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神经损伤的基础与临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神经损伤的基础与临床
  • 刘伟国,杨小锋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6307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41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563页
  • 主题词:神经系统疾病-诊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神经损伤的基础与临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颅脑损伤5

一、基础篇5

第一章 解剖与生理基础5

第一节 颅顶软组织5

一、头皮的解剖5

二、颅顶软组织血管、神经和淋巴组织6

第二节 颅骨7

一、颅盖7

二、颅底8

第三节 脑膜10

一、硬脑膜10

二、蛛网膜12

三、软脑膜12

第四节 脑12

一、大脑12

二、间脑17

三、脑干20

四、小脑23

第五节 颅神经25

一、感觉性神经25

二、运动神经27

三、混合性脑神经28

第六节 脑的血管29

一、脑的动脉系统29

二、脑的静脉系统32

第七节 脊髓33

一、脊髓的被膜33

二、脊髓的位置与外形34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35

四、脊髓的功能36

第八节 脊神经36

一、颈丛37

二、臂丛37

三、腰骶丛37

四、脊神经的节段性分布38

第九节 脊髓的血管38

一、脊髓的动脉38

二、脊髓的静脉39

第十节 脑脊液循环系统39

一、脑室和脑池39

二、脑脊液循环41

第二章 颅脑损伤的机理和分类43

第一节 颅脑损伤的机理43

一、直接暴力损伤的机理43

二、间接暴力损伤的机理44

第二节 颅脑损伤的分类45

一、昏迷程度的分类45

二、伤情轻重的分类46

第三章 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47

第一节 血脑屏障、脑血流量与脑代谢47

一、血脑屏障47

二、脑血流量47

三、脑代谢48

第二节 脑水肿49

一、概述49

二、病因49

三、分类49

四、发病机理50

五、病理51

六、临床表现51

七、诊断52

八、治疗52

第三节 颅内压增高53

一、概述53

二、病因53

三、病理生理54

四、临床表现56

五、治疗57

第四节 脑疝59

一、概述59

二、小脑幕切迹疝59

三、枕骨大孔疝60

四、其他脑疝61

第五节 神经元损伤62

一、神经元损伤机制62

二、神经保护治疗64

三、亚低温脑保护治疗64

第四章 颅脑损伤的治疗基础66

第一节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66

一、神经外科水、电解质平衡66

二、神经外科酸碱平衡68

第二节 脱水疗法70

一、高渗脱水剂70

二、利尿脱水剂71

第三节 激素的应用71

一、作用机制72

二、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72

三、注意事项72

四、性激素73

第四节 亚低温的应用73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73

二、作用机制73

三、亚低温疗法的临床应用74

四、并发症75

第五节 高压氧治疗75

一、概述75

二、原理76

三、适应证77

四、高压氧的临床应用77

五、并发症78

第六节 神经保护性药物79

一、神经系统兴奋药79

二、脑血管扩张药80

三、其他脑功能改善药物81

第七节 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83

一、营养状态的评定84

二、营养支持疗法84

第八节 颅脑损伤抗菌药物的应用87

一、血脑屏障87

二、感染来源和途径87

三、抗菌药物应用原则87

四、常用抗菌药物88

五、注意事项91

第九节 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93

一、康复治疗的概念94

二、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94

三、颅脑损伤康复治疗的目的和原则94

四、康复治疗的基本条件94

五、康复治疗的程序95

六、康复治疗的方法96

七、康复评定104

二、基础研究进展篇109

第五章 脂质过氧物与颅脑损伤109

第一节 自由基及自由基反应的基本概念109

一、概述109

二、自由基反应110

第二节 自由基的生理作用110

一、吞噬作用110

二、与前列腺素的合成关系111

三、与凝血酶原的合成关系111

四、解毒作用111

五、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关系111

六、脂肪加氧化酶产物111

七、生殖和胚胎发育111

八、调节细胞增殖与分化112

第三节 自由基损伤机制112

一、自由基的生物控制系统112

二、生物膜化学结构上的脆弱性113

三、脂类过氧化物114

第四节 自由基的病理作用114

一、对蛋白质的损害114

二、对核酸的损害114

三、对细胞膜的损害115

四、自由基与细胞凋亡115

第五节 自由基病理学与颅脑损伤115

一、自由基损伤是神经细胞死亡的途径之一115

二、自由基损伤机制存在于创伤性脑损伤中的证据116

三、脂类过氧化与创伤后轴索变性116

四、脂类过氧化与颅脑损伤116

五、脂类过氧化与创伤性脑水肿117

