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石油化工分离原理与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石油化工分离原理与技术
  • 邹仁鋘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01819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石油化工分离原理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章 裂解气的净化4

第一节 脱酸性气体5

一、酸性气体杂质的来源和危害5

二、碱洗法6

三、长尾曹达法12

四、废碱液的处理13

五、醇胺法14

六、醇胺法与碱洗法结合17

第二节 脱水(深度干燥)17

一、水汽的来源和危害17

二、分子筛脱水的原理18

三、分子筛的脱水-再生操作21

第三节 脱炔24

一、炔烃的来源和危害24

二、溶剂吸收法脱炔25

三、催化加氢法脱炔29

四、溶剂吸收法和催化加氢法脱炔的比较47

五、其他脱炔法48

第四节 脱除一氧化碳49

一、一氧化碳的来源和危害49

二、脱除一氧化碳的方法49

小结50

第一节 压缩机的结构及其工作过程53

一、往复式压缩机53

第二章 裂解气的压缩53

二、离心式压缩机56

三、往复式压缩机和离心式压缩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60

第二节 压缩机的热力计算62

一、压力单位及其换算62

二、理论循环功和排气温度62

三、往复式压缩机的指示功及其功率65

四、离心式压缩机功的计算67

一、多段压缩的目的69

第三节 裂解气的多段压缩69

二、段数的确定71

三、段间压力分配73

第四节 裂解气多段压缩的工艺组织75

一、脱重组分75

二、在段间设前脱丙烷塔及其它操作78

三、在段间设汽提塔(或冷凝蒸出塔)80

第五节 裂解气多段压缩的有效能分析和节能措施81

一、裂解气多段压缩的能量平衡81

二、裂解气多段压缩的有效能平衡82

三、裂解气多段压缩的节能措施83

第六节 压缩系统双线操作91

一、操作可靠性91

二、装置投资92

三、乙烯产量92

四、物料损失92

五、维修费92

小结93

第三章 深冷分离工艺中的制冷系统95

第一节 制冷系统的工质95

一、制冷循环分析95

二、制冷循环的工质及具物理化学性质96

第二节 制冷循环工作原理和操作分析103

一、卡诺循环103

二、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操作分析106

第三节 多级制冷循环和复迭制冷循环107

一、多级制冷循环107

二、复迭制冷循环110

三、复迭多级制冷循环112

四、多级制冷循环和复迭制冷循环的计算114

第四节 制冷循环的有效能分析128

一、压缩子系统的有效能衡算129

二、换热子系统的有效能衡算129

第五节 制冷系统的节能措施130

五、总系统有效能效率130

四、总系统有效能衡算130

三、节流过程的有效能衡算130

一、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节能措施131

二、膨胀制冷的节能措施?141

小结147

第四章 裂解气的精馏分离149

第一节 氢和烃的气液相平衡性质150

一、氢和烃的饱和蒸气压150

二、气液相平衡常数151

三、相对挥发度155

第二节 脱甲烷塔的操作参数157

一、温度和压力对脱甲烷塔操作的影响157

二、脱甲烷塔的操作压力160

三、脱甲烷塔沿塔板的组成分布和温度分布161

第三节 提高乙烯回收率的工艺措施164

一、外来冷剂制冷——外冷(方案Ⅰ)164

二、尾气膨胀补充制冷——自冷(方案Ⅱ)164

三、冷箱的应用170

四、逐级分凝、多股进料(方案Ⅴ)174

五、加入溶剂的方案(方案Ⅵ)175

六、方案比较175

第四节 乙烯精馏塔的操作参数176

一、乙烯精馏塔的压力177

二、乙烯精馏塔的温度分布及组成分布182

小结185

一、分离的最小功及净功188

第一节 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分析188

第五章 分离过程能量的利用和节约188

二、有效能分析法192

三、分离过程的热力学效率207

第二节 精馏操作变量对能量消耗的影响213

一、回流比及的影响213

二、进料热条件(q值)的影响214

三、压力的影响216

一、非绝热精馏系统的组织及应用218

第三节 分离系统热集成结构对能量消耗的影响218

二、多效精馏系统的组织及应用228

三、逐级分凝、多股进料的方案231

四、与工艺串联的制冷系统的方案233

第四节 热泵精馏系统的组织及应用235

一、热泵精馏的一般流程235

二、热泵精馏的热力学效率及应用范围238

三、热泵的能量平衡问题242

四、乙烯-丙烯复迭制冷循环与精馏塔构成热泵系统的综合流程244

五、热泵精馏在丙烯精馏塔中的应用讨论246

第五节 分离系统与总过程的热集成254

一、换热网络问题及基本概念254

二、动力系统与整个过程的热集成260

三、精馏系统与整个过程的热集成263

小结270

第六章 深冷分离系统的生产组织273

第一节 化工过程的合成273

一、合成分离序贯问题的表示方法280

第二节 合成分离序贯的基本概念及经验规则280

二、合成分离序贯问题的基本概念281

三、合成分离序贯的经验规则284

四、非“简单-清晰切割”的分离序贯的合成方法288

第三节 合成分离序贯的主要方法291

一、探试合成法293

二、调优合成法297

三、最优化算法合成法305

第四节 深冷分离流程组织314

一、深冷分离流程分析314

二、深冷分离流程的比较318

第五节 裂解气分离中的其它节能措施322

一、强化设备提高分离过程的热力学效率322

二、减少冷量的漏损以节约能量325

三、采用先进、合理的控制方案降低能耗327

小结330

附表 本书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与国际单位制单位(SI)换算关系3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