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ro/ENGINEER 2001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Pro/ENGINEER 2001教程
  • 詹友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6482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714页
  • 文件大小:168MB
  • 文件页数:731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Pro/ENGINEER 2001-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Pro/ENGINEER 2001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产品设计与Pro/ENGINEER解决方案1

1.1 CAD产品设计的一般过程1

1.2 Pro/ENGINEER解决方案2

1.2.1 Pro/ENGINEER的基本模块(Foundation)3

1.2.2 工业外观造型强有力的工具(CDRS)3

1.2.3 复杂零件的曲面设计工具(Advanced Surface Extension)4

1.2.4 复杂产品的装配设计工具(Advanced Assembly Extension)4

1.2.5 运动仿真模块(Motion SimulationOption)4

1.2.6 结构强度仿真(Structural Simulation Option)5

1.2.7 疲劳分析工具(Fatigue Advisor)5

1.2.8 塑料流动分析工具(Plastic Advisor)5

1.2.9 热分析工具(Thermal Simulation Option)6

1.2.10 公差分析及优化工具(CE/TOLOption)6

1.2.11 基本数控编程包(Production Machining Option)7

1.2.12 多轴数控编程包(Complete Machining Option)7

1.2.13 通用数控后处理(Pro/NC-GPOST)8

1.2.14 数控钣金加工编程(NC Sheetmetal Option)8

1.2.15 NC仿真及优化(VERICUT forPro/ENGINEER Options)8

1.2.16 模具设计(Tool Design Option)9

1.2.17 二次开发工具包9

1.3 Pro/ENGINEER WILDFIRE新特性10

1.3.1 方便易用10

1.3.2 适应面广11

1.3.3 激发灵感,创造一流产品12

1.3.4 完全适合解决目前最棘手的制造问题13

1.3.5 改善了对CAD环境的管理15

1.3.6 提高了创新过程效率16

1.3.7 完整而全面的数据管理CAD17

1.4 瓶塞开启机简介19

第2章 参数化的Pro/ENGINEER三维模型概述20

2.1 三维模型20

2.1.1 基本的三维模型20

2.1.2 复杂的三维模型21

2.2 基于特征的三维模型22

2.2.1 关于“特征”22

2.2.2 用“特征”添加的方法创建三维模型23

2.3 基于特征的全参数化的Pro/E三维模型24

2.3.1 截面的全参数化24

2.3.2 零件的全参数化24

2.4 基于特征的全参数化软件Pro/E的优势25

第3章 使用前的准备与配置26

3.1 创建用户文件目录26

3.2 启动并进入Pro/E软件环境26

3.3 设置工作目录27

3.4 Pro/E软件的配置文件config.pro29

3.4.1 关于Pro/E的config.pro配置文件29

3.4.2 创建一个全新的配置文件29

3.4.3 改变config.pro文件中一个选项的值31

3.4.4 删除config.pro文件中的选项32

3.5 将Pro/E英文界面转变成中文界面33

3.6 定制Pro/E用户界面34

3.6.1 Pro/E用户界面简介34

3.6.2 用户界面的定制(用户自定义)39

3.7 Pro/E软件的环境设置43

第4章 截面草绘模块45

4.1 概述45

4.2 理解Pro/E草绘环境中的关键术语45

4.3 进入草图环境45

4.4 熟悉Pro/E草绘环境中的工具栏图标46

4.5 熟悉Pro/E草绘环境中几个常用的下拉菜单48

4.6 草绘前的必要设置和草图区的调整50

4.7 使用Pro/E的“目的管理器”52

4.8 截面图的绘制52

4.8.1 在草绘环境(即草绘器)中创建几何52

4.8.2 绘制直线53

4.8.3 绘制相切直线53

4.8.4 绘制中心线53

4.8.5 绘制矩形54

4.8.6 绘制圆54

