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 第2版
  • 袁肇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19585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207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中医诊断学-实验方法-中医学院-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一、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的研究内容1

二、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的学科特点1

三、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的学术地位2

四、中医诊断实验研究的概况3

五、中医诊断实验研究的展望6

第一篇 中医诊法实验研究方法8

第1章 微循环观测8

第一节 微循环基本知识8

一、正常微循环8

二、病理微循环11

三、微循环的研究方法12

第二节 微循环检测技术13

一、人体活体微循环观察13

二、动物活体微循环观察16

第三节 微循环观察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17

一、中医诊法的微循环研究17

二、中医辨证与微循环的关系17

三、中医药对微循环的影响19

四、病证演变与微循环变化20

第四节 微循环观测实验指导21

实验1-1 爪甲望诊与甲襞微循环检测21

实验1-2 舌质望诊与舌尖微循环检测22

第2章 热红外成像25

第一节 红外成像的基本知识25

一、红外线的物理特性25

二、人体生物红外辐射25

第二节 红外成像的检测技术26

一、红外热像仪简介26

二、医用红外热图的检测方法27

三、医用红外热图的检测指标28

四、红外热图检测的注意事项28

第三节 红外热像观察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28

一、面部红外热像图的研究28

二、舌部红外热像图的研究29

三、背部红外热像图的研究29

四、经络的红外热像图研究30

五、气功效应的红外热像图观察31

第四节 红外热像检测实验指导31

实验2 中医面部望诊的红外热像检测分析31

第3章 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33

第一节 光电血管容积图的基本知识33

一、光电血管容积图描记的原理33

二、中医血管容积检测的机理34

第二节 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技术35

一、光电血管容积图的检测装置35

二、光电血管容积图的检测指标35

三、光电血管容积图的检测技术39

第三节 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40

一、中医望诊、脉诊研究40

二、中医辨证学研究42

三、疾病诊断研究42

第四节 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实验指导43

实验3-1 面部色诊与光电血管容积图的检测分析43

实验3-2 中医舌色与舌光电血管容积图的检测分析46

第4章 舌苔脱落细胞学检测49

第一节 脱落细胞学的基本知识49

一、正常脱落细胞49

二、变性上皮细胞51

三、肿瘤细胞52

第二节 舌苔脱落细胞的检验技术52

一、舌苔的制片、固定与染色52

二、舌苔脱落细胞的检测指标55

第三节 舌苔脱落细胞检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57

一、舌苔形成原理的研究57

二、正常舌苔脱落细胞的常值研究57

三、病理舌苔舌脱落细胞变化的研究58

四、舌苔脱落细胞与辨证辨病的研究59

五、中医舌苔细胞学诊断研究的展望61

第四节 舌苔脱落细胞学检测实验指导61

实验4-1 舌苔脱落细胞的制片与染色61

实验4-2 舌苔脱落细胞的镜检分析63

第5章 声图检测65

第一节 声图检测的基本知识65

一、声图检测的基本原理65

二、声图检测的理论探讨65

第二节 声图的检测技术66

一、声图检测的装置66

二、声图检测的方法67

三、声图检测的影响因素67

第三节 声图检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68

一、中医声诊研究68

二、中医声图检测的评价与展望69

第四节 声图检测实验指导70

实验5 中医男女语声听诊及声图的检测分析70

第6章 气相色谱检测73

第一节 气相色谱的基本知识73

一、气相色谱的基本原理73

二、气相色谱的应用探讨74

第二节 气相色谱的检测技术75

一、气相色谱的检测装置75

二、气相色谱的检测指标76

三、气相色谱检测的影响因素79

第三节 气相色谱检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80

一、中医嗅诊研究80

二、气相色谱检测的评价与展望81

第四节 气相色谱检测实验指导81

实验6 胃热口臭患者口腔气味成分的气相色谱检测分析81

第7章 临床量表评定84

第一节 量表评定的基本知识84

一、心理测量的相关概念84

二、量表的概念及分类85

第二节 量表的编制及相关技术指标86

一、编制量表的原则及一般程序86

二、考核量表质量的指标88

第三节 量表评定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89

一、将通用量表直接应用于中医的相关研究89

二、编写具有中医特点的量表90

三、量表在中医应用研究中的展望92

第四节 临床量表评定实验指导93

实验7 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定实践93

第8章 脉图检测分析96

第一节 脉图基本知识96

一、脉图研究概况96

二、脉图描记的原理98

三、脉图分析及判读方法100

四、脉图中脉象要素的提取102

五、常见脉象的脉图特征104

第二节 脉图检测分析技术113

一、检测准备113

二、脉图描记113

三、图纸分析114

四、注意事项115

第三节 脉图检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116

一、研究中医脉诊理论116

二、探讨证型与脉象的相关性116

三、分析疾病与脉象的相关性117

四、脉图研究的评价与展望117

