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藏自治区县级医院院感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陆燕燕,次珍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49898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79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196页
- 主题词:县-医院-感染-卫生管理-西藏-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藏自治区县级医院院感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医院感染概述1
一、医院感染1
二、医院感染管理1
三、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1
四、医院感染管理的目的1
五、医院感染管理措施1
六、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组成2
七、医院感染监测2
八、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2
九、医院感染监测的主要内容2
十、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内容2
十一、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职责3
十二、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3
十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3
十四、医院感染病例的报告要求4
十五、医院感染暴发4
十六、医院感染暴发的处理流程4
十七、医院感染的传播5
十八、医院感染的感染途径5
十九、接触传播5
二十、现代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5
二十一、医院感染的分类5
二十二、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6
二十三、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6
二十四、医院感染的特点6
二十五、二重感染6
二十六、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及其意义7
二十七、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7
二十八、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控制指标7
二十九、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对象7
三十、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7
三十一、医院感染病原体的特点7
三十二、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细菌8
三十三、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8
三十四、医源性感染8
第二章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9
一、标准预防9
二、标准预防的特点9
三、标准预防的措施9
四、医务人员分级防护原则及适应对象10
五、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11
六、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11
七、防护用品使用的注意事项11
八、口罩的种类及适用情况11
九、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12
十、摘除口罩的方法14
十一、无菌手套脱戴方法14
十二、隔离衣与防护服穿脱方法16
十三、职业暴露18
十四、职业暴露的途径18
十五、职业暴露常见原因18
十六、职业暴露的主要预防措施18
十七、注射安全与安全注射的措施19
十八、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措施19
十九、职业暴露后的报告处理20
二十、锐器伤后处理流程图20
二十一、乙肝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21
二十二、丙肝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22
二十三、梅毒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23
二十四、HIV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24
第三章 手卫生25
一、手卫生25
二、洗手25
三、卫生手消毒25
四、外科手消毒25
五、常居菌25
六、暂居菌26
七、手消毒剂26
八、速干手消毒剂26
九、免冲洗手消毒剂26
十、手卫生设施26
十一、临床工作中哪些情况下应洗手27
十二、手卫生的五个重要时刻28
十三、临床工作中哪些情况下应进行手消毒28
十四、医务人员在哪些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28
十五、“七步洗手法”具体步骤28
十六、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哪些原则29
十七、外科洗手方法与要求29
十八、外科手消毒方法30
十九、手卫生效果的监测30
二十、洗手前应进行的准备31
二十一、临床工作中应戴清洁手套的情况31
二十二、临床工作中应戴无菌手套的情况31
二十三、手卫生依从性31
二十四、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计算方法31
二十五、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干预措施32
第四章 清洁、消毒、无菌原则33
一、清洁33
二、消毒33
三、灭菌33
四、高度危险性物品33
五、中度危险性物品33
六、低度危险性物品34
七、灭菌水平34
八、高水平消毒34
九、中水平消毒34
十、低水平消毒34
十一、生物指示剂35
十二、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36
十三、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主要因素36
十四、无菌物品管理37
十五、无菌技术37
十六、无菌区37
十七、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37
十八、各类灭菌物品的有效期38
十九、无菌治疗盘及各种溶液开启后的有效时间38
二十、治疗车上下层分区38
二十一、医务人员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38
二十二、外科换药顺序39
二十三、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达到的要求39
二十四、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39
二十五、室内空气的消毒方法39
二十六、抹布、拖把的消毒41
二十七、地面的清洁与消毒41
二十八、各类物体表面消毒41
二十九、皮肤与黏膜消毒42
三十、接触黏膜的医疗器具如何清洁与消毒42
三十一、医院消毒灭菌标准中不得检出的致病微生物主要指什么病原菌43
三十二、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43
三十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43
三十四、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三证”具体指什么43
三十五、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过程中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如何处理43
三十六、临床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前的检查43
第五章 常用消毒、灭菌药械及使用方法44
一、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44
二、物理消毒灭菌法44
三、化学消毒灭菌法44
四、生物消毒灭菌法48
五、消毒产品分类管理48
六、消毒产品经营、使用单位索证的要求49
七、消毒产品的经营、使用单位监督要求49
八、无菌保证水平(SAL)49
九、消毒因子作用水平50
十、理想化学消毒剂的特点50
十一、常用物理消毒法50
十二、常用化学消毒剂53
十三、常用化学消毒剂浓度配制方法70
十四、使用中的消毒液、灭菌剂监测规定71
十五、消毒剂及消毒、灭菌物品合格的标准71
第六章 消毒供应中心基本知识72
一、复用诊疗器械规范清洗的意义72
二、消毒供应中心(CSSD)72
