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村社会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农村社会学
  • 李守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90341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村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

第一节 关于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一些不同认识1

一、中外农村社会学家对研究对象的不同认识1

二、对分歧意见所涉及的两个重要问题的看法2

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4

一、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4

二、对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几点阐释6

第三节 学习农村社会学的意义8

一、为深入把握中国的特殊国情奠定理论基础8

二、为正确认识和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9

三、有利于深刻认识和解决农民问题9

四、有利于深入认识和实施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11

第二章 中国农村社会学的简要历史13

第一节 中国的农村社会调查13

一、中国早期的社会调查13

二、中国农村社会调查的蓬勃兴起14

第二节 早期中国农村社会学的主要著述16

第三节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18

一、中国平民教育促进会18

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19

三、对乡村建设运动的批判20

第四节 大力开展社区研究时期的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21

一、吴文藻倡导社区研究21

二、费孝通与社区研究22

第五节 社会学恢复、重建以后的农村社会学研究24

一、概况24

二、关于小城镇问题的研究25

三、关于农村社会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26

四、关于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的研究27

第三章 农村社会中的个人——农民29

第一节 农民与农村社会29

一、农民的界定29

二、农民与农村社会31

第二节 农民的社会属性与特征31

一、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31

二、对农民特性认识的历史演变32

三、二元社会结构下的中国农民34

四、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36

第三节 农民的社会化及其特征39

一、农民社会化的主要内容39

二、农民社会化的因素41

三、农民社会化过程的特点43

第四章 农村居民的婚姻与家庭46

第一节 农村居民的婚姻行为46

一、婚姻行为的本质特征46

二、择偶48

三、订婚(婚姻的缔结)51

四、结婚52

第二节 农村家庭55

一、农村家庭结构55

二、农村家庭功能59

三、农村家庭关系64

第三节 农村家庭网络68

一、农村家庭网络联结的前提69

二、农村家庭网络的联结69

三、农村家庭网络的特征70

第五章 农村社会组织73

第一节 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历史变迁73

一、周以前的农村组织73

二、秦汉至隋唐的农村基层社会组织74

三、宋至清末的农村基层社会组织75

四、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农村基层社会组织77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基层社会组织78

六、两点启示79

第二节 当前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及其功能81

一、政治组织81

二、村民(居民)自治组织82

三、经济组织83

四、事业组织84

五、群团组织85

六、宗族和宗教组织85

第三节 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的建设及其演变趋势86

一、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的建设86

二、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的发展趋势94

第六章 农村社会分层及社会流动97

第一节 农村社会分层的标准97

一、社会分层标准概述97

二、当代中国农民社会分化的原因100

第二节 中国农村的社会分层结构103

一、中国古代农村的社会分层结构104

二、中国近代农村的社会分层结构106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108

第三节 农村社会流动115

一、什么是社会流动115

二、农村社会流动的历史演变116

第七章 农村社区126

第一节 社区及社区研究126

一、关于社区概念126

二、社区分析或社区研究128

第二节 农村社区的起源及其特点130

一、农村社区的起源130

二、农村社区的含义及特点131

第三节 农村社区的类型和结构135

一、农村社区的类型135

二、农村社区结构139

第四节 农村社区发展142

一、农村社区发展的内涵142

二、农村社区发展的依据143

三、农村社区发展的运作145

第八章 农村社会问题及社会控制147

第一节 社会问题概述147

一、关于社会问题的界定147

二、农村社会问题概述149

第二节 农村贫困问题150

一、中国农村贫困的基本概况151

二、关于贫困概念的界定153

三、产生贫困的原因和对策155

第三节 农村人口问题159

一、我国农村人口问题的状况159

二、我国农村人口问题的成因和对策163

第四节 农村社会控制166

一、社会控制概述166

二、中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历史沿革167

三、完善农村社会的社会控制机制172

第九章 农村社会保障175

第一节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及其发展的简要历史175

一、农村社会保障的含义175

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起源及历史演进176

第二节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必要性178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178

二、农村社会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179

三、农村社会保障中的问题要求加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180

四、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要求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181

第三节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状况181

一、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状况181

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因素184

第四节 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187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模式选择187

二、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对策188

第十章 农村社会变迁191

第一节 社会变迁概述191

一、社会变迁的含义191

二、农村社会变迁的特点192

三、有计划的农村社会变迁193

第二节 影响农村社会变迁的因素195

一、地理环境因素195

二、人口因素197

三、文化因素197

四、生产方式因素198

第三节 中国农村改革与社会转型199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与农村社会转型200

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与农村社会转型205

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农村社会转型209

第十一章 农村可持续发展215

第一节 “发展”概述215

一、什么是发展215

二、发展观的演进217

三、可持续发展观220

第二节 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222

一、国内外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22

二、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225

第三节 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228

一、加强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与理解228

二、加快农村发展步伐,实现农村经济、社会质的飞跃229

三、奠定坚实的社会人文基础231

四、采取有效的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232

第十二章 中国农村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234

第一节 农村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234

一、有关城市化的几个基本概念234

二、农村社会现代化236

三、农村城市化与农村社会现代化的相互关系238

第二节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途径与模式238

一、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实践238

二、中国农村城市化的理论243

三、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途径与模式246

第三节 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249

一、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初步实践249

二、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目标与内容251

三、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254

主要参考书目2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