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史要览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文史要览 第2版
  •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621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史要览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外文学基础知识1

一、中国古代文学1

【古代文体】1

古代文体演变脉络1

诗歌3

散文5

古谣谚7

楚辞8

神话8

甲骨卜辞9

铜器铭文9

先秦寓言9

文笔10

韵文10

骈体文10

语录体11

古体诗11

近体诗11

律诗11

绝句12

乐府12

赋12

词13

古代戏曲16

散曲18

杂剧18

诸宫调19

古代小说19

笔记23

小品文24

唐代传奇24

敦煌歌辞25

敦煌变文25

宋元话本26

八股文26

章回小说26

拟话本26

【先秦文学】27

《诗经》27

《尚书》28

《春秋》28

《左传》28

《国语》29

《战国策》29

《论语》29

《孟子》30

《庄子》30

《荀子》31

《韩非子》31

《吕氏春秋》32

【秦汉文学】32

《古诗十九首》32

《孔雀东南飞》32

枚乘与《七发》33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33

东方朔33

贾谊33

司马迁及其《史记》34

王充与《论衡》35

班固与《汉书》35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36

建安七子36

竹林七贤37

阮籍《大人先生传》37

嵇康37

李康《运命论》37

陈寿《三国志》38

陶渊明文38

范晔《后汉书》38

郦道元《水经注》39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39

木兰诗39

曹丕《典论·论文》39

陆机《文赋》40

挚虞《文章流别论》40

葛洪《抱朴子》41

刘勰《文心雕龙》41

萧统《文选》42

《搜神记》43

《世说新语》43

【隋唐五代文学】43

李白43

杜甫44

刘禹锡与《竹枝词》44

白居易与《新乐府》44

温庭筠词45

李煜词45

魏征二疏45

初唐四杰文45

韩柳45

孙樵《读开元杂报》46

杜牧《阿房宫赋》46

段成式《酉阳杂俎》46

罗隐《谗书》46

唐宋古文运动47

唐宋八大家47

【宋元文学】47

婉约派47

豪放派48

柳永词48

李清照词48

辛弃疾词48

欧阳修49

苏洵50

苏轼50

苏辙51

沈括《梦溪笔谈》51

白朴51

关汉卿51

王实甫52

马致远52

【明清文学】52

前七子52

后七子52

唐宋派53

公安派53

王世贞54

李贽与评点54

《徐霞客游记》54

《三国志演义》54

《水浒传》55

《西游记》56

《封神演义》57

《金瓶梅》58

冯梦龙与“三言”58

凌蒙初与“二拍”58

汤显祖《牡丹亭》59

桐城派59

阳湖派59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59

顾炎武59

洪昇《长生殿》60

孔尚任《桃花扇》60

《聊斋志异》60

《儒林外史》62

《红楼梦》63

李汝珍《镜花缘》64

《东周列国志》65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65

金圣叹66

毛宗岗66

李渔67

王夫之67

王士祯67

袁枚68

章学诚68

二、中国近现代文学68

龚自珍68

魏源68

曾国藩和湘乡派68

梁启超和新民体69

刘鹗《老残游记》69

曾朴《孽海花》69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70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70

