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宇宙理论研究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黎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团结出版社
- ISBN:978751264490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宇宙论-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宇宙理论研究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2
上篇 原理篇2
第一章 推演平面宇宙模型并诠释有关概念2
第一节 卦的概念3
一、爻的概念3
二、三画卦的概念3
三、六画卦的概念8
第二节 推演太愚八卦卦位并诠释有关概念9
一、《说卦传》第三章 句序对卦位排序的指导意义10
二、要准确理解《说卦传》第三章 的关键词11
三、演绎太愚八卦卦位12
四、诠释演绎太愚八卦图所产生的几个重要概念15
第三节 太愚八卦图的象数配置及其意义24
一、象数配置遵守的原则24
二、太愚八卦图的象数配置26
三、验证象数配置的结果29
四、象数与八卦结合赋予了大小、次序和贵贱的概念31
第四节 平面易的太极原理——原始反终原理32
一、太极的概念32
二、太极原理——原始反终原理35
第五节 “大衍之数”的真相和“用九”“用六”的概念42
一、“大衍之数”的真相42
二、大衍起卦法44
三、“用九”“用六”的概念45
第六节 “乾之策”“坤之策”和“二篇之策”49
一、“乾之策”和“坤之策”49
二、“二篇之策”49
第二章 推演立体宇宙模型并诠释有关概念51
第一节 文王八卦51
一、文王八卦的排卦依据及图式51
二、文王八卦图是有道之图52
三、文王八卦图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表象平面的方位关系52
第二节 推演立体宇宙模型简图53
一、推演立体宇宙模型简图53
二、如何由天盘八卦演绎出地盘八卦63
三、立体易的两仪的概念65
四、天地的物质构成及天地的本质66
五、天盘顺旋一周产生的八个基本卦象演绎出六十四个重卦67
第三节 推演立体宇宙模型全图71
一、给立体宇宙模型配置天干地支71
二、给立体宇宙模型配置星象和节气74
三、周易全图80
四、立体宇宙模型称为周易82
第四节 以立体宇宙模型诠释有关概念84
一、君子攸往的概念84
二、周易模型的几个重要概念86
三、演周易产生的正象与反象的概念89
四、八个基本卦象中的乾-兑(乾·兑)组合与两组坤-艮组合的概念以及五数、十数的对应卦问题90
五、“天地同质”使周易具备抽象概念和演绎文字的功能91
第三章 河图、洛书的真相及周易模型的源错误93
第一节 圣人则之93
一、河图、洛书概念的产生及传播路径93
二、洛书真相95
三、河图真相97
四、关于五数、十数居中及其五行属性的问题103
第二节 周易模型推演过程中的逻辑错误103
一、古人在建立周易模型时出现的逻辑错误及其原因104
二、周易模型的源错误造成的后果106
第四章 周易与古代历法108
一、周易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历法的肇端108
二、干支体系与二十八宿体系结合是古代历法实现纪时的基础111
三、纪年116
四、纪月119
五、干支纪日121
六、纪时辰121
七、闰月122
第五章 天干地支原理124
一、五行概念的产生和五行理论的发展124
二、干支的五行属性127
三、季节与五行衰旺的关系127
四、干支的相生相克128
五、地支相冲128
六、天干五合129
七、地支六合130
八、地支三合130
九、地支会局131
十、地支相害131
十一、地支相刑132
十二、地支藏干132
十三、地支的长生帝旺墓库133
十四、旬空和出空133
十五、天乙贵人133
十六、阴阳平衡的概念134
十七、干支原理和阴阳平衡原理是古代众多学科的理论基础135
第六章 周易的文字演绎规则及字根文字的演绎137
第一节 周易模型为什么能够演绎文字137
一、古今学者对于汉文字的发明与周易关系的主要看法137
二、各卦被赋予的基本概念是周易模型能够抽象概念和演绎文字的基础141
三、周易模型的文字演绎功能是古入发明周易模型的出发点所决定的143
四、从汉文字所隐含的周易因素来考察汉文字与周易的关系144
第二节 周易模型抽象基本概念和演绎文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144
一、卦位关联的概念及相应的组字法144
二、周易模型八个基本卦象的基本特征146
三、周易模型演绎文字的基本步骤150
第三节 初级字根的演绎150
一、连山易和连山象、假连山象、非连山象的概念151
二、古文字分解法及其作用152
三、初级字根的演绎153
第四节 数字一至十和干支符号的演绎161
一、数字记录符号的演绎161
二、干支文字的演绎166
第五节 元字根文字的演绎178
一、元字根的概念178
二、八卦的元字根的演绎179
第六节 基本字根的演绎193
一、同字不同象和同象不同字194
二、利用两个基本卦象组合来抽象概念和演绎文字的方法195
三、基本字根的演绎196
第七节 复合型文字的演绎方法213
一、以单个基本卦象演绎复合型文字213
二、以前象和后象二个基本卦象组合演绎复合型文字214
第七章 《卦辞》《彖辞》《象辞》《爻辞》的演绎规则216
第一节 《卦象辞》的解析方法及其应用功能216
一、《卦象辞》的解析方法216
二、《卦象辞》的主要作用和应用功能219
第二节 《卦辞》的解析方法及其应用功能220
一、《卦辞》的解析方法220
二、《卦辞》的主要作用和应用功能221
第三节 《彖辞》的解析方法及其应用功能223
一、《彖辞》的几种不同结构格式223
二、彖的概念224
三、《彖辞》的解析方法225
四、《彖辞》的作用和应用功能227
第四节 归藏演绎原理及《爻辞》《爻象辞》的解析方法229
一、归藏的定义230
二、两个爻的叠加演绎出新的爻称为爻的归藏230
三、爻在其中231
四、周流六虚演绎出重卦的六爻234
五、归藏演绎的规则236
六、《爻辞》《爻象辞》的解析方法及《爻辞》《爻象辞》的作用239
第五节 诠释有关概念242
一、周易概念的补充242
二、天下的概念244
三、卦的概念的产生245
四、始终的概念246
五、春夏秋冬四时的概念247
六、五色的概念248
七、刚柔的概念249
八、应的概念250
九、有和无的概念251
十、吉凶和咎的概念254
热门推荐
- 841953.html
- 1295793.html
- 593544.html
- 44161.html
- 301949.html
- 3831293.html
- 1429942.html
- 1909956.html
- 646133.html
- 462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44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87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17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43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7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4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6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82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6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