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法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基础法学
  • 许晓麓,黄庆璋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6279·18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础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1

第一节法学1

一 法学及其研究对象1

二 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

三 法学的历史发展3

四 加强法学研究,发展法学教育6

第二节法8

一 法的产生8

二 法的概念9

三 法律规范13

四 法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15

五 法的历史类型17

第三节社会主义法22

一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22

二 社会主义法的作用26

三 社会主义法的制定30

四 社会主义法的形式32

五 社会主义法的适用35

六 社会主义法的遵守37

第四节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41

一 民主与法制的概念41

二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43

三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44

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45

第二章宪法48

第一节宪法学研究的对象及其范围48

一 宪法学研究的对象48

二 宪法学研究的范围51

第二节宪法的概念和本质53

一 宪法的概念53

二 宪法的本质55

第三节宪法的形式分类和宪法监督58

一 宪法的形式分类58

二 宪法监督60

第四节我国现行宪法64

一 关于国家制度的规定64

二 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69

三 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的规定72

四关于国家机构的规定74

第五节国旗、国歌、国徽、国庆日、国都78

一 国旗78

二 国歌79

三 国徽80

四 国庆日80

五 国都80

一 我国刑法的性质82

第一节我国刑法的性质、任务和适用范围82

第三章刑法82

二 我国刑法的任务84

三 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87

第二节犯罪论的基本问题89

一 犯罪概念89

二 犯罪构成91

三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100

四 故意犯罪的阶段103

五 共同犯罪107

第三节八类刑事犯罪110

一 反革命罪111

二 危害公共安全罪113

三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114

四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16

五 侵犯财产罪118

六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119

七 妨害婚姻、家庭罪121

八 渎职罪122

第四节刑罚论的基本问题124

一 刑罚的概念和目的124

二 我国刑罚的种类125

三 我国刑罚的具体适用130

第四章民法142

第一节 民法的基本概念142

一 民法的概念142

二 我国民法的概念143

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145

一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145

二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145

三 民事法律关系的确立、变更和终止148

一 法律行为的概念149

第三节法律行为149

二 无效的法律行为150

三 可以撤销的法律行为151

第四节代理152

一 代理的概念152

二 代理权的发生、种类和终止153

三 代理的适用范围154

第五节诉讼时效154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154

二 诉讼时效的种类155

三 诉讼时效的开始、中止、中断和延长156

第六节所有权制度157

一 所有权的概念157

二 所有权关系158

三 共有关系162

四 相邻关系163

五 我国现有几种所有权形式164

六 我国保护所有权的方法166

第七节债168

一债的概念168

二 债的关系168

三 债的种类169

四 债的产生170

五 债的履行172

六 债的担保173

七债的消灭174

八 保护债的方法175

第八节损害赔偿176

一 损害赔偿概述176

二 损害赔偿的种类177

三 损害赔偿的一般责任条件178

四 损害赔偿的几种特殊责任179

一 财产继承概述181

五 损害赔偿的原则和方法181

第九节财产继承制度181

二 财产继承关系的主体——继承人183

三 财产继承关系的客体——遗产185

四 财产继承权的内容185

五 遗嘱继承和遗赠186

六 继承财产的程序187

第五章经济法189

第一节概述189

一 经济法的概念189

二 经济法调整的对象190

三 经济法与经济学、经济政策192

四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特点194

五 经济法律关系199

第二节经济立法199

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法律制度201

二 经济合同法律制度209

三 农业企业管理法律制度223

四 工业企业法律制度226

五 基本建设法律制度228

六 商业企业管理法律制度229

七 财政法律制度231

八 金融法律制度235

九 环境保护法律制度236

一 刑事诉讼法的性质238

十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律制度238

第三节经济仲裁与经济司法240

一 经济仲裁240

二 经济司法244

第六章婚姻法248

第一节概论248

一 婚姻法的概念248

二 婚姻家庭关系的性质250

三 婚姻法的意义252

第二节婚姻法的基本原则254

一 婚姻自由原则254

二 一夫一妻制原则256

三 男女平等原则257

四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259

五 计划生育原则260

第三节结婚261

一 结婚条件261

二 结婚程序264

三 与结婚有关的几个问题267

第四节家庭关系268

一 家庭的概念和意义268

二 夫妻关系269

三 父母子女关系271

四 其他家庭成员间关系273

第五节 离婚275

一 离婚的程序275

二 处理离婚的原则279

三 离婚的法律后果280

第六节 其他问题284

一 违反婚烟法的制裁问题284

二 对具有财产内容的判决或裁定执行问题285

三 民族婚烟和涉外婚姻问题285

第七章刑事诉讼法287

第一节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原288

则288

二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289

三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290

第二节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294

一 管辖制294

三 公开审判制296

二 两审终审制296

四 人民陪审员制297

五 回避制298

六 律师制298

第三节证据300

一 证据的概念和要素300

二 证据的种类301

三 证据的收集、保全和审查判断303

四 证明306

五 证据的分类308

第四节 强制措施310

一 强制措施的概念和性质310

二 强制措施的种类311

第五节立案314

二 侦查活动315

第六节侦查315

一 侦查的概念315

三 侦查终结318

第七节起诉319

一 审查起诉319

二 免予起诉和不起诉320

三 提起公诉和支持公诉322

第八节审判323

一 第一审程序323

二 第二审程序329

三 死刑复核程序331

四 审判监督程序332

第九节执行333

一 执行的概念333

二 执行的程序333

三 执行中的诉讼问题335

一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338

第八章民事诉讼法338

第一节概述338

二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339

三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340

四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体系343

第二节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活动中的地位、权343

限分工和收案范围343

一 我国各级人民法院是唯一行使民事审判权的国343

家机关343

二 民事管辖344

三 民事诉讼收案范围346

四 人民法院实施民事诉讼法的机构和组织347

第三节诉讼参加人348

一 当事人348

二 诉讼代理人350

一 回避制度351

三 诉讼参加人的权利和义务351

第四节几项重要的诉讼制度351

二 证据制度352

三 诉讼期间制度354

四 送达制度355

五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356

六 诉讼费用制度357

第五节第一审程序358

一 普通程序358

二 简易程序365

三 特殊程序365

第六节第二审程序367

一 上诉的提起367

二 上诉的撤回368

三 上诉的受理368

第七节审判监督程序369

四 上诉的裁判369

一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370

二 再审案件的审理370

第八节执行程序370

一 执行的概念370

二 执行的根据371

三 执行的组织机构371

四 执行程序371

五 执行的中止和终结372

六 清偿顺序373

第九节涉外民事诉讼的特别规定374

一 涉外民事诉讼的概念374

二 涉外民事诉讼的一般原则374

三 涉外仲裁375

四 司法协助3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