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校对话型全员德育新体系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宋春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80247210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德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校对话型全员德育新体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探讨构建高校对话型全员德育新体系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1
一、学术价值1
(一)理论研究的角度1
(二)具体研究的内容2
(三)德育理想的诉求2
(四)具体制度的推出3
(五)理论体系的构建3
二、实践意义4
(一)德育环境的时代变化4
(二)德育对象的现实变化6
(三)实践工作中的若干思考8
第一章 来自对话时代的多元挑战——21世纪德育工作的宏观背景11
一、政治的复杂化12
二、经济的全球化14
三、文化的多元化16
第二章 对话的理论性——“全员德育”观的理论渊源追踪27
一、高校对话型全员德育新体系的概念释义27
(一)何谓德育27
(二)何谓高校全员德育28
(三)何谓高校对话型全员德育29
(四)何谓高校对话型全员德育新体系29
二、中西方德育观的简单比较31
(一)西方的德育观31
(二)中国的德育观41
三、“全员德育”观的理论基础44
(一)对话哲学45
(二)人本主义57
第三章 对话的多元性——构建高校德育新体系的人员要素问题66
一、在高校范围内德育人员构成及其德育角色问题67
(一)研究型:“两课”教师68
(二)引导型:专职辅导员71
(三)教学型:专业课教师73
(四)管理型:行政管理人员76
(五)服务型:后勤服务人员78
(六)影响型:具有名人效应的校长和名师79
二、德育人员的素质提升问题81
(一)新时期高校德育发展现状的客观要求81
(二)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82
第四章 对话的时间性——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时间要素87
一、大一:入学教育88
(一)入学教育的主要形式88
(二)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89
二、大二:学风养成92
(一)学风建设的内动力93
(二)学风建设的外动力95
三、大三:考研引导97
(一)未来求学发展的考研引导97
(二)凝聚班风的集体主义教育97
四、大四:就业指导99
(一)科学的自我定位99
(二)健康的就业心理100
(三)应聘的诚信原则101
第五章 对话的空间性——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空间要素103
一、课堂103
(一)在德育内容方面,增强德育教育的时代性和针对性104
(二)在德育形式方面,努力追求“有意味的形式”111
二、公寓116
(一)走进心灵,加强公寓党团建设117
(二)走进家园,加强公寓卫生建设118
(三)走进服饰,加强公寓形象工程建设118
(四)走进文化,加强公寓精神文明建设119
(五)走进习惯,规范公寓生活习惯问题120
三、图书馆122
(一)从图书馆管理者的角度讲,需要在育人高度上把握办馆思想123
(二)从图书馆工作者的角度讲,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导读工作123
(三)从受益群体学生的角度讲,需要珍惜学习机会营造学习氛围124
四、校园网125
(一)加强网络德育建设126
(二)培养网络德育人才128
(三)开展网络德育活动129
(四)网络防范教育133
第六章 对话的制度性——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制度体系134
一、德育任务和目标135
(一)德育任务136
(二)德育目标137
二、德育责任和分工141
(一)德育机构部门的职责141
(二)德育组成人员的职责143
三、德育激励和约束146
(一)高校德育激励的内涵与定义146
(二)高校德育激励制度的特点146
(三)高校德育激励制度的内容147
(四)高校德育激励制度的范围147
(五)高校德育激励制度的目的147
(六)高校德育激励制度的意义148
四、德育考核和评估148
(一)量化考核内容与计分标准149
(二)考核工作步骤151
(三)考核奖励办法151
第七章 对话的实践性——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实践操作体系154
一、建立以校领导为首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154
(一)实行校长书记并重的领导机制154
(二)实行院系并重的执行机制155
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渠道作用155
(一)课程改革156
(二)教法改革157
三、树立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相结合的教学理念158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159
(二)加强学术道德建设159
(三)加强育人思想建设159
四、增强专职学生辅导员的主力军作用160
(一)统一管理160
(二)定期研讨161
(三)优化队伍161
五、提高教辅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162
六、挖掘后勤服务部门工作人员相应的德育功能163
第八章 对话的主体性——大学生在构建高校德育新体系的角色定位问题164
一、在传统德育中的学生角色: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164
二、新时期德育中的学生定位:由客体转化为参与体系的主体165
(一)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角度讲,大学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者167
(二)从主体能动性的角度讲,大学生具备传播先进文化的特定优势171
三、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彰显大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策略172
(一)学校提供参与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173
(二)教师提供满足大学生不同个体需求的授课方法和德育内容175
(三)学生提供源于个人智慧和发展潜能的交流话语和主体意识176
第九章 对话的艰难性——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另类问题剖析178
一、作弊问题178
(一)大学生作弊的主要类型179
(二)大学生作弊的主要原因180
(三)高校德育工作的应对策略181
二、同居问题185
(一)大学生同居现象铺陈185
(二)大学生未婚同居的原因分析187
(三)高校德育工作的具体举措190
三、网恋问题194
(一)网络的独特性质195
(二)高校德育工作的网络化195
四、追星问题196
(一)趋之若鹜下的信仰迷茫197
(二)明星崇拜的原因概括198
(三)高校德育工作中的美育200
五、自杀问题202
(一)关于自杀的直接原因203
(二)关于自杀的深层原因204
(三)高校德育工作的努力方向205
结语:未完成的对话210
参考文献213
附录一:高校人才标准论226
附录二:论成人法学教育改革中教师的角色转换问题233
附录三:论高校德育导师制度237
后记244
热门推荐
- 2732129.html
- 2895148.html
- 1806960.html
- 1340035.html
- 768155.html
- 1477076.html
- 3238118.html
- 2128820.html
- 1525111.html
- 1170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51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43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73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18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00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90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43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1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41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9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