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脊柱推拿的基础与临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义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ISBN:7801212916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06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5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脊柱推拿的基础与临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脊柱推拿研究概述1
一、前言1
二、脊柱推拿手法可能的作用机制1
三、述评2
第二节 脊柱推拿的基础研究概述3
一、解剖学3
二、生物力学4
三、生理学5
四、生物化学5
五、其他研究5
六、焦点问题6
第三节 中国的脊柱推拿6
一、中国脊柱推拿的历史及现状6
二、我国脊柱推拿存在的问题8
三、对策9
第四节 脊柱推拿的安全性10
一、颈部推拿与非激素类抗炎制剂的危险性评价10
二、推拿治疗失当被起诉的主要原因13
第五节 与脊柱推拿相关的基本力学概念14
一、概述14
二、移位18
三、载荷18
四、阻力(即组织结构的内部诸力)19
五、时间20
六、临床应用及意义21
七、结论22
第二章 脊柱推拿的历史及其假说24
第一节 推拿的定义24
第二节 推拿的历史25
第三节 整骨术30
第四节 按脊疗法31
第五节 脊柱推拿术语33
第六节 脊柱推拿疗法的作用机制假说34
一、神经受压假说34
二、脊髓受压假说35
三、交感神经性脊髓局部缺血性假说36
四、神经营养障碍性假说36
五、固定假说36
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9
七、轴浆运动异常假说39
八、躯体自主神经反射假说40
九、生物异异常假说41
十、脊柱数学模型假说41
第七节 小结41
第三章 脊柱推拿手法的生理作用机制44
第一节 脊柱关节半脱位45
第二节 脊柱调整与脊柱推拿45
一、脊柱推拿术与松动术46
二、两个相关的概念48
第三节 关节神经学49
一、滑膜关节的外周神经支配49
二、关节感受器神经末梢51
第四节 疼痛55
一、疼痛的调节56
二、反射现象60
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64
四、运动功能异常65
五、感觉障碍65
六、轴浆运输阻滞65
七、软组织损伤修复67
八、提高关节的活动性68
第五节 脊柱推拿或松动疗法的临床疗效72
第六节 软组织推拿手法72
一、软组织损伤分期72
二、常用的软组织按摩手法74
第七节 扳机点的治疗76
一、横向摩擦法78
二、Golgi腱器和肌梭按摩法79
三、本体感受器神经肌肉易化作用的按摩手法80
四、牵拉法80
五、神经肌肉按摩术82
六、筋膜牵拉法82
七、放松按摩手法82
八、拔伸与对抗拔伸手法83
第八节 结论84
一、椎骨87
第一节 脊柱的解剖87
第四章 脊柱脊髓的临床解剖学87
二、脊柱的连接89
三、椎管92
四、作用在脊柱上的筋膜和肌肉93
五、脊柱的神经支配95
六、脊柱的血供97
七、脊柱的畸形变异和临床意义102
第二节 脊髓的应用解剖109
一、脊髓被膜和脊膜腔109
二、脊髓的形态111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112
四、脊神经根113
五、脊髓的血供114
一、A?和C伤害性感受器分别传导刺痛和灼痛118
第二节 伤害性感受器118
第一节 痛觉的概念118
第五章 脊柱原性痛的神经解剖学基础118
二、激活伤害性感受器的致痛物质119
第三节 痛觉的初级中枢120
一、伤害性感受器传入末梢与背角浅层细胞发生突触联系120
二、P物质和兴奋性氨基酸介导伤害性初级传入向背角的传递120
三、特异和非特异伤害性感觉神经元122
四、非特异性伤害感受神经元122
五、特异性伤害感受神经元122
第四节 伤害性信息的上行传导束122
一、脊丘束(STT)123
二、脊网束(SRT)123
三、脊颈束(SCT)123
四、脊-中脑束(SMT)123
五、背柱突触后纤维束(PSDC)123
第六节 痛觉的分子机制124
第五节 痛觉的高级整合中枢124
第七章 痛觉的调制125
一、脊髓伤害性信息传递的节段调制125
二、脑高级中枢对背角伤害性信息传递的下行调制126
第八节 疼痛的病理生理128
一、疼痛神经结构的病理改变128
二、冲动传导的病理生理128
三、疼痛反应过程的病理生理130
第九节 外周刺激镇痛130
一、针刺镇痛是不同感觉传入的相互作用的结果130
二、中枢神经系统(CNS)内的许多结构都参与针刺镇痛131
三、针刺镇痛是由脑内许多神经递质/调质联合完成的131
四、跨皮电刺激神经(TENs)132
五、中枢刺激的镇痛作用132
第十节 脊髓节段与周围神经的皮肤感觉区分布133
一、坐骨神经痛的解剖学基础134
第十一节 坐骨神经痛134
二、坐骨神经痛的分类135
三、坐骨神经痛的病因136
第十二节 阴部神经痛和尾神经痛137
一、阴部神经痛137
二、尾神经痛138
第十三节 腰神经痛138
一、股神经痛138
二、隐神经痛139
三、股外侧皮神经痛139