三、卫生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供应室规范性文件72
四、新标准的要求73
五、去污区73
六、检查、包装及灭菌区73
七、无菌物品存放区73
八、去污73
九、外来医疗器械74
十、CSSD的建筑要求74
十一、CSSD的人员要求75
十二、CSSD的设备75
十三、CSSD的防护要求75
十四、CSSD的耗材76
十五、CSSD的包装材料76
十六、重复使用诊疗器械的清洗程序77
十七、污染器械和物品的处理78
十八、清洗前预处理78
十九、消毒供应中心对污染器械和物品的回收78
二十、手工清洗78
二十一、机械清洗79
二十二、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79
二十三、器械和物品的干燥80
二十四、为什么不能使用石蜡油润滑器械80
二十五、器械和物品的检查80
二十六、为什么开放式的储槽不能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81
二十七、全棉布与一次性包装材料的对比81
二十八、敷料的包装82
二十九、金属器械的包装82
三十、器械和物品的包装82
三十一、预真空灭菌器为什么不能使用绳子包裹82
三十二、灭菌后过期物品的处理83
三十三、器械和物品的灭菌83
三十四、压力蒸汽灭菌84
三十五、干热灭菌90
三十六、低温等离子灭菌90
三十七、灭菌物品的储存92
三十八、灭菌物品的发放93
三十九、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工作流程93
第七章 洁净手术室基础94
一、洁净手术室的目的94
二、何为洁净手术室94
三、空气净化装置94
四、过滤器分类94
五、手术室净化级别95
六、洁净手术间的用途95
七、人流、物流的管理95
八、器材物品的管理96
九、层流净化的管理96
十、洁净手术室污染途径97
十一、洁净手术室的日常维护97
十二、洁净手术室空气洁净技术维护与保养要求98
十三、特殊感染手术的管理98
十四、手术室温控管理98
第八章 医疗废物管理99
一、医疗废物99
二、医疗废物分类99
三、感染性废物99
四、损伤性废物99
五、病理性废物100
六、药物性废物100
七、化学性废物100
八、非医疗废物101
九、使用后一次性医疗用品如何处理101
十、产妇分娩后胎盘的处理101
十一、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101
十二、收集医疗废物时的注意事项101
十三、医疗废物的封装及存放要求102
十四、医疗废物的登记要求102
十五、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点设置要求102
十六、无害化处理103
十七、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的报告103
十八、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的处理103
第九章 抗菌药物管理104
一、抗菌药物104
二、抗生素104
三、抗菌谱104
四、抗菌活性104
五、抗菌药物按作用时间分类104
六、根据药代动力学分类104
七、抗菌药物种类105
八、最低抑菌浓度106
九、最低杀菌浓度106
十、药物半衰期106
十一、细菌耐药性106
十二、天然耐药性106
十三、获得性耐药性106
十四、微生态失调107
十五、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107
十六、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具体办法107
十七、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抗菌药物控制指标108
十八、如何判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正确性与合理性108
十九、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108
二十、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指证108
二十一、外科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109
二十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109
二十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治疗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109
二十四、住院患者使用或调整抗菌药物时病历记录要求109
二十五、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采集病原学样本的最佳时间109
二十六、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建立抗菌药物规章制度、组织机构109
第十章 传染病管理110
一、传染110
二、传染病110
三、传染病隔离110
四、隔离的种类110
五、隔离标志111
六、疫源地消毒111
七、随时消毒111
八、终末消毒111
九、国家的传染病管理方针111
十、法定传染病分类111
十一、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112
十二、传染病报告时限112
十三、未按照规定执行传染病相关工作进行处罚的情况112
十四、各类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13
十五、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113
十六、传染病报告病例分类115
十七、传染病报告种类115
十八、传染病报告登记115
十九、艾滋病主要传染源115
二十、HIV主要存在感染者的哪些体液中115
二十一、HIV的传播途径115
二十二、HIV的易感人群116
二十三、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应当遵照的原则116
二十四、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分级116
二十五、经血传播性肝炎(HBV、HCV、HDV)的隔离预防措施116
第十一章 多重耐药菌管理118
一、多重耐药菌118
二、常见的多重耐药菌118
三、耐药菌增加的原因118
四、多重耐药菌产生和扩散的原因118
五、多重耐药菌的易感人群119
六、细菌耐药性的危害119
七、多重耐药菌的处理原则119
八、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119
九、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措施120
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控制措施121
附录1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及颁布时间123
附录2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125
附录3 环境卫生学监测145
附录4 青海省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3年版)148
附录5 消毒因子及其相应消毒器械清单151
附录6 指示物清单153
附录7 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154
附录8 医院常用物品消毒灭菌方法(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参考)165
热门推荐
- 1418976.html
- 3825859.html
- 3145438.html
- 619365.html
- 967755.html
- 1966653.html
- 3743497.html
- 3485781.html
- 2672590.html
- 26349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27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47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84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33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39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26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91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7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3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2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