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 基础知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 基础知识
  •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人事司组织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978750435612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电缆电视-技术培训-教材;有线电广播系统-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 基础知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基础理论知识3

第1章 职业道德3

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3

1.1.1职业3

1.1.2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4

1.1.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4

1.2广播影视行业职业守则6

第2章 电工与电路基本知识7

2.1电流、电压、电功率的基本概念7

2.1.1电流7

2.1.2电压8

2.1.3电功率9

2.2简单直流电路的计算10

2.2.1欧姆定律10

2.2.2基尔霍夫定律10

2.2.3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12

2.2.4计算举例13

2.3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14

2.3.1弦交流电的三要素14

2.3.2弦交流电的周期、频率和角频率15

2.3.3初相角及相位差15

2.3.4弦交流电的有效值16

2.3.5弦量的相量表示法17

2.3.6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元件18

2.3.7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感元件19

2.3.8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容元件20

2.4电磁感应基本知识21

2.4.1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感应定律21

2.4.2自感、互感和涡流23

2.4.3理想变压器26

2.5电阻、电容的基本特性及串并联关系28

2.5.1电阻28

2.5.2电容30

2.6串、并联谐振电路的基本特性32

2.6.1串联谐振电路32

2.6.2并联谐振电路35

2.7三相交流电的基本概念38

2.7.1三相交流电38

2.7.2三相正弦电动势的产生39

2.7.3三相四线制40

2.7.4三相负载的连接40

2.7.5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42

第3章 模拟电路基本知识45

3.1二极管、三极管的基本特性45

3.1.1二极管的基本特性45

3.1.2三极管的基本特性47

3.2基本放大电路51

3.2.1放大电路的组成51

3.2.2电路的放大原理52

3.2.3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52

3.2.4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状态52

3.2.5放大电路的动态工作状态53

3.3正弦波振荡电路55

3.3.1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概念55

3.3.2LC正弦波振荡电路55

3.3.3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58

3.3.4石英晶体振荡电路59

3.4滤波器61

3.4.1低通滤波器61

3.4.2高通滤波器61

3.4.3带通滤波器62

3.4.4带阻滤波器63

3.5直流稳压电源64

3.5.1硅稳压管并联型稳压电路64

3.5.2串联型稳压电路66

3.5.3集成稳压器67

第4章 数字电路基本知识72

4.1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72

4.1.1数字信号72

4.1.2数字电路73

4.1.3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及型号73

4.2基本逻辑运算75

4.2.1三种基本逻辑运算75

4.2.2复合逻辑运算77

4.3逻辑门电路78

4.3.1门电路的分类78

4.3.2门电路的性能指标79

4.4触发器电路79

4.4.1触发器的特点80

4.4.2触发器的分类80

4.4.3触发器的功能描述80

4.4.4触发器的性能指标83

4.5组合逻辑电路84

4.6时序逻辑电路84

第5章 通信系统基本知识86

5.1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86

5.2通信系统的分类86

5.2.1模拟通信系统87

5.2.2数字通信系统87

5.2.3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89

5.3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89

5.3.1模拟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90

5.3.2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90

5.4光纤通信系统91

5.4.1光纤通信基本原理91

5.4.2光强调制的光纤通信系统93

5.4.3数字基带光纤传输系统93

5.4.4数字载波光缆传输系统94

5.5数据通信系统94

5.5.1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94

5.5.2数据传输方式96

5.5.3数据复用方式98

第6章 调制的基本原理103

6.1基本概念103

6.1.1调制的概念103

6.1.2调制的功能103

6.2模拟调制104

6.2.1调幅104

6.2.2残留边带调制107

6.2.3调频107

6.3数字调制108