第四节 脉图检测分析实验指导117

实验8-1 中医脉诊及脉图的描记与分析117

实验8-2 运动对中医脉象及脉图的影响120

第9章 穴位探测分析123

第一节 穴位探测基本知识123

一、中医穴位基本理论123

二、体表内脏相关途径123

三、常用诊断穴位定位124

第二节 穴位探测方法125

一、临床探测方法125

二、实验探测方法126

第三节 穴位探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129

一、病证的穴位临床诊断研究129

二、穴位脏腑相关的实验研究130

第四节 穴位探测分析实验指导130

实验9-1 穴位低电阻特性及对称性检测130

实验9-2 耳穴染色诊断实验132

第10章 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135

第一节 数字图像分析基本知识135

一、数字图像分析的基本原理135

二、数字图像分析常识136

三、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的构成138

四、图像大小和分辨率139

五、图像分析的主要参数140

六、影响图像分析的主要因素142

第二节 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144

一、图像的定量分析144

二、图像的灰度(光密度)检测145

三、凝胶图像的检测145

第三节 图像分析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146

一、在中医诊法研究中的应用146

二、在中医辨证研究中的应用148

第四节 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实验指导149

实验10 中医舌图的计算机处理与测量149

第二篇 中医辨证实验研究方法152

第11章 自主神经与内分泌检测152

第一节 自主神经及内分泌的基本知识152

一、自主神经152

二、内分泌系统154

第二节 自主神经平衡状态及激素检测方法155

一、自主神经平衡状态测定155

二、激素的检测155

第三节 自主神经及内分泌检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156

一、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156

二、中医证候的实验研究159

第四节 自主神经与内分泌检测实验指导160

实验11-1 寒热辨证与自主神经功能的临床检测分析160

实验11-2 阳虚证家兔模型甲状腺功能变化的检测分析162

第12章 血液流变学检测165

第一节 血液流变学的基础知识165

一、血液的宏观流变学性质165

二、血细胞的流变学167

第二节 血液流变学检测方法168

一、血液与血浆黏度测定168

二、血小板聚集性测定169

三、血小板黏附性测定170

四、红细胞聚集性测定170

五、红细胞变形性测定170

六、血沉方程K值计算171

第三节 血液流变学检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171

一、中医血瘀证临床研究171

二、活血化瘀的药效研究172

三、血瘀证模型实验研究172

第四节 血液流变学检测实验指导173

实验12-1 血瘀证家兔血浆黏度的检测分析173

实验12-2 活血化瘀方药对血瘀证家兔血浆黏度的影响175

第13章 生物化学检测分析178

第一节 生化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术178

一、检测标本的处理178

二、常用分析技术179

三、实验器具的处理180

四、常用试剂的配制180

第二节 生物化学检测方法182

一、蛋白质测定182

二、脂类及过氧化物的检测184

三、酶类测定186

四、电解质类测定188

第三节 生化检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190

一、证候物质基础研究190

二、证候客观指标研究190

第四节 生物化学检测分析实验指导191

实验13-1 痰瘀阻络证病人三酰甘油的检测分析191

实验13-2 衰老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193

第14章 酶免疫技术196

第一节 酶免疫技术基本知识196

一、酶免疫的基本原理196

二、酶免疫的主要实验材料196

三、酶免疫技术类型197

四、酶免疫技术的发展197

第二节 酶免疫相关技术198

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198

二、酶免疫组化技术常用基本方法200

三、常用测定物质及其意义201

第三节 酶免疫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202

一、证本质研究202

二、辨证分型研究203

三、细胞凋亡与“痰瘀”模型研究204

第四节 酶免疫技术实验指导204

实验14-1 心血瘀阻证大鼠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含量测定204

实验14-2 动脉粥样硬化痰浊内阻证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检测206

第15章 细胞培养210

第一节 细胞培养的基本知识210

一、细胞培养室的设置210

二、细胞培养的主要方法211

三、细胞培养的注意事项213

第二节 细胞培养技术214

一、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和体内培养214

二、培养细胞的观察217

三、培养细胞的冻存、复苏与运输218

第三节 细胞培养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219

一、研究中医证候本质219

二、研究中药药理毒理219

三、研究肿瘤防治机理219

四、利用组织培养研究病毒220

五、疾病防治研究220

第四节 细胞培养实验指导220

实验15 乳鼠离体细胞心气虚模型的制备与检测220

第16章 分子生物学223

第一节 分子生物学基本知识223

一、核酸的分子结构与功能223

二、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224

三、DNA的复制225

四、反转录226

五、基因的表达与调控226

六、基因克隆与克隆基因的表达226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227

