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心理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心理研究
  • 严国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1978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社会心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心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绪论1

0.1问题呈现与研究意义1

0.1.1现实意义4

0.1.2理论意义8

0.2研究现状11

0.2.1社会学、心理学领域中“社会心理”实证性研究路径现状12

0.2.2哲学领域中“社会心理”阐释性研究路径现状14

0.2.3以往研究的缺失18

0.3西方社会心理思想的历史考察21

0.4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创新之处28

0.4.1研究的基本思路28

0.4.2创新之处30

1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心理思想及其发展33

1.1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心理思想的理论和现实出发点34

1.1.1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心理思想的理论出发点:对旧哲学的超越34

1.1.2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心理思想的现实出发点:人的需要44

1.2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心理思想的主要内容55

1.2.1社会心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56

1.2.2社会心理具有丰富的现实喻意和明确的指向58

1.2.3社会心理隐含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60

1.2.4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给予社会心理极为强烈的影响61

1.3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心理思想的发展63

1.3.1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对社会心理思想的丰富64

1.3.2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心理思想的创新66

1.3.3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心理思想的发展86

2社会心理的概念、内涵与影响因素93

2.1社会心理的概念与历史发展阶段93

2.1.1社会心理概念的梳理与界定93

2.1.2社会心理概念的扩展性界说97

2.1.3社会心理的历史发展阶段105

2.2社会心理的内涵107

2.2.1社会心理体现个人与社会之间彼此超越的现实关系107

2.2.2社会心理体现社会现实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内在平衡关系111

2.2.3社会心理体现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自觉统一关系113

2.3他山之石:社会潜意识116

2.3.1社会潜意识的内涵与形成机制116

2.3.2社会潜意识与社会心理的联系与区别120

2.4社会心理产生、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129

2.4.1既定的自然环境状况130

2.4.2特定群体的经济状况132

2.4.3特定群体的政治状况134

2.4.4特定群体的文化状况136

3社会心理的形成机制与功能141

3.1社会心理的形成机制141

3.1.1社会认知阶段142

3.1.2社会情感阶段148

3.1.3社会精神阶段152

3.2社会心理的功能156

3.2.1社会心理是意识形态产生与发展的精神基础157

3.2.2社会心理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164

3.2.3社会心理是社会个体自我调节的重要工具171

4和谐的社会心理与和谐社会185

4.1和谐的社会心理是和谐社会的基础187

4.1.1和谐的社会心理有利于和谐社会中人们相互关系的和谐,确保社会安定188

4.1.2和谐的社会心理是和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谐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撑190

4.1.3和谐的社会心理是和谐社会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192

4.1.4和谐的社会心理是和谐社会中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道路之一194

4.2社会主义的隐性现代化道路建设中的“瓶颈”障碍196

4.3和谐的社会心理建设的基本原则201

4.3.1实践性原则202

4.3.2开放性原则204

4.3.3时代性原则205

4.3.4科学系统性原则206

4.4和谐的社会心理的建设方法与途径208

4.4.1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208

4.4.2加强现代健康人格的塑造213

4.4.3加强人文精神的建设,化解社会信仰危机219

5结语:社会心理研究不可忽视的领域229

5.1现当代心灵哲学研究意识的近况229

5.2意识的“困难问题”之争232

5.3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思想的启示235

主要参考文献241

后记2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