大学1182

14.5.2研究协会和研究中心1187

14.5.3教育/培训机构1190

14.6印刷和出版业的协会和组织1196

14.6.1协会和组织1196

14.6.2工业联合研究机构1217

14.7印刷业中的国际会议12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