第十四节 可引起腰骶部神经痛的各种疾病140
一、脊椎病140
四、髂腹股沟神经痛140
五、臀上皮神经痛140
二、脊髓病变144
三、腰骶部先天性畸形146
四、脊椎与脊髓损伤147
五、脊椎肿瘤150
第十五节 胸部神经痛151
一、胸神经与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与生理151
六、腰骶神经周围软组织病变151
二、肋间神经痛154
三、胸椎病154
四、脊髓肿瘤154
第十六节 臂神经痛155
一、颈脊柱、脊髓和脊神经的解剖与生理155
二、臂神经痛的病因156
第十七节 可引起臂神经痛的各种疾病156
一、颈椎病156
二、脊髓疾病与中枢性疼痛158
一、上颈部神经痛概述159
第十八节 上颈部神经痛159
二、高位颈髓与枕骨大孔区肿瘤160
三、寰枕部畸形160
四、上颈椎病变161
第六章 椎间盘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生理学162
第一节 椎间盘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162
一、纤维环162
二、髓核162
三、软髓终板163
第二节 椎间盘的神经支配163
一、窦椎神经163
二、腰椎间盘的神经支配163
第三节 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生理学164
一、椎间盘突出的发生机制164
第四节 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机制167
二、腰椎间盘突出产生腰腿痛的机制167
一、椎间盘退变的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68
二、椎间盘变的病理生理学169
第七章 骶髂关节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172
第一节 骶髂关节的骨性结构172
第二节 韧带解剖173
第三节 肌肉和其他组织174
第四节 运动学研究175
第五节 研究骶髂关节方法学上的错误176
第六节 临床意义和治疗177
第七节 结论179
第八章 骨变形181
第一节 基本概念181
一、生物电位181
三、骨传导(换能器)184
二、外力184
四、均衡的电控制信号188
五、细胞和细胞外换能器188
第二节 骨结构对应力的反应190
第三节 神经障碍的应用198
第四节 颈椎的病理学研究202
一、椎曲度的设计203
二、颈椎曲度的构成203
三、相关研究204
第九章 脊柱韧带的变形207
第一节 韧带总的力学特征208
第二节 脊柱韧带的解剖学210
一、概述210
二、上颈段脊柱韧带211
三、胸段脊柱韧带212
四、下腰段脊柱韧带213
第三节 脊柱韧带的大体解剖及功能214
一、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214
二、小关节囊韧带215
三、黄韧带215
四、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215
五、横突间韧带216
六、脊柱韧带的应力与应变关系216
七、脊柱韧带的神经分布216
八、韧带的预应力和强度217
九、韧带的应变218
第四节 结论220
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形222
第一节 概述222
第二节 齿状韧带226
第三节 脊神经根227
第四节 延髓和后脑228
第五节 病理状态下的神经生物力学230
第六节 脊髓的病理动力学231
第七节 神经根的病理动力学234
第八节 半脱位对脑神经的影响235
第九节 组织动力应力学概念236
第十一章 对神经根压迫的再认识239
第一节 前言239
第二节 基础解剖学知识239
第三节 神经根受压的因素243
第四节 压迫对神经根的影响245
一、循环障碍245
二、神经根水肿246
三、对神经冲动的影响247
四、对轴浆运输的影响247
五、对胶质细胞的影响248
第五节 炎性介质250
一、非神经源性炎症介质250
二、神经源性炎性介质251
第六节 疼痛的产生252
第七节 鉴别诊断及发病率252
第八节 结论254
第十二章 脑血管的解剖、病理、生理和临床257
第二节 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257
一、脑血管病的病理形态学改变257
二、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258
三、脑循环的生理性调节260
第三节 脑血管的应用解剖学概况261
一、脑动脉的结构和分布特点261
二、脑动脉之间的吻合262
三、颈内动脉的分支和走行262
五、椎-基底动脉的分支和走行268
四、颈内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临床表现268
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临床表现271
七、脑静脉系统和静脉窦271
第四节 头颈部位置的改变对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275
一、椎动脉解剖形态学与血流的关系275
二、椎动脉弹性对血流的影响276
三、转颈方向与血流变化的关系276
