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1世纪中国教育的走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21世纪中国教育的走向
  • 蔡克勇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53612997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98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6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1世纪中国教育的走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21世纪对中国教育的挑战1

第一节 社会大变革要求教育思想大转变1

第二节 21世纪世界科技、经济变革对教育的挑战2

1.知识经济的内涵2

2.世界经济正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5

3.知识和信息将成为起决定性作用的资源8

4.知识经济的到来为各国的发展提供新的历史机遇13

5.知识经济时代是年轻人创造英雄业绩的时代24

6.要么搭上车,要么更落伍30

7.知识经济的特点及对教育的导向31

第三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教育的挑战34

1.我国的经济活动与世界经济接轨对教育提出挑战35

2.“教育服务”被纳入服务贸易范畴对教育提出挑战39

3.西方价值观进一步涌入对教育提出挑战42

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的挑战44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4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48

3.抓住21世纪头一二十年的战略机遇期48

第五节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50

第二章 转变传统的资源思想 树立人力为第一资源的观念52

第一节 转变资源观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52

1.抓住机遇的基础:开发人力资源52

2.我国人力资源充足,文化素质偏低53

3.我国劳动力知识结构重心较低54

第二节 我国开发人力资源、发展教育的战略54

1.我国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目标54

3.我国教育发展规划的主要指标55

4.若干省、市、区的教育发展战略规划55

2.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战略选择55

第三节 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56

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规划56

2.战略选择:均衡发展、瞄准公平57

3.战略重点:农村义务教育57

第四节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59

1.我国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瓶颈”:高中人口比重低59

2.高中教育发展滞后59

3.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规划60

4.国家促进高中教育的发展60

第五节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62

1.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任务62

2.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66

3.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课题70

1.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71

第六节 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71

2.走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发展道路72

3.积极主动地为地方服务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72

4.高等教育要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74

5.创办少数一流大学74

6.加强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80

第七节 积极发展民办教育81

1.民办教育已获得较大的发展81

2.民办教育发展的困难和问题82

3.国家关于发展民办教育的若干政策法规84

4.教育活动中的营利活动和非营利活动85

5.学校私营化日益成为一种改革措施86

第三章 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89

第一节 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的形成及其特征91

1.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的形成91

2.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的特点92

3.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的弊端130

第二节 社会变化速率越快,越需要培养创新素质134

1.教育的特征是与社会发展水平相联系的134

2.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最重要的活动135

3.创新是我国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145

4.突破“重维持,恐创新”的亚洲传统思维框架156

5.西方发达国家积极倡导和发展人们的创新思维163

第三节 培养创新素质的探索167

1.转变继承性教育思想167

2.树立现代的知识观168

3.大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169

4.营造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好环境169

第四节 培养创新素质的若干方式方法170

1.改革“大一统”的教学制度,发展学生个性、特长170

2.改革教育教学方法183

3.改革考试制度和评分标准190

4.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加强综合实践训练207

5.加强第二课堂活动215

6.把研究引入教学过程220

7.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231

8.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236

第四章 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整体化知识教育观念241

第一节 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242

1.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242

2.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的要求242

3.人类对世界认识发展的要求243

4.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要求245

第二节 实行学科(专业)结构综合化246

1.哈佛大学教授饭桌上产生控制论的启示246

2.加利福尼亚“阳光”造就一流科学家248

3.现代工程师的知识能力结构249

4.研究生教育出现综合发展的趋向254

5.集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于一身的大师们256

6.《零点项目》的成果263

7.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合作、合并办学的世界趋势272

8.我国改革之路:合作办学和合并学校277

9.知识的交叉、综合与创造知识时的“专注”282

第三节 拓宽专业口径,开阔科学视野282

1.专业口径狭窄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突出弊端283

2.我们为什么没有培养出世界级大师284

3.改革的思路和模式286

第四节 实行课程的综合化290

1.课程综合化的实质290

2.基础教育课程综合化的改革探索291

3.高等教育实施课程综合化的改革300

4.成功取决于“综合”306

第五章 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309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要求309

