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化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基础化学
  • 乔春玉,闫鹏主编;段芳正,肖雪,张重越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112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础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篇 无机及分析化学7

第1章 溶液和胶体9

1.1溶液10

1.1.1溶液的一般概念11

1.1.2溶液浓度的若干表示方法13

1.1.3几种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16

1.2水的性质和稀溶液的依数性17

1.2.1水的性质17

1.2.2稀溶液的依数性18

1.3胶体23

1.3.1分散系23

1.3.2胶体的性质24

1.3.3胶体的结构25

1.3.4胶体的稳定性与聚沉26

小结27

习题27

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9

2.1化学反应速率30

2.1.1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30

2.1.2活化能与碰撞理论32

2.1.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3

2.2化学平衡39

2.2.1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40

2.2.2平衡常数的含义41

2.3化学平衡的移动44

2.3.1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45

2.3.2勒·夏特里原理及其实践意义47

小结48

习题49

第3章 电解质溶液和离解平衡51

3.1电解质的离解平衡53

3.1.1强电解质53

3.1.2弱电解质53

3.1.3多元弱酸(碱)的离解平衡56

3.1.4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57

3.2缓冲溶液58

3.2.1缓冲溶液及其组成58

3.2.2缓冲作用的原理58

3.2.3缓冲溶液的pH计算59

3.2.4缓冲溶液在生物学科中的作用60

3.3盐类水解60

3.3.1盐类水解的实质和类型60

3.3.2水解平衡、水解常数和水解度61

3.4酸碱质子理论63

3.5沉淀和离子平衡64

3.5.1溶度积的概念和规则64

3.5.2溶解度和溶度积规则的换算65

3.5.3沉淀的生成65

小结66

习题67

第4章 滴定分析法和酸碱滴定69

4.1滴定分析法概述71

4.1.1基本术语71

4.1.2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71

4.1.3滴定分析法的分类72

4.1.4滴定方式72

4.1.5滴定曲线和滴定突跃73

4.2误差的基本知识73

4.2.1误差的分类73

4.2.2误差的表示方法74

4.2.3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76

4.3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76

4.3.1有效数字的表示方法76

4.3.2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77

4.3.3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77

4.4酸碱标准溶液的配置和浓度的标定78

4.4.1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78

4.4.2间接法(标定法)配制标准溶液79

4.5酸碱指示剂80

4.5.1指示剂的变色原理80

4.5.2指示剂的变色范围81

4.6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82

4.6.1强酸(碱)滴定强碱(酸)83

4.6.2强酸(碱)滴定弱碱(酸)84

小结86

习题87

第5章 氧化还原和电化学89

5.1氧化还原反应90

5.1.1氧化数91

5.1.2常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91

5.1.3氧化还原方程的配平93

5.2电极电势94

5.2.1原电池94

5.2.2电极电势概述96

5.2.3 Nernst(能斯特)方程97

5.2.4电极电势的应用99

小结101

习题101

第6章 物质的结构103

6.1原子结构105

6.1.1核外电子运动的基本特征105

6.1.2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106

6.1.3原子的轨道能级111

6.1.4核外电子的排布113

6.2周期律114

6.2.1元素周期表114

6.2.2元素性质115

6.3价键理论117

6.3.1价键理论概述118

6.3.2化学键118

6.3.4杂化轨道理论121

6.3.5金属键124

6.3.6分子的极性125

6.4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127

6.4.1范德华力127

6.4.2氢键128

小结129

习题130

第7章 配位化合物132

7.1配合物概述134

7.1.1配合物的组成134

7.1.2配合物的分类和命名137

7.2配位化合物的形成139

小结140

习题141

第8章 若干元素和化合物142

8.1 s区元素144

8.1.1氢元素的性质、化合物及其主要用途144

8.1.2碱金属和碱土金属145

8.2 p区元素148

8.2.1 p区元素的通性148

8.2.2卤素148

8.2.3氧族元素152

8.2.4氮族元素156

8.2.5碳族元素161

8.2.6硼族元素162

8.2.7 p区元素重要离子的鉴定163

8.3 d区和ds区元素165

8.3.1 d区和ds区元素的特征165

8.3.2铬族元素166

8.3.3锰167

8.3.4铁系元素168

8.3.5 ds区元素169

8.3.6 d区和ds区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170