4.8.7 绘制椭圆54

4.8.8 绘制圆锥弧55

4.8.9 绘制圆弧55

4.8.10 绘制圆角56

4.8.11 绘制椭圆形圆角56

4.8.12 绘制样条曲线56

4.8.13 在草绘环境中创建坐标系56

4.8.14 创建轴点56

4.8.15 在草绘环境中创建文本57

4.8.16 创建点58

4.8.17 使用以前保存过的图形创建当前草图58

4.9 草图的编辑59

4.9.1 删除图元(包括文本)59

4.9.2 直线的操纵60

4.9.3 圆的操纵60

4.9.4 圆弧的操纵61

4.9.5 点、坐标点和轴点的操纵62

4.9.6 圆角的操纵62

4.9.7 样条曲线的操纵与高级编辑62

4.9.8 比例缩放和旋转图元(包括文本)65

4.9.9 复制图元(包括文本)65

4.9.10 镜像图元(包括文本)66

4.9.11 相互裁剪图元67

4.9.12 创建构造图元68

4.10 草图的标注68

4.10.1 概述68

4.10.2 标注线段长度尺寸69

4.10.3 标注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69

4.10.4 标注一点和一条直线之间的距离70

4.10.5 标注两点间的距离70

4.10.6 标注直径70

4.10.7 标注对称尺寸71

4.10.8 标注半径71

4.10.9 标注两条直线间的角度72

4.10.10 标注圆弧角度72

4.10.11 标注椭圆或椭圆圆角73

4.10.12 创建周长尺寸73

4.10.13 创建参照尺寸74

4.10.14 创建坐标尺寸75

4.10.15 标注样条曲线76

4.11 修改标注76

4.11.1 移动尺寸76

4.11.2 将弱尺寸变成强尺寸77

4.11.3 控制尺寸的显示77

4.11.4 修改尺寸值77

4.11.5 替换尺寸79

4.11.6 输入负尺寸79

4.11.7 修改尺寸中的小数位数79

4.12 草图中的几何约束80

4.12.1 约束的显示80

4.12.2 约束的禁用、锁定81

4.12.3 Pro/E软件所支持约束种类81

4.12.4 创建约束82

4.12.5 删除约束83

4.12.6 将弱约束转化为强约束83

4.12.7 使用系统提示创建约束83

4.12.8 操作技巧:使用约束,让Pro/E捕捉设计意图84

4.12.9 解决约束冲突88

4.13 修改整个截面89

4.13.1 缩放和旋转一个截面89

4.13.2 锁定或解锁截面尺寸89

第5章 零件模块90

5.1 创建零件三维模型概述90

5.2 创建零件模型的一般过程及拉伸特征90

5.2.1 命名一个新的零件三维模型91

5.2.2 创建零件的基础特征93

5.2.3 添加零件的其他特征107

5.2.4 保存零件三维模型113

5.2.5 删除旧文件版本116

5.3 模型树118

5.3.1 模型树概述118

5.3.2 模型树界面简介119

5.3.3 模型树的作用与操作120

5.3.4 模型搜索123

5.4 Pro/E软件中的层(Layer)123

5.4.1 层的基础知识与操作123

5.4.2 灵活运用默认层132

5.4.3 层的嵌套136

5.5 设置零件模型的属性137

5.5.1 概述137

5.5.2 零件模型材料的设置138

5.5.3 零件模型单位设置139

5.5.4 设置用户参数141

5.6 特征的修改、重定义及其他143

5.6.1 修改特征143

5.6.2 查看模型信息及特征父子关系146

5.6.3 删除特征147

5.6.4 特征的隐含(Suppress)与隐藏(Hide)148

5.6.5 特征的重定义149

5.7 零件模型创建与拉伸特征的练习151

5.7.1 练习1151

5.7.2 练习2153

5.7.3 练习3153

5.7.4 练习4154

5.7.5 练习5155

5.7.6 练习6156

5.7.7 练习7159

5.7.8 练习8164

5.7.9 练习9167

5.8 旋转(Revolve)特征169

5.8.1 旋转(Revolve)特征简述169

5.8.2 旋转(Revolve)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169

5.8.3 练习1172

5.8.4 练习2173

5.8.5 练习3174

5.8.6 练习4175

5.9 构建特征——孔(Hole)特征178

5.9.1 孔(Hole)特征简述178

5.9.2 孔(Hole)特征(直孔)创建的一般过程179

5.9.3 草绘孔创建过程介绍183

5.9.4 创建螺孔(标准孔)184

5.9.5 练习1:螺孔练习189

5.9.6 练习2:添加直孔190

5.10 构建特征——倒角(Chamfer)特征193

5.10.1 倒角(Chamfer)特征简述193