6.3.1频移键控108

6.3.2四相相移键控109

6.3.3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111

第7章 电磁兼容基本知识114

7.1电磁兼容概述114

7.1.1电磁干扰114

7.1.2电磁兼容的含义116

7.2电磁兼容性的实施116

7.2.1电磁兼容性控制技术概述116

7.2.2屏蔽技术116

7.2.3滤波技术117

7.2.4接地技术118

第8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20

8.1计算机系统120

8.1.1计算机硬件组成120

8.1.2计算机软件组成121

8.2计算机操作基本知识121

8.2.1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121

8.2.2Windows中文输入127

8.2.3Word应用软件的使用128

8.3计算机网络基础133

8.3.1计算机网络概述133

8.3.2Internet基础134

8.4计算机病毒概述136

8.4.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136

8.4.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137

8.4.3计算机病毒的防治137

下篇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141

第1章 模拟电视基本知识141

1.1电视图像的基本参数141

1.1.1亮度、对比度、灰度141

1.1.2彩色三要素142

1.1.3图像的尺寸与几何形状142

1.1.4电视图像清晰度与电视系统的分解力143

1.2电视扫描原理143

1.2.1行扫描与场扫描143

1.2.2逐行扫描与隔行扫描145

1.2.3我国电视广播扫描参数145

1.3彩色图像的传送与还原原理146

1.3.1CCD器件的工作原理146

1.3.2彩色图像的传送与还原原理146

1.4电视信号的调制147

1.4.1视音频基带信号147

1.4.2图像信号的调制147

1.4.3伴音信号的调制148

1.4.4高频电视信号的频谱149

1.5彩色电视制式149

1.5.1彩色电视制式149

1.5.2兼容制彩色电视简述150

1.6PAL制彩色全电视信号152

1.6.1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152

1.6.2PAL制色度信号153

1.6.3PAL制色同步信号157

1.6.4PAL制彩色全电视信号波形157

1.7彩色电视显示器件158

1.7.1彩色显像管159

1.7.2液晶显示器160

1.7.3等离子体显示器160

1.8彩色电视接收机的基本工作原理161

第2章 数字电视基本知识165

2.1数字电视基本概念165

2.1.1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165

2.1.2数字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167

2.2视频与音频信号的数字化168

2.2.1取样168

2.2.2量化169

2.2.3编码169

2.2.4演播室数字分量编码的国际标准(4:2:2)170

2.3数字电视的信源编解码172

2.3.1电视信号压缩的必要性172

2.3.2图像信号压缩的可行性173

2.3.3压缩编码方式的分类175

2.3.4图像压缩编解码的过程176

2.3.5数字图像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176

2.4数字电视的信道编解码178

2.4.1误码产生的原因178

2.4.2提高数字通信可靠性的途径179

2.4.3差错控制的基本原理179

2.4.4常用信道编码简介180

2.5数字电视机顶盒183

2.5.1数字电视机顶盒的主要功能183

2.5.2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分类184

2.5.3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工作原理185

第3章 有线广播电视系统基本知识185

3.1有线电视系统的构成187

3.2传输介质189

3.2.1同轴电缆189

3.2.2光缆191

3.3有线电视系统的频率划分和频道配置194

3.3.1有线电视系统的频率划分194

3.3.2有线模拟电视系统的频道配置194

3.3.3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频道配置198

3.4有线电视业务种类204

3.5有线电视系统的性能指标205

3.5.1分贝与电平205

3.5.2系统的噪声特性207

3.5.3系统的失真特性208

3.5.4系统接口特性211

3.5.5误码率与调制误差率211

第4章 相关法规与标准知识213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要点提示213

4.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要点提示214

4.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要点提示214

4.4广播电视有关法规214

4.5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标准与规范215

4.5.1国家标准215

4.5.2行业标准215

4.5.3工程施工规范217

4.6产品质量法基本内容217

4.6.1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217

4.6.2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218

4.6.3损害赔偿218

4.7安全用电219

4.7.1触电的形式219

4.7.2安全用电措施219

4.7.3触电急救220

4.8消防知识220

4.8.1电气设备引起火灾的原因220

4.8.2预防电气设备引起火灾的措施221

4.8.3灭火的基本方法221

附录1有线电视管理规定223

附录2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227

附录3常用英语缩略语238

附录4有线电视系统常用图形符号244

参考文献250

后记2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