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系统动物营养学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系统动物营养学导论
  • 卢德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8857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52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67页
  • 主题词:动物-营养(生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系统动物营养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1

第一章 系统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1

第一节 系统动物营养学的定义和性质1

一、动物营养系统是系统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对象1

二、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式是系统动物营养学学科整体思维方式2

三、实现营养调控是系统动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目标3

四、系统动物营养学边缘科学性质3

第二节 系统动物营养学与传统动物营养学的区别3

一、研究对象4

二、学科整体思维方式4

三、学科体系和研究内容4

四、研究方法5

第二章 系统动物营养学的整体思维方式7

第一节 学科整体思维方式的重要性7

第二节 系统动物营养学整体思维方式的特点8

一、传统动物营养学的思维方式8

二、系统动物营养学的思维方式9

第三章 系统动物营养学的产生和发展11

第一节 系统动物营养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1

一、动物营养学发展历史概述11

二、系统动物营养学诞生于动物营养发展的关键时期13

第二节 系统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和展望13

第二篇 动物营养系统及其调控15

第四章 动物营养系统分析15

第一节 动物营养系统的基本概念15

一、系统的概念15

二、动物营养系统定义和特征17

三、动物营养学研究对象的战略性转变19

第二节 动物营养系统的结构20

一、结构的一般概念20

二、动物营养系统的结构组成分析21

三、动物消化道在动物营养系统结构中的特殊位置22

四、肝脏在动物营养系统中间的核心位置29

第三节 动物营养系统功能30

一、能量流动和利用30

二、营养物质的循环、转化和利用33

三、信息传递35

第五章 动物营养系统内营养物质转化和利用37

第一节 含氮物质37

一、消化道层次37

二、肝脏40

三、肝外组织43

第二节 葡萄糖和短链脂肪酸46

一、消化道层次46

二、肝脏47

三、肝外组织50

第三节 脂类的转化和利用51

一、消化道层次51

二、肝外组织53

第四节 水的循环54

一、动物营养系统内水的来源55

二、动物营养系统水排出渠道56

三、动物营养系统内水平衡的调控57

第五节 矿物质的转化和利用58

一、钙59

二、磷60

三、钠61

四、钾62

五、氯62

六、镁62

七、硫63

八、微量元素64

第六节 动物营养系统内各种营养物质转化和利用的整体观66

一、各种营养物质转化和利用的特点67

二、各种营养物质转化和利用的协调67

三、各种营养物质转化和利用的调节68

第六章 动物机体自我营养调控功能70

第一节 动物机体自我营养调控功能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70

一、动物机体自我营养调控功能的提出及其概念70

二、动物营养系统自我营养调控功能的运行特征72

三、动物机体自我营养调控功能的生理意义73

第二节 采食调控74

一、择食性75

二、采食量调控76

三、采食调控机制理论概述80

第三节 营养物质代谢的稳衡控制83

一、前言83

二、蛋白质营养代谢的稳衡控制84

三、脂肪营养代谢的稳衡控制89

四、碳水化合物营养代谢的稳衡控制90

五、矿物质营养代谢的稳衡控制96

第四节 营养物质的谐调分配99

一、前言99

二、在动物不同生理状况下营养物质谐调分配101

三、营养物质谐调分配的调节机制106

第五节 抗营养性应激调控109

一、动物应激时营养物质代谢变化110

二、补偿生长111

三、抗冷热应激113

第七章 动物营养系统的调控119

第一节 动物营养调控理论的历史发展119

一、营养调控的概念119

二、动物营养调控理论的历史发展119

第二节 消化道营养调控理论的基本内容120

一、消化道营养调控理论的提出120

二、消化道营养调控理论的基本内容123

三、消化道营养调控理论的应用125

第三节 系统整体营养调控理论的基本内容128

一、营养调控的对象和范围128

二、系统整体营养调控理论特征128

三、营养调控原则129

四、营养调控内容129

五、与消化道营养调控理论的比较130

第四节 反刍动物营养调控131

一、采食量调控131

二、瘤胃功能调控132

三、进入动物体内营养物质平衡的调控136

四、体内营养物质分配的调控142

五、抗环境应激调控143

第五节 猪的营养调控145

一、采食量调控145

二、促进养分吸收的调控146

三、消化道微生态系统调控147

四、促生长和控制增重成分的调控148

五、抗环境应激调控151

第六节 家禽营养调控151

一、前言151

二、采食调控152

三、促进养分消化、吸收调控154

四、以生产功能蛋(functional eggs)为目标的营养调控155

五、提高禽肉品质的营养调控157

六、抗环境应激调控161

第三篇 系统动物营养技术概述164

第八章 动物营养技术的现代观164

第一节 动物营养技术的历史演变164

