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文AutoCAD R14与3DS MAX2.5实用培训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文AutoCAD R14与3DS MAX2.5实用培训教程
  • 李诗娴,杨天友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638469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文AutoCAD R14与3DS MAX2.5实用培训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AutoCAD R14的功能特点与应用界面1

1.1 Auto CAD的功能1

1.2 AutoCAD R14新特性2

1.3 AutoCAD R14的主窗口2

1.3.1 菜单栏2

1.3.2 工具栏3

1.3.3 图形窗口4

1.3.5 状态栏5

1.3.4 指令行区5

2 启动、文件操作与退出6

2.1 启动AutoCAD6

2.1.1 使用精灵7

2.1.2 使用样板9

2.1.3 从草图开始10

2.1.4 开启图面11

2.2 基本的文件操作11

2.2.1 用“开启新档”命令建立一幅新图11

2.2.2 用“开启旧档”命令打开一幅旧图12

2.2.3 存储图形13

2.3 退出AutoCAD15

3 绘图环境、图层与线型17

3.1 环境设定17

3.1.1 “档案”标签17

3.1.3 “相容性”标签19

3.1.4 “一般”标签19

3.1.5 “显示”标签20

3.1.7 “印表机”标签22

3.1.6 “指向设备”标签22

3.1.8 “个人设定”标签23

3.2 世界坐标系WCS23

3.2.1 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24

3.2.2 使用极坐标24

3.2.3 坐标值的单位类型和输入25

3.2.4 直接距离输入25

3.3 用户坐标系UCS26

3.3.1 切换XY平面26

3.3.2 定位新的UCS原点26

3.3.4 保存和重用UCS27

3.3.3 恢复到WCS27

3.4 其他的设置29

3.4.1 设置单位29

3.4.2 设置比例因子29

3.4.3 设置栅格覆盖边界31

3.4.4 设置栅格31

3.4.5 设置捕捉间距32

3.5 图层与线型33

3.5.1 创建和命名图层33

3.5.2 使用线型35

4 基本绘图操作37

4.1 绘制线段37

4.1.1 绘制直线37

4.1.2 绘制多段线37

4.1.3 绘制多线39

4.2 绘制多边形41

4.2.1 绘制内接多边形42

4.2.2 绘制外切多边形42

4.3 绘制曲线对象42

4.3.1 绘制样条曲线43

4.3.2 绘制圆44

4.3.3 绘制圆弧45

4.3.4 绘制椭圆47

4.3.5 绘制圆环48

4.4 徒手画图49

4.4.1 徒手画图的方法49

4.4.2 删除徒手画图49

4.5.1 设置点样式及大小50

4.5.2 创建点标记50

4.5 绘制点对象50

4.6 创建实体填充区域51

4.6.1 创建三角形实体填充区域52

4.6.2 创建四边形实体填充区域52

4.7 创建面域53

4.7.1 选择闭合环面创建面域53

4.7.2 使用边界创建面域53

4.7.3 创建组合面域54

4.8 图案填充区域55

4.8.1 填充封闭区域56

4.8.2 填充选择对象56

4.8.3 定义图案填充边界58

4.8.4 使用填充样式60

4.8.5 设置填充图案61

4.9 添加文字62

4.9.1 文字样式62

4.9.2 使用单行文字63

4.9.3 使用多行文字67

5.1.2 对象捕捉70

5.1.1 概述70

5.1 对象的捕捉70

5 对象的捕捉、编辑与修改70

5.1.3 运行对象捕捉78

5.2 图形的编辑与修改79

5.2.1 对象管理——清理和重命名80

5.2.2 如何选择图形对象80

5.2.3 使用物件性质工具栏87

5.2.4 复制、移动与删除90

5.2.5 偏移94

5.2.6 镜像94

5.2.7 阵列95

5.2.8 调整对象尺寸98

5.2.9 修剪对象101

5.2.10 打断对象102

5.2.11 分解对象103

5.2.12 编辑多段线103

5.2.13 编辑多线103

5.2.14 编辑样条曲线106

5.2.15 倒角108

5.2.16 圆角111

5.2.17 编辑图案填充112

6 尺寸(工程)标注115

6.1 尺寸标注的概念115

6.2 打开尺寸标注工具栏115

6.3 创建各种各样的标注116

6.3.1 选择标注样式116

6.3.2 创建线性标注117

6.3.3 创建对齐标注117

6.3.4 创建基线标注118

6.3.6 创建半径标注和直径标注120