“五四”新文学运动70

白话文学71

乡土文学71

左翼文学71

文艺大众化72

延安文艺座谈会73

解放区文学74

上海“孤岛”文学75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75

文学研究会75

创造社76

语丝社76

鸳鸯蝴蝶派77

太阳社77

新月社77

鲁迅77

叶圣陶80

茅盾81

朱自清81

闻一多81

冰心81

郭沫若81

老舍82

沈从文82

巴金82

欧阳予倩83

洪深83

曹禺83

《江格尔》83

《格斯尔传》84

《嘎达梅林》84

《格萨尔王传》84

阿凡提的故事85

《阿诗玛》86

三、中国当代文学86

老舍《茶馆》86

伤痕文学87

反思文学87

寻根文学88

新诗潮88

网络文学89

微文学与微博文学90

四、外国文学90

伊索寓言90

荷马史诗90

希腊神话91

希腊悲剧91

物语文学91

俳语91

普希金92

屠格涅夫92

列夫·托尔斯泰92

契诃夫93

高尔基93

肖洛霍夫93

歌德93

海涅94

狂飙突进运动94

莎士比亚95

笛福95

司各特95

狄更斯95

萧伯纳96

莫里哀96

巴尔扎克96

雨果97

乔治·桑97

左拉97

罗曼·罗兰98

但丁98

薄伽丘98

马克·吐温99

杰克·伦敦99

海明威99

泰戈尔100

塞万提斯100

安徒生童话100

《一千零一夜》100

现代派文学101

中外历史基础知识102

一、中国古代历史102

史前时期102

元谋人102

北京人103

山顶洞人103

仰韶文化103

河姆渡文化104

良渚文化105

大汶口文化105

龙山文化106

红山文化107

马家窑文化107

北方农耕文化108

南方农耕文化109

传说时期109

三皇五帝110

三代110

春秋和春秋五霸113

战国和战国七雄114

统一的封建王朝117

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117

三国117

十六国118

南、北朝118

五代十国119

辽、金、西夏120

李悝变法120

商鞅变法121

三家分晋121

初税亩121

合纵连横121

焚书坑儒122

蒙恬监修长城122

楚汉战争122

文景之治123

吴楚七国之乱123

推恩令124

盐铁之议124

党锢事件125

赤壁之战125

八王之乱126

肥水之战126

魏孝文帝改制127

贞观之治127

开元之治127

安史之乱128

永贞革新129

藩镇割据129

宋代的中央集权130

澶渊之盟130

王安石变法131

元朝及其四汗国132

靖难之役133

厂卫133

张居正吏治改革134

阉党134

东林党135

城市民变135

明、清文字狱136

三藩及三藩之乱136

平定准葛尔137

加强西藏管辖138

收复台湾138

统一台湾138

改土归流139

闭关政策139

陈胜、吴广起义140

赤眉、绿林起义140

黄巾起义141

隋末农民起义141

唐末农民战争142

王小波、李顺起义143

方腊与钟相、杨么起义144

元末农民起义145

明末农民起义145

秦始皇嬴政146

汉武帝刘彻147

唐太宗李世民148

宋太祖赵匡胤148

成吉思汗149

明太祖朱元璋149

清圣祖玄烨150

萧何与曹参150

赵充国151

诸葛亮151

魏征152

姚崇与宋璟152

范仲淹152

岳飞153

文天祥153

戚继光154

屯田154

均田制155

常平仓155

盐法156

茶法157

漕运157

驿传159

户籍159

井田制160

铜铁器161

耦耕161

牛耕162

钱布162

灵渠和白渠162

都江堰163

市和市籍163

秦汉田租163

秦汉钱币164

曹魏屯田165

占田课田制165

户调165

租庸调166

两税法166

隋唐钱币167

榷场167

交子、钱引、会子、关子168

钞168

元代海运169

鱼鳞图册170

黄册制度170

粮长制170

徽商171

一条鞭法171

旗地172

民田典卖172

摊丁入地172

银锭、银元173

郡县制173

分封制174

爵制174

三省六部175

御史台176

翰林院176

太学、国子监176

府州县学177

书院177

察举178

征辟178

九品中正制178

科举制179

秦汉烽燧180

先秦刑法180

云梦秦律180

汉律181

隋、唐律令格式181

《大明律》182

《大清律例》182

八旗制度183

汉军八旗183

军机处183

理藩院184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4

蛮184

狄184

戎185

夷185

羌185

党项186

吐蕃186

匈奴186

肃慎187

渤海187

女真188

建州三卫189

鲜卑189

吐谷浑190

乌桓190

回鹘190

乌孙191

突厥192

沙陀192

色目人193

鞑靼193

氐193

西南夷194

南诏194

大理195

三苗195

越195

壮族196

中外文化、经济交流196

丝绸之路198

市舶司199

古代中国的佛教199

景教201

摩尼教201

伊斯兰教201

南海交通201

西域诸国202

张骞与班超203

遣隋使203

遣唐使204

隋、唐与外国的关系204

郑和下西洋206

荷兰侵占台湾207

耶稣会士207

倭寇208

佛郎机208

马可·波罗208

利玛窦209

先秦学校210

稷下学宫210

孔子与儒家210

先秦诸子211

罢黜百家213

玄学213

理学214

乾嘉学派215

清今文经学216

