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用的嬗变 上海中国征信所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信用的嬗变 上海中国征信所研究
  • 孙建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6019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06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14页
  • 主题词:中国征信所-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用的嬗变 上海中国征信所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征信”释义1

二 研究状况10

三 选题意义20

四 主要内容22

五 研究思路与资料、方法24

第一章 传统与近代:信用嬗变的社会背景27

第一节 上海移民社会与人际信用27

一 传统与近代交织的社会信用模式28

二 维护信用的同乡组织37

三 由“礼”而“信”的社会转型44

四 信用与欺诈并存的移民社会47

第二节 近代上海信用保证制度变革51

一 传统信用保证制度之缺陷52

二 取径西洋:信用保险的兴起62

三 传统与变革:“特种现金保证办法”67

第三节 从钱庄跑街到银行调查部74

一 跑街:传统的钱庄信用74

二 银行调查部:机构征信的开端83

第四节 征信思想渊源:社会价值观的转变95

一 近代上海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95

二 传播西方信用思想与提倡征信112

第二章 中国征信所兴衰及人才群萃119

第一节 征信组织缘起:中国兴信社的创办119

一 20世纪20年代沪津等地设所之争119

二 天津金融诈骗案的影响125

三 商业银行积极推动129

四 征信研究机构——中国兴信社的创办136

第二节 中国征信所的成立及章程142

一 中国征信所创立计划142

二 中国征信所的成立及章程145

三 中国征信所的发展与衰落150

第三节 中国征信所人才群萃160

一 热情与严谨:专业的管理层群体160

二 权威与荣誉:成熟的顾问层群体164

三 辛劳与责任:基础的调查员群体171

第三章 中国征信所属性与组织特征179

第一节 30年代设立公司及属性之辩179

一 设立公司之请及其属性之辩180

二 对日本成例之考察183

三 不违“善良风俗”189

第二节 40年代“回归”银行公会193

一 游离于银行公会之外193

二 “回归”银行公会195

第三节 中国征信所组织特征200

一 经费的捐助:自愿性特征200

二 不以营利为目的:非营利性特征202

三 独立于国家之外:独立性特征207

第四章 中国征信所征信活动212

第一节 科学与规范:中国征信所征信原则212

一 “真”、“善”、“美”的指导原则212

二 规范的调查方案217

三 缜密的调查手段220

四 严密的情报网222

第二节 中国征信所个人征信事业223

一 工商个人信用调查224

二 对外国人信用调查229

三 个人信用与社会变迁关系232

第三节 对银钱业机构及工商企业的调查234

一 金融机构信用调查235

二 企业制度变迁与企业征信252

第四节 对政府信用的考量269

一 政府信用的考量269

二 中间信用:对民间组织的调查282

第五章 国家参与和社会互动290

第一节 政府对上海金融的控制290

一 对上海金融机构的控制290

二 对上海金融资本家的拉拢294

三 小额信用放款征信与政府控制299

四 政策调整与国民政府金融统制307

第二节 国家参与和社会互动314

一 国民政府为借户提供信用保证314

二 国家参与:联合征信所官方背景分析319

四 社会互动:社会个人征信机构的发展338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中国征信所347

一 精英汇聚的救亡堡垒347

二 中国征信所罢工风潮352

三 抗战时期的揪奸运动358

结论364

一 社会作用与影响分析365

二 回应福山华人社会信用层次低的观点375

三 对中国征信所的评价378

尾声384

一 断裂与传承(1950—2005)384

二 对当代征信事业发展的启示395

附录399

一 参考文献399

二 中国征信所大事记413

三 中国征信所银行征信情况表427

四 中国征信所钱庄征信情况表444

五 人名索引490

后记502

补记5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