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空气调节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万建武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7332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空气调节-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空气调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湿空气的组成和物理性质1
1.1.1 湿空气的组成1
第一章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焓湿图1
1.1.2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2
1.2 湿空气的焓湿图6
1.3 湿球温度与露点温度10
1.3.1 湿球温度10
1.3.2 露点温度14
1.4 焓湿图的应用15
1.4.1 根据两个独立的状态参数确定空气状态及其他参数15
1.4.2 表示空气状态的变化过程15
1.4.3 两种不同状态空气混合过程的计算16
2.1.1 空调基数和空调精度20
2.1.2 人体热平衡和舒适感20
第二章 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与送风量20
2.1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20
2.1.3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22
2.2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23
2.2.1 室外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规律23
2.2.2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的确定24
2.2.3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及室外逐时温度25
2.2.4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26
2.3 太阳辐射热对建筑物的热作用26
2.3.1 建筑物外表面所接收的太阳辐射强度27
2.3.2 室外空气综合温度28
2.4.1 得热量和冷负荷29
2.4 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计算29
2.4.2 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围护结构的空调冷负荷31
2.4.3 通过内墙、楼板等室内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瞬时冷负荷37
2.4.4 空调房间的散湿量37
2.5 空调房间的送风状态和送风量41
2.5.1 夏季空调房间的送风状态和送风量41
2.5.2 冬季送风状态和送风量的确定44
第三章 空气的热湿处理与设备47
3.1 空气热湿处理的各种途径47
3.2 用喷水室处理空气49
3.2.1 喷水室的构造和类型49
3.2.2 喷水室的主要构件50
3.2.3 喷水室的回水方式52
3.2.4 喷水室的热工计算53
3.2.5 喷水室的阻力计算63
3.3 用表面式换热器处理空气63
3.3.1 表面式换热器的构造63
3.3.2 表面式换热器可以实现的空气处理过程64
3.3.3 表面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65
3.3.4 表面式换热器的选择计算66
3.4 空气的其他热湿处理设备和方法77
3.4.1 电加热器77
3.4.2 空气的加湿处理设备78
3.4.3 空气的减湿80
第四章 空气调节系统85
4.1 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85
4.1.1 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划分85
4.2 新风量的确定和空气平衡86
4.2.1 室内空气品质要求86
4.1.2 按负担室内热、湿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划分86
4.2.2 补偿局部排风和正压排风87
4.2.3 多房间集中空调系统最小新风量的确定89
4.3 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91
4.3.1 概述91
4.3.2 一次回风系统93
4.3.3 二次回风系统100
4.3.4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划分和分区处理108
4.3.5 室内正压保证和回风机的设置112
4.3.6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排风机设置114
4.3.7 风机、风道温升和风道保温116
4.3.8 挡水板的过水量对空气处理过程的影响117
4.3.9 空调设备的布置117
4.3.10 空调管路的布置与敷设120
4.4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121
4.4.1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组成和特点121
4.4.2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新风供给方式122
4.4.3 独立新风系统空气处理过程的分析123
4.4.4 夏季空调过程设计124
4.4.5 冬季工况空调过程设计129
4.4.6 新风送风温度一定时冬季工况的空调过程设计132
4.4.7 风机盘管和新风机组的选择134
4.5 空调机组135
4.5.1 构造类型135
4.5.2 空调机组的性能137
4.5.3 空调机组的选择和应用139
5.1 送风口空气射流的流动规律142
5.1.1 等温自由射流142
第五章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142
5.1.2 非等温自由射流143
5.1.3 受限射流144
5.1.4 平行射流145
5.1.5 旋转射流145
5.2 回风口空气的流动规律146
5.3 送、回风口的型式147
5.3.1 送风口147
5.3.2 回风口148
5.4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149
5.4.1 上送下回149
5.4.2 上送上回150
5.4.3 下送上回150
5.5 气流组织计算151
5.4.4 中间送、上下回151
5.5.1 侧送风计算152
5.5.2 孔板送风计算156
5.5.3 散流器送风计算161
5.5.4 喷口送风计算163
第六章 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168
6.1 分析运行工况的意义168
6.2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169
6.2.1 调节再热量169
6.2.2 调节一、二次回风混合比173
6.2.3 调节空调箱的旁通风门175
6.2.4 调节送风量176
6.3 室外空气状态变化时的运行调节177
6.3.1 一次回风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用喷水室处理空气)177
6.3.2 二次回风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用喷水室处理空气)181
6.3.3 一次回风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用喷蒸汽,表面式冷却器处理空气)185
6.4.1 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191