《九章算术》216

祖冲之与圆周率217

《汜胜之书》217

《齐民要术》218

王祯《农书》218

《农政全书》218

《天工开物》219

《神农本草经》219

张仲景220

华佗220

“药王”孙思邈220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220

张衡221

李春和赵州桥221

纸的发明221

雕版印刷术221

活字印刷222

火药武器222

指南针222

沈括和《梦溪笔谈》223

皇史宬223

天一阁223

汲古阁224

二十四史224

中国古代历史体裁224

左丘明与《左传》225

刘知几与《史通》226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226

“三通”227

谈迁与《国榷》228

二、中国近现代历史228

鸦片战争228

南京条约229

望厦条约229

太平天国起义229

第二次鸦片战争230

中法战争231

中法新约232

洋务运动232

甲午战争233

马关条约234

戊戌变法234

义和团运动235

八国联军236

辛丑条约237

辛亥革命237

同盟会239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239

中日“二十一条”239

巴黎和会240

五四运动240

五卅运动241

省港大罢工242

北伐战争242

“四·一二”政变243

南昌起义243

土地革命战争244

红军长征245

“一二·九”运动246

西安事变246

抗日战争247

“九·一八”事变248

“一·二八”事变249

“七·七”事变249

台湾光复250

解放战争250

三、外国历史252

四大文明古国252

佛教253

基督教254

伊斯兰教255

玛雅文明255

印加文明256

古代希腊257

古代罗马259

地理大发现260

非洲奴隶贸易261

文艺复兴262

启蒙运动263

欧洲工业革命264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65

英国殖民扩张266

英国东印度公司266

法国大革命267

欧洲1848年革命268

普法战争269

巴黎公社270

俄国十月革命270

北美独立战争271

美国南北战争272

美国1787年宪法273

门罗主义273

美国排华运动274

日本明治维新274

东方会议275

东京审判275

汉语基础知识277

语言学277

社会语言学277

汉语规范化278

方言278

汉语方言区278

行话279

口语与书面语279

术语279

缩略语280

外来语280

成语280

谚语280

汉语的词类280

实词和虚词282

主语282

谓语282

宾语282

定语282

状语283

补语283

句子和句子形式283

修辞学283

消极修辞283

积极修辞283

比喻及其类型284

比拟284

夸张284

反语284

语境285

语用学285

六书285

本字286

通假286

声符和意符286

元音和辅音286

四声287

古文选注288

晏子不死君难(《左传》)288

江乙对荆宣王(《战国策》)289

博学(《礼记》)289

说难(韩非)290

上书谏吴王(枚乘)292

报任安书(司马迁)293

论治安策(贾谊)298

论贵粟疏(晁错)302

上皇帝书(徐乐)305

论说(刘勰)306

叙事(刘知几)311

原毁(韩愈)314

进学解(韩愈)316

封建论(柳宗元)316

?蝂传(柳宗元)318

阿房宫赋(杜牧)319

书何易于(孙樵)322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324

六国论(苏洵)325

六国论(苏轼)326

六国论(苏辙)329

答谢民师书(苏轼)330

兴贤(王安石)332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333

“书不可尽信”说(方孝孺)334

项脊轩记(归有光)335

长兴县编审告示(归有光)337

童心说(李贽)338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李贽)340

论文(袁宗道)341

《夜航船》序(张岱)342

柳敬亭说书(张岱)344

论“文章三境”(金人瑞)345

廉耻(顾炎武)347

黄生借书说(袁枚)349

政论文写作351

一、政论文概说351

(一)政论文的要素351

(二)政论文的基本类别352

二、政论文的选题与立论354

(一)选题354

(二)立论355

三、政论文的结构358

(一)并列结构359

(二)对照结构360

(三)层进结构361

(四)总分结构362

四、政论文的说理363

(一)说理的基本原则363

(二)论证的分类365

(三)说理的具体方法366

附录371

附录1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政论文写作”试题选编371

附录2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论文写作”模拟题375

附录3 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试题378

附录4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试题381

附录5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试题3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