5.10.2 简单倒角(Chamfer)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194

5.10.3 练习1196

5.10.4 练习2198

5.10.5 练习3198

5.10.6 高级倒角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200

5.11 修饰(Cosmetic)特征202

5.11.1 螺纹修饰(Thread)特征202

5.11.2 草绘修饰(Sketch)特征206

5.11.3 凹槽修饰(Groove)特征207

5.12 构建特征——圆角(Round)特征207

5.12.1 圆角特征简述207

5.12.2 创建一般简单圆角208

5.12.3 创建完全圆角212

5.12.4 创建可变圆角213

5.12.5 简单圆角练习214

5.12.6 创建高级圆角215

5.13 构建特征——抽壳(Shell)特征220

5.13.1 抽壳(Shell)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221

5.13.2 不同壁厚的抽壳222

5.13.3 练习223

5.14 特征的重新排序(Reorder)及插入操作226

5.14.1 概述226

5.14.2 重新排序(Reorder)的操作方法227

5.14.3 特征的插入操作228

5.15 调整特征的父子关系229

5.15.1 改变标注的参照基准230

5.15.2 特征的重定次序(Reroute)230

5.16 特征生成失败及其解决方法234

5.16.1 特征生成失败的出现234

5.16.2 特征生成失败的解决方法236

5.17 特征的操作工具241

5.17.1 特征的复制(Copy)241

5.17.2 特征的阵列(Pattern)248

5.17.3 特征的成组(Group)257

5.17.4 练习259

5.18 筋(Rib)特征261

5.19 拔模(Draft)特征263

5.19.1 拔模(Draft)特征简述263

5.19.2 创建一个枢轴平面、不分离拔模的特征264

5.19.3 创建一个枢轴平面、分离拔模的特征268

5.19.4 创建草绘分割的拔模特征271

5.19.5 创建一个枢轴曲线拔模的特征275

5.19.6 创建相交、延伸的拔模特征278

5.20 扫描(Sweep)特征281

5.20.1 扫描(Sweep)特征简述281

5.20.2 扫描(Sweep)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282

5.20.3 练习287

5.21 混合(Blend)特征293

5.21.1 混合(Blend)特征简述293

5.21.2 创建平行混合(Blend)特征294

5.22 可变截面扫描(Var Sec Sweep)特征299

5.22.1 可变截面扫描(Var Sec Sweep)特征简述299

5.22.2 创建一个可变截面扫描(VarSec Sweep)特征300

5.23 扫描混合(Swept Blend)特征303

5.23.1 扫描混合(Swept Blend)特征简述303

5.23.2 创建一个扫描混合(Swept Blend)特征303

5.24 螺旋扫描(Helical Sweep)特征306

5.24.1 螺旋扫描(Helical Sweep)特征简述306

5.24.2 创建一个螺旋扫描特征307

5.24.3 练习1309

5.24.4 练习2313

5.25 基准特征315

5.25.1 基准面315

5.25.2 基准轴320

5.25.3 基准点324

5.25.4 坐标系338

5.25.5 图形特征345

5.25.6 计算特征346

5.25.7 参照特征347

5.25.8 基准曲线348

5.26 创建剖截面364

5.26.1 剖截面概述364

5.26.2 创建一个“平面”剖截面365

5.26.3 创建一个“偏距”剖截面368

5.26.4 剖截面的练习369

第6章 零件设计范例372

6.1 范例1372

6.2 范例2378

6.3 范例3392

6.4 范例4402

6.5 范例5408

6.6 范例6419

6.7 范例7432

6.8 范例8440

6.9 范例9450

6.10 范例10455

6.11 范例11473

第7章 装配模块481

7.1 概述481

7.2 装配约束484

7.2.1 匹配(Mate)485

7.2.2 对齐(Align)485

7.2.3 插入(Insert)486

7.2.4 相切(Tangent)486

7.2.5 坐标系(Coord Sys)487

7.2.6 线上点(Pnt OnLine)487

7.2.7 曲面上的点(Pnt On Srf)488

