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气象学通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农业气象学通论
  • (日)大后美保著;王正春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3031·1641
  • 出版时间:1962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业气象学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农业气象的意义和内容1

1.气象学和气候学1

2.农业气象学的分类3

二、农业气象的沿革4

三、农业气象学的任务6

1.关于预报方面6

2.适应气象环境方面7

3.人工改变气象环境方面7

第二章 辐射9

一、引言9

1.太阳辐射9

2.夜间辐射11

3.辐射平衡11

1.日照时间的观测12

二、日照时间12

2.日照时间的表现13

3.日照时间的变化和分布14

4.日照时间与农作物15

三、日射18

1.日射量的观测18

2.日射的变化和分布19

3.日射与农作物22

四、紫外线24

1.紫外线的观测24

2.紫外线的变化和分布25

3.紫外线与农作物27

第三章 温度28

一、引言28

二、气温28

1.气温的观测28

2.气温的变化30

3.气温的年变化31

4.气温的日变化33

5.积算温度34

6.气温的分布34

7.近地面层的气温37

8.气温与农作物43

三、地温45

1.地温的观测45

2.地温的变化47

3.地温的年变化47

4.地温的日变化48

5.地温的分布50

6.地温的调节52

1.水温的观测53

2.水温的变化53

四、水温53

3.水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54

4.水温的调节56

五、植物体温56

植物体温的观测56

六、冻害60

1.冻害的发生原因60

2.冻害的机制和耐寒性61

3.冻害的防御措施63

七、霜害64

1.霜害的发生机制64

2.霜害地带和无霜害地带66

3.防御霜害的措施67

八、冷害68

1.冷害的发生状况68

2.农作物的冷害68

3.冷害气象及其影响70

4.防御冷害的措施72

第四章 冻结74

一、引言74

冻结的观测74

二、霜柱75

1.霜柱的构造75

2.霜柱的生长过程75

3.霜柱的发生条件75

4.霜柱对农作物的影响77

5.防御霜柱害的方法77

三、掀耸79

1.掀耸的发生过程79

2.防止掀耸害的方法80

1.风向的观测81

2.风速的观测81

一、风的观测81

第五章 风81

3.风压的观测82

二、大气环流83

三、季节风84

四、海风和陆风85

五、山风和谷风86

六、焚风87

七、强风的种类87

八、风的变化88

九、风的分布89

十、农作物的风害机制91

1.强风的直接危害91

2.强风的间接危害94

十一、防御风害的措施95

一、湿度的观测98

第六章 湿度98

二、湿度的表示方法99

三、湿度的变化100

四、湿度的分布101

五、湿度与养蚕102

第七章 土壤水分105

一、土壤水分的观测方法105

二、土壤水分的变化106

三、土壤水分的分布108

四、土壤水分的影响110

第八章 雨112

一、降雨的观测112

二、雨的成因114

三、降雨的变化115

四、降雨的分布117

五、雨与农作物120

1.成为肥源的雨水122

六、雨与肥料122

2.肥料的雨水流失与气象的关系123

七、水灾125

1.形成水灾的原因125

2.农作物的水灾126

3.防御水灾的措施126

八、旱灾127

1.形成旱灾的原因128

2.干旱对农作物的危害129

3.雨与旱灾129

4.防御旱灾的措施132

九、湿润害132

十、雨害133

1.农作物的直接受害133

2.雨的侵蚀134

二、雷雨的构造135

一、雷的种类135

第九章 雷雨135

三、雷的发生周期和分布状况137

四、雷与农作物的关系137

第十章 雹140

一、雹的观测140

二、雹的成因140

三、雹的性质140

四、降雹的情形141

五、雹害142

1.雹害的特性142

2.降雹与雹害的关系142

3.雹害的防御措施144

一、雪的观测146

二、雪的成因146

第十一章 雪146

三、雪的种类147

四、降雪日数147

五、降雪量148

六、雪的物理性质149

1.雪的密度149

2.光的透过性150

3.积雪的孔隙率151

4.雪的热传导151

七、雪害151

1.雪害的种类151

2.风雪害152

3.堆雪重压的危害152

4.积雪下沉的危害153

5.雪崩害154

7.生理的危害155

8.病害155

6.土壤流失的危害155

9.融雪洪水害156

10.融雪冷水害156

11.促进融雪的方法156

第十二章 露和霜157

一、露和霜的观测157

二、露和霜的成因158

三、露量和霜量159

四、露和霜的分布160

五、露、霜与农作物的关系162

第十三章 雾164

一、雾的观测164

二、雾的发生原因164

三、雾与农作物165

四、防御雾害的方法166

一、蒸发的观测168

第十四章 蒸发168

二、蒸发的内容169

三、蒸发量的变化171

四、蒸发量的分布172

第十五章 气压和气压分布174

一、气压的表示方法174

二、气压的观测174

四、气压分布175

三、气压的变化175

第十六章 高气压、低气压、锋179

一、气团179

二、锋180

三、高气压(反气旋)181

四、低气压(气旋)181

1.热带低气压182

2.温带低气压183

1.盐风雨害184

五、台风害184

3.副低气压184

2.潮害186

第十七章 天气191

一、天气的观测191

1.云的观测191

2.表示阴晴的方式192

二、天气图192

第十八章 气象预报195

一、气象预报的发展195

二、气象预报的种类196

三、发表气象预报的方法196

四、天气预报197

1.高低气压的移动198

3.锋199

五、长期预报199

2.高低气压的盛衰199

1.平衡法200

2.周期法201

3.气压法201

4.海洋观测法202

六、灾害气象的预报202

1.雪的预报202

2.最低气温的预报204

3.凶冷的预报205

4.干旱的预报207

七、农业气象报208

1.翌日降雨预报的利用209

2.翌日气温预报的利用210

3.翌日风速预报的利用210

4.雷雨警报的利用210

5.气象特报及暴风警报的利用211

一、产量预报212

第十九章 农业气象预报212

二、灾害预报224

1.水灾的预报224

2.旱灾的预报226

3.霜冻害的预报227

三、虫害预报229

四、病害预报233

五、物候期预报237

第二十章 农业气候239

一、气候的表现法239

二、气候分区240

三、气候与栽培界限247

四、气候与栽培地区252

五、气候与栽培时期254

1.已耕地的气象栽培适期的决定256

六、气候与病虫害257

2.未耕地的气象栽培适期的决定257

七、气候与土壤260

八、气候与肥料263

第二十一章 农业气象统计266

一、农业用气象统计的种类266

二、气象资料的审查268

1.台站质量的审查268

2.观测地点的状况的审查268

3.气象资料的均一化269

三、农业气象统计法271

1.平均值的求法271

2.表现气象状况时间变化的方法272

3.表现气象现象变动状的方法273

4.气象状况的综合表现法273

5.表现某一地区某一范围气候状况的方法274

主要参考书2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