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冲突与期许 元代女性社会角色与伦理观念的思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谭晓玲编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003097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妇女-生活方式-研究-中国-元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冲突与期许 元代女性社会角色与伦理观念的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元代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女性1
一、元代女性的婚龄1
(一)婚龄的礼法规定2
(二)女性实际婚龄样本分析2
1.女性“十四成婚”的普遍性8
2.一定范围内女性“早婚”现象的存在8
3.女性晚婚10
(三)结论12
二、元代特殊婚姻形态中的女性13
(一)收继婚13
1.收继婚流行区域与原因分析13
2.女性对收继婚的抵制17
(二)典雇婚18
1.出典原因18
2.承典原因20
3.典雇婚引发的社会问题21
4.典雇婚流行的区域21
5.元政府对典雇婚的态度24
(三)僧道婚24
1.僧道婚盛行的根本原因24
2.僧道婚的发生状况及其对世俗择偶观念的影响26
3.元政府对僧道婚的抑制28
(四)赘婿婚30
1.入赘与招赘原因补充31
2.军户招赘31
3.赘婿出逃与休弃33
三、元代女性的家庭角色35
(一)为人女35
(二)为人妻37
1.辛劳持家37
2.相濡以沫39
3.情愫绵绵40
4.夫妇间的不和谐因素41
(三)为人媳43
(四)为人母45
(五)为人婆48
四、元代的妾50
(一)元人蓄妾情况之考察50
1.置妾途径50
2.纳妾之动机51
3.元人的蓄妾观念53
(二)妾的家庭关系与社会地位54
1.妾的法律定位54
2.妻妾关系55
3.妾的其他处境58
五、元代判决离婚与女性的法律地位60
(一)元代判决离婚的适用范围60
1.对“七出”的继承61
2.“义绝”范围的扩大61
(二)“违律成婚”的法律介入65
1.“服内成婚”判决离婚66
2.“同姓成婚”判决离婚66
3.部分“良贱不婚”判决离婚67
(三)“判决离婚”的其他情况68
六、元代的女性再嫁69
(一)元政府对女性再嫁的态度69
1.身份限制70
2.经济限制71
3.守服时间限制72
(二)元代女性再嫁类型73
1.夫亡再嫁73
2.休弃再嫁75
3.断离再嫁75
4.收继75
5.嫁卖76
6.强赘(娶)76
(三)元代女性再嫁状况之评析77
1.元代女性再嫁现象的广泛存在77
2.元代社会对再嫁的认同78
第二章 元代女性的教育、职业与宗教信仰81
一、元代的女性教育81
(一)元代女性教育对于“女德”的凸显82
1.“女德”培养与礼教学习的密切关系83
2.“女德”的养成己与“家之兴废”结合起来84
3.“女德”成为推动社会风俗教化的参照标尺84
(二)元代女性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实现途径85
1.妇(女)德教育85
2.技能教育87
3.教育的途径90
(三)元代女性的教育自觉与文化传承92
二、元代女子的职业与生计98
(一)女性生计、职业列举98
1.纺织业98
2.商业99
3.娱乐业100
4.雇身人102
5.女师、尼姑、道姑104
6.师婆、卦姑、媒婆、药婆、穏婆、牙婆105
(二)元代女性职业生计状况分析110
1.层次低110
2.范围窄110
3.社会接受度低110
三、元代女性的宗教信仰112
(一)女性宗教信仰概况112
1.佛教信仰113
2.道教信仰114
3.伊斯兰教115
4.其他宗教信仰115
(二)元代女性信仰宗教方式之分析116
1.出家为尼、为道116
2.修建寺观117
3.施舍钱财、营奉造像118
4.居家自修118
(三)元代女性信教原因探讨120
1.祛灾祈福120
2.拒嫁与守节121
3.个人理念123
4.家庭影响124
5.还愿建寺或报恩出家124
6.被逼出家125
7.看破红尘126
8.拜佛延寿127
第三章 元代与女性有关的社会痼疾129
一、元代被掳掠的女性129
(一)掳掠女性的主要势力130
1.蒙元军队130
2.叛乱武装132
3.政府掳掠133
4.特权阶层与人贩134
(二)抗暴身死者的高尚情操135
(三)幸存者的归宿139
1.没官或掳掠将帅自用141
2.转卖141
3.出家141
4.赐嫁或配婚143
5.放归143
6.赎归145
二、元代的女口买卖149
(一)元代女口买卖的原因分析149
(二)元代女口买卖的特殊动因154
(三)买卖女口的中间环节与操作161
(四)元政府打击女口买卖的措施及实际效果164
三、元代的娼妓169
(一)元代宫妓、官妓、市妓169
1.宫妓170
2.官妓170
3.市妓172
(二)元代娼妓的来源与“良贱区隔”173
1.娼妓的来源173
2.良贱区隔175
(三)元代娼妓与士人的关系177
1.唱和捧奉177
2.两情相悦181
3.喜结良缘182
4.纵情声色185
第四章 元代列女与贞节观念189
一、元代列女人数之分析190
(一)史源与史家意识191
1.明朝统治阶层的道德期许在前代正史编纂中的反映191
2.史书编纂者对“列女”标准开始产生根本性转变192
3.后世方志“列女目”的兴修人为地扩大了元代列女的史源193
(二)元代社会变乱与“烈女”之风194
1.社会动乱导致烈女人数大幅度增加194
2.从众心理是导致“以死御辱”的重要原因196
3.女性缠足限制了行动198
(三)对女性教育控制的继续增强与旌表的利益刺激199
1.对女性教育控制的继续增强199
2.旌表的利益刺激201
二、元代的列女群202
(一)元代列女行为列举202
1.贞女与贞行列举202
2.孝女(妇)与孝行列举205
3.义妇(姑)与义行列举207
4.烈女(妇)208
(二)元代列女行为分析212
1.元代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212
2.中原传统伦理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的结果214
3.女性自身优秀品质的体现215
三、元代的“未亡人”216
(一)守节背景的探讨217
1.礼教等观念的灌输217
2.家庭责任的延续218
3.元代法律的限制219
4.物质与荣誉220
5.自愿守志者220
(二)守节妇的艰辛生活220
1.“青灯败帷,不易其操”221
2.欺凌、迫嫁与劝适222
(三)节妇教子224
(四)元人对于夫亡守节的看法226
1.推崇与鼓励226
2.节妇胜烈女227
四、元代的列女旌表230
(一)列女旌表措施的恢复230
(二)列女旌表的程序规范与制度完善232
1.元代列女旌表的基本(标准)程序232
2.元代列女旌表的特殊程序233
3.元政府严格旌表审批与复审制度的建立233
(三)列女旌表的规格234
1.立庙树祠234
2.表门树坊与免除差役235
3.赐粟帛237
4.旌烈女墓237
(四)列女旌表的特点与效果237
1.冷酷与虚无—列女旌表中的不规范操作237
2.守节女性成为列女旌表之主体240
3.旌表政策的实际效果241
五、元代女性的贞节观念242
(一)道德期许与贞烈行为243
(二)现实需求与操守抉择246
(三)等级差别与伦理苛责249
结语253
征引史籍文献与参考论著267
热门推荐
- 308180.html
- 1794424.html
- 1125340.html
- 1334920.html
- 23572.html
- 979607.html
- 520824.html
- 1665031.html
- 3200348.html
- 3052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53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83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26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5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3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81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17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42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8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6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