8.3.7 d区和ds区离子的鉴定170

小结171

习题172

第二篇 有机化学177

引言179

第9章 开链烃184

9.1烷烃185

9.1.1同系列和同分异构186

9.1.2烷烃的命名187

9.1.3烷烃的结构188

9.1.4烷烃的构象190

9.1.5物理性质191

9.1.6化学性质192

9.1.7自然界的烷烃194

9.2烯烃195

9.2.1烯烃的结构195

9.2.2命名和异构196

9.2.3物理性质198

9.2.4化学性质198

9.3炔烃201

9.3.1乙炔的结构202

9.3.2命名和异构202

9.3.3物理性质203

9.3.4化学性质203

9.4二烯烃205

9.4.1 1,3-丁二烯的结构205

9.4.2 1,4-加成作用206

9.4.3异戊二烯和橡胶207

小结209

习题210

第10章 环烃212

10.1脂环烃213

10.1.1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213

10.1.2环烷烃的结构214

10.1.3环己烷的构象215

10.1.4脂环烃的物理性质216

10.1.5脂环烃的化学性质216

10.2芳烃218

10.2.1单环芳烃的命名和构造异构218

10.2.2苯的结构219

10.2.3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220

10.2.4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220

10.2.5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222

10.2.6多环芳烃和稠环芳烃223

小结225

习题225

第11章 卤代烃227

11.1卤代烃的命名228

11.1.1普通命名法228

11.1.2系统命名法229

11.2卤代烃的物理性质229

11.3卤代烃的化学性质230

11.3.1取代反应230

11.3.2消除反应231

11.3.3与金属镁的反应232

11.3.4与硝酸银反应234

11.4重要的卤代烃234

11.4.1三氯甲烷(CHCl3)234

11.4.2四氯化碳(CCl4)235

11.4.3溴甲烷(CH3 Br)235

11.4.4四氟乙烯(CF2 =CF2)235

11.4.5氟氯代烃236

小结237

习题237

第12章醇、酚、醚239

12.1醇241

12.1.1醇的命名241

12.1.2醇的物理性质242

12.1.3醇的化学性质245

12.1.4重要代表物249

12.2酚251

12.2.1酚的命名252

12.2.2酚的物理性质253

12.2.3酚的化学性质253

12.2.4重要代表物257

12.3醚259

12.3.1醚的命名259

12.3.2醚的物理性质260

12.3.3醚的化学性质261

12.3.4重要代表物264

小结266

习题267

第13章 醛和酮269

13.1醛和酮的命名271

13.1.1普通命名法271

13.1.2系统命名法271

13.2物理性质271

13.3醛和酮的化学性质272

13.3.1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272

13.3.2其他重要的反应275

小结278

习题278

第14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281

14.1羧酸283

14.1.1命名283

14.1.2物理性质284

14.1.3化学性质285

14.1.4重要代表物290

14.2羧酸衍生物292

14.2.1命名292

14.2.2物理性质293

14.2.3化学性质294

14.2.4自然界中的羧酸衍生物296

14.3碳酸的衍生物297

14.3.1碳酰胺297

14.3.2碳酰氯298

小结299

习题300

第15章 取代酸及旋光异构303

15.1取代酸304

15.1.1羟基酸305

15.1.2羰基酸307

15.2旋光异构309

15.2.1手性309

15.2.2偏振光310

15.2.3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分子310

15.2.4含有两个不同手性碳原子的分子312

15.2.5含有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分子312

小结313

习题313

第16章 胺类有机化合物315

16.1胺的命名317

16.1.1习惯命名法317

16.1.2系统命名法318

16.2胺的物理性质318

16.3胺的化学性质321

16.3.1碱性321

16.3.2烷基化反应322

16.3.3酰基化反应323

16.3.4胺与亚硝酸反应323

16.3.5氧化反应324

16.4重要代表物324

16.4.1一甲胺325

16.4.2二甲胺325

16.4.3三甲胺326

16.4.4苯胺326

16.4.5胆碱326

16.4.6新洁尔灭327

小结328

习题328

第17章 碳水化合物330

17.1单糖332

17.1.1单糖的结构332

17.1.2单糖的物理性质334

17.1.3单糖的化学性质335

17.2双糖338

17.2.1还原性二糖338

17.2.2非还原性二糖339

17.3多糖340

17.3.1淀粉340

17.3.2纤维素341

17.3.3糖原342

小结343

习题343

第18章 杂环化合物345

18.1分类和命名347

18.2几种重要环系的结构与性质349

18.2.1呋喃、噻吩、吡咯的结构349

18.2.2呋喃、噻吩、吡咯的性质349

18.2.3吡啶的结构352

18.2.4吡啶的性质352

18.3某些母体杂环及衍生物举例354

18.3.1叶绿素、血红素及维生素B12354

18.3.2维生素B1356

18.4生物碱357

18.4.1烟碱358

18.4.2咖啡碱358

18.4.3小檗碱359

18.4.4可卡因359

小结360

习题361

第三篇 实验部分363

实验室需知365

实验一 电子天平的使用和溶液的配制388

实验二 酸碱滴定390

实验三 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392

实验四 粗食盐的提纯394

实验五 溴乙烷的制备396

实验六 乙酸乙酯的制备398

实验七 己二酸的制备400

实验八 环己烯的制备401

附录403

参考文献4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