第十三章 来自姿势性本体感受器的神经干扰279
第一节 概述279
第二节 运动单位节段280
第三节 椎间盘的神经学和本体感受器280
第四节 神经学280
二、感觉神经281
三、自主神经281
一、运动神经281
四、本体感受器284
五、运动神经元284
第五节 本体感受纤维和外感受纤维285
第六节 关节神经学285
第七节 本体反射对肌张力的控制286
一、被动伸展287
二、主动收缩287
三、躯体体壁反射287
四、躯体内脏神经288
五、内脏躯体反射288
第八节 失神经支配的Cannon定律288
第九节 结论291
第十四章 基本的生物力学概念295
第一节 一些基本的力学概念295
第二节 定义举例297
第三节 三维空间上的螺旋轴300
第四节 螺旋轴理论对脊柱推拿专业的意义302
第五节 脊柱的耦合运动303
第六节 颈椎节段的平移304
第七节 结果306
第八节 扭矩:被脊柱推拿误用的术语308
第九节 脊柱力学对脊柱推拿专业的意义314
第十五章 理想状态下正常人体的直立静脉脊柱316
第一节 理想静态脊柱模型的构建方法316
第二节 用于脊柱各个圆弧的Delmas标准(H/L=0.95)316
第三节 为什么在矢状面上脊柱静脉模型的曲度呈圆弧形319
第四节 用于测量异常曲度的理想静态正常脊柱模型的应用320
第五节 概括与结论321
第十六章 前后位垂直脊柱与C形脊柱螺旋模型理论325
第一节 前后位上的垂直脊柱与Johnston的“C形脊柱”326
第二节 在头颅和胸廓球形体的耦合运动中颈、胸和腰椎的躯体位置328
第三节 变形所导致的组织变化331
第四节 图16-7和16-8中肌肉赶止-嵌入角333
第五节 Johnston“C形脊柱”的强度、抗外力和弹性333
第十七章 脊柱的力学模型337
第一节 基本力学概念337
第二节 脊柱在力学上的问题340
第三节 脊柱运动节段的研究342
第四节 实验研究概述342
第五节 实验研究:继发性的改变343
第六节 脊柱运动节段的模型344
第七节 盘-体单元模型345
第八节 全脊柱的力学研究346
第九节 小结348
第一节 前言350
第二节 头、胸和骨盆运动的自由度350
第十八章 异常体位:头胸和骨盆在三维空间的旋转和平移变化350
第三节 体位姿势的变换352
第四节 前后位和侧位上的简化体位变换355
第五节 结论和提示358
第十九章 腰椎的动力学变化:活动度增大与活动度减少362
第一节 早期腰椎运动学研究362
第二节 近年来脊柱运动学的研究进展363
第三节 小结367
第二十章 足部姿势对脊柱力学结构的影响369
第一节 前言369
第二节 足部结构369
第三节 足、下肢和骨盆的运动371
第四节 步态类型373
第五节 旋前综合征与腰痛的关系374
第六节 对足旋前的生物力学分析375
第七节 足前旋与腰痛的关系376
第八节 足旋前的检查377
第九节 足旋前的治疗378
第十节 结论和提示378
第二十一章 躯体姿势与机体健康381
第一节 文献回顾381
第二节 交感神经382
第三节 交感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384
一、窦椎神经384
二、原发性的躯体组织改变385
三、去神经性超敏现象385
第四节 躯体自主神经反射386
第五节 易化状态386
第六节 本体感受器和易化作用387
第七节 反射阻断387
第九节 整体躯体姿势的观念388
第八节 推拿的作用388
第十节 结论390
第二十二章 脊椎关节半脱位392
第一节 半脱位的力学定义392
一、前言392
二、向量力学简述393
三、刚体的平衡397
四、人体的变形397
五、自由度398
六、力学在直立体位中的应用398
七、绝对旋转、平移和相对旋转、平移398
八、以往脊柱推拿对脊柱序列的客观分析399
九、脊柱的耦合运动401
十、前后位二维X线平片上的图像变形403
十一、软组织和硬组织的变形404
十二、小结405
第二节 半脱位:一种电现象406
一、简介406
二、电神经干扰411
三、结论415
第二十三章 挥鞭伤的损伤机制418
第一节 基本的物理学定义418
第二节 车辆追尾时的力学定理418
第三节 汽车撞毁的程度与加速度和颈部损伤没有必然的联系420
一、加速度放大原理420
二、颈椎损伤的机制421
三、过伸性阶段422
四、过屈性阶段423
第四节 头部相对躯干的加速度424
第五节 过伸阶段所致的损伤424
第六节 过屈阶段所致的损伤425
第二节 牵引疗法的临床应用427
第一节 颈椎牵引的历史427
第二十四章 颈椎牵引427
第三节 颈椎脱位的复位429
第四节 牵引在非手术疗法中的应用430
一、牵引力430
二、牵引时间430
三、牵引方法431
四、牵引的体位431
五、牵引的角度431
六、牵引的副作用432
七、脊柱推拿中的牵引434
第五节 软组织435
第六节 韧带损伤437
第七节 后伸牵引441
一、历史442
三、影响因素443
二、脊柱推拿中的后伸牵引443
四、牵引时各种应力的分布444
五、禁忌证444
六、后伸牵引的确定445
七、后伸牵引的步骤445
第二十五章 颈部软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研究447
第一节 颈部软组织病变在颈椎病发病学中研究进展447
一、颈部软组织在颈脊柱运动学中的认识447
二、颈部软组织病变的临床意义448
三、颈部软组织的研究进展450
四、研究颈肌对临床颈椎疾患影响的再认识451
五、结语453