6.3.5 创建连续标注120

6.3.7 创建角度标注121

6.4 引线和注释122

6.4.1 创建带有文字的简单引线122

6.4.2 创建带有格式化文字段落的样条曲线引线123

6.5 标注的编辑123

6.5.1 拉伸标注124

6.5.2 编辑标注的文字124

6.6 创建标注样式126

7.1.1 视图缩放——ZOOM命令129

7 控制图形显示与块操作129

7.1 显示控制129

7.1.2 视图平移——PAN命令138

7.1.3 鸟瞰视图141

7.1.4 重绘命令143

7.1.5 重生命令143

7.2 使用块和属性143

7.2.1 块的基本操作144

7.2.2 属性的基本操作148

8.1.2 切换到模型空间151

8.1.1 切换到图纸空间151

8 图形布局和输出151

8.1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151

8.2 图形布局152

8.2.1 添加标题栏和边框152

8.2.2 创建浮动视口153

8.2.3 打开或关闭浮动视口156

8.2.4 限制浮动视口数156

8.2.5 冻结或解冻视口中的图层157

8.3 打印图形158

9.1.1 在建模方面的新功能160

9 初识3DS MAX 2.5160

9.1 3DS MAX 2.5的新功能及增强功能160

9.1.2 特别的动画效果164

9.1.3 渲染168

9.1.4 大气效果168

9.1.5 网络渲染169

9.1.6 材质和明暗169

9.1.10 视口交互171

9.1.9 后期处理171

9.1.8 摄像机171

9.1.7 照明171

9.1.11 一般特征172

9.1.12 定制操作172

9.1.13 准确性173

9.1.14 场景的调和173

9.1.15 支持的几何数据173

9.1.16 新的API分类174

9.1.17 MAX2 SDK174

9.2.2 Title Bar(标题栏)175

9.2 3DS MAX 2.5的窗口环境175

9.2.1 桌面区域的显示175

9.2.3 Menu Bar(菜单栏)176

9.2.4 Toolbar(工具栏)176

9.2.5 Command Panel(命令面板)176

9.2.6 Status Bar(状态栏)177

9.2.7 Viewport Controls(视角调整控制按钮)179

9.2.8 Viewport(视图)179

9.3.1 改变工具栏的长短180

9.3 定制3DS MAX 2.5的界面180

9.3.2 改变命令面板的位置181

9.3.3 改变视口的颜色181

9.3.4 改变视口中的栅格线183

9.3.5 捕捉增量的设置183

9.3.6 编辑命令面板内容的设置185

9.3.7 设置3DS MAX的快捷键186

9.3.8 动画时间的设置187

10.1.1 File〉Open(打开文件)189

10.1.2 File〉New(打开新场景)189

10.1 文件的基本操作189

10 3DS MAX 2.5的基本操作189

10.1.3 File〉Reset(重设场景)190

10.2 选取工具的基本操作190

10.2.1 总览选取工具190

10.2.2 Select Object按钮(选取对象)191

10.2.3 Select and Move按钮(选取及移动)191

10.2.4 Select and Rotate按钮(选取及旋转)192

10.2.5 Select and Scale按钮(选取及缩放)192

10.2.6 Select by Name按钮(依名称选取)193

10.2.7 Selection Filter栏位(选取过滤器)194

10.2.9 Select and Link按钮(选取及连结)195

10.2.8 Selection Region按钮(区域选取)195

10.2.10 Unlink Selection按钮(清除选取物的连结)196

10.3 视角调整控制按钮的基本操作196

10.3.1 总览视角调整控制按钮196

10.3.2 Zoom按钮(缩放)196

10.3.3 Zoom All按钮(全部缩放)196

10.3.4 Zoom Extents按钮(缩放物体范围)196

10.3.7 Arc Rotate按钮(视角旋转)197

10.3.5 Zoom Extents All按钮(缩放全部范围)197

10.3.6 Min/Max Toggle按钮(最小值/最大值显示)197

10.3.8 Pan按钮(平移)198

10.3.9 Region Zoom按钮(区域缩放)198

10.4 坐标系统198

10.4.1 Reference Coordinate System(参考坐标系统)198

10.4.2 World(世界)坐标系统198

10.4.8 Pick(选取对象)坐标系统199

10.4.7 Grid(格线)坐标系统199

10.4.6 Loeal(区域)坐标系统199

10.4.5 Parent(根源)坐标系统199