一、真核细胞DNA的制备227

二、真核细胞总RNA的制备228

三、PCR技术229

四、核酸酶切与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231

五、核酸分子杂交技术232

六、Western印迹法检测蛋白质234

七、组织与细胞原位杂交235

八、DNA序列分析237

九、DNA芯片技术237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238

一、中医药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现况238

二、中医药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展望238

第四节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239

实验16-1 冠心病血瘀证病人ACE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分析239

实验16-2 动脉粥样硬化痰瘀阻络证PDGF-A基因表达的检测分析240

第三篇 中医诊断动物实验方法244

第17章 中医动物实验基本知识244

第一节 常用实验动物244

一、常用实验动物的特性与用途244

二、实验动物的选择246

第二节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247

一、实验动物的捉持与固定247

二、实验动物的除毛与麻醉248

三、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248

四、实验动物的取血与处死249

第三节 中医诊断动物模型研究的思路与要求250

一、复制中医动物模型的思路250

二、中医实验教学动物模型的要求251

第18章 中医诊断常用动物模型253

第一节 四诊动物模型253

一、舌象动物模型复制253

二、脉象动物模型复制254

第二节 证候动物模型255

一、八纲证候动物模型255

二、气血证候动物模型255

三、脏腑证候动物模型257

四、卫气营血证候模型261

五、病证结合动物模型262

第三节 中医诊断常用动物模型实验指导263

实验18-1 家兔阴虚证舌象模型的复制263

实验18-2 犬弦脉模型的复制265

实验18-3 大鼠脾气虚证模型的复制266

实验18-4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大鼠模型的复制268

第19章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271

第一节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简介271

一、组成与特点271

二、设置及操作271

三、实验数据的分析与统计272

第二节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操作技术272

一、循环实验检测272

二、呼吸实验检测274

三、消化实验检测276

四、泌尿实验检测277

五、肌肉实验检测279

六、中枢神经实验检测280

第三节 生物机能检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282

一、生物机能检测在中医诊法研究中的应用282

二、生物机能检测在中医辨证研究中的应用282

三、生物机能检测在中医药对脏腑功能影响研究中的应用282

第四节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实验指导283

实验19-1 心血瘀阻证犬血压、心电、呼吸的检测分析283

实验19-2 心气虚证小鼠心电图的测定285

第四篇 中医病证量化诊断及综合性研究第20章 病证计量诊断288

第一节 计量诊断的概念与意义288

一、计量诊断的概念288

二、计量诊断的意义288

第二节 病证计量诊断的常用方法289

一、Bayes公式法289

二、最大似然法291

三、逐步回归分析法293

四、判别分析法295

第三节 计量诊断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298

一、四诊的计量诊断研究298

二、证候的计量诊断研究302

三、疾病的计量诊断研究304

第四节 实验指导305

实验20 心气虚证计量诊断指数表的建立与应用305

第21章 计算机辨证310

第一节 计算机辨证研究的概况310

一、国内研究概况310

二、国外研究概况310

第二节 中医计算机辅助诊疗系统的研制310

一、计算机辅助诊断的基本过程311

二、中医诊疗信息的处理311

三、证素的计量判别313

第三节 计算机辨证软件介绍318

一、概述318

二、系统介绍318

三、临床应用320

四、病案管理321

五、新药编辑321

第四节 计算机辨证实验指导322

实验21 计算机模拟辨证训练322

第22章 中医诊断探索性实验325

第一节 探索性实验的设计325

一、选题325

二、设计326

三、实施329

第二节 探索性实验的评价332

一、分析332

二、总结333

第三节 探索性实验举例333

一、健康男女青年寸、关、尺三部脉象差异的实验研究333

二、脾气虚证小肠运动异常实验观察334

第四节 中医诊断探索性实验指导334

实验22-1 黄苔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快速尿素酶试验334

实验22-2 2型糖尿病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336

第23章 中医临床诊断试验研究339

第一节 中医诊断试验研究的设计339

一、金标准的确定339

二、研究对象及样本含量计算339

三、诊断试验界点的确定341

第二节 中医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及正常参考值的确定342

一、中医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342

二、中医诊断试验正常参考值的确定345

第三节 提高诊断试验诊断效率的方法及评价346

一、提高诊断试验诊断效率的方法346

二、中医诊断试验中常见偏倚的处理348

三、中医诊断试验的评价原则350

第四节 中医临床诊断试验研究实验指导351

实验23 肝郁脾虚证的诊断标准评价3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