六、脂类过氧化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118

七、脂类过氧化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血管痉挛119

八、CNS创伤后其他继发损害与自由基损伤119

九、TBI中自由基损伤的对策122

第六节 氧化应激与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123

一、氧化应激诱导神经细胞的凋亡实验研究123

二、外源性活性氧诱导细胞凋亡124

三、内源性ROS的生成增多引起细胞凋亡125

四、抗氧化应激作用可阻止细胞发生凋亡125

五、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126

第六章 炎性反应物质与颅脑损伤132

第一节 炎症与炎性反应物质132

第二节 炎性反应物质与颅脑损伤133

一、血管活性胺133

二、脂类递质134

三、肽类递质135

四、溶酶体成分140

第三节 炎性反应物质间的相互作用141

第四节 抗炎措施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141

一、阻抑炎性反应物质的产生和释放142

二、拮抗和抑制促炎因子142

第七章 微量元素与颅脑损伤144

第一节 镁与颅脑损伤144

一、镁在颅脑损伤中的保护机制145

二、镁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147

第二节 锌与颅脑损伤148

一、锌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148

二、锌在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149

第三节 钙与颅脑损伤150

一、神经元的正常钙代谢150

二、脑损伤后钙代谢异常及其病理损害作用152

三、钙拮抗剂对脑损伤的治疗作用154

第八章 神经营养因子与颅脑损伤157

第一节 神经营养因子的结构157

第二节 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的基因突变与疾病157

一、NGF家族及其受体基因的缺失、突变与疾病158

二、CNTF及其受体基因的缺失、突变与疾病159

三、GDNF家族及其受体基因的缺失、突变与疾病160

第三节 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160

一、发育对NTF水平的调节160

二、神经元活动对NTF和Trk水平的调节160

三、脑损伤对NTF表达的影响160

第四节 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系统疾病可能的治疗作用161

一、脑损伤161

二、脊髓损伤161

第五节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163

一、CNTF及其受体的组织分布164

二、CNTF和CNTFR的分子结构164

三、CNTF和CNTFR-α基因结构164

四、CNTF生物活性164

五、CNTF的基因表达调节165

六、CNTF的医用研究现状与前景165

第六节 神经节苷脂与颅脑损伤166

一、神经节苷脂的化学特性及其分布166

二、神经节苷脂对实验性颅脑损伤的保护治疗作用167

三、神经节苷脂的临床疗效168

第九章 神经干细胞与颅脑损伤173

第一节 神经干细胞简介173

第二节 神经干细胞的脑内移植174

一、脑内移植的历史回顾174

二、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概况175

三、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面临的问题175

第三节 神经干细胞分化的调控176

一、内源性因素176

二、外源性因素177

第四节 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技术与展望178

一、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方法178

二、细胞培养技术179

三、细胞纯化技术179

四、细胞鉴定179

五、神经干细胞的应用前景180

第十章 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183

第一节 概述183

一、细胞凋亡的形态学183

二、细胞凋亡的生化改变183

第二节 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185

一、细胞因子对细胞凋亡的调节185

二、细胞因子对细胞凋亡的调节途径186

三、氧化应激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187

四、热休克蛋白与颅脑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187

五、Bcl-2家族与颅脑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187

六、ICE与颅脑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188

第三节 caspase家族及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189

一、caspase家族蛋白酶的组成189

二、caspase家族蛋白酶的结构与功能190

三、caspase家族蛋白酶在细胞凋亡中的活化顺序195

第四节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与颅脑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195