7.2.8 曲面上的边(Edge On Srf)488

7.2.9 默认489

7.2.10 固定489

7.3 创建新的装配体模型的一般过程489

7.3.1 命名一个新的装配体的三维模型489

7.3.2 装配第1个零件490

7.3.3 装配第2个零件492

7.4 元件的封装496

7.4.1 用单击菜单的方式创建元件的封装496

7.4.2 完成包装元件498

7.4.3 有关元件的包装、移动的配置文件选项499

7.5 允许假定和强制对齐500

7.5.1 允许假定500

7.5.2 强制对齐(Forced Align)502

7.6 元件的复制503

7.7 元件的阵列(Pattern)505

7.7.1 创建元件的“参考阵列”506

7.7.2 创建元件的“尺寸阵列”507

7.8 装配练习510

7.8.1 练习1510

7.8.2 练习2511

7.8.3 练习3512

7.8.4 练习4513

7.9 装配体中元件的打开、删除、修改等操作514

7.9.1 概述514

7.9.2 修改装配体中零件的尺寸516

7.10 装配体中的“层”的操作517

7.11 视图的管理518

7.11.1 概述518

7.11.2 简化表示(Simplfied Rep)518

7.11.3 装配体的分解状态522

7.11.4 样式视图525

7.11.5 定向视图527

7.11.6 组合视图529

7.12 在装配体中创建零件530

7.13 装配体干涉检查534

7.14 元件的替换536

7.14.1 元件替换的一般操作过程536

7.14.2 替换失败的处理541

7.15 骨架零件模型简介543

7.15.1 概述543

7.15.2 骨架零件模型的创建和使用544

第8章 工程图模块550

8.1 Pro/E软件的工程图模块概述550

8.2 开始一张新的工程图,进入工程图环境553

8.3 工程图基础555

8.3.1 工程图的设置文件pro.dtl555

8.3.2 工程图的格式560

8.3.3 关于工程图中的比例564

8.3.4 多页面工程图565

8.3.5 关于工程图模块中的再生命令(Regenerate)566

8.3.6 关于工程图的保存(Save)566

8.4 工程图视图567

8.4.1 创建视图(基础)567

8.4.2 移动视图与锁定视图移动572

8.4.3 删除视图573

8.4.4 视图的显示模式573

8.4.5 创建视图(高级)579

8.4.6 修改视图601

8.4.7 相关视图605

8.4.8 多模型工程图606

8.5 工程图中的二维草绘图(Draft)607

8.5.1 单个图元的绘制与捕捉参照对话框608

8.5.2 连续图元的绘制与链610

8.5.3 参数化关联610

8.5.4 使用模型的边线创建草绘图元611

8.5.5 草绘图的编辑611

8.5.6 将视图设置为当前“绘制视图”620

8.5.7 相关对象622

8.5.8 草绘图的填充(草绘图的剖面线)622

8.6 尺寸标注623

8.6.1 概述623

8.6.2 创建被驱动尺寸625

8.6.3 创建草绘尺寸627

8.6.4 尺寸操作631

8.6.5 尺寸公差640

8.7 创建注释文本643

8.7.1 注释菜单简介643

8.7.2 创建无方向(无箭头)导引注释643

8.7.3 创建有方向(有箭头)指引注释644

8.7.4 注释的编辑645

8.8 基准646

8.8.1 创建基准646

8.8.2 拭除与删除基准652

8.9 几何公差652

8.9.1 创建几何公差652

8.9.2 几何公差拭除、删除与清除656

8.10 表面光洁度(粗糙度)657

8.11 创建产品的BOM(材料明细表)658

8.12 定制工程图模板672

8.12.1 工程图模板概述672

8.12.2 创建工程图模板的步骤673

第9章 高效使用Pro/ENGINEER软件675

9.1 模型属性关系675

9.1.1 “关系”基础675

9.1.2 创建关系683

9.2 自定义特征(UDF)687

9.2.1 概述687

9.2.2 创建UDF688

9.2.3 放置UDF694

9.3 Pro/E软件中的族表698

9.3.1 族表基础698

9.3.2 创建零件族表699

9.3.3 创建装配族表702

9.4 创建快捷键(Map Key)703

第10章 定制Pro/ENGINEER应用环境706

10.1 工作环境设置706

10.2 创建实体零件模型的模板708

10.2.1 概述708

10.2.2 创建实体零件模板的详细操作步骤708

10.3 创建装配体模板712

10.3.1 概述712

10.3.2 创建装配体模板的详细操作步骤712

10.4 创建工程图图框7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