6.4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191
6.4.2 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控制192
6.4.3 集中式空调系统全年运行自动控制应用举例194
6.5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196
6.5.1 风机盘管机组的调节196
6.5.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197
6.5.3 室外空气状态变化时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分析199
第七章 空调系统的冷源和水系统204
7.1 空调系统的冷源204
7.1.1 制冷机的类型204
7.1.2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与设备205
7.1.3 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与设备206
7.2 空调水系统207
7.1.4 冷水机组207
7.2.1 空调水系统的分类208
7.2.2 双管闭式空调冷冻水系统的调节原理209
7.2.3 空调冷冻水系统的分区215
7.2.4 空调水系统的定压和动态压力分布217
7.3 空调冷却水系统221
7.3.1 冷却水系统的分类221
7.3.2 机械通风冷却塔222
7.3.3 机械通风冷却循环水系统222
7.3.4 机械通风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设备布置与选择223
第八章 高层建筑的防烟排烟226
8.1 高层建筑的自然排烟226
8.1.1 自然排烟原理226
8.1.2 高层建筑的自然排烟方式231
8.1.3 改善自然排烟效果的措施233
8.1.4 通风空调系统的防排烟措施235
8.2 高层建筑的机械防排烟237
8.2.1 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237
8.2.2 机械排烟238
8.2.3 高层建筑的机械防烟241
8.3 地下建筑的通风和防排烟244
8.3.1 地下停车场的通风和防排烟244
8.3.2 人民防空地下室的通风和防排烟246
第九章 空调系统的消声减振253
9.1 噪声的物理度量及室内噪声标准253
9.1.1 空调系统的噪声253
9.1.2 声音的物理量度253
9.1.3 噪声的频谱特性254
9.1.4 噪声的主观评价和室内噪声标准255
9.2 空调系统的消声设计256
9.2.1 空调系统的噪声源256
9.2.2 噪声的自然衰减257
9.2.3 空调系统的消声量259
9.3 消声原理和消声器261
9.3.1 阻性消声器261
9.3.2 抗性(膨胀)消声器263
9.3.3 共振消声器264
9.3.4 宽频带复合消声器264
9.3.5 其他类型的消声器265
9.4 空调设备的减振266
9.4.1 振动传递率267
9.4.2 弹性减振基座的计算268
9.4.3 其他的辅助隔振措施270
第十章 空调系统的测定与调整274
10.1 空调系统测定常用仪表274
10.1.1 测量温度的仪表274
10.1.2 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仪表277
10.1.3 测量风速的仪表279
10.1.4 测量风压的仪表282
10.2 测定调整前的准备工作284
10.3 风量的测定与调整284
10.3.1 风量的测定285
10.3.2 风量的调整290
10.3.4 系统漏风量检查294
10.3.3 通风机性能的测定与调整294
10.3.5 室内静压调整295
10.4 空气处理设备容量及系统工况的测定296
10.4.1 空气处理设备最大容量的测定296
10.4.2 空气调节系统的工况测定298
10.4.3 空气参数测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299
10.5 空调系统综合效果测定300
10.5.1 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测定300
10.5.2 室内气流组织测定300
10.5.3 洁净空调系统含尘浓度的测定301
10.5.4 消声与隔振检测301
10.5.5 空气调节过程分析302
10.6 测定调整中发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302
11.1.2 合理降低室内温、湿度的设计标准303
11.1.1 改善建筑物的外形设计和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303
第十一章 空调系统的节能303
11.1 空调系统的设计节能303
11.1.3 合理地确定新风量设计标准304
11.1.4 合理地选择空调系统形式减少系统的运行能耗304
11.2 空调系统的运行节能305
11.2.1 利用室外新风的冷量减少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305
11.2.2 采用变流量水系统减少水泵的运行能耗305
11.3 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305
11.3.1 板式换热器306
11.3.2 转轮式全热交换器307
11.3.3 盘管环路式热回收器309
11.3.4 热管换热器310
11.3.6 从排风中回收热量的热泵系统311
附录1 湿空气的密度、水蒸汽压力、含湿量和焓314
附录3 湿空气焓湿图316
附录2 部分城市室外气象参数316
附录4 北纬40°太阳总辐射强度317
附录5 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太阳辐射热吸收系数ρ318
附录6 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引起冷负荷计算的有关系数318
附录7 设备、用具、人体、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327
附录8 喷水室热交换效率实验公式的系数和指数329
附录9 部分空气加热器的传热系数和阻力计算公式330
附录10 部分水冷式表面冷却器的传热系数和阻力试验公式331
附录11 SRZ型空气加热器技术数据332
附录12 水冷式表面冷却器ε1值线算图(适用于N≥4排逆交叉流)333
附录13 水冷式表面冷却器的ε2值334
附录14 JW型表面冷却器技术数据334
附录15 空调系统测定调整中发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335
参考文献337
热门推荐
- 2049444.html
- 2461578.html
- 990630.html
- 633646.html
- 1795388.html
- 2114890.html
- 195960.html
- 1770298.html
- 354009.html
- 19707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8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8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56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86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1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6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85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81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15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6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