一、诱生型一氧化合酶的生物学特性196

二、一氧化氮毒性机制197

第五节 缺氧诱导因子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198

一、HIF-1的发现与结构特征199

二、HIF的活性调节199

三、HIF-1的病理生理意义和功能200

四、HIF-1与细胞凋亡200

五、缺氧诱导因子与缺血缺氧脑损伤201

六、缺氧诱导因子与颅脑外伤的关系201

第六节 热休克蛋白与细胞凋亡及颅脑损伤的关系202

一、热休克蛋白的生物学特征202

二、HSP基因激活及其表达202

三、HSP的功能203

四、HSP与细胞凋亡204

五、HSP在脑损伤中的表达205

六、脑损伤HSP产生的机制及影响因素205

七、脑损伤和脑缺血后HSP表达的意义206

第十一章 颅脑损伤后的再生与修复210

第一节 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元胞体反应210

一、轴突损伤后影响神经元死亡或存活的因素210

二、神经损伤后存活神经元的分子、形态与功能改变211

三、轴突损伤后神经元胞体周围胶质细胞的变化212

四、轴突损伤引起的神经元信号转导变化212

第二节 神经轴突对损伤的反应213

一、轴突溃变213

二、轴突再生214

第三节 胶质细胞在神经再生中的双相效应215

一、成年动物CNS轴突的再生能力215

二、胶质细胞在CNS再生失败中的作用215

三、炎性反应在中枢神经再生中的作用217

第四节 生长锥与轴突生长导向217

一、生长锥的结构与前伸运动217

二、调节轴突生长导向的有关分子217

第十二章 颅脑损伤的基因治疗进展220

第一节 基因治疗简介220

一、概述220

二、基因治疗的程序221

三、基因转移系统222

第二节 创伤的基因治疗概述223

第三节 转基因在修复神经损伤中的作用224

一、神经基因治疗载体的选择224

二、基因治疗的途径225

三、神经损伤基因治疗靶基因的选择225

四、修复神经损伤的基因治疗的举例226

五、神经损伤的基因治疗的展望228

六、目前存在的问题228

三、临床篇233

第十三章 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治233

第一节 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233

一、一般临床表现233

二、辅助检查237

第二节 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240

一、颅脑损伤的规范化治疗240

二、急救、急诊处理241

三、病情的评价及分类处理243

四、临床治疗244

五、颅脑损伤的现代观点与争论249

第三节 头皮和颅骨损伤251

一、头皮损伤251

二、颅骨骨折253

第四节 原发性颅脑损伤257

一、开放性颅脑损伤257

二、闭合性颅脑损伤264

第五节 继发性颅脑损伤281

一、概述281

二、病理生理基础282

三、急性硬膜外血肿286

四、慢性硬膜外血肿290

五、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291

六、慢性硬膜下血肿294

七、急性及亚急性脑内血肿297

八、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299

九、特殊部位的血肿300

第六节 特殊类型的创伤性颅脑损伤303

一、婴幼儿及儿童的颅脑损伤303

二、老年人的颅脑损伤315

三、妊娠期妇女的颅脑损伤318

第十四章 颅脑损伤并发症与后遗症的临床诊治322

第一节 颅脑外伤后的合并肺部并发症322

一、肺部感染322

二、神经源性肺水肿328

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29

第二节 颅脑外伤后的心功能不全331

一、病因331

二、临床表现332

三、辅助检查332

四、治疗333

第三节 颅脑损伤后的急性肾衰竭335

一、病因336

二、发病机制336

三、临床表现337

四、诊断338

五、治疗338

第四节 应激性溃疡340

一、发病机制340

二、临床表现342

三、辅助检查343

四、治疗343

五、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345

第五节 颅脑损伤后的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346

一、水的失衡及处理347

二、钠的失衡及处理348

三、钾的失衡及处理352

四、酸碱平衡353

第六节 外伤性脑脊液漏355

一、症状和体征355

二、诊断356

三、治疗357

第七节 颅脑损伤后的颅内血管并发症358

一、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358

二、外伤性颅内动脉瘤364

第八节 颅神经损伤366

一、嗅神经损伤366

二、视神经损伤366

三、动眼神经损伤367

四、滑车神经损伤367

五、三叉神经损伤367

六、展神经损伤367

七、面神经损伤368

八、前庭蜗神经损伤368

九、后组脑神经损伤369

第九节 颅脑损伤后的头部感染369

一、头皮感染369

二、颅骨骨髓炎369

三、硬膜外脓肿370

四、硬膜下脓肿370

五、脑膜炎371

六、脑室炎371

七、脑脓肿372

第十节 颅脑损伤后的脑积水374

一、发病机制374

二、分类374

三、临床表现375

四、辅助检查375

五、预防376

六、治疗376

第十一节 颅脑损伤后的癫痫378

一、发病机制378

二、临床表现379

三、辅助检查380

四、诊断381

五、治疗381

第十二节 脑外伤后的综合征384

一、症状和体征385

二、辅助检查385

三、诊断与治疗385

第十三节 颅骨缺损和颅骨修补387

一、临床表现387

二、颅骨修补术387

第十四节 颅脑损伤后的持续性植物状态389

一、症状和体征389

二、诊断与诊断鉴别390

三、治疗390

第十五节 其他合并症392

一、外伤后脑膨出392

二、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392

三、外伤后脑脂肪栓塞综合征393

四、外伤后颅内积气395

第十五章 颅脑损伤合并症的临床诊治400

第一节 颅脑损伤合并骨关节损伤400

一、概述400

二、上肢骨关节损伤401

三、下肢骨关节损伤404

四、脊柱骨折409

五、骨盆骨折411

第二节 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414

一、肋骨骨折414

二、气胸415

三、血胸416

四、创伤性窒息417

五、肺爆震伤418

六、心脏损伤419

第三节 颅脑损伤合并腹部外伤420

一、脾破裂420

二、肝破裂420

三、胰腺损伤421