1.竞争的要求309

2.相互依存的要求310

3.变化速率加快的要求310

4.培养创新能力的要求310

5.“少年班”的情况值得研究311

第二节 人才成功的“神秘通道”315

1.关于“情商”315

2.关于“第三张通行证”324

3.关于非智力因素325

4.成功,取决于非智力因素328

第三节 当前应着重培养的非智力因素332

1.能自我反省、自我发展332

2.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自信心333

3.有坚强的毅力336

4.有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大度339

5.怎样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343

第六章 转变只专注硬件设施的教育思想 树立重视营造学术环境的教育观念347

第一节 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条件347

1.西南联大的启示347

2.吸引人才的重要条件349

3.我国努力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350

4.“我国高校过分重视硬件设施”352

第二节 良好学术环境的内涵353

1.学术自由354

2.学术平等356

3.宽容失败359

4.防止“近亲繁殖”363

5.美化校园环境364

第三节 怎样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365

第七章 转变单纯寻求岗位的就业思想 树立自主创造岗位的创业观念367

第一节 高等学校要成为“创业者”的熔炉367

第二节 加强创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68

1.大学生创业活动萌发于知识经济的到来368

2.创业教育的另一种形式是开设创业教育课程370

3.加强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372

4.现代社会青年人创业的优势375

第三节 中小学也要进行创业教育376

第四节 职业技术教育更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380

第五节 我国创业教育正在兴起380

1.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活动381

2.我国开设“创业教育课”385

3.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包含创业教育成分386

1.我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389

第六节 开展创业教育对我国有特殊意义389

2.我国政府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391

3.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发展迅速393

4.我国有极其广阔的创业天地394

5.怎样的学生可以创业397

第八章 转变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做人做事相结合的教育观念399

第一节 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导致教育的非教养化400

1.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是历史的产物400

2.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带来“教育危机”401

3.经济、科技愈发展愈需加强“做人“教育406

4.“反恐”、反邪教需要加强理想教育409

5.互联网的发展对道德品质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410

6.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高,越需要加强科技伦理教育412

7.学会做人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414

1.学会关心:21世纪教育的主题418

第二节 做人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关心、合作和共处418

2.知识经济时代更要求人们学会关心,学会共处422

3.学会关心、合作的丰富内涵432

第三节 把做人做事教育结合起来的探索435

1.加强人文教育435

2.教书育人439

3.加强社会实践442

4.加强教育的“合力”443

5.深入进行“两课”改革444

第九章 转变专注智育的教育思想 树立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观念446

第一节 身心健康是良好素质的重要内容446

第二节 提高身体健康素质448

1.我国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448

2.身体素质欠佳的原因分析449

3.“让学生健康地进入21世纪”450

1.心理素质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451

第三节 提高心理健康素质451

2.心理健康问题是一种世界性的问题455

3.心理障碍:抑郁症危害全身456

4.负性情绪影响人的容颜458

5.心理疾病的诱因458

6.必须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461

7.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社会共同参与467

8.外国的经验469

第十章 转变以数量规模为中心的办学思想 树立讲求质量效益的办学观念470

第一节 办学不讲效益的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不下去了470

1.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效益较低470

2.鲍恩的“关于高等学校费用的五条规律”472

3.经费短缺是迫使办学必须讲求效益的直接动因473

第二节 讲求效益必须把质量放在首位476

2.树立全面的人才质量观477

1.树立以人才质量为中心的综合效益观477

3.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趋势:由数量向质量转移479

第三节 提高质量效益的若干探索486

1.提高办学质量效益必须着重研究的几个问题486

2.改革与优化相结合487

3.树立多样性的质量观488

4.树立“正确定位,办出特色”的办学观念491

5.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498

第十一章 转变封闭模式的办学思想 树立开放模式的办学观念503

第一节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503

1.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看504

2.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看506

3.从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看509

4.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看513

5.从建立现代科学管理的机制看519

6.从构建现代专门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看523

7.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527

8.一种新的世界潮流530

9.我国校企合作的新发展535

10.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我国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553

第二节 加强高等学校为地方服务557

1.高等学校为地方服务的发展趋势557

2.我国加强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筹决策权559

3.经济全球化更要求教育地方化560

第三节 加强高等学校的国际合作564

1.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565

2.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驱动力568

3.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570

4.我国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571

第十二章 转变一次性教育的思想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574

1.“学习型社会”的内涵575

第一节 关于学习型社会575

2.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内容576

3.学习型社会的特征576

4.学习型社会的指标577

第二节 关于“终身学习”577

第三节 建立学习型社会是世界发展趋势579

第四节 我国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构想581

1.创建学习型城市581

2.建立学习型社区584

3.构建学习型企业587

4.创建学习型组织589

第五节 创建学习型社会要求学校教育体系更加开放590

1.学校教育体系内部的开放590

2.学校教育体系外部的延伸590

3.学校教育功能的转变595

主要参考文献和资料597

热门推荐