一、动物营养技术发展的重大转折164

二、动物营养技术的发展趋势165

三、传统动物营养学黑箱研究方法的历史评价168

四、时代呼唤动物营养技术的现代化170

第二节 系统动物营养学的技术体系170

一、应用技术体系171

二、研究技术体系173

第九章 动物营养模拟179

第一节 动物营养模拟的涵义和特性179

一、系统模拟概述179

二、动物营养模拟180

第二节 体外动物营养模拟方法评述181

一、反刍动物两级离体消化法181

二、酶法离体消化法182

三、用粪便作为离体消化法培养的微生物来源183

四、猪两级离体消化法184

五、猪的全消化道消化过程模拟184

六、人工瘤胃法186

七、产气法187

八、应用体外动物营养模拟技术的实例189

第三节 动物营养模型化——动物营养数字模拟技术193

一、前言193

二、反刍动物营养的数学模型化198

三、猪营养的数学模型化207

四、家禽营养数学模型化212

第十章 动物营养预测217

第一节 概论217

第二节 常用的定量预测模型218

一、回归预测模型218

二、平滑预测模型220

第三节 动物采食量预测220

一、乳牛采食量预测221

二、肉牛采食量预测222

三、绵羊采食量预测224

四、山羊采食量预测225

五、猪的采食量预测226

六、家禽采食量预测227

第四节 动物生产性能预测229

一、乳牛产乳性能预测229

二、生长牛日增重预测231

三、生长绵羊日增重预测232

四、生长猪日增重预测233

第十一章 动物营养检测234

第一节 动物营养检测技术历史回顾和展望234

第二节 动物营养障碍235

一、概述236

二、动物营养代谢紊乱或失调238

三、营养缺乏症240

四、营养中毒245

第三节 动物营养检测技术方案250

第四节 放牧家畜营养检测示例251

一、放牧绵羊能量和蛋白质营养状况检测251

二、放牧绵羊矿物质营养状况检测254

第五节 动物营养检测指标分析257

一、能量代谢状况检测指标257

二、蛋白质营养检测259

三、矿物质营养检测指标260

四、维生素营养检测指标263

五、其他检测指标265

第四篇 动物营养工程266

第十二章 动物营养工程技术总论266

第一节 动物营养工程技术定义及其特征266

第二节 动物营养调控技术267

一、日粮营养结构平衡技术267

二、具有特殊营养调控功能的营养管理技术275

三、营养调控剂使用技术278

第三节 饲料间和营养措施间的组合效应286

一、饲料间组合效应287

二、营养措施之间的组合效应292

三、动物营养技术与其他养殖技术的系统集成292

第十三章 乳牛营养工程技术295

第一节 总论295

一、中国现行乳牛饲养模式分析295

二、乳牛营养工程定义和运行模式299

三、乳牛营养工程技术所涉及营养调控技术300

四、乳牛营养工程技术的系统集成步骤——乳牛优化饲养设计304

五、乳牛营养检测技术305

六、乳牛营养工程技术的应用308

第二节 以稳定乳牛瘤胃内环境为目标的营养工程技术308

一、饲养决策目标309

二、配套营养调控技术309

三、营养检测技术311

第三节 以提高乳牛干物质采食量为目标的营养工程技术311

一、饲养决策目标311

二、配套营养调控技术312

三、营养检测技术313

第四节 以提高乳固体物为目标的营养工程技术313

一、饲养决策目标313

二、配套营养调控技术313

三、营养检测技术315

第五节 以获得和保持适宜体况为目标的营养工程技术315

一、体况分析简介315

二、饲养决策目标316

三、配套营养调控技术316

四、营养检测技术318

第六节 以提高乳牛繁殖率为目标的营养工程技术318

一、饲养决策目标318

二、配套营养调控技术319

三、营养检测技术320

第七节 乳牛保健营养工程技术320

一、饲养决策目标320

二、配套营养调控技术321

三、营养检测技术322

第八节 抗热应激营养工程技术324

一、饲养决策目标324

二、配套营养调控技术324

三、营养检测技术325

第九节 以大量利用低质粗饲料为目标的营养工程技术325

一、饲养决策目标326

二、配套营养调控技术326

三、营养检测技术327

第十节 乳牛围产期营养工程技术328

一、饲养决策目标328

二、配套的营养调控技术330

三、利用营养检测技术进行检控332

第十一节 高产乳牛营养工程技术333

一、饲养决策目标334

二、配套的营养调控技术335

第十四章 肉牛生长肥育营养工程技术338

第一节 概述338

一、肉牛生长育肥营养工程技术的调控内容338

二、生长肥育肉牛营养调控技术346

三、优化饲养设计——肉牛营养工程技术的系统集成353

四、肉牛营养检测技术354

第二节 犊牛生长育肥营养工程技术354

一、饲养决策目标354

二、营养调控技术措施355

第三节 青年牛育肥营养工程技术363

一、饲养决策目标363

二、营养调控技术措施364

第十五章 绵羊营养工程技术372

第一节 总论372

一、绵羊营养工程技术所涉及的营养调控内容373

二、绵羊营养调控技术措施384

三、绵羊营养检测技术389

第二节 绵羊放牧补饲营养工程技术392

一、放牧绵羊主要营养限制因素的剖析392

二、放牧补饲效应分析396

三、饲养决策目标397

四、绵羊放牧补饲营养工程技术的运行模式398

五、绵羊放牧补饲营养工程技术所涉及的补饲技术方案399

第三节 肥羔营养工程技术405

一、饲养决策目标406

二、肥羔营养调控技术措施407

第十六章 绒山羊舍饲营养工程技术413

第一节 绒山羊营养生理特点和重要营养参数413

一、绒山羊的营养生理特点413

二、绒山羊舍饲所涉及的重要营养参数416

第二节 绒山羊舍饲营养工程技术概论422

一、绒山羊舍饲营养工程技术定义和运作模式422

二、饲养决策目标423

三、优化饲养设计424

第三节 舍饲绒山羊营养调控技术措施425

一、日粮营养素平衡技术425

二、特殊营养调控剂使用技术426

三、具有营养调控功能的营养管理技术427

第四节 绒山羊营养检测技术428

一、初级检测428

二、二级检测428

参考文献4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