四、十二指肠损伤422

五、小肠及系膜损伤422

六、结肠及直肠损伤423

七、腹膜后血肿423

第四节 颅脑损伤合并口腔颌面部外伤423

一、概述423

二、上颌骨骨折424

三、下颌骨骨折424

四、牙及牙槽突损伤425

五、颧骨及眶底损伤425

第五节 多发伤426

一、概述426

二、多发伤诊断原则428

三、多发伤救治原则429

第十六章 神经外科重症的监护与救治431

第一节 生命体征和神经外科常见体征监护431

一、体温监护431

二、血压监护431

三、心率、心律监护432

四、呼吸监护432

五、意识监测432

六、瞳孔的观察432

七、眼球变化433

第二节 动脉血气分析433

一、血标本采集和检测434

二、血气分析的常用参数及临床意义434

三、血气分析的结果判定435

第三节 中心静脉置管及中心静脉压的监测436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436

二、操作方法436

三、置管注意事项437

四、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后的观察与护理437

五、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并发症与处理437

六、中心静脉压的测定439

第四节 肺动脉导管440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440

二、操作方法441

三、指标监测442

四、并发症及其处理443

五、临床应用443

六、注意事项444

第五节 颅内压监测445

一、概述445

二、目的445

三、指征445

四、技术方法445

五、选择方式445

六、监护仪标准446

七、护理446

八、颅内压波型和分析446

九、并发症447

第六节 气道管理447

一、呼吸功能障碍分型及临床表现447

二、呼吸功能障碍处理448

第二部分 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457

第十七章 急性脊髓损伤457

第一节 脊髓损伤的分型和病理基础457

一、临床分型457

二、病理改变459

三、不同方法造成的脊髓损伤的病理460

四、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461

五、脊髓损伤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461

第二节 脊柱脊髓损伤的检查与诊断462

一、临床检查462

二、影像学检查464

三、鉴别诊断466

第三节 脊柱脊髓损伤的预防及治疗467

一、脊柱脊髓损伤的预防及营救运送467

二、脊髓损伤的治疗468

第四节 脊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早期治疗472

一、整复骨折脱位472

二、脊髓的手术探查适应证与减压手术的选择472

三、治疗方法473

第五节 脊柱脊髓损伤的合并症及处理474

一、褥疮474

二、泌尿系感染474

三、排便功能障碍475

四、下肢挛缩畸形476

第六节 颈髓损伤476

一、颈髓损伤程度的判断476

二、颈髓完全性与部分性损伤的区别477

三、颈髓损伤的定位表现477

四、颈髓不完全损伤综合征478

五、脊髓半侧损伤综合征478

六、神经根损伤综合征479

七、X线片无异常的颈脊髓损伤479

第十八章 脊柱与脊髓火器伤481

一、流行病学481

二、解剖基础481

三、分类481

四、病理482

五、临床表现与诊断482

六、治疗483

七、并发症及其处理484

第十九章 脊髓刃器伤486

一、病因和病理486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486

三、治疗与预后487

第二十章 周围神经损伤488

第一节 概述488

一、损伤原因488

二、病理变化488

三、分类489

四、周围神经损伤的检查490

五、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491

六、晚期神经损伤的修复493

第二节 上肢神经损伤的处理493

一、臂丛神经损伤493

二、桡神经损伤495

三、正中神经损伤496

四、尺神经损伤497

五、指神经损伤498

第三节 下肢神经损伤498

一、坐骨神经损伤498

二、胫神经损伤499

三、腓总神经损伤499

四、股神经损伤500

第四节 神经卡压综合征500

一、腕管综合征501

二、骨间前神经综合征501

三、旋前圆肌综合征502

四、腕尺管综合征502

五、肘管综合征502

六、腓总神经压迫症503

七、踝管综合征503

第五节 周围神经火器伤503

第三部分 神经损伤的康复与护理509

第二十一章 神经功能康复509

第一节 康复生理的基础与理论509

一、中枢神经系统再生的有关研究509

二、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的生理基础511

三、康复训练的理论基础512

第二节 对因神经系统疾病致残患者的评估513

一、收集资料513

二、分析研究513

三、评估514

第三节 康复技能515

一、康复训练的重要性515

二、神经损伤的康复方法516

第二十二章 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和康复524

第一节 伤情观察及护理524

一、伤情的观察524

二、其他观察525

第二节 预后判断指标525

一、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及预后评分526

二、残疾分级评分526

三、脑电图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526

四、CT与MRI526

五、颅内压监护527

六、瞳孔反应527

第三节 影响预后的因素527

一、年龄527

二、多发伤527

三、早期缺氧和低血压527

四、并发症528

五、营养状况528

第四节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528

一、现场急救护理528

二、一般护理529

三、躁动的护理529

四、癫痫的护理530

五、亚低温治疗的护理530

六、脑脊液漏的护理530

七、气管切开后的护理531

八、昏迷病人的护理531

九、躁动病人的护理533

十、加强康复护理534

十一、心理指导534

第二十三章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535

一、功能锻炼或体育疗法535

二、功能性电刺激536

三、理学康复538

四、支具康复539

五、职业治疗及教育5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