第二节 颈部软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研究453
一、研究对象、测试食品与方法453
二、结果与分析455
三、讨论457
第二十六章 弹性、可塑性和粘性变形的流变学463
第一节 简介463
第二节 应变类型464
第三节 流变学特性465
一、弹性466
二、可塑性466
三、粘性467
四、强度467
第四节 其他流变学术语468
一、滞后现象468
二、应变能468
三、流变学模型469
第五节 生物材料的特征470
一、概述470
二、粘性-弹性模型471
三、The Kelvin body472
四、胶原纤维473
五、Kelvin+弹性体模型473
第六节 结论474
第二十七章 脊柱标本的制作475
第一节 背肌标本制作法475
第二节 脊柱韧带标本制作法475
第三节 椎动脉标本制作法476
第四节 椎骨的常见变异与畸形476
第五节 脊柱骨骼标本的制作法476
第六节 神经系统概观标本制作法478
第二十八章 常用的脊柱生物力学实验方法480
第一节 生物力学实验特点480
第二节 生物力学实验造模480
一、造模原则480
二、造模方法480
第三节 生物力学实验主要力学指标481
一、材料力学试验机测量482
二、三维运动试验机测量482
三、撞击试验机482
四、X线片测量482
五、压敏片482
六、应变片482
七、有限元分析482
第四节 生物力学实验测试手段482
第五节 生物力学实验测试仪器、设备483
一、MTS-858生物材料试验机483
二、SWD-10万能材料试验机483
三、三维运动试验机483
六、压敏片分析系统484
七、图像分析系统484
四、撞击试验机484
五、引伸仪484
第六节 生物力学实验测试方法485
一、脊柱三维运动幅度测量485
二、纵向撞击性损伤对颈椎三维运动稳定性的影响485
三、颈椎纵向撞击损伤导致颈椎动力学响应特性的改变486
四、Halifax椎板夹对失稳颈椎的固定作用486
五、TFCC部分切除对尺骨载荷功能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487
七、旋转手法对颈椎髓核内压力影响的比较研究488
六、固定栽荷下人股骨标本应变分布测试488
八、轴向控制骨科髓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测试489
九、手屈肌腱应力变形测试489
十、几种肌腱缝合方式的生物力学比较490
第七节 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应用490
第八节 腰椎推拿手法生物力学测试494
第九节 三维正脊仪的原理及临床应用496
三、颈椎牵引揉捻法499
二、颈椎拔伸推按法499
四、颈椎前屈位牵伸归挤手法499
第二十九章 临床常用的推拿手法499
第一节 颈部常用的推拿手法499
一、压痛点强刺激推拿499
五、颈椎牵引定点旋转整复松解手法500
六、颈椎侧向扳按整复手法500
七、颈椎仰头摇正整复手法500
八、颈椎侧方牵伸归挤手法500
第二节 胸部常用的推拿手法501
一、胸椎俯卧冲压法(旋转分压法)501
二、胸椎按背扳肩(颈)整复手法501
三、胸、肋椎关节对抗整复手法502
四、胸椎旋转定位扳手法502
五、按背扳髋整复手法502
六、胸肋小关节错位整复手法502
二、腰椎牵压手法503
三、腰椎推臀扳肩手法503
第三节 腰部常用推拿手法503
一、腰椎牵扳手法503
四、胸腰椎关节活动双上肢伸展法504
五、腰背部软组织松解手法504
六、屈髋屈膝摆臀拉腰法504
七、骨盆旋转复位法504
八、抱膝滚动复位法505
九、髋部侧摆整复手法505
第四节 骶髋部常用的推拿手法505
一、屈髋屈膝冲压法505
二、按骶扳髂整复手法505
三、推髂拉腿整复手法505
四、骶髂关节前后同时错位整复手法506
热门推荐
- 38954.html
- 2886290.html
- 2958880.html
- 15808.html
- 1644395.html
- 872208.html
- 611817.html
- 3796592.html
- 97676.html
- 2149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9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4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74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0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65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8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86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87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42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5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