10.4.4 View(视域)坐标系统199

10.4.3 Screen(屏幕)坐标系统199

10.4.9 Use Pivot Point Center按钮(坐标轴的控制)200

10.4.10 Restrict to X,Y,Z,XY按钮(限制坐标轴方向)201

10.5 创建基本的几何体201

10.5.1 生成标准的几何体201

10.5.2 生成扩展的几何体207

11.1 认识堆栈214

11 编辑修改器堆栈214

11.2 给堆栈添加编辑修改器215

11.2.1 Modify命令面板的外观215

11.2.2 指定Taper编辑修改器并设置动态变化216

11.2.3 Gizmo的调整218

11.2.4 取得创建参数219

11.3 堆栈的编辑220

11.3.1 Show End Result(显示最后结果)的使用220

11.3.2 取消编辑修改器的影响220

11.3.3 删除某编辑修改器220

11.4.1 创建波浪效果221

11.4 使用Space Warps(空间变形)按钮221

11.4.2 与对象结合222

11.4.3 调整扭曲的效果223

11.4.4 查看堆栈内容223

11.5 改变堆栈内容的排列顺序224

11.5.1 给圆柱体指定编辑修改器224

11.5.2 使用XFORM编辑修改器224

11.6 同时修改多个对象228

11.6.1 创建对象并指定编辑修改器228

11.6.2 编辑修改器的关联与独立230

12.2 复制几何体234

12.2.1 建立并复制对象234

12 复制、关联复制与参考复制234

12.1 复制的方法234

12.2.2 编辑修改对象236

14.1.3 NGon(多边形)239

13 摄像机的使用240

13.1 3DS MAX的摄像机240

13.2 创建并调整摄像机241

14.1.2 Line(线条)246

14.1 2D造形的建立246

14.1.1 总览2D造形246

14 2D造形与编修246

14.1.4 Donut(甜甜圈)250

14.1.5 Rectangle(矩形)250

14.1.6 Circle(圆形)252

14.1.7 Ellipse(椭圆形)252

14.1.8 Arc(弧形)252

14.1.9 Star(星形)254

14.1.10 Helix(螺旋线)255

14.1.11 Text(文字)256

14.1.12 Section(截面)257

14.2 使用Edit Spline编辑修改器编修结点258

14.2.1 创建图形并指定编辑修改器259

14.2.2 改变结点的类型259

14.2.3 锁定Bezier调整杆262

14.2.4 调整结点及调整杆263

14.2.5 将线段拉直265

15.1 (Extrude)拉伸268

15 从二维到三维:将对象加厚268

15.2 (Lathe)旋转270

12.3 (Bevel)倒角273

15.4 (Bevel Profile)根据侧面轮廓倒角277

16 从二维到三维:放样280

16.1 放样的概念和方法280

16.2 Get Shapes的应用281

16.2.1 创建放样对象并产生放样对象的表面281

16.2.2 加入截面图形并调整图形的方位284

16.2.3 移动截面图形并进行复制286

16.2.4 编修路径289

16.3 Get Path的应用290

16.3.1 创建放样对象290

16.3.2 将图形加入到路径中291

17 从二维到三维:放样中的变形293

17.1 使用3DS MAX 2.5的变形工具293

17.2 Scale,Twist和Teeter工具的使用294

17.3 建立Bevel(倒角)变形效果302

17.4 使用Fit工具制作其他的对象305

18.1.1 创建NURBS曲线310

18 NURBS建模初探310

18.1 创建NURBS曲线310

18.1.2 编辑修改NURBS曲线313

18.2 创建NURBS曲面316

18.2.1 建立Point Surface316

18.2.2 创建CV Surf317

18.3 对曲面进行编辑修改的命令和参数319

18.3.1 General卷帘——总体设置319

18.3.2 Surface Approximation卷帘——曲面的近似320

18.3.5 Create Curves卷帘——创建曲线322

18.3.3 Cruve Approximation卷帘——曲线近似322

18.3.4 Create Points卷帘——创建点322

18.3.6 Create Surface卷帘——创建曲面325

18.3.7 Surface(曲面)次对象卷帘328

18.3.8 Surface CV次对象层级330

18.3.9 Curve(曲线)次对象卷帘331

18.4 NURBS建模的方法332

18.4.1 创建曲面几何体333

18.4.2 NURBS曲面中的动画3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